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项目以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林木为更新改造对象,通过灭杀清除小班内的桉树萌芽林及全面治理薇甘菊灾害,再人工种植适宜当地的乡土阔叶树种进行更新改造。
项目建设期限3年,即2023-2025年,其中2023年为造林栽植及抚育阶段,2024-2025年为抚育管养阶段。
高明区杨和镇2023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一期)设计面积为793.2亩,分两种造林类型进行作业设计,其中1-4号作业小班造林类型为更新造林,合计770.0亩;5-6号作业小班造林类型为防火林带(新建或拓宽20米),合计23.2亩。
采购包1(高明区杨和镇2023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一期))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项目建设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年。其中:整地备耕:( 林地清理、打穴、施基肥回土)2023年3月30日前完成; 苗木种植: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 第一、二次抚育: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 第三、四次抚育: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第五、六次抚育: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 (各工序整改期限不得超过60日,总竣工验收整改期限不得超过1年;如确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工期延误,可报采购人审核批准后顺延。)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20%,完成苗木种植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金额的20%;
2期:支付比例20%,完成第一、二次抚育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金额的20%;
3期:支付比例20%,完成第三、四次抚育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金额的20%;
4期:支付比例20%,完成第五、六次抚育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金额的20%;
5期:支付比例20%,项目竣工验收合格,支付合同价金额的20%。 注:1.所有服务费由采购人支付部门以银行划账的方式划入中标人名下的银行账户。 2.在结算时中标人须向采购人出具结算发票。 3.本项目有关税费在高明区杨和镇缴纳,本项目最终经过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高明分局杨和管理所确认的结算金额为最终结算价。采购人完成向付款部门办理相关的付款申请手续视同已履行付款责任。 |
验收要求 |
1期:(一)执行国家、省或行业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及规范,须达到合格标准,承诺达到合格或以上验收质量等级标准。 (二)采购人及相关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按国家颁发的现行有关验收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验收评定,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必须达到合格的质量标准。若未能达到该标准,则不予以进行验收,投标人应对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及时进行返工、修整,并承担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三)检查验收基本准则:项目建设完成后,实行镇级全查、监理核查、区级抽查的逐级检查验收制度。建设单位先进行全面自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复查和核查验收。 1、高明区杨和镇2023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一期)造林的成效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实行“三查一验”制度。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各项作业随时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造林结束后,半年内组织全面自查,合格后申请区级检查。 根据镇级检查意见,造林当年的秋末镇级验收通过后,申请区级主管部门对造林成果进行抽查,主要对造林地点、面积、树种配置、密度(株行距)、造林成活率、林木长势、生长高度达标率、当年抚育情况等进行检查。根据要求,造林三年后对造林质量进行成效核查验收,主要对保存面积、林木保存率、抚育情况等进行检查,三年后的保存率达85%以上、平均树高达3米以上。 2、建设单位应按照批复的项目相关设计文件和有关合同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工程必须按批复后的项目作业设计文件建设,经建设单位自查验收合格,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应及时编制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报请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3、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林业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相关设计文件;概算调整及其批准文件;招投标和监理文件(书);承包合同、工程结算等有关资料;有关的财务核算制度、办法;其他与项目有关的资料。