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水旱灾害风险防范,推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水利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落实水利部党组“坚定不移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24年4月,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通知》(办防函〔2024〕356号)文,要求接续开展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广东省2024年度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通知》(粤水防御函〔2024〕923 号)要求以及印发的《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广东省及我市洪水风险图编制的任务、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我市有7条中小河流、13宗中小型水库列入此次2024年度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范围。
采购包1(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云浮市))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签订合同后 90 天内完成送审稿,专家评审会后 15 天内交付修改稿。项目工期为合同签订后 180 天内完成(不含评审时间)。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100%,1期:支付金额为102万元(中央补助资金),合同生效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支付; 2期:支付省级补助资金的比例70%,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后15个工作日且省级补助资金已下达; 3期:支付省级补助资金的比例30%,,成果通过省级质检审核后15个工作日内且省级补助资金已下达; 注:合同金额以中央资金和省级补助资金构成,每期付款由中标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该期相应金额的发票;收款方、出具发票方、合同乙方均必须与中标人名称一致。2期、3期支付资金在省级资金未下达且已完成专家评审、通过省级质检审核的,待省级补助资金下达后可一次性申请支付。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符合《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2024年)的要求,通过采购单位组织的专家技术评审。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其他,要加强项目管理,细化工作安排,严控时间节点,确保按时按质完成目标任务。售后服务,中标人提交服务成果后,需向采购人提供1年的后续技术咨询及指导服务。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防洪管理服务 |
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云浮市) |
项 |
1.00 |
3,400,000.00 |
3,40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云浮市)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建设目标: 持续推进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市洪涝灾害风险底数,推动洪水风险图向实时动态转变,为防洪安全提供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信息基础,为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建设智慧水利、实现防灾减灾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为洪水防御方案制订、防洪规划编制、防洪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实现风险提前发现、预警提前发布、方案提前制定、措施提前实施,确保防洪减灾决策迅速果断精准有效。同时,为国土资源部门开展洪水风险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城建部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推行建筑物耐淹设计规范,保险机构制定保险费率,相关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对社会公众开展洪水风险的宣传、教育、培训和防灾演练等提供技术支持。 |
|||||||||||||||||||||||||||||||||||||||||||||||||||||||||||||||||||
|
2 |
建设任务: 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印发的《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云浮市2024年度重点区域的洪水风险图编制主要任务包括编制7条中小河流以及13宗中小型水库下游区的洪水风险图,并对风险图成果按照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要求整编汇交至省级,任务汇总见下表。 广东省云浮市2024年度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任务表
1.编制洪水风险图 (1)7条中小河流洪水风险图编制 分析中小河流有堤段和无堤段在不同重现期洪水条件下的洪水淹没要素,进行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避洪转移分析,编制不同重现期洪水的基本洪水风险图和专题洪水风险图。 (2)13宗重点中小型水库洪水风险图编制 重点中小型水库是指一旦失事可能对城市、县城、集镇有影响的重点中型、小型水库。分析在水库设计洪水、校核洪水及超坝顶高程三个量级下的应急泄洪、大坝溃决造成下游河道和河道外区域的洪水淹没要素,进行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避洪转移分析,编制不同工况的基本洪水风险图和专题洪水风险图。 2.成果整编汇交至省级 对全市编制对象汇交资料及成果进行初步质检审核后,整编汇交至省级。 |
