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与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况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设功能完善、灵活高效的“平急两用”设施成为保障城市灾后功能正常运转,提升应急水平的重要举措,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后方支撑。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应对新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体系化设立的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治等需求的公共基础设施。“平时”可为旅游、康养、休闲等产业提供设施支持,“急时”可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
呼和浩特市位于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包昆通道纵轴的北端,是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区域的中心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我市成功纳入国家第二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名单,因此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体现首府担当,提升灾害风险预防应对能力,特编须制《呼和浩特市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二.主要商务要求、技术要求
合同包1(呼和浩特市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布局)
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签订合同后2个月内提交初步成果,后续按照论证时间安排及时提交论证成果直至市政府批复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呼和浩特市自然资源局 |
投标有效期 |
从提交投标(响应)文件的截止之日起90日历天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签订合同后支付 2期:支付比例20%,提交初步成果,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后支付 3期:支付比例30%,提交按照意见修改后的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及市“平急两用”办公室会议后支付 4期:支付比例20%,市政府批复后支付 |
验收要求 |
1期:1、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符合采购人要求2、通过政府批复后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付款要求:(1)采购人每次向中标人付款前,中标人须向采购人提交对应金额的满足采购人要求的增值税发票,中标人未按约定提供发票的,采购人有权迟延交付合同价款并不构成违约。(2)因财政支付手续办理拖延时,采购人可以协调其尽快支付,但不承担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或其他违约责任,成果交付期限亦不予顺延 合同文本:合同文本参照招标公告附件中的合同文本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核心产品(“△”)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面向对象情况 |
所属行业 |
招标技术要求 |
1 |
|
区域规划和设计服务 |
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
项 |
1.00 |
1,200,000.00 |
1,200,000.00 |
否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是否允许进口:否
参数性质 |
序 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一)规划范围及深度 1、规划研究范围 呼和浩特市域范围。提出市域“平急两用”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的原则、技术方法,预测各旗县区“平急两用”公共设施空间需求,为各旗县区的“平急两用”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提供指引。 2、规划重点研究范围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范围及中心城区人口疏散辐射的区域。研究“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根据“平急两用”公共设施空间需求,进行公共设施空间布局。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即2023—2035年,其中近期:2023—2027年;远期2028—2035年。 (三)规划内容 1、“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现状评估及问题分析 依托国土调查、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资源资产清查等法定数据成果,从医疗救治隔离、避难安置、疏散救援、物资供应等应急保障功能出发,全方位梳理具备“平疫”、“平灾”、“平赛”、“平假”、“平战”等改造或建设条件的各类型“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存量空间、潜在资源。 分析呼和浩特市面临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风险特征,从“平急两用”和韧性城市的需求出发,识别公共设施在空间布局和设施 |
|
1 |
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和短板。 2、案例借鉴 分析研究国内先进地区“平急两用”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的经验,总结提炼适宜呼和浩特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的原则、技术方法。 3、“平急两用”公共设施空间需求分析 分析在“平疫”、“平灾”、“平赛”、“平假”、“平战”等多种场景下,“急时”需安置的人口规模、特征和安置去向,结合城市体检、综合防灾等既有相关规划成果,提出“平急两用”公共设施的用地需求,为后续的设施空间布局提供指引。 4、规划目标 分近、远期提出全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的规划目标。并分旗县区提出主要建设的指标。 5、“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坚持集约利用、适度开发的布局原则,合理规划“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总体空间布局、功能布局等,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推动城市健康安全单元规划建设,整体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重点优化旅游居住、医疗应急、城郊仓储、市政和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等的用地布局。 (1) 旅游居住设施布局 坚持存量盘活、适度集中,综合考虑地理区位、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等因素,结合城市特色布局一批具有隔离功能的旅游居住设施。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乡村集中连片民宿设施、打造郊区旅游隔离酒店、打造高速服务区周边旅居集散基地。 (2) 医疗应急设施布局 坚持填平补齐、保障应急,合理测算旗县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急”时隔离人员数量,优化储备一批医疗应急服务点,提升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救治能力,“平”时满足周边居民日常诊疗服务需要,“急”时转为定点医疗机构。规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建立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优化应急救援体系、强化支撑保障体系。 (3) 城郊大仓基地设施布局 针对当前市域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和市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优化布局呼和浩特城郊大仓基地,提档升级基地周边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完善大宗物流功能区、加强冷链物流功能区建设、加快产地收储加工集配中心建设。 |
|
|
(4) 市政、旅游等配套设施布局 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逐步完善市政、旅游等配套设施配置。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完善交通配套条件、完善市政配套条件、完善旅游配套条件。 (5) 集成应急救援救助基础设施布局 健全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加快应急避难产所建设。主要包括:大力推进救援装备、救灾物资转储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救灾队伍前置、受灾群众安置转移场所建设。 6、近期建设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建设时序等内容,提出中心城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序、近期建设计划、内容及重点地区等。 7、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 从组织保障、资金保障、融资机制保障、管理及制度保障、土地政策、能力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措施,并提出与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引意见,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团队人员要求 要求拟投入团队人员至少有1名注册城乡规划师,1名城乡规划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 (五)规划成果要求 1. 设计成果文件:成果应充分表达规划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件和图纸。文件包含规划文本和附件(含说明等)。 2. 规划设计成果须符合国家、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相关要求。 3. 成果内容须清晰完整,文字说明应准确、完整的阐述设计意图和内容,图纸内容须全面。 4.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件及折页宣传册。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