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 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要求:
(1)本竞争性磋商文件所称中小企业必须符合《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的规定。
(2)服务项目中包含货物的,根据《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和《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的规定,采购需求中的产品属于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内标注“★”的,供应商必须在响应文件中提供所竞标产品有效期内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加盖供应商公章),否则响应文件按无效处理。如本项目包含的配套货物属于品目清单内非标注“★”的产品时,应优先采购,具体详见“第四章 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
2.“实质性要求”是指磋商文件中已经指明不满足则响应文件按无效响应处理的条款,或者不能负偏离的条款,或者采购需求中带“▲”的条款。
3. 如竞标产品存在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者专利成果行为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4.采购内容所属行业: 其他未列明行业*
5.最高限价:1分标:人民币30.00万元;2分标:人民币48.00万元;3分标:40.00万元;4分标:67.50万元。磋商供应商的磋商报价超过采购最高限价的,将导致其磋商被拒绝。
1分标: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成效监测
▲技术要求 |
|||||||||||||||||||||||
序号 |
标的名称 |
数量及单位 |
技术服务需求 |
||||||||||||||||||||
1 |
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成效监测 |
1项 |
1、监测年限:2020~2024年。 2、指标:包括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和分布、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服务、水环境质量、负面影响/主要威胁因子、基础保障、管理措施、管理成效、亮点工作或特色经验等。 3、方法 (1)资料收集 原则上以2019年为数据基准年,收集相关调查指标的历史数据,若2019年没有相关监测和调查数据,则往前一个年度收集最近一次监测或调查相关数据。 (2)现状监测 结合本项目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专项调查进行。部分指标如未利用海域面积占比、自然岸线保有率等红树林生态系统专项调查未涉及的,主要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分析近5年内自然生态系统类型、面积、质量变化等。 (3)实地核查 根据前期数据分析结果,到实地通过现场监测、无人机航拍和访问等方式,对各项评估内容和指标进行核验,重点对现有资料和遥感分析结果不能支撑的调查指标进行核查,补充完善相关数据,并形成佐证材料。 监测内容和指标
备注:监测方法主要为资料收集,遥感影像解译、现场调查、实地核查取证。 4、成果编制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成效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工作开展情况、保护区基本情况、调查内容、方法、监测结果与资源现状评价、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下一步保护建议及行动与展望等。报告支撑材料以图件表格文件为主,要列出清单,清单要写清楚材料名称、数量、类型、支撑调查的内容等。 5、专家咨询 邀请区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自然保护地管理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监测报告及材料进行审核,并形成审核意见,作为监测报告修改完善的依据。 6.项目成果指标 (1)监测工作开展一个月后,成交供应商提交阶段性报告。 (2)成交供应商在所有监测任务执行完成完毕后10日历日内向采购人递交总体监测报告,总体监测报告纸质版不少于15套(监测报告按采购单位要求执行),电子版1份。 (3)自项目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5年6月前完成验收。成果包括: 1、项目实施方案 2、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成效监测报告 |
||||||||||||||||||||
▲商务要求 |
|||||||||||||||||||||||
成果交付时间及 服务地点 |
1.成果交付时间: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5年6月前。 2.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
||||||||||||||||||||||
服务成果提交时间 |
报送时间见具体监测事项所列报送时间要求。 |
||||||||||||||||||||||
成果验收标准 |
监测报告真实有效,并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并且成果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
||||||||||||||||||||||
付款方式 |
签订合同且本项目财政资金到位后15日内,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总金额的 50%;成交供应商根据项目进度向采购人申请进度款,进度款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 45%;剩余款项待项目验收合格且本项目财政资金到位后15日内一次性支付完毕。 |
