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集掌握森林火灾风险信息。通过档案查阅、实地访问、现场调查、推算估算、基础数据共享等渠道和方式,一是开展森林火灾致灾孕灾风险要素调查,包括森林和草原可燃物调查、野外火源调查和气象条件调查(2000 年以来),建立森林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数据库;二是收集获取历史森林火灾信息,重点获取历史火灾发生原因、损失情况和救灾情况,历史森林火灾调查时段主要为 1978 年至 2022 年,其中重大森林火灾调查时段为 1949 年至 2022 年;三是开展承灾体调查,承灾体包括森林资源、可能受森林火灾影响的人口、房屋建筑等;
(二)开展森林火灾隐患调查与评估。围绕林区居民、草原、庙宇、乡镇垃圾处理站、电网线路、通信线路、林区公路、军事管理区等,针对需清理的可燃物、违规用火、火源点离林区的距离等开展森林火灾隐患调查与评估,建立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数据库。
(三)开展森林防灭火能力调查。全面摸清各乡(镇)和重点林区扑火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基础建设和应急预案修订等情况,建立减灾能力数据库。
(四)开展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组建风险普查技术团队,在收集掌握历年火灾风险信息的基础上,综合森林和草原可燃物、致灾因子、野外火源以及气象条件等情况,进行森林火灾危险性综合研判分析,根据国家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和标准,评估森林火灾影响人口、直接经济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损失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