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1)工程建设规模和质量达不到批复的项目相关设计文件要求的; (2)未经批准,擅自调整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和建设内容的; (3)财务管理混乱,未按要求做好资金核算,违规使用项目专项资金的; (4)档案资料不健全的。 (四)造林验收具体标准 造林验收包括当年验收、抚育验收和竣工验收三部分。抓好验收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未达到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整改,达标后再次进行验收,直至合格。 1、造林当年验收标准 当年验收在造林当年的秋末进行,主要对造林面积、范围、造林成活率、苗木长势、树种配置、树种混交等进行验收。要求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苗木长势良好、树种配置、树种混交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必须补植后第二年秋末再进行验收。 2、抚育验收标准 抚育验收在每次抚育结束后一个月内进行,验收内容包括抚育面积、范围、苗木保存率、苗木长势、铲草松土质量、追肥数量等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抚育率要求达90%以上,苗木保存率要求达90%以上。 3、竣工验收标准 竣工验收在造林后第三年最后一次抚育结束一年后进行,主要对保存面积、苗木保存率、苗木生长指标进行验收,要求林木保存率达85%以上,林木平均高达3.0m以上,林木长势旺盛,林分基本郁闭。 |
履约保证金 |
收取比例:5%,说明:1.中标人在签订承包合同前,应向采购人以银行转账(转到采购人指定账户)、银行保函、保险公司保函、担保机构保函等形式提交履约保证金(合同金额的5%),否则采购人有权拒绝签订合同。 2.中标人无违约情况,合同期满及一切移交手续资料齐全后30个工作日内,经采购人确认后将履约保证金无息归还中标人。中标人如无充足理由单方终止合同,则履约保证金归采购人所有。 3.若合同期间,中标人有意拖延、拒绝履行与本项目有关的人、财、物、事等方面责任与义务或处理不力时,采购人有权动用履约保证金,解决前述的相关事项,中标人不得有异议。若履约保证金不足以解决相关事项问题时,缺额资金仍由中标人负责并在承包服务费中扣除,相关经济、经济责任由中标人承担。 |
其他 |
一、报价要求,1.本项目的报价和结算支付均以人民币为货币单位。本项目采取固定单价包干形式承包,总工程量结算以实际发生工程量结算。 2.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应充分考虑采购人提供的招标文件规定的采购范围、内容和各项要求,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必要措施所需的费用,并充分考虑现场情况,意识到采购人提供的系统现状资料与现场不一致的风险,将以上因素考虑到投标报价中,由供应商须包含项目服务期限内的各项管理费、工具机械费、运输费、作业车辆燃油费用、人员工资、加班费、突发性作业费、劳保费、福利费、保险费、风险金、税费、水电费、不可预见费和利润等全部费用,供应商报价时须综合考虑。 3.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要求: 项目采购预算为人民币1767938.56元;投标报价若超过项目采购预算的,其投标报价将视为无效。
二、 安全施工、环保操作,(1)安全施工 营造林工程属野外作业工程,要做好施工安全,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①森林防火工作。更新造林工程是在林地内进行作业,要求施工人员提高森林防火意识,禁止在林内用火,杜绝人为森林火灾的发生。 ②防止工伤事故发生。林分疏伐时要注意控制树倒方向,防止压伤事故发生;山林地石头较多,要注意滑倒或滚石伤人、工具自伤。 ③预防蛇、虫、蜂等伤害人。 (2)环保操作 造林绿化本是一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程,但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挖穴时对挖出的土壤要放置在穴的两旁,不要贪图方便堆向下方,这样既可以方便回穴土,同时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②施基肥或追肥均要采用埋施方法,这样既可保证发挥肥料的肥效,又可防止被雨水冲刷而污染水源。 ③要注意保护原生乡土树木资源,规划范围内原生乡土阔叶树种资源因长期受到人为破坏已十分稀少,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 保护,尽量不要损毁。
三、资料提交,1、本项目验收之前,中标人应向采购人提交一套完整的竣工资料,经采购人初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项目验收。竣工资料包括项目管理、技术措施及效果自查,施工前、中、后对比照片或录像等(照片或录像要注明时间、地点)。 2、本项目验收合格后,中标人应向采购人提交一套完整的验收资料,经采购人检查合格方可支付项目款。验收资料包括验收报告、验收照片或录像等(照片和录像要注明时间、地点)。
四、工人工资保证金,中标人必须严格执行《佛山市建设领域工人工资支付保证金差异化缴存管理办法》、《佛山市建设领域工人工资支付分账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人工资实时、足额发放到位,中标人必须在合同签订前提供工人工资保函: (1)工人工资保证金金额:中标价的20%。 (2)中标人必须在合同签订前提供工人工资保函,期限不少于两年,并要在合同条款上明确相关要求 。提供的担保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保函的机构必须符合相关银行或金融部门的规定,所需费用由 中标人承担,否则采购人有权拒绝签订合同。 (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与人社部门确认,并对相关责任单位依法处理的同时,人社部门可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程序启动保证金索赔程序,从中标人缴存的保证金中先行垫付工人工资:①因各类履约纠纷、经济纠纷引发工人极端、群体性讨薪事件,中标人拒不履行支付或清偿责任的。②其他应支付的工资而未支付的。③经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与人社部门审查确实需要启用工人工资保证金的其他情形。④若工资保证金不足以解决相关事项问题时,缺额资金仍由中标人负责并在合同款项中扣除,相关经济损失、经济责任由中标人承担。 (4)工人工资保证金发生扣减的,采购人书面通知中标人,中标人须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补足工资保证金,否则,采购人有权终止合同,并向中标人索赔相关经济损失。
