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规划编制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404280001343309 文档页数:81页 所需下载券: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规划编制

项目需求书

一、项目背景

能源被视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对国家的经济、民生和安全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加速向低碳化转型,新能源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新增发电量的主要来源。中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多轮驱动供应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中国的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能源产业正在经历创新升级,以适应新的能源系统变革。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为中国在“十四五”规划期间(2021-2025年)的现代能源体系发展提供了指导,旨在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供应的安全保障。2035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 2030 年达到 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中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泰达已形成“一区十园”的发展格局,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

天津经开区在能源供应和消耗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有自身的能源供应和用户运营体系。经开区东区有独立的热电厂,能源供应充足,运营相对独立。可从顶层政策层面鼓励和引导能源企业转型和升级,以适应绿色经济的发展需求。

2.南港等区域地理位置和资源得天独厚,大型新能源电场扎堆落地,为区域新能源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3.各园区发展阶段不同,为能源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多种观察对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园区制定因地制宜的能源整合,打造能源互联网架构。

4.经开区企业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具有较强的绿色能源需求

因此,保障区域能源安全,应对能源需求增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二、项目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目标

1. 统筹我区现有能源基础设施,抓住新能源技术革命的机遇,改造并优化能源系统,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绿色低碳能源需求,不断降低区域能源成本,为实现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 摸清用能“底数”,保障能源供给,找准能源发展方向,构建用能新体系,试点打造能源互联网;

3. 结合经开区自身优势,落实“源网荷储”新理念,塑造绿色能源港形象;

4. 制定鼓励引导能源企业转型发展政策,使得能源结构匹配园区发展阶段。有步骤地做好清洁能源替代规划工作。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因地制宜,结合现状市政能源基底找准发展方向

经开区一区十园发展产业发阶段各不相同,依据能源设施、能源管网、能源企业、政策改革、绿色智慧等现状情况提出改进思路及具体完善方案。落实国家、天津市及区域发展方向,确定方向引导。

2、能源保障,应对城市发展需求增长

以现状用地、区域产业分布、产业类型、人口、能源用量为基础建立模型综合预测能源负荷需求,校验现状设施供应能力,满足园区发展需求。分析未来能源供应缺口,确定市政建设开发项目。

3、结构优化,确定低碳发展目标

制定长远的能源规划,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和挑战,包括对2030年、2050年等长期目标的规划。分析区域碳排放情况及碳减排潜力,明确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节能降碳,打造能源互联网

落实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要求,落实发展模式及发展要求。降低燃煤在能源系统中的消耗量,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电能替代,增加清洁能源应用场景,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探索LNG冷能、储能等技术发展,做好能源结构调整加减法,推动经开区能源系统向低碳化转变,提前做好重点区域、重点热源的“煤改燃”步骤和预案。

探索在新发展时期,结合经开区东区能源基础设施和能耗情况,改造现有能源结构。依托东区电力系统运营优势,试点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并通过政策制定提高企业积极性,充分利用传统能源的多样性,助力经开区的能源转型和升级,降低碳排放。

5、“源网荷储”,塑造绿色能源港

源侧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网侧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互联;荷侧强化节能降碳,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储侧加快储能电站、储气库等能源储备设施建设。收集、梳理并预测南港能源相关数据。依托目前南港新能源项目开发优势,依法、依规推进南港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绿色能源基地高效开发,提升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塑造国家级绿色能源港示范区域。使南港真正由天津乃至华北地区的“化石心脏”向“绿色心脏”转型。

6、因地制宜,能源匹配发展阶段

坚持节能优先的发展理念,推行国际先进节能标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经开区所辖园区较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为不同发展阶段和产业用能结构的园区量身打造能源发展策略。以西区发展阶段为例,结合企业特点和用能结构,利用现有资源,试点多种能源利用。实现用能分级,多能互补,智慧互联的能源升级目的。

7、政策引导,深化市场化改革,增强能源创新能力

一是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完善能源科技和产业创新体系。二是激发能源市场主体活力,建设现代能源市场,推进隔墙售电等制度突破,加强能源治理制度建设。三是巩固外部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增强多元化和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变革与低碳合作,加强与上游能源企业的合作沟通。规范区内高耗能企业用能行为,适当进行绿电改造方面的指引,并提供政策支持。

制定鼓励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政策,包括激励措施、补贴政策以及相应的监管机制。制定能源供应中断等应急情况的预案,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鼓励公众参与能源规划过程,提供关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培训。鼓励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包括智能电网、储能技术、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等。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能源技术、政策和项目上的合作机会。

三、组织实施条件

1.行动方案编制质量要求:安排专业、专职的技术人员编制资料收集清单,开展资料收集、汇总和分析。完成经开区现状能源资料(包括经开区内区域能源历年消耗情况,负荷情况,场站建设情况,新能源建设情况,能源企业所掌握的资料等)、其他资料(包括国土空间规划资料、相关政策、及市政专项规划资料等)、部门走访(了解行业主管部门、规划主管部门、建设运营商的意见建议)等调研活动,摸清我区能源家底、存在问题,找准未来发展方向。深入不同工业园区开展调研研究,为我区的能源系统设定提供经验参考,科学谋划适应区域发展的能源规划路径。高水平完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规划编制工作等,并通过专家评审。

2.阶段性成果与最终成果仅用于采购人同意的范围内使用,未经采购人授权不能提供第三方使用。中标供应商须承诺其提交的工作成果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商业秘密、所有权和知识产权(须提供承诺书原件加盖供应商公章附在技术标中)。

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资料和数据,供应商须到相关部门、企业等单位收集或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不得委托任何中间机构或个人代为调查,以保证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产出成果

本项目产出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规划文本及汇报PPT

2.天津经开区供热/燃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现状布局图。

3.天津经开区供热/燃气/电力/可再生能源远景规划布局图。

4.天津经开区供热/燃气/电力/可再生能源近期建设布局图。

5.天津经开区能源政策汇编。

6.广泛开展调研学习对标其他园区先进做法形成相关资料合集

五、人员要求

1.项目组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至少3人。项目需有至少5人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咨询。

2.项目服务期内根据采购人要求定期安排项目组成员进行现场汇报。

六、验收

1.验收主体: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

2.验收时间:每次付款前及合同履行结束后。

3.验收方式:采购人自行组织项目验收。

4.验收程序:成立验收小组,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验收。验收时,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每一项技术、服务、安全标准的履约情况进行确认。验收结束后,出具验收书,列明各项标准的验收情况及项目总体评价,由验收双方共同签署。验收阶段产生的相关费用由供应商负责。

5.验收内容:本项目全部服务内容及拟派人员情况。

6.验收标准: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和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进行验收,包括所有客观、量化指标。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