|||||||||||||||||||||||||||||||||||||||||||||||||||||||||||||||||||
|
3 |
项目实施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1.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7月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11年1月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2017年3月修订); (7)《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2018年3月修订); (8)《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2年5月); (9)《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2019年3月); (10)《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20年11月修正); (11)《广东省河道管理条例》(2019年11月); 2.相关政策文件 (1)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通知》(办防函〔2024〕356号); (2)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关于印发《2024年度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省级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通知; (3)《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广东省水利厅2024.05); (4)《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云浮市)》(2024.06)。 3.相关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等; (2)《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3)《“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 (4)《“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5)《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 (6)《“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7)《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整治总体规划》; (8)《珠江流域防洪规划》(2007年7月); (9)《广东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9月); (10)《广东省流域综合规划(2013~2030年)》(2015年3月); (11)《广东省治涝规划》(2016年7月); (12)《广东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7年6月); (13)《云浮市三防工作手册》2018 年 11 月; (14)《云浮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规则(修订)》 ,云水〔2023〕42 号,2023 年 5 月。 4.相关规范 (1)《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SL 483-2017); (2)《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2024年); (3)《防洪标准》(GB 50201-2014); (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2015); (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2006); (6)《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T 278—2020); (7)《防汛抗旱用图图式》(SL 73.7-2013); (8)《水利空间数据交换协议》(SL/T 797—2020); (9)《洪涝灾情评估标准》(SL 579-2012); (10)《防洪风险评价导则》(SL 602-2013); (11)《水文调查规范》(SL 196-2015); (12)《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SL 767-2018) (1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第1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2343.1-2008); (1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第2部分:1:25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2343.2-2008); (1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2007); (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3-2007); (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4部分:1:250000 1:500000 1:1000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4-2007)。 |
|||||||||||||||||||||||||||||||||||||||||||||||||||||||||||||||||||
|
4 |
