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说明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节水专项规划范围、规模和期限应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一致。规划期限应明确规划的基准年和近、远期的划分。
二、规划主要内容
划定节水规划范围、期限、目标,进行用水供需平衡计算和节水潜力分析,预测城市节水规模,规划集中、分散式再生水系统,并落实再生水用户;规划水源地、供水管网及其他设施节水措施;对居民生活、工业企业、公共建筑、绿化、道路、消防、环卫及特殊行业等提出节水对策措施;确定节水工程的建设规模和用地并进行投资估算;提出近期节水工程建设规划等。根据潍坊市中心城区现有及在建污水处理厂现状, 编制污水处理回用规划专篇,系统规划我市中心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回用运行体系,引领提升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水平。
三、规划基本要求
1、编制节水专项规划应符合国家、省有关城市规划、节水等方面法律、法规、规范要求;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并与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应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方针,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区域共享的原则, 有效利用水资源。
2、规划中确定的节水工程规划应与给水、排水(雨水)防涝、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等专业规划相衔接。应根据潍坊市现状因地制宜提出相应措施和节水指标体系,应满足《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建城【2022】15 号)、《城市节水评价指标》、《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规划成果包含文本、图集、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成果的表达要清晰、规范。规划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规划文本
(1) 总论
(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 目标体系与主要任务
(4) 水资源利用规划
(5) 中心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回用规划
(6) 近期建设规划
(7) 管理规划
(8) 投资估算
(9) 效益分析
(10) 节能环保
(11) 应急预案
(12) 保障措施和建议2、规划说明书
2.1 城市概述
2.1.1 自然条件
2.1.2 城市现状
2.1.3 相关规划分析
对与节水专项规划密切相关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给水、排水专项规划、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及实施的重要节水工程情况进行分析介绍。
2.2 给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 城市给排水现状。包括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供水人口、供水普及率; 污水排放量及变化趋势、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特点、处理能力、运行状况、出水水质及给排水管网现状等概况。
2.2.2 现状用水存在的问题分析。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污染、自备水源管理、供排水设施配置、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等问题。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
2.3 节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1 节水现状。包括节水机构设置;法规制度建设;社区、公建、企业用水水平和节水情况;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途径等。对各部分用水及节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3.2 现状节水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制约城市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节水设施配置、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等,明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4 总论
2.4.1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4.2 规划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水资源论证。
2.4.3 规划期限与范围;
节水专项规划范围、规模和期限应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一致。不一致时, 须作出说明。规划期限应明确规划的基准年和近、远期的划分。
2.4.4 规划目标。
确定节水型城市建设规划目标,包括量化目标和非量化目标两类。按规划水平年分为近期和远期目标,按分区、分类分为总体目标和分区、分类目标。
2.5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与总体规划、给水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相结合,在对水资源、供水、污水、雨水、再生水利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分布、用水量、回用水量等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对水量进行供需平衡计算、充分利用节水措施,提高回用水比例,达到规划期水资源供需平衡。
2.6 目标体系与主要任务
2.6.1 建立节约用水规划目标体系,应包括基础条件、基础管理考核指标、技术考核指标。其中规划具体指标应包括节水器具普及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取水量指标、冷凝水回用率、节水型企业覆盖率、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污水处理率、节水型小区覆盖率。
2.6.2 对常规、非常规用水进行节水潜力分析,提供科学、合理的节水潜力数据, 采取具体节约用水措施。如有分质供水的条件和中水回用条件,应落实回用水用户, 提出相应工程规划。