五、电子标书制作注意事项,1、因电子采购文件格式固化的原因,投标人需根据磋商公告上传的工程量清单,自行编制并提供完整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并附在响应文件中。 2、投标人通过投标客户端编制电子响应文件时,如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没有办理电子签章的,可以将签字页先进行签字再扫描导入电子响应文件。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服务 |
高明区杨和镇2023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一期) |
项 |
1.00 |
1,767,938.56 |
1,767,938.56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高明区杨和镇2023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一期)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一、项目概况: 项目以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林木为更新改造对象,通过灭杀清除小班内的桉树萌芽林及全面治理薇甘菊灾害,再人工种植适宜当地的乡土阔叶树种进行更新改造。 项目建设期限3年,即2023-2025年,其中2023年为造林栽植及抚育阶段,2024-2025年为抚育管养阶段。 高明区杨和镇2023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一期)设计面积为793.2亩,分两种造林类型进行作业设计,其中1-4号作业小班造林类型为更新造林,合计770.0亩;5-6号作业小班造林类型为防火林带(新建或拓宽20米),合计23.2亩。
二、实施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令第698号修订); 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2010); 4、《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GB/T26903-2011); 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2016); 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 7、《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 8、《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9、《木荷防火林带造林技术规程》(LY/2813-2017); 10、《广东省林业厅关于修订四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的通知》(粤林函〔2018〕251号); 11、《佛山市高明区2021-2025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实施方案》; 12、本工程有关文件资料。 三、造林地分布 高明区杨和镇2023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一期)设计面积为793.2亩,位于杨和镇沙水村委会和河西居委会,共6个作业小班,各作业小班具体位置及面积见附表1:面积统计表(另册)。
四、造林技术要求 1.林地清理 采用全面清理的方式,将作业范围内桉树萌芽、树枝、杂灌、杂草、薇甘菊等清除,在清理过程中如若遇到天然乡土阔叶树需保留。加强对造林地原生散生树木和灌木的保护保留,打穴的位置刚好有乔木和灌木时,应将穴位置前移或后移。在山脚、山顶应保留一定的原生植被保护带。 桉树除萌技术措施:人工割砍除桉树萌芽条,将桉树枝条环山水平带状堆放,堆放于保留带;砍伐后桉树的树头要进行处理确保桉树不再萌芽,桉树伐根死亡率达100%。 2.整地 整地应采用明穴方式,要求植穴大小能满足苗木生长,以提高苗木成活率,确保造林成效,植穴规格为50×50×40厘米。应预留时间(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以保证穴土露天风化、熟化,有利于清除土壤中的病虫害和提高土壤肥力。 3.造林密度与植穴布设 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树种选择科学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更新改造造林密度为89株/亩,设计株行距为2.5米×3.0米;防火林带造林密度为167株/亩,设计株行距为2.0米×2.0米。造林地内的林中空地要根据林地内乔木稀疏程度确定栽植密度,密度低的地块见疏加密,确保造林小班株数达到造林密度要求。 植穴原则上按照水平布设,上、下两行植穴呈“品”字形分布,部分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天然阔叶树、崩岗、石头等)局部位移,采取不规则式随机布设,不强调严格的横直成行,但要求保证单位面积密度和适当的株行距。 4.回土与基肥 打穴完成后,应预留时间(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以保证穴土露天风化,方可进行回土。回土时先回表土,再回填心土,回土时要把泥土打碎,清除石块与树根。当回土至穴的一半时施放基肥,并与穴土充分混匀,然后继续回表土,回至穴满,堆成馒头状,备栽。 基肥:更新改造林施放复合肥0.5千克/穴,钙镁磷肥0.3千克/穴;防火林带施放复合肥0.5千克/穴,钙镁磷肥0.3千克/穴。 使用肥料要求: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有机质30%以上;钙镁磷肥要求有效五氧化二磷(P2O5)含量大于等于12%。 施肥时应注意与穴土充分混匀后放入穴内,防止肥料受雨水冲刷流失,造成碳泄漏和水体污染。对肥料种类、施肥数量、次数等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 5.