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数量 |
单位 |
预算金额 |
1 |
永康市全域智治应用场景组建开发项目 |
一 |
项 |
123万元 |
一、项目建设背景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放管服”改革以及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等要求,落实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2.0建设攻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用场景贯通等工作部署。2022年6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用场景贯通工作的通知》,要求统一治理平台,统一用户体系,不断丰富应用,深化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分析研判应用、项目协同应用、绩效评估应用迭代升级,实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用全面贯通。其中,永康市被列入省级场景建设试点,建设任务为为生态修复项目管理提供分析研判工具,建设县级生态修复场景。
二、项目建设目标
永康市全域智治应用场景的总体目标是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为抓手,聚焦永康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中资源底数不清、项目选址困难、多跨协同不足等问题,瞄准全市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等亮点工作,围绕数据底板建设、工具模型开发、应用延伸拓展等基础建设,做大全域数据资源底板,加强模型工具开发,促进高效选址、科学选址,充分实现数字化赋能项目选址分析研判,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乡村共富发展。
(1)创机制促协同
全面建成永康场景,创新空间治理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体系,推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业务和数据协同,实现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的顺畅运行和运行机制的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场景赋能实际业务取得实质突破,充分体现提质增效,空间治理工作的科学化、一体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2)优服务强治理
重点聚焦分析研判和谋划选址,助力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能履行,强化资源禀赋分析、项目选址分析等功能,全面提高服务覆盖和服务水平,巩固和提升空间治理数据一体化管理和共享,加速资源整合优化,推进数据共建共享。
(3)重统筹提效益
充分依托选址工具和功能应用,以提高空间资源适配和规划战略导向为目标,统筹重大生产力布局、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现全域选址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形成永康全域整体智治格局,助力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
三、项目建设原则
1、统筹推进,立足现有。
坚持多方协同的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立足现有基础,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技术保障部门在信息化发展方向、建设运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统筹作用,共同推进信息化事业发展,发挥信息化整体效益。
突出信息化发展的先导作用,把信息化摆在创新国土空间治理和服务方式的优先位置。通过信息技术与规划资源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国土空间治理和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应用,切实增强平台建设带来的便捷、高效、创新的感受度。
将国土空间治理业务管理、政务办公、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建设新格局。将能不能用、管不管用、好不好用作为项目建设成效的检验标准,确保成果面向实际、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走在前列。
大力推进数据在行业内部和政府部门间的共享,有序开展规划资源数据向社会开放,让人民群众在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树立牢固的网络安全观,正确处理开放与保障安全的关系,构建高效的信息安全体系,切实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四、项目需求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数据资源库建设、应用场景建设和软硬件购买等。
1.数据资源库建设:
完成数据资源设计。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系统运行要求,制定永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用子场景所需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数据标准规范;按照数据类型分为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基于《永康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数据库标准》,结合业务应用的实际需求和用户读图的体验要求,完成从数据资源整合成果到实际系统应用的系列工作。具体包括:标准符号库制作、标准地图方案制作、地图服务发布等。