洪水风险图编制: 完成7条中小河流、13宗中小型水库下游区共20个编制单元洪水风险图编制,完成各编制单元汇交资料及编制成果的初步质检审查,按照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要求,将基础资料、模型类、成图类、报告类资料整编汇交至省级。 1.基础资料收集、处理与现场调查 本次洪水风险图编制收集与处理的基础资料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水文与洪水、防洪排涝(水)工程及构筑物、洪水调度方案及工程调度规则、土地利用、历史洪水、社会经济以及避洪转移等资料,并根据收资情况开展现场调查。 1)基础地理信息 包括计算范围内最近生成或更新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河道断面、水下地形、行政区划、居民地分布、交通道路等矢量信息和高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应满足时效性、现实性要求。除防洪城市洪水风险图基础底图比例尺不小于 1:2000外, 其他编制对象的基础底图比例尺不小于 1:10 000,当采用遥感监测手段获得的地形资料精度相当时,亦可用于洪水分析。河道断面和河道水下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不小于 1:2 000,针对河宽比较小的中小河流比例尺宜不小于 1:500。基础地理信息应满足时效性、现实性要求。 2)水文及洪水资料 收集编制对象水文、洪水特性的有关特征数据资料,包括降雨、水位、流量等实测资料,设计暴雨、设计洪水、设计潮位等设计资料,水文控制站水位-流量关系、水位-面积-容积关系等反映河道、湖泊蓄泄特征的资料,排涝(水)分区相关资料,相关水文站、水位站和雨量站的空间位置信息等。水文资料应满足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要求。 3)防洪排涝(水)工程及构筑物资料 收集编制对象防洪排涝(水)工程及构筑物资料包括堤防、排涝沟渠、闸坝、泵站、桥涵、地下设施等工程以及高出地面0.5m以上线状地物的特征参数和空间位置信息等。工程及构筑物资料应满足现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 4)洪水调度方案及工程调度规则资料 收集与编制对象相关的各级防洪预案、洪水调度方案,防御洪水方案,泵站、闸坝防洪调度运用规则等。洪水调度方案及工程调度规则应满足时效性和权威性要求。 5)土地利用资料 收集土地利用资料,包括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洪水期间作物种类及其分布等。土地利用图的比例尺不小于 1:10000,遥感影像的分辨率一般不低于2m。土地利用资料收集时,应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满足现实性和时效性要求。 6)历史洪水资料 收集历史洪水水文特征、堤坝溃决(漫溢)情况、洪水发生当时的工程和工程调度等资料。同时收集历史洪水灾害分类资产损失统计数据等。历史洪水资料应满足可靠性要求。 7)社会经济资料 社会经济资料主要包括面积、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等基本统计指标,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生命线工程、重点防洪保护对象及其防护措施资料等。同时收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规划资料。行政区划数据应包括乡镇(街道)及以上级别行政区边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来源于各行政区最新及历史洪水发生当年的相关统计年鉴、经济普查资料、专项调查资料等。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统计单元应与行政区划数据最小统计单元一致。最新资料统计时间应为2022年及以后年份。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应满足可靠性和时间一致性要求。 8)避洪转移资料 在上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要求的基础上,基础地理信息宜包括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级行政区界、行政驻地数据,居民点分布数据及常住人口统计数据,道路资料(道路等级、高程、桥梁分布等)等。同时还要收集:安置点资料,主要包括可用于较长时间临时安置人员的学校、广场、公园等空旷公共区域,包括空间分布、安置容量等相关信息;潜在危险点分布资料,包括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危险点,洪水期间可能中断的桥梁、地下通道等;历史避洪转移资料,对于曾发生洪水淹没的编制区域,应调查了解当时的实际避洪转移情况。 9)地图数据加工处理 按照模型构建和洪水分析等的需要,对基础资料进行合理性和完备性检查,对基础地理信息电子地图进行处理并填加必要的工程、线状构筑物等信息。 2.洪水分析 针对各编制对象构建水动力模型开展洪水分析,包括确定洪水来源及计算范围、确定计算方法、确定边界条件、确定溃口、模型构建与参数率定、确定洪水分析方案,采用验证合格的模型开展洪水计算,得到河道计算断面水位、流量过程,计算网格水深、流速过程、洪水到达时间、淹没区特征网格洪水淹没要素过程等,并对分析过程和分析成果进行合理检查。 1)确定洪水来源及计算范围 编制对象可能受到单一来源的洪水威胁,也有可能受多个洪水来源的威胁。开展编制对象洪水分析首先确定可能对该区域构成威胁的洪水来源,并针对各种洪水来源,根据历史资料和地形资料等,确定泛滥洪水可能影响的范围。洪水来源应尽量采用广东省已经公布的洪水分析成果。水库下游区的洪水来源应考虑应急泄洪或溃坝洪水与下游洪水形成遭遇时,宜考虑与区间洪水的相关性,如无明确相关性,可只考虑水库应急泄洪或溃坝洪水的影响。 2)确定计算方法 编制区域内洪水分析宜采用水力学法,建立一维、二维或一维-二维耦合水力学模型。河道的洪水流向与河道走向基本一致时,可采用一维水力学分析方法;河道洪水横向流明显时,宜采用整体二维水力学模型分析。受风暴潮影响的编制区域洪水计算应采用水力学方法,建立一维、二维耦合或二维水力学模型。 3)确定边界条件 对于河道洪水,计算的上边界条件取设计、实测或预报流量过程,下边界条件宜取出流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或下游控制性工程的出流计算公式,当下游有大水体(水库、湖泊或干流河道),且其水位基本不受计算对象河道入流影响时,下边界条件可取为该大水体年最高水位的多年平均值、实测或预报水位,对于无本条前述下边界条件的河道,可采取近似方法,如曼宁公式计算得到下边界条件;区间入流宜采取集中或分布式入流流量过程。 4)确定溃口 在对各编制对象堤防历史溃决情况和其所在流域其他堤防历史溃决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与当地防汛部门、有关专家讨论分析确定防洪保护区堤防可能的溃口位置、溃口尺度(溃决口门的形状、宽度和底高程)和洪水发生时溃口的数量及溃口时机。编制对象的溃口原则上宜按不少于3个设定,各编制对象的溃口经论证后可视情适当增减。 5)模型构建与参数率定 在利用构建的模型开展各方案计算前,且计算范围内有历史实测或调查洪水资料的,应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无历史实测或调查洪水资料的,宜按照进出计算范围水量是否平衡、河道水面线是否合理性、流场分布是否异常等分析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6)确定洪水分析方案 ①中小河流 中小河流的静态图计算方案包括设计工况方案和历史典型方案。其中,设计工况计算方案应考虑有堤段的堤防建设情况和无堤段洪水量级,确定洪水分析方案。 对于中小河流洪水量级的选取,可根据编制区域特点、结合专家经验综合确定:1)对于有堤段,宜选取现状(沿程堤防最低防洪标准计)、规划防洪标准和超规划防洪标准所对应的洪水量级,若超规划防洪标准所对应的洪水量级小于100年一遇,应逐次选取更高量级的洪水直至100年一遇洪水;此外,还应考虑超堤顶高程漫溢的洪水量级。2)对于无堤防河段,宜选取5年、10年、20年、50年和100年5个量级,以及历史最大洪水量级。具体见下表。
