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格、参数与要求
本项目包括急诊临床信息系统、院前急救信息系统及多中心信息系统,包含软硬件、网络、服务等内容。以下为整体采购清单,具体需求见各分项要求。
类别 |
主要产品 |
子模块 |
数量 |
备注 |
多中心信息系统 |
五大中心系统 |
胸痛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需求详见 (一)多中心信息系统项目需求 |
卒中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
创伤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
危重孕产妇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
危重症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
五大中心系统硬件 |
患者手环或电子标签 |
50套 |
||
定位及时间采集设备及配套软件 |
27套 |
|||
PDA |
12台 |
|||
集成、对接 |
所有项目涉及的院内信息系统的集成、对接(含第三方接口费) |
1套 |
||
标准化 |
标准化要求 |
1套 |
||
服务 |
安装及维保 |
1套 |
||
急诊临床信息系统 |
急诊临床信息系统 |
急诊预检分诊 |
1套 |
需求详见 (二)急诊临床信息系统项目需求 |
急诊电子病历 |
1套 |
|||
急诊医生工作站(诊室、留观、抢救等) |
1套 |
|||
急诊护士工作站(留观、抢救等) |
1套 |
|||
急诊科室管理 |
1套 |
|||
医疗设备数据采集 (含现有所有设备联机,且3年内联机免费) |
1套 |
|||
急诊临床信息系统硬件 |
移动查房推车 |
2台 |
||
电脑 |
3台 |
|||
集成、对接 |
所有项目涉及的院内信息系统的集成、对接(含第三方接口费) |
1套 |
||
标准化 |
标准化要求 |
1套 |
||
服务 |
安装及维保 |
1套 |
||
院前急救信息系统 |
院前急救系统 |
院前急救系统 |
1套 |
需求详见 (三)院前急救信息系统项目需求 |
车载硬件(高配) |
车载硬件(高配) |
2套 |
||
车载硬件(标准) |
车载硬件(标准) |
15套 |
||
备用CPE设备 |
备用CPE设备 |
8台 |
||
院内硬件 |
院内硬件 |
4套 |
||
集成、对接 |
所有项目涉及的系统集成、对接工作(含第三方接口费) |
1套 |
||
网络专线 |
500M网络数据专线 |
4条 |
||
流量卡 |
流量卡 |
76张 (备用8张) |
||
服务 |
安装及维保 |
1套 |
(一)多中心信息系统项目需求
一、项目背景简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严重多发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对市民生命和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城市的发展和人员的密集流动,给急性感染性疾病、重大事故和群伤等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和紧急医疗救援带来巨大挑战。全面二胎政策也会带来生育人数、高龄孕产妇数量的快速增长,高危妊娠、危急重症孕产妇也随之增多。所以,推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无缝衔接,提升各级急救网络医院急诊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均质化,将医院胸痛、卒中、创伤等专病救治能力更有效地延伸到院前、下沉到社区,是提升急危重症协同救治能力的关键。本项目旨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五大中心信息系统,构建业务协同及质控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一体化及数字化闭环管理,规范救治流程,并进一步为三甲评审、区域急救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提供业务及数据支撑,促进学科发展,引领行业进步。
二、项目采购清单【名称、型号、数量】
类别 |
主要产品 |
子模块 |
数量 |
备注 |
软件 |
五大中心系统 |
胸痛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参数详见3.1.1 |
卒中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参数详见3.1.2 |
||
创伤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参数详见3.1.3 |
||
危重孕产妇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参数详见3.1.4 |
||
危重症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系统 |
1套 |
参数详见3.1.5 |
||
硬件 |
五大中心系统硬件 |
患者手环或电子标签 |
50套 |
参数详见3.2.1 |
定位及时间采集设备及配套软件 |
27套 |
参数详见3.2.2 |
||
PDA |
12台 |
参数详见3.2.3 |
||
信息系统集成、对接 |
集成、对接 |
所有项目涉及的院内信息系统的集成、对接(含第三方接口费) |
1套 |
参数详见四 |
标准化要求 |
标准化 |
标准化要求 |
1套 |
参数详见五 |
安装及维保 |
服务 |
安装及维保 |
1套 |
参数详见六 |
三、详细参数要求
3.1软件要求
3.1.1胸痛中心
3.1.1.1统一时钟管理
支持时钟同步,保证患者抢救过程中所有时间采集记录标准统一、溯源准确唯一,相关软、硬件时钟同步。
支持自动/手动对科室设备进行时间校对,落实时钟统一管理方案的客观记录。
3.1.1.2自动化的绿道流程执行记录
支持通过无线感应设备进行患者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比如:患者到达医院时间、患者到达导管室时间。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扫描二维码方式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点选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通过对接院内相关系统,获取医疗数据中采集时间点,并自动导入时间轨迹。
支持各关键事件节点的记录及显示,例如急诊分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导丝通过时间等。
3.1.1.3关键事件轨迹质控
支持胸痛时间路径展现患者诊疗过程重要时间节点。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提醒。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的异常说明记录。
支持胸痛诊疗关键事件耗时跟踪。
3.1.1.4时间窗质控
支持根据医院自定义时间窗质控规则展示时间窗质控结果。
支持时间窗质控结果的醒目颜色标识是否达标。
支持时间窗质控未达标结果落后值的有效提醒。
支持时间窗质控达标结果值的优异展示。
3.1.1.5多模式救治流程