完成数据资源库建设。建立集规划数据、管理数据、现状数据、专题数据、历史项目于一体的全域资源库,包括国土三调数据、遥感影像、地表三维等基础信息,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村庄规划等规划类数据,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垦造耕地后备资源、复垦潜力资源等现状类数据、全域工程管理、低效工业用地管理、巡查信息等管理类数据;协同打通农业农村、水务、环保、建设、交通等相关部门数据,集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功能区建设、非粮化整治、耕地质量提升、受污染耕地整治等资源分布情况,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河道整治、山塘水库整治等资源分布情况;通过与耕地智保、天巡地查等场景的打通,实现各类巡查数据的交互贯通,接入铁塔摄像头,同步监测数据;接入村镇级自筹项目,设置村镇无法实现空间落图项目的地址匹配和项目计划信息采集,补充项目储备库;同时,开通村民意愿调查通道,并将调查结果接入资源库。
2.应用场景建设:
完成智慧管理中枢模块建设,实现可视化展示,项目情况一屏总览,辅助领导分析决策,主要包括项目区域展示、项目类型展示、项目阶段展示等内容;
完成选址工具箱模块建设,实现全域范围可用地的快速筛选、精准定位,主要包括资源总览实现、选址方案比选、专项选址工具和三维辅助分析等内容;
完成移动云选址模块建设,实现基于移动设备完成全域项目“云上”精准选址,主要包括资源要素展示浏览、全域工程项目快速选址、项目周边影响因子辅助选址等内容。
完成后期管护模块建设,实现已验收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与监管监控,主要包括基础地图服务功能、遥感监测工具、管护清单、任务管理、上报审核、指标管理以及移动端巡查等内容
3.政务云资源:
本次项目建设应用系统部署在政务外网上,充分依赖政务云提供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资源来建设本应用平台,所以需要政务云资源,主要包括:云主机、数据盘、杀毒服务、云日志审计、云WAF、云数据库审计、堡垒机服务、负载均衡、数据库、云存储、带宽、数据备份服务、服务器性能监控服务等。
软件平台方面,项目所需的支撑平台包括数据库平台和GIS平台。
4.数据接口
与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2.0(金华节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用场景、永康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级相关系统数据实现共享互通,一方面向永康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汇集相关全域、低效用地等数据服务,同时永康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依需向本场景提供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数据服务,另一方面为耕地智保场景、天巡地查场景等提供项目管护阶段的数据服务,丰富迭代相关场景的数据来源、数据质量,同时相关场景会将疑似违法等业务数据推送至本场景,实现数据协同,重塑项目监管机制。
其他内容:
本项目应用系统均需通过二级等保测评,项目运行后产生的数据,如遥感影像数据、电子地图等基础空间数据,可以提供给其他部门共享,同时,其他部门(如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数据,也支持共享到永康市全域智治应用场景中。
五、系统建设:
序号 |
子项 |
子系统或模块 |
备注 |
1 |
数据资源库建设 |
数据资源库设计 |
|
2 |
数据资源库 |
|
|
3 |
应用场景建设 |
智能管理中枢 |
|
4 |
选址工具箱 |
|
|
5 |
移动云选址 |
|
|
6 |
后期管护 |
|
|
7 |
云资源及其他 |
云资源 |
|
8 |
可研报告 |
|
|
9 |
等级保护测评 |
|
5.1系统建设功能清单:
序号 |
子系统或模块 |
功能说明 |
备注 |
一 |
数据资源库设计 |
1、数据标准规范: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系统运行要求,制定永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用子场景所需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数据标准规范,数据库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数据库内容、要素分类编码、数学基础、数据库结构定义、元数据等信息进行定义和描述,并配套数据更新管理规范,形成《永康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数据库标准》。 2、数据资源目录梳理:按照数据类型分为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建立全域数据资源目录,形成内容丰富、标准统一、准确权威的数据资源体系。 3、数据资源构建:具体包括:标准符号库制作、标准地图方案制作、地图服务发布等。 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数据更新:通过数据更新包和系统对接等多种形式,支撑永康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成果动态更新数据的上传,实现数据实时共享。 |
|
二 |
数据资源库 |