②中小型水库下游区 水库的计算方案包括设计工况方案、历史典型方案。设计工况方案考虑水库设计洪水、校核洪水及超坝顶高程3个库水位条件下的应急泄洪、溃坝洪水的计算方案组合;历史典型方案考虑历史上发生的大洪水或溃坝洪水的计算方案。具体见下表。
3.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 针对各编制对象构建洪水损失评估及影响评价模型,根据洪水分析结果以及当地社会经济资料,开展损失评估和洪水影响评价。确定的洪水影响分析指标应包括受淹面积、耕地面积、居民地面积、交通道路长度,受淹重点防洪对象(如医院、学校等)或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工厂或仓储的数量,淹没区人口、GDP 等统计值;洪水损失评估指标应包括因洪水直接淹没造成的居民房屋及室内财产、农林牧渔业、工业信息交通运输业、商贸服务业、水利设施和其他资产的损失。计算结果应包括分淹没水深等级、分行政区级别的各类影响和损失值,并对成果开展合理性分析。 4.避洪转移分析 针对各编制对象构建避洪转移分析模型开展避洪转移分析。基于洪水分 析得到的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洪水流速和洪水到达时间等基础信息,结合人 口分布及其构成、交通道路、安置条件等信息,开展避洪转移分析。利用洪水 淹没范围与行政区划及居民地空间叠加,确定避洪单元。根据淹没水深与流速 分布等,确定就地安置与转移安置方式,合理选择安置区,安置区宜选择非洪水危险区内的学校、广场、公园等空旷公共区域或高地等作为安置区;无安置预案的区域,应根据转移人口数量,按照安全、就近和充分容纳转移人口的原则,并兼顾行政隶属关系选择安置区;对有安置预案的区域,应选择预案设定的安置区,若无安置区预案或者预案设定的安置区位于危险区内或容量不足时,应按照上述原则规划安置区。依据洪水到达时间, 确定转移批次;利用交通路网数据,开展路径分析,确定转移路线。 避洪洪转移分析应符合有关防御洪水方案、防洪预案和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的要求,应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通过现场踏勘、核查、走访、讨论等方式检查避洪转移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洪水风险图绘制 在洪水计算分析、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以及及避洪转移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洪水风险图绘制。在制图要素提取和成图信息确定后,绘制洪水淹没范围图、洪水淹没水深图、洪水淹没历时图、洪水到达时间图、避洪转移图。 6.配合采购单位组织的项目评审,并根据专家及有关部门的审核意见完善图件和报告,直至通过为止。 以上1~5项工作的内容和深度应满足《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2024年)的相关规定,加强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 |
|||||||||||||||||||||||||||||||||||||||||||||||||||||||||||||||||||
|
5 |
成果整编汇交: 1.按要求配置模型接口数据 针对各编制单元,按照《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配置模型接口数据。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模型的接口包括洪水分析模型、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模型、避洪转移分析模型的数据接口。 2.计算效率满足要求 相应模型计算效率应满足《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和《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 3.成果整编汇交 对全市的洪水风险图成果进行整编汇交,主要是基础资料类、模型类成果、成图类成果、报告成果等。成果整编汇交要满足《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2024 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 (1)基础资料类汇交 包括各编制区域汇交整编后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水文与洪水资料、防洪排涝(水)工程及构筑物资料、洪水调度方案及工程调度规则、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和避洪转移资料。 (2)模型类成果汇交 包括各编制区域汇交采用的洪水风险分析模型(包括洪水分析模型、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模型、避洪转移分析模型)的元数据信息、模型引擎与配套数据。模型引擎单独汇交,模型与配套数据以编制区域整体打包汇交。 (3)成图类成果汇交 洪水风险图图件类成果汇交内容包括制图工程、矢量电子地图、图件成果、风险图应用业务相关数据四类,以编制对象为基本单位汇交。 (4)报告成果汇交 洪水风险图报告成果汇交内容包括实施方案、技术大纲、成果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报告。按云浮市的任务类别,分别编制云浮市任务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下游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的技术大纲和各类报告。 (5)配合水利部和省水利厅对项目基础资料、模型类、成图类、报告类资料的质检审核,按审核意见修改完善,直至通过审核为止。 以上成果应按照《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等有关规定加强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