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乌兰察布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服务期: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3年12月底完成
合同包1(乌兰察布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3年12月底完成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个规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签订合同 2期:支付比例60%,提交成果报告初稿 3期:支付比例10%,验收结题 |
验收要求 |
1期: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质量验收标准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要求
序号 |
核心产品(“△”)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面向对象情况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
其他服务 |
乌兰察布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
项 |
1.00 |
1,000,000.00 |
1,000,000.00 |
否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乌兰察布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是否允许进口:否
参数性质 |
序 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一、研究背景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相邻环渤海经济圈和呼包鄂金三角结合部,是内蒙古联接京津冀地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也是我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重要国际通道,区位条件优越。乌兰察布新能源资源富集,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内蒙古发展能源绿色替代的理想场所之一。同时,乌兰察布电网是蒙西电网向京津唐电网送电的重要通道,担负着向京津唐电网稳定外送电力的重要任务。 “双碳”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结合蒙西地区新能源资源和电力工业发展基础,内蒙古能源局印发《蒙西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1.0版)》,明确提出在蒙西地区率先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结合蒙西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思路,乌兰察布地区需全力推动高耗能产业绿色供能,加速布局新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全面推动现役煤电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推动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氢能应用示范。 |
|
1 |
建设乌兰察布新型电力系统,可实现乌兰察布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地区新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转型升级,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可满足乌兰察布负荷中心地区绿色电力供应,对保障地区能源安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贯彻落实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内蒙古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蒙西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的具体实践,具有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能源系统的双重效益。 二、研究目标 充分考虑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内蒙古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蒙西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聚焦“十四五”期间乌兰察布地区面临的急迫问题,提出切合乌兰察布发展方向的系统解决方案,统筹内蒙古自治区相关发展规划,聚焦乌兰察布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乌兰察布市新型电力系统研究。 规划研究水平年为2025年和2030年。 三、研究范围及内容 本课题拟聚焦乌兰察布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乌兰察布市新型电力系统研究,紧扣地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结合产业特色推动新能源就地就近开发利用,从地区面临的急迫问题和2030年碳达峰发展目标两个维度,提出地区新型电力系统实施路径。 (一)地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梳理地区经济产业和电力发展现状,结合乌兰察布市发展特点和面临的形势,分析电力系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地区发展思路与目标 根据国家双碳战略、内蒙古电力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蒙西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1.0版)》整体规划,针对地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统筹考虑地区资源禀赋特点和发展需求,研究提出乌兰察布市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思路和目标。 (三)新型电力系统实施路径 立足本地区发展需要,测算地区电力碳达峰时序,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地区电力碳达峰实施路径。通过对地区电力供需平衡测算,并提出相应的电力保障方案和系统调节能力配置方案,开展新型储能应用示范、需求侧响应和虚拟电厂等应用研究。结合地区资源禀赋特点和电力碳达峰发展需要,提出相适应的新能源应用示范新模式。 1、电力碳达峰方案。 根据内蒙古“十四五”及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结合内蒙古电力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对乌兰察布地区碳达峰时序等开展测算,明确地区电力行业碳达峰发展目标。 2、电力需求保障方案设想 结合地区电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十四五”“十五五”电力供需形势开展测算分析,提出电力碳达峰目标下的供应保障方案。 3、系统调节能力配置方案 |
|
|
全面梳理分析乌兰察布电网供给侧灵活性调节资源,挖掘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灵活性可调资源,分析判断电力保供模式和促进新能源消纳模式下的系统调节能力需求,并提出电源侧、电网侧新型储能和用户侧可调负荷示范应用。 新型储能发展模式研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实施细则,分析乌兰察布电网新型储能发展需求,提出电网侧储能和电源侧储能发展可行模式。 大数据虚拟电厂模式研究。结合东数西算战略和乌兰察布地区大数据产业园规模布局,结合大数据负荷特性等,研究大数据负荷聚合规模,配套新型能源储能规模,构建虚拟电厂一体化调控平台等。 4、新能源新模式推广示范 基于地区新能源开发潜力,结合蒙西地区六类市场化新能源消纳模式,提出地区新能源发展新模式。 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研究。依据乌兰察布地区绿电替代重点产业布局和工业园区布局以及相关政策要求,研究铁合金等迫切需要实施绿电替代产业的替代模式以及工业园区的绿色供电模式,包括新能源储能配置、联网方式、调度运行模式等。 风光氢储一体化研究。依托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西氢东送”管道以及其他渠道氢能需求,研究乌兰察布风光氢储产业的合理规模、布局、电源配比、并网模式等。 其他风光储一体化开发模式研究。依据蒙西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和六个细则,结合乌兰察布风光资源特性,研究现役煤电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以及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配套新能源开发布局等。 (四)保障措施 结合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和各方保障措施。 四、组织形式与工作成果 (一)工作组织 由供应商成立研究工作团队,承担具体研究工作,乌兰察布政府协调相关单位提供课题相关研究支撑。 (二)成果形式 提交《乌兰察布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研究报告1份。 五、进度设想 力争于2023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评审,2024年3月底前提交最终成果,整体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筹备启动阶段(2023年9月底) 组织召开工作启动会,明确研究目标、形式、内容、进度、人员和分工安排,确定工作方案,完成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二)课题研究阶段(2023年10-11月) 结合工作方案和基础资料,开展项目研究,形成初步成果。 (三)结题验收阶段(2023年12月-2024年3月) |
|
|
召开专家论证会议,结题验收,提交最终成果。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响应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