支持多模式救治流程全覆盖,根据不同的救治流程模式采集相应的关键事件信息,支持各模式救治流程的高效执行。
3.1.1.6快速识别建档
支持内置胸痛识别工具,医护人员根据胸痛识别工具快速识别患者是否为疑似胸痛。
支持疑似胸痛患者可一键完成快速建档。
支持胸痛患者唯一id的自动生成。
支持系统可对接医院第三方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支持通过物联网设备快速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3.1.1.7专病病历建设
支持创建胸痛患者专病病历。
支持登记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电话等信息。
支持按国家标准病历进行填报,内容包括:患者信息、诊断信息、生命体征、急诊部分、辅助检查、治疗部分、转归等数据的查询与编辑。
支持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如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脉搏频率、体温、心率、血压等内容,支持体征信息修改(未归档状态)。
支持病历内容有效性校验。
3.1.1.8新患者预警通知
支持胸痛识别工具一旦识别到疑似胸痛患者,系统立即向当前所有值班人员发出紧急预警通知,开通绿色通道,告知各科室相关医护人员做好紧急联合救治准备。
3.1.1.9专业智能评分
支持系统提供专业的专病评分工具。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点选方式智能计算评分分值及分级结果。
支持提供Killip分级、Grace评分、危险分层等评分工具。
3.1.1.10临床数据实时共享
支持临床检查报告以即时消息的形式推送。
支持对接院内系统自动获取到报告后第一时间推送至移动端,医护可通过移动端查看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报告、影像检查报告等检验检查数据,有效协助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效率。
支持实时查阅患者当前记录完整病历。
3.1.1.11自动创建救治小组
支持一旦识别疑似胸痛患者,则系统自动创建该患者救治小组。
支持救治小组创建后,相关救治人员自动入组。
支持手动邀请医护人员加入救治小组参与讨论。
支持救治小组讨论消息留痕。
支持救治小组多种讨论形式,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
3.1.1.12病案质控提醒
支持系统自动校验关键质控项是否完成登记。
支持关键质控项未完成登记的强制提醒。
3.1.1.13质控分析
支持胸痛质控统计报表的定时发送。
支持移动端查看质控统计报表。
支持将已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数据通过列表、饼状图等方式进行展现。
质控统计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的内容:
STEMI症状患者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
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时间;
STEMI患者首份ECG(远程传输或院内)至确诊时间和比例;
到达大门到院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
所有ACS患者FMC后24小时内接受他汀治疗的比例
有STEMI患者的死亡率
首次医疗接触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胸痛中心人次详情
STEMI患者发病后2小时内获得首次医疗接触的比例;
急诊45分钟内完成头颅CT影像学检查的比率;
入院到血管内治疗时间差;
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的时间;
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FMC2ECG)时间<=10分钟的比例;、
直达导管室比率等;
STEMI确诊患者到服用双抗药物时间;
患者在非PCI医院停留时间;
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时间;
入门到导丝通过的时间<=90 min的比例;
3.1.1.14胸痛中心认证数据采集上报
支持对接HIS系统获取门诊及住院的诊断、医嘱、手术、麻醉、会诊等胸痛诊疗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系统),获取检验申请、检验过程及检验报告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系统),获取检查申请单、检查过程、检查报告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急诊信息系统获取患者基本信息、院内急救各时间点、初步诊断、急诊医嘱、生命体征等相关信息。
支持基于多时间段统计进行质量控制;
支持实时查看相关考核指标的月趋势或比例统计图表;
支持对接电子病历系统获取病案首页、主诉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院前急救系统获取患者院前急救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心电系统获取心电图检查申请单及心电图报告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国家胸痛中心数据上报系统进行数据上报。
3.1.2卒中中心
3.1.2.1统一时钟管理
支持时钟同步,保证患者抢救过程中所有时间采集记录标准统一、溯源准确唯一,相关软、硬件时钟同步。
支持自动/手动对科室设备进行时间校对,落实时钟统一管理方案的客观记录。
3.1.2.2自动化的绿道流程执行记录
支持通过无线感应设备进行患者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比如:患者到达医院时间、急诊分诊时间、呼叫神经内科时间、神经内科会诊时间、急诊采血时间、血常规完成时间、凝血功能完成时间、生化完成时间、CT登记时间、CT报告时间、溶栓知情谈话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呼叫介入时间、介入到位时间、入导管室时间、置鞘时间、血管首次再通时间。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扫描二维码方式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点选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通过对接院内相关系统,获取医疗数据中采集时间点,并自动导入时间轨迹。
支持各关键事件节点的记录及显示,例如:首次医疗接触(入医院大门时间)、呼叫神经内科时间、神经内科会诊时间、急诊抽血时间、血常规完成时间、凝血功能完成时间、生化完成时间、CT登记时间、CT报告时间、知情同意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呼叫介入时间、介入到位时间、入导管室时间、置鞘时间、血管首次再通时间。
3.1.2.3关键事件轨迹质控