2.6.3 针对小区、企业(单位)等不同的节水主体及行业,提出相应的节水任务和目标,并建立健全的节水型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2.7 常规水源利用规划
2.7.1 水源节水规划。根据水源地区位、条件,提出具体的保护范围和措施,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明确要求。规划自备水源利用与监管措施,限期关闭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
2.7.2 水厂节水规划。根据处理规模、处理工艺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提出节水策略,优先采用节水型处理工艺。
2.7.3 给水网节水规划,规划降低管网漏失率及提高用水计量率为目标的供水技术措施,在供水管网管理、改造施工等各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节水指标要求,制定合理的实施措施。
2.7.4 城市计划用水规划。完善社会计划用水体系,提出计划用水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方案,对居民、公共建筑、工业企业及其他单位分别进行节水规划。
2.8 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
对潍坊市可利用的非常规水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依据规划区的地理区位及便利性,因地制宜规划可利用的非常规水资源。
2.9 中心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回用规划
确定污水处理回用利用设施的布局、规模、占地面积、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回用水对象及出水水质要求等。
明确污水处理回用管网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进行污水处理回用水干管的水力计算,列出水力计算表,绘制再生水管网简图,明确标注污水处理回用水干管管径、管长等参数。
2.10 近期建设规划
根据当地情况提出近期建设规划,包括近期实施的节水工程内容、规模、重点、目标、措施和时间安排以及资金需求和解决措施等。
2.11 管理规划
2.11.1 体制机制
提出有利于城市节水工作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城市节水部门统筹管理,确保规划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建设和运行管理上。
2.11.2 信息化建设
建设节水系统信息化管控平台,与供水、排水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城市节水工作日常管理和运行调度,提高节水工作的管理和应急水平。
2.12 投资估算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定额和规划工程量、编制工程投资估算,包括分期实施项目的分项投资、分期投资和总投资。
2.13 效益分析
综合评价规划实施对城市节水发展影响,并对规划实施的工程措施分别进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2.14 节能环保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现有节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运用新材料改造现有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失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节水工程设施及管网施工、运行环节提出环保措施建议;对节水工程设施、废弃物排放等问题推荐处理方案。
2.15 应急预案
分析城市干旱发生的频率,以及城市缺水的程度,确定城市节水应急预案规划的目的及工作原则,提出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确立水资源利用安全组织体系并确定相应职责。提出针对水资源枯水期、突发性水污染等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2.16 保障措施和建议
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明确城市节水“三同时”审批制度、阶梯水价和加价水费制度等保障措施。
根据城市节水现状和规划要求,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确保规划实施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制定决策及下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3、规划图册
规划图纸应注明比例尺、风玫瑰、图例、规划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
3.1 城市区位图。应标注规划区与各水源地的区位关系。
3.2 城市用地规划图。
3.3 水资源分布图。应注明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资源范围。能够直观地反映常规、非常规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开采现状和开采潜力等。
3.4 供水现状图。应标明现状水源地、水厂、泵站、输配水管网、自备水源等供水设施布局、规模等内容。
3.5 排水(污水、雨水)现状图。应标明现状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雨水泵站等的布局和规模等内容。
3.6 节水现状图。应标明现状集中(分散)式节水设施、管网分布及规模。标注现状节水型小区、企业等节水单位的位置及节水规模。
3.7 节水规划图。应标明规划集中(分散)式节水设施、管网分布及规模。标注规划节水型小区、企业等节水单位的位置及节水规模。
3.8 水资源利用规划图。包括水资源设施的位置、规模、服务范围、布局等内容。
3.9 污水处理回用水利用规划图。包括污水处理回用水设施的位置、规模、服务范围、管网分布等内容。
3.10 近期建设规划图。
3.11 其他相关的规划图纸。4、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中收集的基础资料、专题研究报告等材料整理归纳。包括城市概述、用水现状、节水现状、水资源调查分析及节水工程的上级指示和批文;总体规划对节水规划要求(摘录);相关节水工程投资估算书;其他重要调查、分析研究专题报告等内容。
四、成果要求
以上成果须通过按照市政府规定流程完成审批,达到采购人要求。最终提交成果包括纸质版资料 15 份,电子版资料 1 份。
五、交付时间
合同签订后 8 个月内完成《潍坊市中心城区城市节水专项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按照市政府规定流程完成审批后视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