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购标的
序号 |
标的名称 |
数量 |
|
1 |
多来源空气质量数据融合反演服务 |
多源数据接入、存储、处理、共享等基础服务 |
1 项服务 |
2 |
密云区空气 质量服务平台支撑服务 |
主要通过web 端和APP 提供给大气环境数据可视化及业务支撑系统服务 |
1 项服务 |
3 |
环境大数据综合分析服务 |
包含大气环境日常分析、专项分析及属地帮扶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服务 |
1 项服务 |
1.2项目背景
密云区空气质量服务项目(高密度)技术服务项目主要围绕“十四五”规划和密云区大气环境现状,在密云区现有大气环境相关信息化资源基础上,利用热点网格数据、高密度站点数据提供包括集成实时监测数据和气象监测数据的综合统计、重污染过程和污染态势研判分析,属地环境量化及改善成效分析,科学分析PM2.5高值片区和污染重点区域,实现网格化、精准化大气环境管控,科技支撑密云区解决环境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密云区大气环境精细化管控水平,保障密云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二、技术要求
2.1总体内容
本项目利用密云区以村(社区)为单位布设的空气质量监测微站数据,以及其它大气坏境相关数据,开展密云区以“监测、监管、评估、分析、决策支持”为一体的大气环境质量精细化管理支撑服务,实现全区大气环境数据实时获取、全区大气环境异常高值数据实时推送、市-区-街乡镇-村(社区)多级环境考核、重污染天应急及重大活动重保、全区精准调度及属地深度帮扶等重点工作。
2.2多来源空气质量数据融合反演服务
2.2.1多源数据融合服务
需融合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卫星分析数据、气象数据、子站数据、监测数据等),能够形成三维立体监测体系,通过云平台计算分析后,将数据推送到数据库中。
(1)数据接入
应可接入卫星分析结果,提供密云区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反演结果,包括卫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氮氧化物空间分布、臭氧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等。接入的密云区及周边地区的实时和历史气象数据资料应包括常规气象资料(如地面气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高空气象资料(如高空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污染相关气象资料(如变温、逆温)等。
(2)数据融合反演
精确计算密云区大气颗粒物空间分布,满足空间精度500米×500米,反演误差小于5%;利用后台插值模型产生误差最小的最优参数配置;支持按小时、日、月污染热力图的绘制、播放和导出,包括等值线等绘图要素,其空间分辨率为500米×500米。
1)投标人需阐述利用卫星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多维特征数据反演网格浓度的原理和方法。
2)投标人需详细阐述综合卫星、气象、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站、高密度PM2.5监测设备等数据得到PM2.5网格浓度分布数据(分辨率为500米×500米)的方法和原理。
3)投标人需详细阐述如何保证分辨率500米×500米的空间精度下,融合结果误差小于15%。
2.2.2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共享服务
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共享服务通过采集现有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开展数据规范化建设,构建数据动态更新、有序管理、安全共享的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大数据库;并整合市级、区级各委办局现有大气环境相关数据,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共享。
投标人需阐述该平台与市、区其他平台数据共享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2.3密云区空气质量服务平台
2.3.1空气质量数据智能云质控
智能云质控主要负责提供准确的空气质量浓度最终观测结果,保障设备网络的数据质量和空气质量浓度的准确性。该子系统应能够对所有小型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的不同参数浓度数据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智能质量控制。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1)设备采集数据质控
本模块支持对多种异常数据的识别和纠正,保证数据质量。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异常识别和校正。能够将质控模型自动转化为可读规则,并在系统中展示。
投标人应能阐述异常识别的算法原理和实现,提供至少5种可检出的监测数据异常类型。
(2)设备浓度在线智能质控
本模块能够在线建立质控模型,适应多种污染场景,对六个级别水平的污染有良好的把握识别能力,能够适应多变的外部条件和气象条件(包括雨雪天、大风天等),提供精准的空气质量浓度测量。
投标人应详细阐述所应用模型方法的原理及实现,重点阐述该方法如何能够适应多种污染场景、多变的外部条件和气象条件。
