隆德县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服务采购需求
隆德县县域生态环境监测包括包括地表水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土壤、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根据不同要素的特征,特制订本监测方案。
一、地表水水质监测县域质量监测断面
水质监测断面(峰台、联财断面)开展监测。
监测指标: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 1 中 24 项、表 2 中 2 项及流量,共 27 项指标。
县域河流湖库地表水监测
按照经生态环境部批准或核实认定的断面(三里店水库、联财、杨家店村)开展监测。
监测指标: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 1 中 24 项、表 2 中 1 项及流量、电导率,共 27 项指标。监测频次与时间
每月监测 1 次,全年 12 次。按期完成水质监测的采样及实验室分析,编制地表水水质监测报告。对于只有季节性河流或无地表径流而无法正常采样的县域,经报请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并征得环境保护部 同意后,可以不开展地表水水质监测。
检测质量控制
地表水水质监测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监测对象经环境保护部核实认定的服务于县域的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检测指标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指标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 1 中 24 项指标、表2 的补充指标(5 项)、表 3 的优选特定指标(36 项)及透明度和叶绿素,共 67 项;全分析指标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 109 项及明度和叶绿素,共 111 项。
3、监测频次
(1)农村乡镇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监测(凤岭乡中森村、好水乡张银村): 每季度监测 1 次常规指标,每年 4 次。
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清凉水库、直峡水库、黄家峡水库、张士水库):
每月监测 1 次常规指标,全年 12 次。每年开展 1 次水质全分析监测(9 月份监测)。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范家峡水库、倪套水库、前庄水库、桃山水库):
每季度监测 1 次常规指标,每年 4 次。每年开展 1 次水质全分析监测(9 月份监测)。
4、监测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 91.2—202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加 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三、污染源监测
1、废水
(1)监测对象:隆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8 个(神林乡污水处理站、温堡乡污水处理站、观庄乡污水处理站、杨河乡污水处理站、联财镇污水处理站、联财镇赵楼污水处理站、联财镇张楼污水处理站、观庄 乡田川污水处理站)、隆德污水处理厂、隆德县垃圾填埋场。
(2)监测指标
隆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隆德污水处理厂监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表 1 中 12 项、表 2 中 7 项及水温,共计 20 项指标。隆德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1 个点)监测选定的特定指标共 23 项。
(3)监测频次
隆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8 个(神林乡污水处理站、温堡乡污水处理站、观庄乡污水处理站、杨河乡污水处理站、联财镇污水处理站、联财镇赵楼污水处理站、联财镇张楼污水处理站、观庄乡田川污水处理站) 每季度监测 1 次,全年监测 4 次。隆德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1 个点)每季度监测监测一天,每天 3频次,全年监测 4 个季度。
2、废气
无组织(隆德县垃圾填埋场周边厂界 3 个点),监测选定的 10 项指标,每季度监测 1 天,每天 4 频次,全年 4 个季度。
3、监测质量控制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及修改单、《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1、监测点位:新和村、杨家店村;
2、监测因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 6 项及气象参数;
3、监测频次:24 小时连续监测/天,共 5 天/季度,每年 4 个季度。
五、土壤监测
1、监测点位:杨家店村 1 个点、新和村 1 个点、隆德县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 3 个点。
2、监测因子:
杨家店村 1 个点、新和村 1 个点监测《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表 1、表 2 中 11 项及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多环芳烃共计 14 项。
隆德县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 3 个点监测《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表 1 中 45 项及阳离子交换量和 pH,共计 47 项。
3、监测频次:
杨家店村 1 个点、新和村 1 个点 1 次/5 年;隆德县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 3 个点 1 次/季度,每年 4 次。
4、监测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 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六、地下水监测
1、监测点位:隆德县垃圾填埋场周边 3 个点。
2、监测因子:选定的特定指标共计 23 项。
3、监测频次:3 频次/天,1 天/季度,每年 4 个季度。
4、监测质量控制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主要监测内容及要求
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一览表
类别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备注 |
|
|
|
次水质全分析监测(9 月监测)。 |
|
|
污染源监测 |
废水 |
水温、pH 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砷、汞、镉、铬(六价)、铅、总铬、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汞、粪大肠菌群(20 项) |
每季度监测 1 次,全 年监测 4 次 |
隆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8 个(神林乡污水处理站、温堡乡污水处理站、观庄乡污水处理站、杨河乡污水处理站、联财镇污水处理站、联财镇赵楼污水处理站、联财镇张楼污水处理 站、观庄乡田川污水处理站)、隆德污水处理厂 |
|
|
pH、悬浮物(SS)、色度、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动植物油、石油类、锌、粪大肠菌群、总汞、总铬、镉、砷、铬(六价)、铅、氟化物、硫化物、氰化物、总有机碳、可吸附有机卤素(23 项) |
每季度监测监测一 天,每天 3 频次,全年监测 4 个季度 |
隆德县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
|
无组织废气 |
颗粒物、臭气浓度、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硫醚、甲硫醇、二甲二硫、氨(10 项) |
每季度监测 1 天,每 天 4 频次,全年 4 个季度 |
隆德县垃圾填埋场周边厂界 3 个点 |
环境空气质量 |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臭氧(O3)、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气象参数 |
、 24 小时连续监测/天 共 5 天/季度,每年 4 个季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