支持卒中时间路径展现患者诊疗过程重要时间节点。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提醒。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的异常说明记录。
支持卒中诊疗关键事件耗时跟踪。
3.1.2.4时间窗质控
支持根据医院自定义时间窗质控规则展示时间窗质控结果。
支持时间窗质控结果的醒目颜色标识是否达标。
支持时间窗质控未达标结果落后值的有效提醒。
支持时间窗质控达标结果值的优异展示。
3.1.2.5多模式救治流程
支持多模式救治流程全覆盖,根据不同的救治流程模式采集相应的关键事件信息,支持各模式救治流程的高效执行。
3.1.2.6快速识别建档
支持内置卒中识别工具,医护人员根据卒中识别工具快速识别患者是否为疑似卒中。
支持疑似卒中患者可一键完成快速建档。
支持卒中患者唯一id的自动生成。
支持系统可对接医院第三方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支持通过物联网设备快速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3.1.2.7专病病历建设
支持按国家标准病历进行填报,内容包括:患者信息、诊断信息、生命体征、急诊部分、辅助检查、治疗部分、转归等数据的查询与编辑。
支持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如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脉搏频率、体温、心率、血压等内容,支持体征信息修改(未归档状态)。
支持病历内容有效性校验。
3.1.2.8新患者预警通知
支持卒中识别工具一旦识别到疑似卒中患者,系统立即向当前所有值班人员发出紧急预警通知,开通绿色通道,告知各科室相关医护人员做好紧急联合救治准备。
3.1.2.9专业智能评分
支持系统提供专业的专病评分工具。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点选方式智能计算评分分值及分级结果。
支持提供FAST-ED、NIHSS评分、GCS评分、MRS评分、TICI分级、APECTS评分等评分工具。
支持重点评估评分多次记录。
支持多次评分结果的趋势图快速评价该患者的救治效果。
支持APECTS评分可视化方式标记/展示评分结果。
3.1.2.10临床数据实时共享
支持临床检查报告以即时消息的形式推送。
支持系统自动获取到报告后第一时间推送至移动端,医护可通过移动端查看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报告、影像检查报告等检验检查数据,有效协助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效率。
支持实时查阅患者当前记录完整病历。
3.1.2.11自动创建救治小组
支持一旦识别疑似卒中患者,则系统自动创建该患者救治小组。
支持救治小组创建后,相关救治人员自动入组。
支持手动邀请医护人员加入救治小组参与讨论。
支持救治小组讨论消息留痕。
支持救治小组多种讨论形式,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
3.1.2.12知情同意谈话辅助工具
支持提供卒中知情同意谈话辅助工具,方便患者及家属的快速理解,有效提高谈话效率。
3.1.2.13病案质控提醒
支持系统自动校验关键质控项是否完成登记。
支持关键质控项未完成登记的强制提醒。
3.1.2.14质控分析
支持卒中质控统计报表的定时发送。
支持移动端查看质控统计报表。
支持将已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数据通过列表、饼状图等方式进行展现。
质控统计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的内容:卒中执行时间分布情况、卒中执行情况、卒中中心人次详情等。
3.1.2.15卒中中心认证数据采集上报
支持对接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获取门诊及住院的诊断、医嘱、手术、麻醉、会诊等卒中诊疗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系统)获取检验申请、检验过程及检验报告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系统)获取检查申请单、检查过程、检查报告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急诊信息系统获取患者基本信息、院内急救各时间点、初步诊断、急诊医嘱、生命体征等相关信息。
支持基于多时间段统计进行质量控制;
支持实时查看相关考核指标的月趋势或比例统计图表;
支持对接电子病历系统获取病案首页、主诉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院前急救系统获取患者院前急救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心电系统获取心电图检查申请单及心电图报告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国家卒中中心数据上报系统进行数据上报。
3.1.3创伤中心
3.1.3.1统一时钟管理
支持时钟同步,保证患者抢救过程中所有时间采集记录标准统一、溯源准确唯一,相关软、硬件时钟同步。
支持自动/手动对科室设备进行时间校对,落实时钟统一管理方案的客观记录。
3.1.3.2自动化的绿道流程执行记录
支持通过无线感应设备进行患者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比如:患者到达医院时间、患者到达手术室时间。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扫描二维码方式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点选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通过对接院内相关系统,获取医疗数据中采集时间点,并自动导入时间轨迹。
支持各关键事件节点的记录及显示,例如急诊分诊时间、受伤时间、开通静脉通道时间、输血时间、手术时间等。
3.1.3.3关键事件轨迹质控
支持创伤时间路径展现患者诊疗过程重要时间节点。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提醒。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的异常说明记录。
支持创伤诊疗关键事件耗时跟踪。
3.1.3.4时间窗质控
支持根据医院自定义时间窗质控规则展示时间窗质控结果。
支持时间窗质控结果的醒目颜色标识是否达标。
支持时间窗质控未达标结果落后值的有效提醒。
支持时间窗质控达标结果值的优异展示。
3.1.3.5多模式救治流程
支持多模式救治流程全覆盖,根据不同的救治流程模式采集相应的关键事件信息,支持各模式救治流程的高效执行。
3.1.3.6快速识别建档
支持创伤患者一键完成快速建档。
支持创伤患者唯一id的自动生成。
支持系统可对接医院第三方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支持通过物联网设备快速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3.1.3.7专病病历建设
支持按国家标准病历进行填报,内容包括:患者信息、诊断信息、生命体征、急诊部分、辅助检查、初诊部分、治疗部分、出院、转归等数据的查询与编辑。