2.3.2多源数据可视化展示系统服务
通过GIS图可视化展示全区大气环境数据相关信息,支持不同时空数据的类比分析。
2.3.3点位数据接收、传输与共享展示系统服务
通过图表展示与统计全区大气环境实时监测数据与历史数据,支持排名对比。
2.3.4污染物浓度异常识别报警系统服务
基于与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相同的“热点网格”技术,结合建立的污染排放行为知识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方法,实时对各类疑似污染源头进行识别和跟踪,明确污染源头类型和位置,及时进行高值异常事件报警,开展精确执法,提高监察效率,提升环境质量改善速率,实现精准执法调度。
2.3.5全区各街乡镇和村/社区浓度排名系统服务
通过北京市在密云区的监测点位和密云区自建425个点位数据进行区-街乡镇-村
(社区)环境质量评价。
2.3.6大气环境污染演变与传输分析系统服务
通过模型算法融合气象、卫星、污染源、地面监测站数据,分析污染及传输过程。
2.3.7信息发布与报表查询系统服务
实时监控全区的平台试用情况及发布空气质量分析报告。
2.3.8大气综合管理APP服务
针对区和街镇领导对属地整体环境情况的管理需要,开发密云大气综合APP,用于通过手机查看、查询、分析全区整体环境状况;针对区业务人员、各委办局人员、镇街业务人员对环境监管与执法的需要,密云大气综合APP配备巡查执法辅助功能,用于接收属地异常报警推送,上传异常报警排查结果与跟踪反馈整改结果。
▶️支持查看全区或镇街环境状况;
▶️支持查看实时下发的任务详情;
▶️支持对全区各街道PM2.5浓度进行对比与评估排名统计;
▶️支持查看全区每日的研判分析结果;
▶️支持查看全区环境污染传输、演变及气象影响;
▶️支持每日对“我的任务”中的任务进行详情查看和任务处理,任务反馈、任务跟踪;
▶️支持在巡排查中对任务之外的环境异常问题进行日常巡查反馈;
▶️支持查看责任区域内的巡排查记录及全部任务反馈结果记录信息;
▶️支持接收上级派发、巡排查人员转交的环境问题和对任务进行问题反馈与整改结果跟进;
▶️支持对全区实时及历史异常事件详情进行查看、查询、交转、审核与统计;
▶️支持接收网格报警推送消息,并支持对网格报警位置进行导航和对报警任务进行问题反馈与整改结果跟进;
▶️支持接收点位报警推送消息,并支持对点位报警位置进行导航和对报警任务进行问题反馈与整改结果跟进;
2.3.9移动监测设备专用APP服务
▶️支持通过手机蓝牙、扫一扫、手动输入编号的方式连接移动设备;
▶️支持基于周边标准站对移动设备进行一键校准;
▶️支持查看移动设备的编号、运行时长、设备电量、校准时间信息;
▶️支持查看走航周边环境的实时PM2.5、PM10、CO、NO2、O3、SO2、TVOC浓度数据,并且可查看其中一个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曲线;
▶️支持查看过去6个小时的历史监测轨迹数据。
2.3.10大气环境综合管理首页系统
通过可视化展示密云大气环境所涉及到的气象、卫星、污染源、企业、异常报警等信息,同时展示各维度大气环境统计数据。
2.3.11网格智能运维系统服务
支撑实时获取全区425个点位设备的实时状况及数据的审核情况,发布现场排查工单,调度管理人员及时到达故障设备现场,记录工单实施内容,用于后期随时调用。
2.4环境大数据综合分析服务
2.4.1重点区域专项分析服务
针对密云区两个重点考核区域提供专项分析服务,保障全区环境质量持续达标。
2.4.2移动设备走航数据分析服务
提供5套便携式空气质量移动监测设备,监测指标需包含PM2.5、PM10、SO2、CO、O3、NO2、TVOC,搭配移动监测设备专用APP,支撑重点区域管理人员、巡查人员、技术帮扶人员对重点关注区域、空气质量异常高值区域进行走航监测,从而实现精准溯源问题,高效解决问题。
2.4.3属地环境质量精细化管理帮扶分析服务
针对密云区平原街乡镇PM2.5浓度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通过“一对一”专项帮扶,为各个地区提供数据、关键技术、现场指导及报告服务,全面提升属地环保人员的精细化管控水平。
2.4.4大气环境日常分析服务
以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及专项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供大气环境综合管理分析服务。
2.4.5大气环境污染天专项分析服务
包含污染天的污染物传输分析、重污染应急及重大活动管控成效分析等。
三、项目组织实施保障要求
投标人须成立合理的管理组织,建立健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投标人须根据服务内容建立项目组织架构。
投标人须明确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在本项目中的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及管理权限,并明确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调动相关资源的权力,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售后及培训要求
(1)投标人应提供内容完整、详实可行的项目售后保障方案和培训方案方案;
(2)具有快速响应能力。投标人需承诺如获中标,将保证在接到采购人通知后24小时内到达采购人指定地点。
五、保密/知识产权要求
供应商对项目实施中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文档等具有保密的义务,并应按照相应保密规定执行。
本项目所形成的数据成果归采购人所有。未经采购人同意,供应商不得以商业目的使用该资料或者开发和生产其他产品。
注:本项目属于行业为他未列明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