||||||||||||||||||||||
服务要求 |
1.成交供应商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有关标准及纪律要求,确保报告结果真实有效。 2.采购人有权对成交供应商的服务内容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成交供应商须配合完成采购人安排的临时性和应急性任务。 4.提供7*24小时电话热线支持和传真服务。服务期内出现任何问题,成交供应商须在1小时内电话响应,5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协助采购人处理并解决问题。服务期外也须提供服务热线服务。 5.成交供应商须安排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拟投入本项目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项目总负责人不少于1人并具有环境工程或生物学或生态学或林业工程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项目人员不少于5人。 6.在合同履行期限内,采购人如有关于本项目的任何需要协助的问题,成交供应商须无条件对服务出现的问题负责处理解决并承担一切费用。 7.成交供应商负责采购单位相关项目负责人员开展项目相关工作的交通工具。 |
||||||||||||||||||||||
知识产权 |
1.本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归采购人所有。 2.成交供应商服务时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任何第三方提出侵权指控,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均由成交供应商承担。 |
||||||||||||||||||||||
保密要求 |
成交供应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取的各类技术文件、信息或采购人提供的内部资料、技术文档和信息,未经采购人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给第三方。签订合同时须提供保密承诺函。 |
||||||||||||||||||||||
验收标准 |
符合本项目采购需求及响应文件具体承诺内容(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
||||||||||||||||||||||
报价要求 |
报价包括满足本次竞标全部采购需求所应提供的服务,以及伴随的货物和工程(如有)的价格;包含项目实施所需的评审费、人工费、服务费、设备设施购置成本及费用、安装调试费、交通费、采样费、材料费、监测费、误工费食宿费、通讯费、税费、保险、验收、质保费用、后续技术支持及合同所示的所有责任义务和各种风险等合同履约过程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一切成本、费用。乙方在固定总价中必须考虑各种风险费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方不予支付合同以外的其他费用。乙方负责工人人身、设备安全责任,验收前,设备丢失自行负责。除此之外,甲方无需再另行支付与项目有关的任何费用。 |
2分标:红树林退化监测及原因分析、黄毛鼠治理
序号 |
标的名称 |
数量及单位 |
技术服务需求 |
||||||||||||||||||||||||||||||||||||||||||
1 |
红树林退化监测及原因分析、黄毛鼠治理 |
1项 |
一、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在山口红树林湿地的丹兜海永安片区和英罗港英罗片区。 二、工作内容 对山口红树林湿地英罗、永安片区部分非人为因素退化的红树林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现状与历史演变,红树林植物群落定量调查,鸟类,鼠类相关生态因子调查,环境与生态异化调查,病虫害调查。并对英罗核心区退化红树林修复跟踪监测。具体调查要素、调查方式、调查频率见下表。 1.红树林典型退化监测及原因分析
三、调查方法 1.红树林植物群落定量调查 针对英罗片区红树林退化继续扩大的现状,在退化边缘区设置固定典型植物群落调查样方3个,样方面积为10m×10m;在永安片区的两个退化片区和正常对照区各设置样方1个,样方面积为10m×10m。调查及数据处理按《红树林生态健康监测技术规程》DB45/T832-2012 进行。鉴于项目区红树林退化现状,样方调查的监测指标增加评估退化红树林区/边缘区的参数值:退化部分占整体植株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 2.鸟类、鼠类等相关生态因子调查 采用样点法对调查区域内的鸟类和鼠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在退化红树林斑块区、退化斑块边缘区、退化斑块以外正常生长的红树林区3个区域各随机选择3个点,以半径 25 m,共划定9个圆形样点。借助 8×42 双简望远镜或 25~60倍单筒望远镜观察、佳能单反及长焦镜头拍摄和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分别对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进行数据收集与 GIS 分析。 在典型区域使用红外相机对鸟类、鼠类进行监测,拟设置5台实时红外相机,其中4台分别布设于可拍摄到红树林鸟巢和鼠巢的树干位置(2个典型区),1台布设于鼠窝所在的红树植株根部位置。 英罗片区黄毛鼠防治实验与黄毛鼠治理: 2.1 实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通过物理和化学防治手段筛选出适合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英罗片区红树林的黄毛鼠最佳控制方法。通过评估不同捕鼠装置和药剂的施用方式,为制定生态友好的规模化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2 实验方法 物理防治筛选:物理防治的布置区域与英罗片区红树林植物群落调查的3个样方一致,根据每个样方中鼠巢分布情况布设鼠夹、笼捕器和黏鼠板等,定期检查捕获数量、使用便捷性和对非目标物种的影响,筛选出捕捉率高、操作简单且对生态影响小的装置作为推荐方法。 