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技术要求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娄烦县培育“娄烦乡村e镇”项目
2、项目地址:太原市娄烦县
3、预算金额:1350万元
最高限价:第一包543万元;第二包493.193566万元
二、商务要求
1、合同履行期限:0.5年建设期+5年运营期。
2、服务标准:严格执行晋商建函〔2022〕58号文件《山西省培育乡村e镇工作方案》及晋商建函〔2022〕376号文件《山西省乡村e镇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等文件要求。项目通过省级主管部门终期考核验收。
3、付款方式:签订合同时另行约定。
三、发展目标和预期效果
围绕“娄烦山药蛋、旺鑫富硒小米、娄烦王小杂粮” 等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推动发展具有娄烦特色的“南岭香菇”“仁家沟双孢菇”等产业。2022年至2024年,突出建设一批在省、市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商企业,引导一批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实现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基本形成应用广泛、保障健全、配套完善、产业相对集聚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聚焦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建成后,“十四五”期间,总产值不少于1亿元/年;网络零售额不少于3000万元/年;建设期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不少于10个/年,其中开展电商业务市场主体不少于60%;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个,带动相关行业就业机会2000个。通过培育“乡村e镇”,进一步推动娄烦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四、技术要求
第一包:
(一)培育乡村e镇主导产业
1.培育1-3个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娄烦山药蛋、富硒小米、杂粮”等当地特色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企业“二品一标”认证,建设产品资源库,加强全县农产品开展追溯和质量认证提供服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产品规格标准、产品分级标准、包装标准、储藏标准、产品检测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制定产品监管制度制定,农产品电商准入标准。完成知名企业电商平台供应链基地建设,包括平台活动策划、线上电商平台活动对接、产品上线品控管理、产品活动包装设计等。
2.建立完善乡村e镇电商产业链供应链
支持大型企业下沉供应链对接省内外优势电商产业和市场优质资源,针对平台直供、集采”基地,围绕平台订单集采,进行“订单种植、品控管理、仓储储存、分拣包装、物流运输、活动策划、线上推广”等上行供应链闭环运营。
3.支持大型企业下沉供应链
实现供应链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增值,在乡村开辟消费品惠民特供区域,对如水果、蔬菜、食品、日化等快消品及农资、金融、保险等供应,满足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促进农村消费,提高乡村e镇产业发展。
(二)培育引进电子商务企业
1.加大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紧紧围绕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度、高质量发展。积极扶持培育不少于5家优质农业生产基地、电商名优品牌、电商示范企业,做大做强电商产业。县政府出台针对乡村e镇内企业的奖补政策,减免水电费、对突出业绩企业给予奖励等,提高入驻企业积极性与创造性。联合娄烦山药蛋、富硒小米、杂粮等农特产品龙头企业建立长效稳定的供应链销售渠道。
2.建立长效稳定的供应链销售渠道
在太原市开设娄烦山药蛋、富硒小米、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区。助力企业拓宽销售渠道。
3.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开展金融扶持,对接金融机构,至少引进1家金融服务网点,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优惠金融服务。
(三)发展跨境电商
1.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孵化中心
依托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不小于100平米的跨境电商产业孵化中心,培训人数不少于600人次。大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根据娄烦县实际情况出台跨境电商相关的“税收优惠、跨境物流补贴、跨境电商金融”政策等,助推本县跨境电商发展。
2.引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
至少引进1家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依托太原市海关,建立通关、质检、物流、外汇、退税、金融等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提升阳光通关能力。
3.支持本县企业、网商开展跨境业务
借助亚马逊、易贝、速卖通、阿里国际站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在全球电子商务领域的优势和专长,为本地制造企业、品牌商、初创公司及中小企业搭建网上跨境出口途径,助力其更有效、迅速的捕捉海外商机,拓展全球市场,实现业务增长,打造全球品牌,推动产品“出海”。
(四)培育乡村e镇商业带头人
1.建立乡村e镇电商培训孵化中心
在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不小于100平方米的培训中心,引进1家以上电商培训机构,联合省内外专业培训机构及优质培训资源,开展电子商务进阶培训,提高基层党政干部、涉农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有电商创业需求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大学生、退役士兵等群体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及应用能力。培育一二三产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商业带头人10人。开展直播电商专题培训,针对社交电商和流量电商的使用技巧和方法论,打造娄烦本土网红,主播人才不少于30人。
2.举办活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加强跨区域学习交流,组织本地骨干电商企业,生产企业电商负责人,走出去学习电商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举行座谈、主题分享、资源对接等环节,提升电商运营管理能力。