支持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如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脉搏频率、体温、心率、血压等内容,支持体征信息修改(未归档状态)。
支持病历内容有效性校验。
3.1.3.8新患者预警通知
支持一旦发现创伤患者,系统立即向当前所有值班人员发出紧急预警通知,开通绿色通道,告知各科室相关医护人员做好紧急联合救治准备。
3.1.3.9专业智能评分
支持系统提供专业的专病评分工具。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点选方式智能计算评分分值及分级结果。
支持提供ABCDE评分、ISS评分、GCS评分、RTS评分、TI评分、疼痛评分等评分工具。
支持重点评估评分多次记录。
3.1.3.10临床数据实时共享
支持临床检查报告以即时消息的形式推送。
支持对接院内系统自动获取到报告后第一时间推送至移动端,医护可通过移动端查看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报告、影像检查报告等检验检查数据,有效协助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效率。
支持实时查阅患者当前记录完整病历。
3.1.3.11自动创建救治小组
支持一旦发现创伤患者,则系统自动创建该患者救治小组。
支持救治小组创建后,相关救治人员自动入组。
支持手动邀请医护人员加入救治小组参与讨论。
支持救治小组讨论消息留痕。
支持救治小组多种讨论形式,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
3.1.3.12病案质控提醒
支持系统自动校验关键质控项是否完成登记。
支持关键质控项未完成登记的强制提醒。
3.1.3.13质控分析
支持创伤质控统计报表的定时发送。
支持移动端查看质控统计报表。
支持将已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数据通过列表、饼状图等方式进行展现,统计的内容和格式允许医院自定义,同时允许导出excel文件
支持质控统计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的内容:抢救室滞留时间、创伤执行时间分布情况、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等。
3.1.3.14创伤数据采集上报
支持对接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获取门诊及住院的诊断、医嘱、手术、麻醉、会诊等创伤诊疗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系统)获取检验(含输血)申请、检验(含输血)过程及检验(含输血)报告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系统)获取检查(含影像、超声、内镜、病理、心电)申请单、检查过程、检查报告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急诊系统获取患者基本信息、院内急救各时间点、初步诊断、急诊医嘱、生命体征等相关信息。
支持基于多时间段统计进行质量控制;
支持实时查看相关考核指标的月趋势或比例统计图表;
支持对接电子病历系统获取病案首页、主诉等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院前急救系统获取患者院前急救相关信息。
支持对接心电系统获取心电图检查申请单及心电图报告等相关信息。
支持创伤中心数据上报到指定数据平台。
3.1.4危重孕产妇中心
3.1.4.1统一时钟管理
支持时钟同步,保证患者抢救过程中所有时间采集记录标准统一、溯源准确唯一,相关软、硬件时钟同步。
支持自动/手动对科室设备进行时间校对,落实时钟统一管理方案的客观记录。
3.1.4.2自动化的绿道流程执行记录
支持通过无线感应设备进行患者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比如:患者到达医院时间、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间。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扫描二维码方式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点选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通过对接院内相关系统,获取医疗数据中采集时间点,并自动导入时间轨迹。
支持各关键事件节点的记录及显示,例如急诊分诊时间、发病时间、开通静脉通道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决定紧急剖宫产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等。
3.1.4.3关键事件轨迹质控
支持危重孕产妇时间路径展现患者诊疗过程重要时间节点。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提醒。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的异常说明记录。
支持危重孕产妇诊疗关键事件耗时跟踪。
3.1.4.4时间窗质控
支持根据医院自定义时间窗质控规则展示时间窗质控结果。
支持时间窗质控结果的醒目颜色标识是否达标。
支持时间窗质控未达标结果落后值的有效提醒。
支持时间窗质控达标结果值的优异展示。
3.1.4.5多模式救治流程
支持多模式救治流程全覆盖,根据不同的救治流程模式采集相应的关键事件信息,支持各模式救治流程的高效执行。
3.1.4.6快速识别建档
支持危重孕产妇患者可一键完成快速建档。
支持危重孕产妇患者唯一id的自动生成。
支持系统可对接医院第三方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支持通过物联网设备快速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3.1.4.7专病病历建设
支持按国家标准病历进行填报,内容包括:患者信息、诊断信息、生命体征、急诊部分、辅助检查、初诊部分、治疗部分、出院、转归等数据的查询与编辑。
支持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如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脉搏频率、体温、心率、血压等内容,支持体征信息修改(未归档状态)。
支持记录危重孕产妇患者既往病史及异常孕产史,如:自然流产史、早产史、早期新生儿死亡史、死胎死产史、人工流产史、异位妊娠史、先天异常儿史、难产史、巨大儿分娩史、产后出血史等。
支持病历内容有效性校验。
3.1.4.8新患者预警通知
支持一旦发现危重孕产妇患者,系统立即向当前所有值班人员发出紧急预警通知,开通绿色通道,告知各科室相关医护人员做好紧急联合救治准备。
3.1.4.9专业智能评分
支持系统提供专业的专病评分工具。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点选方式智能计算评分分值及分级结果。
支持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并记录评估严重程度,包含绿色(低风险)、黄色(一般风险)、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紫色(传染病)等内容。
3.1.4.10临床数据实时共享
支持临床检查报告以即时消息的形式推送。