化学防治及施用方式筛选:化学防治的试验区域与英罗片区红树林植物群落调查的3个样方一致,选用低毒鼠药和植物源驱鼠剂,分别采用人工投放和无人机投放两种施用方式。在同一实验区域,分别采用人工投放和无人机投放两种方式进行鼠药施用,以比较其有效性、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实验将比较两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的防治效果、施用便利程度及现场可操作性,为筛选出最佳投放方式提供数据支持。 2.3 监测与效果评估 定期监测各捕鼠装置和药剂施用方式的效果,记录鼠类数量变化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防治效果、成本和对红树林生态的影响,筛选出最可靠的防治措施。 2.4 黄毛鼠治理 主要采取人工治理方法,通过安放鼠夹、笼捕器和黏鼠板等直接捕抓老鼠,物理器械的安放根据现场调查及无人机航拍方式调查出来的鼠巢数量和分布来定。通过改善环境来减少老鼠生存空间,开展保护区英罗片区清除红树林湿地周边垃圾,自项目开展起至结束,频度为一季度一次,调查发生情况、开展治理工作、分析治理经验、教训等,总结治理成效和方法。 3.环境与生态异化调查 在英罗片区红树林退化边缘区及周边设置一竖两横3条断面,每条断面设置7—11个站位进行沉积物柱状样采集;南北方向断面设置11个点,东西方向断面设置7个点。每个采样点采集深度为0~20cm。在永安片区红树林的退化2个斑块各设置3个退化区采样点,连同和对照区采样点,共计9个点。每个采样点采集深度为0~20cm。地质年代沉积物柱状样采样深度为1m。沉积物测定指标为粒度、总氮、总磷;同时测定每个样方内的间隙水的 pH 值。pH、总氮、总磷、粒度样品的采集、贮存及运输按《海洋监测规范 第 5 部分:沉积物分析》(GB17378.5-2007)和《海洋调查规范 第8 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12763.8-2007)进行。沉积物总氮分析依据《海洋监测规范 第 5 部分:沉积物分析》GB17378.5-2007 附录 D 凯氏滴定法,总磷分析依据《海洋监测规范 第 5 部分:沉积物分析》GB17378.5-2007 附录 C 分光光度法。在进行沉积物柱状样采集后,分别使用经过校准的台湾衡欣 AZ8371 电子盐度计、台湾衡欣 AZ8685A 笔式 PH 计、台湾衡欣 AZ8552 笔式 ORP 计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进行间隙水的温度和盐度、pH、氧化还原电位(ORP)值的测定。 4.病虫害调查 有害生物调查:进行详细的有害生物调查,包括船蛆、藻类、团水虱、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等。在红树林植物群落定量调查的植物样方及附近红树林区进行有害生物种类和分布调查,记录它们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态习性等信息。采集有害生物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和鉴定,确定其物种和数量。调查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繁殖方式、食性、生命周期等。分析并评估有害生物与红树林死亡之间的关联性。 5.英罗核心区退化红树林修复跟踪监测 对2024年实施的英罗核心区退化红树林修复进行两次跟踪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红树林保存面积、成活株数、生长状况、群落覆盖度、健康情况、大型底栖动物情况。退化红树林修复跟踪监测方法见《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自然资办函〔2021〕1809号)和《广西红树林造林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大型底栖动物监测方法见《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6-2007。 6.数据处理分析、原因研判和提出修复对策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及数据进行综合原因判断分析,得出红树林退化具体原因,根据退化原因,提出可行的红树林生态恢复方案。 六、项目成果指标 (1)监测工作开展一个月后,成交供应商提供阶段性报告。 (2)成交供应商在所有监测任务执行完成完毕后30日历日内向采购人递交监测报告,监测中需对红树林的退化提出可行的恢复方案。总体监测报告纸质版不少于15套(监测报告按采购单位要求执行),电子版1份。 (3)自项目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5年6月前完成验收。成果包括: 1、项目实施方案 2、调查区域红树林退化分析和修复措施报告 3、英罗区退化红树林跟踪监测及黄毛鼠治理报告 4、项目工作照片集 5、调查数据集 |
||||||||||||||||||||||||||||||||||||||||||
▲商务要求 |
|||||||||||||||||||||||||||||||||||||||||||||
成果交付时间及 服务地点 |
1.成果交付时间: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5年6月前完成验收。 2.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
||||||||||||||||||||||||||||||||||||||||||||
服务成果提交时间 |
报送时间见具体监测事项所列报送时间要求。 |
||||||||||||||||||||||||||||||||||||||||||||
成果验收标准 |
监测报告真实有效,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并且成果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
||||||||||||||||||||||||||||||||||||||||||||
付款方式 |
签订合同且本项目财政资金到位后 15 日内,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0%;成交供应商根据项目进度向采购人申请进度款,进度款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45%;剩余款项待项目验收合格且本项目财政资金到位后15日内一次性支付完毕。 |
