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弥补我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资源短缺为目标,发挥企业多样化生产优势,结合非遗文化传统手工制作特点,组织学校开展盘扣、玉米皮、布贴画等非遗文化传承手工艺品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搭建全区“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多元化发展,提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合同包1(“非遗文化进校园”劳动教育实践项目)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后一年内完成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60%,合同签订后2期:支付比例40%,验收合格后 |
验收要求 |
1期:达到项目要求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要求
序号 |
核心产品(“△”)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面向对象情况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
其他服务 |
“非遗文化进校园”劳动教育实践项目 |
批 |
1.00 |
2,530,000.00 |
2,530,000.00 |
否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非遗文化进校园”劳动教育实践项目是否允许进口:否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研制符合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南》文件精神,强化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要求,构建政府企业共建共享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合作模式,以弥补我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资源短缺为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企业多样化生产优势,结合非遗文化传统手工制作特点,在全区大中小学实验校开展盘扣、玉米皮、布贴画等非遗文化传承手工艺品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搭建全区“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体系”。 |
|
2 |
建设”非遗“手工艺研学基地,覆盖不少于6个盟市和80%大中小学实验校“非遗”手工艺进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优秀实验校评比、优秀作品征集、优秀教师评比等活动,配备不少于4万个材料包,年内能够完成12万人次教育教学需要。组织包括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材料包设计人员等对课程设计进行研讨。 |
|
3 |
制定监督管理机制,将监督结果实时与甲方沟通,不断改进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达到动态指导和管理效果。 |
|
4 |
制定以盘扣、玉米皮粘帖画、布贴画为主的手工艺劳动教育实践手工艺教学,配备不少于4万个材料包,其设计思路、展示、功能、适应学龄,课程安排、授课方式、授课内容、课时安排等,根据不同受众进行设计和调整,确保课程效果。 |
|
5 |
打造以“学习、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开展优秀实验校评选、优秀作品征集、优秀教师评比等活动,突出校园文化氛围。中小学围绕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的培养,感知劳动乐趣,尊重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制定宣传方案,能够体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报道亮点,营造社会和家长关注支持的良好环境。 |
|
6 |
在组织实施中,对后勤保障工作提出要求:针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应急预案、消防、疫情等做好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和属地政策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
|
7 |
服务期限从签订合同之日起一年内完成。付款方式为分期付款,签订合同7-15个工作日内,支付中标供应商中标金额60%款项,验收合格后支付剩余40%资金。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响应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