支持系统对接院内系统自动获取到报告后第一时间推送至移动端,医护可通过移动端查看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报告、影像检查报告等检验检查数据,有效协助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效率。
支持实时查阅患者当前记录完整病历。
3.1.4.11自动创建救治小组
支持一旦识别危重孕产妇患者,则系统自动创建该患者救治小组。
支持救治小组创建后,相关救治人员自动入组。
支持手动邀请医护人员加入救治小组参与讨论。
支持救治小组讨论消息留痕。
支持救治小组多种讨论形式,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
3.1.4.12病案质控提醒
支持系统自动校验关键质控项是否完成登记。
支持关键质控项未完成登记的强制提醒。
3.1.4.13质控分析
支持危重孕产妇质控统计报表的定时发送。
支持移动端查看质控统计报表。
支持将已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数据通过列表、饼状图等方式进行展现,统计的内容和格式允许医院自定义,同时允许导出excel文件
质控统计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的内容:分娩相关统计、患者转归统计、活产数统计、新生儿死亡数统计、死胎死产数统计、孕产妇死亡数统计等。
3.1.5危重症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系统
3.1.5.1统一时钟管理
支持时钟同步,保证患者抢救过程中所有时间采集记录标准统一、溯源准确唯一,相关软、硬件时钟同步。
支持自动/手动对科室设备进行时间校对,落实时钟统一管理方案的客观记录。
3.1.5.2自动化的绿道流程执行记录
支持通过无线感应设备进行患者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比如:患者到达医院时间、患者到达导管室时间。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扫描二维码方式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移动PDA,点选进行时间节点采集,时间点自动导入患者时间轨迹。
支持通过对接院内相关系统,获取医疗数据中采集时间点,并自动导入时间轨迹。
支持各关键事件节点的记录及显示,例如急诊分诊时间、采血时间、达本院大门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窒息复苏时间、危重儿气管插管时间等。
3.1.5.3关键事件轨迹质控
支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时间路径展现患者诊疗过程重要时间节点。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提醒。
支持异常质控时间点的异常说明记录。
支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诊疗关键事件耗时跟踪。
3.1.5.4时间窗质控
支持根据医院自定义时间窗质控规则展示时间窗质控结果。
支持时间窗质控结果的醒目颜色标识是否达标。
支持时间窗质控未达标结果落后值的有效提醒。
支持时间窗质控达标结果值的优异展示。
3.1.5.5多模式救治流程
支持多模式救治流程全覆盖,根据不同的救治流程模式采集相应的关键事件信息,支持各模式救治流程的高效执行。
3.1.5.6快速识别建档
支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患者可一键完成快速建档。
支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患者唯一id的自动生成。
支持系统可对接医院第三方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支持通过物联网设备快速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完成快速登记。
3.1.5.7专病病历建设
支持按国家标准病历进行填报,内容包括:患者信息、诊断信息、生命体征、急诊部分、辅助检查、初诊部分、治疗部分、出院、转归等数据的查询与编辑。
支持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如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脉搏频率、体温、心率、血压等内容,支持体征信息修改(未归档状态)。
支持记录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母亲生产史,如分娩方式(顺产、急产、胎吸、产钳、臀位助产、剖宫产、加腹压)、胎膜早破情况、分娩前用药情况、宫内窒息情况、胎心率、早产原因、分娩地点、羊水性质、产程、胎盘情况、脐带情况、接生人员等。
支持记录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母亲既往生产史,如流产史、早产史、死产史等。
支持病历内容有效性校验。
3.1.5.8新患者预警通知
支持一旦发现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患者,系统立即向当前所有值班人员发出紧急预警通知,开通绿色通道,告知各科室相关医护人员做好紧急联合救治准备。
3.1.5.9专业智能评分
支持系统提供专业的专病评分工具。
支持医护人员通过点选方式智能计算评分分值及分级结果。
支持提供行为学评分(FLACC评分)、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评分)、阿式评分(Apgar评分)等评分工具。
3.1.5.10临床数据实时共享
支持临床检查报告以即时消息的形式推送。
支持系统对接院内系统自动获取到报告后第一时间推送至移动端,医护可通过移动端查看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报告、影像检查报告等检验检查数据,有效协助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效率。
支持实时查阅患者当前记录完整病历。
3.1.5.11自动创建救治小组
支持一旦发现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患者,则系统自动创建该患者救治小组。
支持救治小组创建后,相关救治人员自动入组。
支持手动邀请医护人员加入救治小组参与讨论。
支持救治小组讨论消息留痕。
支持救治小组多种讨论形式,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
3.1.5.12病案质控提醒
支持系统自动校验关键质控项是否完成登记。
支持关键质控项未完成登记的强制提醒。
3.1.5.13质控分析
支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质控统计报表的定时发送。
支持移动端查看质控统计报表。
支持将已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数据通过列表、饼状图等方式进行展现,统计的内容和格式允许医院自定义,同时允许导出excel文件。
质控统计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的内容: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统计、危重儿童和新生儿转归统计、新生儿死亡率统计等。
