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概况(采购标的)
根据福州市政府工作安排,本次项目为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福州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服务采购,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所提出的技术和服务内容、要求,选择最佳方案前来投标,以充分显示投标人的竞争实力。
二、技术和服务要求(以“★”标示的内容为不允许负偏离的实质性要求)
(项号1)1、规划对象
本次规划对象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体系确定的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型仓储基地,市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含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电、燃气等)等四大类型项目。
(项号2)2、规划范围
福州市域行政辖区范围,包括福州市辖6区5县1市的陆域范围,总面积约11911平方公里(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
(项号3)3、规划期限
与国家提出的建设目标和相关指引相衔接,规划期限至2027年,近期为2025年,远景与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致,为2035年。
(项号4)4、主要服务内容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为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战时、自然灾害、重大赛事等),体系化设立的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治等需求的公共基础设施。本次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围绕“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四大类型项目,按照“现状、目标、需求、布局、管理、转换”全生命周期的总体思路进行规划布局。
主要内容如下:
(项号5)4.1研究总结相关政策和先进城市经验
梳理国家和地方关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借鉴其他省市路径探索、先进经验、布局原则和平急转换机制,以期指导福州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布局。
(项号6)4.2分析评估现状设施的特征及问题
积极盘活城市低效和闲置资源,分级分类调查福州市全域范围内现有的旅游居住、医疗应急点、城郊仓储基地、基础配套设施四类设施的数量、规模、分布和权属;根据项目选取与布局总体思路,深入评估现有各类存量设施体系的完备度、用地合规性、应急承载力、平急转换能力等特征,总结存在问题。
(项号7)4.3通过衔接相关规划强化基础支撑
注重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综合交通、旅游、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人防工程、综合防灾等专项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解读各类规划的定位、发展目标、服务人口数、功能分区、设施建设规模和布局等内容,为各类“平急两用”设施规划预测和布局提供基础支撑。
(项号8)4.4明确规划总体目标及重要分项指标
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制定福州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目标,明确近期2025年、2027年及远景2035年具体建设目标,并细化落实隔离功能房间数、可转换重症救治床位数等各项重要指标。
(项号9)4.5开展设施需求评估和选址安全评估
做好“平急”需求的匹配,结合旅游、仓储、医疗等相关专项规划文件,分析确定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型仓储基地的“平时”需求;同时根据规划人口规模,结合新冠疫情高峰时段人员“急时”外转总量、出入境人员和人口变化趋势,综合近远期配建标准、城市各区人口规模等因素,科学测算各类“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急时”需求,明确设施的数量、用地规模等。
以各类灾害历史资料、风险评估、用地安全评估、应急保障和服务能力评估等相关成果作为选址基础,分析城市灾害风险,开展选址防灾安全评估,明确各类设施的防灾标准和规划要求,保障设施选址安全。
(项号10)4.6合理规划各类设施空间布局
根据预测规模,按照“盘活存量、兼顾增量”的原则,结合人口分布、城市空间结构、交通联系等要素,合理划定“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应急分区;并衔接城市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同步编制的专项规划,构建各类设施建设体系,进行合理布局规划。
(1)旅游居住设施:依托城市山区县市(区)地理区位、旅游资源等因素(如鼓岭旅游度假区),结合高速沿线服务区,与周边集镇整治相衔接,盘活现有闲置空间资源,注重旅居设施布局与生态功能相匹配,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在城市机场、火车站等重要交通区域增加服务节点(包括乡村集中连片民宿设施、山区旅游酒店设施、高速服务区周边旅居集散基地)。
(2)医疗应急服务点:通过中心城区高水平医院支援带动,支持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提标扩能,明确布局方向、类型和数量,优化储备医疗应急服务点(监测哨点医院、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
(3)城郊大型仓储基地:兼顾生产与仓储双重功能,结合市域现有大型粮仓基地(如马尾琅岐岛)、粮食储备库,综合考虑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与食品物资的生产周期,充分衔接已规划建设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分拨中心、批发市场等仓储物流节点网络,明确城郊大型仓储基地的物流通道联系。
(4)市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突出配套支撑功能,重点为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型仓储基地三类设施建设提供配套服务,统筹道路、通信、给水、排水、供电、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升各类生命线系统韧性水平。如完善设施周边道路体系,结合主干路(含四环)、城市快速路等,加强中心城区救治通道、应急道路快速衔接,保障应急指挥中心与救助中心的有效联系,提升“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市路网的连通能力。
(项号11)4.7制定分期实施计划和项目清单
依据福州市各片区近远期发展情况,确定各类“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近远期实施的工作内容、项目清单,生成项目实施计划。协调相关部门,按照不同类型和目标构建行动计划,从项目推进、实施管控等方面提出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建议。
(项号12)4.8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从实施组织、政策保障、公众参与、评估修改等方面出发,因地制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尤其是要强化设施的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平急”转换、资金保障、监督实施、人员培训、应急队伍保障建设、线上调度平台管理等方面。
5、规划成果
(项号13)5.1由规划文本、图集和说明书构成,主要图集包含但不限于:
区位分析图
上位及相关规划对接图
现有“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分布图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需求分析图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分区指引图
“平急两用”旅游居住设施规划布局图
医疗应急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图
城郊大型物流仓储基地规划布局图
配套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图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近期项目规划图
重大“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图则
(项号14)5.2说明书含项目清单、设施启用次序表等。
(项号15)6、工作计划
规划周期初步拟定为2个月(从合同签订开始计算)。
时间需求 |
工作阶段 |
工作目标 |
30天 |
现状调研与初步方案阶段 |
开展现状调研及部门对接,调查现有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分析现有设施存在问题,开展“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需求及选址安全评估,衔接各类相关规划,按照专项规划的编制内容和工作深度要求完成规划成果。 |
15天 |
规划成果征求意见阶段 |
组织内部审查,规划成果向各县市(区)及相关市直部门征求意见; |
15天 |
规划成果审查阶段 |
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改完善规划成果,组织专家评审,对规划内容及要求全方位审查。 |
|
报送审议阶段 |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成果,形成送审稿,报送市政府专题会审议。 |
|
提交审查后修改成果 |
|
注:以上计划为专项规划启动编制至提交审查的合理时间,不包括政府汇报及出现重大设计修改而延误的时间,如遇政府汇报及相应的结构性修改,则设计周期顺延。
三、商务要求(以“★”标示的内容为不允许负偏离的实质性要求)
采购包1:
序号 |
参数性质 |
类型 |
要求 |
1 |
★ |
交货时间 |
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付 |
2 |
★ |
交货地点 |
采购人指定点 |
3 |
★ |
交货条件 |
按招标文件要求及市政府印发 |
4 |
★ |
是否邀请投标人验收 |
不邀请投标人验收 |
5 |
★ |
履约验收方式 |
1、期次1,说明:按招标文件要求 |
6 |
★ |
履约保证金 |
不缴纳 |
7 |
★ |
合同支付方式 |
1、合同生效后,达到付款条件起15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00% 2、提交的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达到付款条件起15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40.00% 3、规划通过市政府批复并交付全部成果后,达到付款条件起15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00% |
8 |
★ |
其他 |
1、合同生效后,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00%;2、提交的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支付合同总金额的40.00%;3、规划通过市政府批复并交付全部成果后,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00%。注:关于合同支付方式以本说明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