||||||||||||||||||||||||||||||||||||||||||||
服务要求 |
1.成交供应商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有关标准及纪律要求,确保报告结果真实有效。 2.采购人有权对成交供应商的服务内容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成交供应商须配合完成采购人安排的临时性和应急性任务。 4.提供7*24小时电话热线支持和传真服务。服务期内出现任何问题,成交供应商须在1小时内电话响应,5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协助采购人处理并解决问题。服务期外也须提供服务热线服务。 5.成交供应商须安排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拟投入本项目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项目总负责人不少于1人并具有环境工程或生物学或生态学或林业工程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项目人员不少于5人。 6.在合同履行期限内,采购人如有关于本项目的任何需要协助的问题,成交供应商须无条件对服务出现的问题负责处理解决并承担一切费用。 7.成交供应商负责采购单位相关项目负责人员开展项目相关工作的交通工具。 |
||||||||||||||||||||||||||||||||||||||||||||
知识产权 |
1.本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归采购人所有。 2.成交供应商服务时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任何第三方提出侵权指控,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均由成交供应商承担。 |
||||||||||||||||||||||||||||||||||||||||||||
保密要求 |
成交供应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取的各类技术文件、信息或采购人提供的内部资料、技术文档和信息,未经采购人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给第三方。签订合同时须提供保密承诺函。 |
||||||||||||||||||||||||||||||||||||||||||||
验收标准 |
符合本项目采购需求及响应文件具体承诺内容(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
||||||||||||||||||||||||||||||||||||||||||||
报价要求 |
报价包括满足本次竞标全部采购需求所应提供的服务,以及伴随的货物和工程(如有)的价格;包含但不限于劳务费用、食宿费用、交通费用、通讯费用、保险、税费、办公费用、专业问题咨询费用、成果论证、评审费、质保费用、成果公开展示费用、后续技术支持及合同所示的所有责任义务和各种风险等合同履约过程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一切成本、费用。 乙方在固定总价中必须考虑各种风险费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方不予支付合同以外的其他费用。乙方负责人员人身、设备安全,验收前,设备丢失自行负责。除此之外,甲方无需再另外支付与项目有关的任何费用。 |
3分标:项目建设成效监测
▲技术要求 |
|||
序号 |
标的名称 |
数量及单位 |
技术服务需求 |
1 |
项目建设成效监测 |
1项 |
一、工作内容 项目建设效果监测,主要是对本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进行监测,并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分析项目建设效果。 1.实施前监测 在项目实施之前,监测的目的是建立基线数据,以便对比实施前后的变化。监测内容通常包括: (1)项目位置与范围:确定各子项目的具体位置和边界。 (2)项目点背景信息:收集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土壤类型、水文条件等。 (3)恢复目标:明确项目的具体恢复目标 (4)恢复前评估:进行项目实施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功能进行评估。 2.实施中监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测的目的是确保项目活动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调整以应对现场变化。监测内容包括: (1)措施和成本:记录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相关费用。 (2)管理状况:监控项目管理和执行情况,确保修复活动符合预定目标。如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偏离了评估指标或者实施技术不到位的情况下,需要随时提出意见建议,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3.实施后监测 实施后监测的目的是评估项目建设效果,确保长期生态效益,并为未来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监测内容包括: (1)社会效益与可持续性指标:包括受益群众满意度、当地就业带动情况、公众环保意识提升程度、利益相关方参与度等。通过设置这些指标,可以全面了解项目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提高项目可持续性提供依据。 (2)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指标: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运营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情况、风险控制机制健全性等。通过设置这些指标,可以全面监测项目管理水平和可持续性,为后续优化管理提供依据。 (3)环境生态变化状况:建设区域,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是否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是否有变化等。 4.监测技术 (1)现场调研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在开展项目实施建设效果监测工作时,现场监测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监测人员通过实地勘察,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现状、居民生活状况等关键信息。现场监测数据的收集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调研计划有序进行,包括拍摄照片、无人机航拍、记录观察笔记、填写调查表单等。在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后,还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为后续的分析监测奠定基础。 (2)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征集与汇总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项目对不同群体的影响。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评估结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收集到大量意见反馈后,需要进行系统汇总和梳理。 (3)技术指导 组织专家团队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为项目实施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5.编制项目实施成效监测报告 通过对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估,总结提炼出项目成效。编制形成项目建设效果监测报告。 |
▲商务要求 |
|||
成果交付时间及 服务地点 |
1.成果交付时间: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5年6月前。 2.实施过程中每月进行监测报告成果提交;项目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提供项目建设效果监测报告。 3.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
||
服务成果提交时间 |
报送时间见具体监测事项所列报送时间要求。 |
||
成果验收标准 |
监测报告真实有效,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并且成果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
||
付款方式 |
合同签订后,采购人收到成交供应商出具的有效增值税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0%,成交供应商根据项目进度向采购人申请进度款,进度款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45%,剩余款项待项目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完毕。 |
||
服务要求 |
1.成交供应商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有关标准及纪律要求,确保报告结果真实有效。 2.采购人有权对成交供应商的服务内容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成交供应商须配合完成采购人安排的临时性和应急性任务。 4.提供7*24小时电话热线支持和传真服务。服务期内出现任何问题,成交供应商须在1小时内电话响应,5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协助采购人处理并解决问题。服务期外也须提供服务热线服务。 5.成交供应商须安排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拟投入本项目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项目总负责人不少于1人并具有环境工程或生物学或生态学或林业工程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项目人员不少于5人。 6.在合同履行期限内,采购人如有关于本项目的任何需要协助的问题,成交供应商须无条件对服务出现的问题负责处理解决并承担一切费用。 |
||
知识产权 |
1.本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归采购人所有。 2.成交供应商服务时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任何第三方提出侵权指控,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均由成交供应商承担。 |
||
保密要求 |
成交供应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取的各类技术文件、信息或采购人提供的内部资料、技术文档和信息,未经采购人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给第三方。签订合同时须提供保密承诺函。 |
||
验收标准 |
符合本项目采购需求及响应文件具体承诺内容(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
||
报价要求 |
报价包括满足本次竞标全部采购需求所应提供的服务,以及伴随的货物和工程(如有)的价格;包含评审费、服务费、人员工资、技术服务费、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费、印刷费、资料费、验收费、税金等与本项目服务工作有关的一切费用及利润;采购人不再支付成交价格以外的任何费用。 |
4分标:红树林病虫害防治
▲技术要求 |
|||
序号 |
标的名称 |
数量及单位 |
技术服务需求 |
1 |
红树林病虫害防治 |
1项 |