3.2硬件要求
3.2.1患者手环或电子标签
给患者佩戴可重复使用的智能手环或电子标签,通过RFID无线通讯或其他技术,实现患者数据的自动采集,具体要求:
1、时间节点自动采集;
2、采集的精度高、稳定性强,确保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冲撞能力>200PCS
4、接收灵敏度高于-95dbm
3.2.2定位及时间采集设备及配套软件
与患者手环或电子标签配套使用,快速、准确定位并获取患者到达相关诊疗区域的时间,并及时回传给系统,供患者时间轴等功能使用。
3.2.3PDA
序号 |
参数指标项 |
技术要求 |
1 |
基础性能 |
处理器≥8核CPU,主频≥2GHz;内存≥3GB RAM,≥32GB ROM。 |
2 |
屏幕 |
≥5.0英吋,支持湿手操作,电容触控;分辨率≥1280×720。(提供彩页证明资料) |
3 |
电池 |
标准电池≥4500mAh;一体化设计,不可拆卸;支持触点式充电,连续使用15小时以上;(提供电池容量测试报告结论页复印件) |
4 |
便携型 |
长度≤200mm,宽度≤80mm,最大厚度≤20mm;(含标准电池)(提供整机称重、整机外观及尺寸测量实拍证明照片) |
5 |
条码扫描 |
传感器分辨率≥844*640像素;最大帧率≥60FPS;可见视野(FOV):水平≥40°,垂直≥30°;能读取一维码、二维码;扫描窗口斜切角设计,扫描水平方向护士手腕更轻松。 |
6 |
射频识别 |
支持13.56M高频RFID标签识读,支持常用医疗腕带、手环、工卡、就诊卡识读. |
7 |
无线局域网络 |
支持2.4G及5G双频段,802.11a/b/g/n/ac;支持根据信号强弱自动切换信号源,切换参数可配置。 |
8 |
光线感应器 |
内置光线感应器,支持自动调节亮度,优化显示体验,节约电量。(提供光线传感器和自动调节亮度的功能截图证明) |
9 |
手电筒 |
支持独立按键控制的无蓝光瞳孔手电筒(黄光),手电筒位于机身顶部和扫描头同侧,休眠和熄屏时可开启手电筒。(提供手电筒按键和手电筒实拍证明照片) |
10 |
摄像头 |
支持前后双摄像头,前置摄像头≥500万像素,位于机身屏幕面,可用于人脸识别;后置摄像头≥1200万像素,位于机身背面(提供彩页证明、双摄像头位置证明照片及人脸识别功能截图)。 |
11 |
物理按键 |
支持左右双侧扫描硅胶按键;支持电源键、Home键、手电筒键、对讲键;极简设计,机身正面无Home键外的其他按键;(提供按键实拍证明照片,并标注各按键位置和功能说明进行证明) |
12 |
自定义按键 |
左侧扫描键可重定义为菜单键;侧面对讲键可重定义为菜单键或WiFi热键;满足不同用户操作习惯,适配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
13 |
医疗防护▲ |
≥IP65密封等级,可承受多次1.5米任意面跌落冲击;提供检测报告测试结论页复印件,检测机构须满足CNAS认可准则。抑菌材料,可耐受医院常用消毒剂(酒精、洗必泰、紫外线、施康、过氧化氢、聚维酮碘等),整机及底座使用抗UV材料,支持紫外线消毒 |
14 |
操作系统内核 |
Android 6.0及以上,深度定制移动医疗安全操作系统;(提供移动医疗安全操作系统软件产品第三方测试报告结论页复印件) |
15 |
扫描设置 |
支持设置扫描字符串前后缀,结束符;结束符包含Enter,Space和Tab;支持连续扫描,连续扫描间隔时间可设置;熄屏时扫描能正常工作,包括条码识读,声音和震动;(提供功能证明截图及熄屏扫描实拍证明照片) |
16 |
交互控制 |
支持虚拟按键,虚拟按键可显示或隐藏,延长实体键寿命,兼容第三方显示和交互;支持手势控制实现返回上级、返回桌面操作; |
17 |
智能运维 |
系统设置可生成二维码,可扫描二维码实现批量机器的快捷系统设置;支持设置医院、科室、病区和设备名,并在桌面显示;支持局域网本地服务器连接完成采购人院内网络时间同步(提供功能证明截图) |
18 |
系统设置保护 |
支持系统设置密码保护,支持隐藏网络、设备等高级设置选项; |
19 |
网络时间同步 |
支持局域网本地服务器连接完成院内网络时间同步;(提供功能证明截图) |
20 |
系统安全▲ |
定制医疗操作系统,无电话、短信等医疗无关应用,无连接非授权第三方服务的应用;(提供功能证明截图) |
21 |
网络安全▲ |
定制医疗操作系统,支持锁定可连接AP的SSID和MAC地址;可禁用蓝牙和4G网络;网络安全设置支持批量快捷设置;(提供功能证明截图) |
22 |
应用安全 |
定制医疗操作系统,可禁止非授权用户安装/卸载应用程序;(提供功能证明截图) |
23 |
数据安全▲ |
定制医疗操作系统,可禁止非授权用户启用USB数据传输;可隐藏文件管理器;(提供功能证明截图) |
24 |
充电底座 |
每台PDA配置1台充电底座,适用于所投PDA产品充电,竖插式触点充电;紧凑设计,支持不破坏外观面的磁吸方式连接,组合成任意多联充。 |
25 |
电磁兼容试验 |
整机通过电磁兼容检测,符合YD/T2583.14-2013测试标准(提供检测报告结论页复印件,检测机构须满足CNAS认可准则) |
26 |
维保▲ |
▲1、项目所有软硬件均提供三年原厂维保 ▲2、应提供免费上门安装、调试及培训操作人员,在维护支持服务期内,维护支持服务提供方提供7×24小时电话、网络等远程支持服务及上门维护支持服务。并在质保期内提供免费的上门服务(含设备巡检、版本更新等)。提供售后服务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并确保用户在工作时间内能获得及时的电话咨询服务。维护支持服务应及时(2小时内)响应,问题解决时间最长不超过7个自然日。 |
四、信息系统集成、对接
多中心系统建设需要与医院现有各业务系统对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满足医疗业务活动开展。中标方需按医院要求与我院HIS、LIS、RIS、PACS、EMR、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中心等系统集成对接,实现患者信息、病历信息、申请单信息、药品信息、医保DIP系统、合理用药等所需诊疗信息的交互和数据共享。
同时,多中心系统要对接院前急救信息系统和急诊临床信息系统,实现院前数据与院中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能展示患者从上车到入院全流程的时间轴和相关节点及操作。
投标人需负责此项目涉及到的所有院内、院外系统的集成、对接工作,费用由投标人承担(含第三方系统对接本系统所需的接口费用)。
五、标准化要求
▲标准化 |
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
1、系统需满足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六级的要求 |
国家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 |
需满足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乙的要求。 |
|
三甲评审 |
1、系统需满足三甲评审的要求 |
|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
系统满足政府对医院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及密码等方面的要求;对国家、省、市发现的问题,应按有关部门要求及时免费整改,有关部门没有整改时限要求的,应在一个月内整改完毕。 |
|
▲系统集成与对接 |
岳阳市智慧健康云平台 |
按照岳阳市智慧健康云平台接口要求,免费对接接口,上传数据 |
系统对接 |