1、场景数据归集: 全面归集相关的规划数据、计划数据、项目数据、监测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关联。 2、场景部门协同:协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数据汇总,接入低效工业用地调查成果、高标农数据成果等。 3、村镇项目上报:接入村镇级自筹项目,设置村镇无法实现空间落图项目的地址匹配和项目计划信息采集。 |
|
三 |
智能管理中枢 |
1、项目区域展示:以图文一体的形式展示不同区域内项目的全方位信息 2、项目类型展示:按照不同项目类型展示项目全方位信息 3、项目阶段展示:围绕项目进展阶段展示全域项目情况 |
|
四 |
选址工具箱 |
1、资源总览实现:对选择区域的各类资源的数量、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单屏或多屏等形式实现资源分布总览功能 2、选址方案比选:以村为单元,包装整体方案;再从多角度出发,设置影响因子并赋予权重值,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分,从而筛选出较为优秀的以村为单元包装的全域选址方案。 3、专项选址工具:设置专题类型及范围,建立专项选址模型,筛选符合要求的规划用地地块并导出分析结果。 4、三维辅助分析:提供方案模拟、日照分析、坡度坡向分析、填挖方分析等三维空间分析工具,对有意向的选址方案逐个开展进一步的合理性分析。 |
|
五 |
移动云选址 |
1、资源要素展示浏览:支持在移动端对数据资源进行浏览、查询、定位,包括基础地理、规划数据、现状数据、管理数据等。 2、全域工程项目快速选址:在移动设备上,结合工程项目的选址要求,比如用地性质、用地规模、现状情况等,快速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地块位置,列举出备选地块信息。 3、项目周边影响因子辅助选址:在简单项目选址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通过系统综合考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及村庄规划的管控要求、周边设施条件、交通条件、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并通过设置好的选址模型,在移动设备上自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地块。 |
|
六 |
后期管护 |
1、基础地图服务功能:包括地图浏览、图例展示、全图展示、面板收缩等。 2、遥感监测工具:实现不同时期影像数据的展示。 3、管护清单:所有需要管护的项目的空间展示、查询、管护方案定制等。 4、任务管理:纳入当期管护的项目的空间展示、查询和任务派发等。 5、上报审核:已经巡查的项目的空间展示、巡查信息展示以及审核功能及审核信息展示。 6、指标管理:包含管护项目、管护任务、上报审核情况的关键指标展示。 7、移动端巡查:包括图层控制,地图浏览,底图切换等功能;支持属性查询、测距、测面以及地图定位等;支持巡查员对单个项目信息进行查看及导航功能,接入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支持审核人员对单个项目进行审核的功能。 |
|
七 |
所在网络 |
类别 |
设备(或云资源)名称 |
配置、性能指标 |
数量 |
政务网 |
云主机 |
云主机 |
8核16G |
2 |
|
云主机 |
8核16G |
1 |
|||
云主机 |
8核16G |
1 |
|||
安全服务 |
堡垒机服务(公共堡垒) |
以堡垒机管理资产为单位,每资产每月服务费用 |
1 |
||
杀毒服务 |
单台杀毒服务每月服务费,windows操作系统 |
1 |
|||
杀毒服务 |
单台杀毒服务每月服务费,Linux操作系统 |
3 |
|||
云WAF |
保护域名授权上限2个,新建2000,并发15000,防护流量20Mbps |
1 |
|||
云数据库审计 |
最多可提供2个数据库实例审计,纯数据库流量上限:100Mbs |
1 |
|||
峰值事务处理能力:10000(条/秒) |
|||||
|
日志数量存储:4亿条 含软件基本模块 |
|
|||
云日志审计 |
最多支持5个日志源 |
1 |
|||
负载均衡 |
负载均衡 |
负载均衡租用 |
2 |
||
数据备份 |
数据备份服务(含备份空间、定时备份软件) |
支持文件、数据库、虚拟机备份。支持物理磁带库、虚拟磁带库和磁盘备份介质。具备灵活的备份架构支持,支持Lan、LanFree、ServerFree备份架构。支持备份数据导出,自带移动硬盘驱动器。具备用户和用户组权限细分管理,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单位、业务系统进行分组管理,在分组管理下可以细分用户权限,可以对单个用户组或用户的操作权限作细致划分。 |
1 |
||
数据中心运维监控平台 |
服务器性能监控服务 |
1. 支持x86,IBM小机,HP小机2. cpu处理器状态,cpu省电模式状态3. raid状态4. 内存状态5. 机器温度状态6. 物理硬盘状态7. 电源状态 |
1 |
注:▲本项目中涉及的软件、硬件必须满足国产信创要求。
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前期研究阶段(2023年8月)
开展前期调研,完成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步成果阶段(2023年9月-11月)
完成需求调研分析工作,场景初步框架搭建以及基本功能模块。初步完成工具开发,并接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用场景。
最终成果阶段(2023年11月-12月)
完成场景全部功能开发,将数据逐步纳入场景中,完成工具迭代升级,优化省级场景工具建设。完成部署实施,并进入试运行。
试运行阶段(2023年12月-2024年3月)
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对试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优化,全面完成永康全域智治应用场景的建设任务。
项目验收阶段(2024年4月)
完成项目组织验收,结合验收情况对建设内容进行持续完善。
后期维护阶段
场景上线后进入后期维护阶段,维护期为项目验收后的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