一、红树林虫害预防治理 采用投放天敌赤眼蜂、喷洒对环境和生物无害的极小颗粒悬浮物方式各防治红树林病虫害 3375 亩以上,具体面积以实际虫害发生面积为准。 二、防治对象 虫害种类:柚木驼蛾、广州小斑螟等红树林虫害。 三、防治前的准备 在项目开始初期,需对防治工作方案进行专家论证:防治工作方案科学合理,所喷洒极小颗粒悬浮物对目标生物外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无影响危害。同时,在开展防治工作前需在防治区域所管辖的村委张贴防治作业公告。 四、 防治地点 防治地点为马鞍岭、墩仔、高坡、永安、水井沟、沙尾等湿地内生长以白骨壤为主的区域。具体实施地点根据当年虫害发生情况而定。 五、防治方法 1.投放赤眼蜂:该方法主要防治广州小斑螟,防治面积为 3375亩以上(具体投放面积以实际虫害发生面积为准),采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在成虫高峰期时投放,每亩每次均匀投放5张赤眼蜂卵卡,每张卵卡含赤眼蜂卵 3000头,隔 10天左右再进行投放1次,投放时避开阴雨、大风等不利天气。1 年内至少投放1次(具体投放次数以实际虫害发生情况为准),每次分2次隔10天再重复投放一次。 2.无人机飞防:该方法主要用于防治柚木驼蛾等,防治面积为3375亩(具体投放面积以实际虫害发生面积为准),在红树林病虫害暴发前期时,采用的防治方法是选用喷洒对环境和生物无害的极小颗粒悬浮物。应在阴天或晴天进行,需在气温18℃以上,宜傍晚施药,可发挥最佳作用。飞行相对高度6米,飞行速度2.5-3米/秒,行距4.5米,亩用水量15L。1 年内喷洒2次以上。 五、防治效果评估 防治前对防治方案通过科学论证,取得本领域专家认可;在每次投放赤眼蜂或无人机飞防防治工作前、中、后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完成后7个工作日内对防治区域的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对虫害死亡情况、红树林受危害情况和恢复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本次飞防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需防治率达90%以上。 |
▲商务要求 |
|||
成果交付时间及 服务地点 |
1.成果交付时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6月。 2.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
||
服务成果提交时间 |
报送时间见具体监测事项所列报送时间要求。 |
||
付款方式 |
签订合同且本项目财政资金到位后 15 日内,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总金额的 50%;成交供应商根据项目进度向采购人提交阶段性成果(病虫害防治数据集、相关照片和防治效果评估报告),并申请进度款,进度款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 45%;剩余款项待项目验收合格且本项目财政资金到位后 15日内一次性支付完毕。 |
||
服务要求 |
1.成交供应商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有关标准及纪律要求,确保报告结果真实有效。 2.采购人有权对成交供应商的服务内容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成交供应商须配合完成采购人安排的临时性和应急性任务。 4.提供7*24小时电话热线支持和传真服务。服务期内出现任何问题,成交供应商须在1小时内电话响应,6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协助采购人处理并解决问题。服务期外也须提供服务热线服务。 5.成交供应商须安排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拟投入本项目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项目总负责人不少于1人并具有环境工程或生物学或生态学或林业工程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项目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技术负责人具有相关领域副高职称人员担任。 6.在合同履行期限内,采购人如有关于本项目的任何需要协助的问题,成交供应商须无条件对服务出现的问题负责处理解决并承担一切费用。 7.成交供应商负责采购单位相关项目负责人员开展项目相关工作的交通工具用车不少于96次。 |
||
知识产权 |
1.本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归采购人所有。 2.成交供应商服务时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任何第三方提出侵权指控,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均由成交供应商承担。 |
||
保密要求 |
成交供应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取的各类技术文件、信息或采购人提供的内部资料、技术文档和信息,未经采购人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给第三方。签订合同时须提供保密承诺函。 |
||
验收标准 |
符合本项目采购需求及响应文件具体承诺内容(完成项目目标任务),并提交防治总结报告、防治实施范围图。 |
||
报价要求 |
报价包括满足本次竞标全部采购需求所应提供的服务,以及伴随的货物和工程(如有)的价格;包含但不限于劳务费用、食宿费用、交通费用、通讯费用、保险、税费、办公费用、专业问题咨询费用、成果论证、评审费、质保费用、成果公开展示费用、后续技术支持及合同所示的所有责任义务和各种风险等合同履约过程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一切成本、费用。成交供应商在固定总价中必须考虑各种风险费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采购人不予支付合同以外的其他费用。成交供应商负责人员人身、设备安全,验收前,设备丢失自行负责。除此之外,采购人无需再另外支付与项目有关的任何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