应免费对接所有医院院内、院外系统,提供标准化对接接口(含第三方接口费用)。 |
|
湖南省互联互通大数据平台 |
按照湖南省互联互通大数据平台接口要求,免费对接接口,上传数据 |
六、安装部署及维保
提供系统部署、安装、调试及维护服务。
1、提供整个急诊临床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安装、部署、调试(服服务,并完成初始数据的录入。
2、在维护支持服务期内,应提供免费上门调试及培训操作人员,维护支持服务提供方提供7×24小时电话、网络等远程支持服务及上门维护支持服务。在维护期内提供免费的上门服务(含设备巡检、维修、维护)。提供售后服务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并确保用户在工作时间内能获得及时的电话咨询服务。维护支持服务应及时响应,问题解决时间最长不超过5个自然日。
3、项目实施至项目最终验收前,为更好解决上线初期的问题,需增加二名工程师提供驻场服务。
4、本项目全部验收合格之日起免费提供维护服务期(或称质保期)3年,支持维护服务包括本参数中包含的所有软、硬件在使用中出现的任何故障维护及版本、固件升级等。
5、如果在政府部门或院方的安全检查中,发现投标方提供的软件存在相关安全隐患或漏洞,无法满足安全要求的,中标方有义务免费对提供给医院的产品进行安全改造,以达到安全要求。
(二)急诊临床信息系统项目需求
一、项目背景简介
根据《急诊科建设及管理指南(试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等众多文件的要求,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医院急诊急救管理,加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快速、高效、高质量,建立完善的转诊、会诊和救治网络,提高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保障救治服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切实患者死亡率,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作为湘北地区综合实力位列前茅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我院在危急重症救治实力处于领军地位,目前基本建立了急诊急救的救治体系。但是,如何利用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体系化、全流程的急诊急救信息系统,支撑目前我院院前急救、急救临床专业化发展,以及将来与五大中心的融合发展,利用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实现急诊急救业务的规范化、服务的效率化、质控的数据化、管理的精细化,促进我院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实践,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本项目旨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急诊临床信息系统,构建业务协同及质控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一体化及数字化闭环管理,规范救治流程,并进一步为三甲评审、区域急救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提供业务及数据支撑,促进学科发展,引领行业进步。
二、项目采购清单【名称、型号、数量】
类别 |
主要产品 |
子模块 |
数量 |
备注 |
软件 |
急诊临床信息系统 |
急诊预检分诊 |
1套 |
参数详见3.1 |
急诊电子病历 |
1套 |
参数详见3.2 |
||
急诊医生工作站(诊室、留观、抢救等) |
1套 |
参数详见3.3 |
||
急诊护士工作站(留观、抢救等) |
1套 |
参数详见3.4 |
||
急诊科室管理 |
1套 |
参数详见3.5 |
||
医疗设备数据采集 (含现有所有设备联机,且3年内联机免费) |
1套 |
参数详见3.6 |
||
硬件 |
急诊临床信息系统硬件 |
移动查房推车 |
2台 |
参数详见3.7 |
电脑 |
3台 |
参数详见3.7 |
||
信息系统集成、对接 |
集成、对接 |
所有项目涉及的院内信息系统的集成、对接(含第三方接口费) |
1套 |
参数详见3.8 |
标准化要求 |
标准化 |
标准化要求 |
1套 |
参数详见3.9 |
安装及维保 |
服务 |
安装及维保 |
1套 |
参数详见3.10 |
三、详细参数要求
急诊临床信息系统以病人为中心,通过与HIS、PACS、LIS、EMR、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合理用药等所有院内信息系统的对接和数据集成及对医疗设备的信息自动采集(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规范急诊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对急诊的全流程管理及过程控制,为医院打造医护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
总体要求:实现急诊管理一体化工作台建设,实现急诊预检分诊管理、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与监护、急诊诊疗信息化管理,实现急诊过程中危急值的预警与处理以及急诊移动输血管理、急诊电子病历、急诊科室与质控管理等功能,并无缝对接院内院前急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中心和危重症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等所有院内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3.1、急诊预检分诊子系统
依据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评估等数据,实现急诊患者的智能分级分诊。具体包括基本信息获取、生命体征采集、急诊分级管理、病情评估模型建立、诊室分配、队列次序设置等功能。
1)预检登记
支持通过刷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电子医保卡、电子健康卡二维码等方式快速获取身份信息
支持先挂号后分诊、先分诊后挂号两种模式。先挂号后分诊时,支持对接HIS导入患者挂号和患者信息。
支持成人、儿童、孕妇预检分诊登记。
具备完善患者基本信息功能;支持与HIS系统对接,实现患者档案信息完善功能;同时支持患者身份信息、发病时间、来院方式、主诉等内容的手工录入功能。
具备三无患者快速登记功能。
具备首次就诊患者建档功能。
具备患者分诊去向管理功能。
具备记录即时检验POCT、过敏史、流行病史等信息功能。
2)患者分级
等级筛选,遵循卫健委《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2018年版)》(以最新版为准),支持三区四级的分诊模式,自动化分级/人工分级双操作,同时病情分级依据允许用户自定义、配置。
具备通过疼痛、创伤、GCS、REMS、MEWS、START、TSI多种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分级功能。
具备预检护士人工干预分级功能,具备快速录入分级调整理由的功能。
