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购标的
序号 |
项目名称 |
说明 |
单位 |
数量 |
一 |
北京昌平温泉文化节开幕式 |
|||
1 |
场地搭建 |
场次 |
1 |
|
2 |
设备运输 |
场次 |
1 |
|
3 |
嘉宾邀请 |
人天 |
50 |
|
4 |
授牌仪式 |
场次 |
1 |
|
5 |
线上传播 |
场次 |
1 |
|
二 |
直观拉动消费的有关举措 |
|||
1 |
技术指导 |
/ |
|
|
2 |
品宣支持 |
版次 |
1 |
|
3 |
广告推广 |
天曝光 |
1 |
|
4 |
直观拉动消费推广 |
天曝光 |
7 |
|
三 |
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推广 |
|||
1 |
线上专区 |
套 |
1 |
|
2 |
活动奖池 |
个 |
1 |
|
3 |
达人助阵 |
人次 |
20 |
|
4 |
内容产出(游记) |
篇次 |
20 |
|
5 |
内容产出(旅拍) |
版次 |
40 |
|
6 |
内容产出(图片) |
组 |
20 |
|
四 |
与温泉节目标市民互动的活动举措 |
|||
1 |
策划组织 |
场次 |
2 |
|
2 |
场地协调 |
场次 |
2 |
|
3 |
活动搭建 |
场次 |
2 |
|
4 |
宣传物料 |
套 |
/ |
|
五 |
增值服务 |
|||
1 |
全域旅游宝藏手册设计 |
套 |
1 |
|
2 |
昌平礼物伴手礼设计 |
种 |
3 |
|
3 |
昌平礼物伴手礼宣推 |
/ |
/ |
|
4 |
新媒体推广 (专业读者受众) |
篇次 |
2 |
|
5 |
新媒体推广 (大众旅游者受众) |
篇次 |
2 |
2.项目背景/项目概述
“北京昌平温泉文化节”作为昌平区秋冬旅游重要节事项目,是昌平区释放温泉旅游吸引力、拉高秋冬旅游热度、促进消费需求释放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消费为核心的共创机制,激发市场活力、焕新昌平温泉度假品牌,重塑昌平品牌形象。本项目以昌平温泉产品为主打,拉动酒店、民宿过夜消费,联动景区门票、餐饮、农产品等其他消费,形成以温泉核心的微度假目的地消费集群。同时,通过全新的内容启发、产品体验塑造,让昌平“中国温泉之乡”品牌焕然一新,重新激活昌平温泉度假风尚,成为北京人秋冬休闲游的前列选项。
1.项目周期和地点
项目周期:2022 年 9 月下旬至 2023 年 1 月。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
2.付款条件(进度和方式)
第一阶段,签订合同且乙方提供的发票经甲方认证通过后 5 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 50%作为一期款。
第二阶段,在项目服务全部完成,经甲方审核确认且乙方提供的发票经甲方认证通过后,5 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 50%。
(一)活动期间遵循“六必”原则
1.身份必录。从舞台搭建阶段到彩排、演出、撤场,全过程中,所有参加活动人员, 包括施工搭建人员、工作人员、志愿者、观众和演员等,都将严格核实身份,尤其是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人员,要经过严格核查,发放各种证件进入会场,在源头上确保活动环境的安全。
2.信息必验。所有参加活动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持有绿码通行证,登记身份信息,实名认证入场。
3.体温必测。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要经过场所红外体温监测仪器检查,正常后方可入场。
4.消毒必做:在入口、开放区域放置免洗消毒液。
5.口罩必带:最大限度降低人员密度,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现场设置分流 1米线,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聚集不簇拥,减少身体接触。
6.突发必处:若现场发现发热人员以及其他突发情况,将按照预案在专属隔离点进行隔离并由医护人员做初步判断和处理。
(二)事故处理
1.火警,现场总控负责人员疏散,视火势大小布置抢救。
2.静物伤害,对伤害人员视伤势情况进行处理,重者及时送至医院。
3.物品损坏进行补救或者提用备品;外人进入,细心劝导离开,避免争执。
(三)施工搭建现场
1.施工搭建现场全程视频监控录像,确保施工搭建环节有据可查。
2.在显著位置设置施工现场图板,对施工搭建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搭建培训。
3.设置紧急出口标识,专人负责紧急通道看管,现场所有 AV设备均需在活动进场前进场后进行至少 3 次检查,以确保所有设备良运转。
4.提前 7天时间进场施工搭建,前期制定详细施工图,进场前检查布置物品材质, 将外露危险搭建进行处理。
5.制定安全搭建计划,制定用电计划,专人负责施工搭建安全和用电安全。
(四)活动进行
1.活动前视频明示紧急出口位置图,区域负责人员疏导人流,所有区域配有备用扩音器,所有区域配有灭火器及大功率手电遮阳棚及雨棚。
2.配有人员进行现场抢修及监督,配有机动施工搭建人员,配有易损品备份。
3.所有外露电线及接口进行安全处理,会场内重要位置配有专业人员看管进行照明, 各区域安排不同负责人统一汇总会务组情况。
(五)撤场
1.专人负责紧急通信,专人负责紧急医护。
2.等待所有人员、设备撤离后进行拆除,按照拆除计划执行。
3.杜绝野蛮拆除,还原所有用电设备至原始使用状态,保留一定照明供搭建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