(五)健全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1.建立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健全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在乡村e镇范围内建立不少于1000平米的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集聚政策扶持、人才培育、企业孵化、包装设计、营销策划、电商政策咨询、工业商贸类网货开发等公共服务。打造建设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站体系,开展代买代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快递收发、费用存缴、小额存取等功能,协同镇、村快递物流服务,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农产品上行和产业升级。
2.建立电商产品展示体验中心
在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内设立1个100—300平米的电商产品展示体验中心,提供产品线下陈列展示、体验品鉴、销售对接等功能服务。
3.建立乡村e镇电商线上公共服务平台
为县域内企业提供信息共享、金融、统计监测、品牌营销推广、人才培训等服务,打造建设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站体系,开展代买代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快递收发、费用存缴、小额存取等功能,协同镇、村快递物流服务,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农产品上行和产业升级。
(六)加大招商引资
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围绕乡村e镇建设要求引进一批影响力较大、品牌效益好的优质企业。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创建有利于吸引人才的生活工作环境,健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配套设施,有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市场化招商模式,利用“农展会”、“品牌营销高峰论坛”等行业活动机会,借力整合招商资源,开展电商产业招商引智。
(七)促进创业创新
在服务中心设立电商产品研发中心,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针对乡村e镇制定“放管服”专门政策,创新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组织开展摸底调研娄烦深加工产品基本情况,编制特色网销产品名录,围绕娄烦农特产品开展产品创新与服务研发,重点开发面向城市主流消费人群、高附加值、适合网销的产品,新开发适合网销的产品不低于5款。组织开展各类电商文化活动,为创业人员,电商企业和人才之间单间交流平台;挖掘和培育一批优秀网商、典型网商创业案例,通过政府网站、媒体报道、自媒体平台等宣传。
(八)推进乡村e镇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协同发展
围绕乡村e镇的主体功能建设和产业定位,协同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在巩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建设形成公共服务、物流配送网格与娄烦山药蛋、富硒小米、杂粮等产业销售队伍,促进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第二包:
(一)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1.建设娄烦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针对娄烦山药蛋、富硒小米、杂粮等县域优质农业含延伸、深加工产品,开发不少于5款适销对路的网货产品,改良及开发设计不少于10款的娄烦现有产品包装设计。鼓励企业自建不少于5个“小而美”特色产品自主品牌。完善企业品牌规划、品牌VI手册编写、品牌物料制作等,加快品牌设计注册、商标注册、知识产品注册进程,建立公用商标规范使用与管理机制,形成独有的品牌战略内涵和差异化竞争策略。
2、建立品牌营销推广机制
广泛开展区域品牌营销推广,综合利用各大门户网站、特色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以及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宣传品牌理念、扩大品牌受众、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县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农展会、品牌营销高峰论坛、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农村电商节等线下载体及外部活动资源,打造全国关注、全省热点的娄烦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
(二)在国内有影响的电商平台建设运营本地产品特色馆。
在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娄烦线上销售专区1个,覆盖娄烦山药蛋等优质农特产品,联动全县电商从业主体,通过“双十一、618、淘金币、年货节”等官方活动策划实施;对接精选联盟(CPS销售付费)平台建设销售付费分销体系和抖音达人选品推广,以及“产品维更、客服、售后”的日常运维,打造娄烦县特产网销高地。
(三)举办创业创新和技能大赛
举办创业创新、销售比武等技能大赛,加强区域人员交流学习,挖掘本地电商专业人才,对获得优胜的企业个人进行奖补。
(四)构建电商服务数据平台
构建娄烦县电商服务数据平台1个,数据监测范围涵盖淘宝、京东、唯品会、拼多多、云集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主要监控及分析“全县的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企业店铺数量、Top10网店、渠道分布以及行业分布”等数据指标。
(五)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1.升级改造建设乡村e镇物流配送中心
整合邮政等3家县域内快递物流企业,集约办公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分拣、包装、配送等功能,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2.建立物流共同配送体系
鼓励、引导本地有实力的快递物流企业整合县域快递物流企业,建立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实现车辆、人力、场地的优化,解决末端配送问题。建立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3.建设县域智能产地仓
建设娄烦县农业智能产地仓,解决农产品上行智能分选、自动包装、智能仓储、数字运营等难题,提高我县农产品输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