树种选择与配比 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生态功能优先、兼顾森林景观效果,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建设多色彩、多层次、连片大色块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森林景观。本设计以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为主,搭配适宜的珍贵树种混交造林,共选用11个树种,具体包括:荷木、藜蒴、铁冬青、台湾相思、无忧树、洋红风铃木、美丽异木棉、宫粉紫荆、夹竹桃等9个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樟树和红锥2个珍贵树种。此外,山杜英、火力楠、阴香、秋枫、铁刀木和红苞木可作为候选树种,以便原设计苗木因市场供应不足或需要补苗时使用,但每个候选树种的使用比例不应超过总树种用量的10%。 各树种原则上按照大色块混交或者株间混交的方式栽植,花期相近同颜色的树种,按连片15亩组成一个大色块。主要交通干线沿线一定范围内等适宜建设生态景观林的区域宜采用块状混交的方式,配合种植开花树种,以达到较佳观赏效果。具体各小班局部的树种配置, 要求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熟悉各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小班造林各树种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根据山体的部位(脊部与谷部)、土壤的厚薄、地势陡缓等,对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比例,在局部进行配置调整。树种配置比例采用十分法。 6.苗木质量标准 采用苗木上袋时间不少于1年且主根不穿袋的优质容器苗,具体标准为:营养袋苗,1-2年生苗,苗木质量要求达到地径0.8cm、苗高80cm以上(其中红锥地径0.5cm、苗高50cm以上,台湾相思地径0.6cm、苗高60cm以上)。提倡优先使用无纺布容器苗、轻基质容器苗。苗木必须执行“两证一签”制度,即苗木应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质量检查合格证和标签,禁止使用带病虫害的不合格苗上山造林。 7.栽植 栽植季节应充分掌握早春经2-3场透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的有利时机进行。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一栽植孔,小心拆除容器(袋),把带土的苗木放至栽植孔中,扶正苗木,适当深栽,栽植深度要求比原苗圃深3-5厘米为宜,然后回填土至平穴,把穴土小心压实,最后回松土堆成“馒头”状。 8.抚育与追肥 抚育是促进苗木生长,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措施。苗木植后2个月,检查成活率,发现缺株、死株的要及时补植,确保成活率达到90%以上。设计造林后连续抚育三年6次,每年春秋两季各抚育一次,春季抚育在当年4-5月,秋季抚育在当年9-10月。抚育工作内容主要是除草、追肥、松土、培土、补植、病虫害防治等。 8.1除草:每年第一次除草要求水平带状清除草灌,留茬高度要求小于5厘米,清除草灌带宽1.5米。第二次除草要求采取全面清杂(全山光)的方式,对杂草及杂灌进行全面清理,留茬高度与当年第一次抚育相同。 8.2追肥:更新改造和防火林带追施复合肥0.3千克/穴。方法在植穴周边开环状浅沟(5-10厘米),或在植穴周边挖20厘米×20厘米×20厘米小穴二个(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依次交错开挖小穴,如第一次抚育在东西方向挖穴,则第二次抚育在南北方向挖穴),把肥料均匀撒至沟内或穴内,然后用土覆盖,以确保肥料不流失,提高肥效,确保抚育效果。 8.3松土:要求以苗木为中心0.75米半径范围内进行松土深5-10厘米,将铲除的杂草覆盖在树蔸周围。 8.4培土:要求将原植穴周边穴口泥土挖松,并回填至树蔸周围,将树蔸回填成小馒头状,植穴口扩大到0.75米半径。 8.5补植:要求第一年和第二年春季抚育时,对死亡的苗木进行补植,补植原则上须使用设计内的树种。 清除萌芽条要求每次抚育时对原砍伐树茬的萌芽条沿树茬根部进行清除。对桉树的采伐迹地,应采取物理除治和化学喷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清理。 施工抚育期间,作业范围内发现病虫害、薇甘菊、葛藤、红火蚁等要及时进行清理。
五、工程量 按照造林地块及类型的布局,高明区杨和镇2023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一期)规划作业小班共6个,面积为793.2亩,其中1-4号作业小班造林类型为更新造林,合计770.0亩;5-6号作业小班造林类型为防火林带(新建或拓宽20米),合计23.2亩。按工程作业设计类型统计面积和比例,见表2工程量统计表(另册)。 六、物资需要量 (一)苗木需要量 根据对各造林目标类型设计的统计,本工程共需各类苗木11种, 苗木总数量79649株(已含在实际施工中应多储备的10%的苗木,以便死苗补苗备用),其中作业小班1(2990株)、作业小班2(23925株)、作业小班3(19445株)、作业小班4(11025株)、作业小班5(2040株))、作业小班6(2224株)。工程建设需要的苗木种类和数量详见表3苗木需要量统计表(另册)。
(二)肥料需要量 按设计要求,本工程共需复合肥166531.5千克,其中基肥36202.5千克、追肥130329千克;共需钙镁磷肥21721.5千克。各作业小班肥料需求量详见表4肥料需要量统计表(另册)。
七、附属设施建设 (一)宣传牌设置 在造林地主要出入口、人为活动较多、面积较广的地段设置宣传牌。宣传牌内容主要以宣传教育为主,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规模、建设单位、建设时间、项目责任人,教育村民要爱林护林、防火、严禁破坏新栽苗木等。 (二)宣传牌规格 采用不锈钢制作,高1.2m,宽1.8m,厚2mm,支柱长1.8m,在地块上制作好混凝土基座后,把支柱埋入地下0.8m。
八、日常管护 主要是做好告示牌,提示森林防火信息;进行护林巡逻,预防山火和人畜破坏栽植树苗等工作。同时,做好病虫害特别是薇甘菊等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治日常工作,通过日常管护来保护造林成果。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