具备人工选择分诊级别和去向功能。
具备对候诊超时患者进行二次评估功能。
具备打印腕带条码功能。
具备打印分诊条(导诊单、挂号凭证)功能。
3)群伤管理
具备快速创建群伤事件功能。
具备群伤患者管理功能,对群伤患者进行标记。
具备批量创建群伤患者,批量打印腕带功能。
具备群伤患者基本信息补录功能。
具备群伤患者进行快速预检评估功能。
具备群伤患者预检时关联群伤事件功能。
4)绿色通道
具备绿色通道病人标识功能。
具备快速开启绿色通道功能。
支持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在线进行欠费申请,实现“先诊疗后付费”。
5)预检台挂号
支持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在分诊时进行挂号功能,自动获取急诊病人挂号信息。
6)预检知识库
具备根据生命体征自动推荐分级功能。
具备分诊知识库(主诉等关键词)推荐自动分级功能。
具备根据患者评分推荐自动分级功能。
具备用户后台更新维护知识库内容功能。
7)院前预警
支持与院前系统对接,实现120患者快速预检分级功能。
支持院前预警,支持调阅院前病历信息。
8)设备联机
支持连接体征监护仪,实现自动采集体征数据功能。含现有所有设备联机,且3年内联机免费。
3.2、急诊电子病历系统
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以最新版为准)要求,支持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主要内容包括初诊电子病历、复诊电子病历、急诊电子病历、住院电子病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电子出生证明和电子死亡医学证明等。
1)支持国家结构化电子病历规范和电子病历6级评审要求。
2)支持急诊门诊、急诊抢救、急诊留观各区域门诊和住院的结构化电子病历书写功能。
3)支持医护书写电子病历一体化展现,可以按角色权限创建修改和浏览。
4)支持提供常用的急诊病历模板,包括急诊诊间、急诊抢救、留观急诊科常见病病历模板,例如急诊休克、心率失常、猝死、脑梗死抢救病历模板,胸痛胸闷、癫痫、脑梗死、抽搐、低钾血症急诊门诊病历模板
5)支持病历模板配置工具,允许科室自己维护各种结构化病历模板。定制急诊门诊、抢救、留观各区域病历。
6)支持现电子病历CA签名;支持电子签名手写板对接。
7)支持未签名草稿病历编辑,签名后的只允许签名者申请维护编辑
8)支持在手写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跟手写板对接,实现通过手写板进行病历签名。
9)支持在病历录入中,能在任意位置插入图形图像,并对图形图像作标注,实现病历内容图文混编的格式。
10)支持诊病历内容、检验结果、检查结果、治疗医嘱、药品医嘱、嘱托医嘱动态插入到病历文书中;提供将选择文字设置为上下标功能。
11)支持无打开电脑软键盘,支持将医学特殊符号插入病历文书中,例如℃,℉,‰,㎡,mmol等。
12)支持结构化录入,以元素为结点,对元素进行操作,选择需要的内容。
13)支持将书写完但未签名的病历进行保存,以防丢失。
14)支持将病历另存为个人常用模板,提供自定义命名进行分类保存病历,支持保存为公共或个人进行查看,同时支持对常用模板的管理,进行查询、删除、重命名。
15)支持既往病历浏览,包括急救病历系统和住院病历系统。
16)支持病历模板配置工具,支持急诊科自己维护各种结构化病历模板。
17)支持急诊病历全院共享调阅。
18)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记录诊疗的全过程和患者去向。支持知情同意书患者签字后电子化留档。
19)会诊信息(会诊目的、结果)可以自动同步到急诊病历归档。支持不带有痕迹信息的整洁打印。
20)支持病历的整体打印、选页打印和续打功能。
21)提供电子病历质控功能:
支持时限自动质控、内容自动质控和人工质控,提供质控信息和整改反馈信息的自动提醒功能,可以直观展示质控全流程。符合三甲及电子病历六级质控要求。
22)质控管理
具备上级医生对已书写病历进行阅改功能。
具备对病历修改记录保存历次操作痕迹功能。
具备自动判断性别、年龄等信息,在病历中出现与性别、年龄等信息相悖的信息时,自动提醒和过滤功能。
具备按评分项目自定义维护质控评分的大项,包括初诊病历、复诊病历、抢救病历、一般患者信息等功能。
具备按评分大项维护评分小项功能。
具备维护评分小项对应的评分项功能。
23)质控评分
具备对当前患者的急诊病历进行质控抽查评分功能。
具备病历质控等级率查询统计功能。
24)病历质量查询
具备按挂号日期、病人卡号、患者姓名、门诊号、就诊科室、就诊医生、病历状态查等询病历评分结果功能。
具备评分结果查看功能。
具备展示急诊科科内病历合格率、急诊科科内病历丙级率排名功能。
3.3、急诊医生工作站(诊室、留观、抢救等)
1)患者管理
具备抢救、留观区患者床卡模式和列表模式自由切换的功能。
具备在患者床卡上,通过图标方式直观现在患者的特殊信息,包括现在患者分诊级别、告病危、手术、绿色通道标识、欠费标识信息,抢救留观患者床卡信息可显示当前患者所在区域滞留时间。
具备一键实现患者区域流转、转归,及打印住院证的功能。
具备急诊患者查询、分区患者数据概览的功能。
具备通过患者姓名拼音简写、患者ID或患者病历号、就诊卡号快速检索定位患者的功能。
具体通过登录用户ID、患者就诊状态、就诊科室、挂号时间快速筛选过滤患者的功能。
具备根据每个登录用户可自定义患者接诊列表显示字段的功能。
具备直观预览患者生命体征曲线及液体平衡趋势的功能。
支持与读卡设备或集成患者身份二维码(如电子医保码)对接,实现读卡检索定位患者功能。
支持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诊间挂号功能。
2)诊断管理
具备基于国家最新标准ICD诊断编码及名称的诊断录入功能。
具备科室常用诊断自动推荐和引用的功能。
具备查询患者的历史诊断记录的功能。
支持与门诊临床信息系统对接,获取患者门诊就诊记录中的诊断信息,实现急诊医生查看患者门诊诊断信息及引用功能。
支持与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对接,开立诊断时通过接口调用自动判断是否上报患者疾病信息。
3)医嘱管理(处方/处置)
具备医嘱录入功能,并可将药物医嘱后台转换成处方的数据结构,在医嘱成功后可提供自动打印处方单功能。
支持医嘱信息与医院信息系统互通,实现医嘱对应的收费项目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进行结算功能。
具备检查、检验医嘱开立并与检验、检验申请单联动功能。
具备手术医嘱开立并与手术申请单联动功能。
具备会诊医嘱开立并与会诊申请单联动功能。
具备用血医嘱开立并与用血申请单联动功能。
具备对开立抗菌药物、精麻药品等特殊药品进行权限控制功能。
具备医嘱及检查、检验、治疗、处置单据打印功能。
具备根据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状态的医嘱,方便查看管理,状态分为已保存、已提交、已执行、已缴费、已停止。
具备维护和引用医嘱套餐功能。
支持与临床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查询患者历次就诊信息、引用历史医嘱功能。
具备实现患者诊疗信息连续,急诊诊疗区域诊疗数据共享互通功能。
支持与合理用药系统对接,实现急诊开立医嘱时查看药品说明、处方分析、前置审方功能。
支持与医保控费系统对接,实现开立医嘱时的医保控费提醒功能。
4)检查、检验、输血申请单管理
具备检查(含影像、超声、内镜、病理、心电)、检验、输血申请单开立功能。
具备检查(含影像、超声、内镜、病理、心电)、检验、输血申请单打印功能。
具备检查(含影像、超声、内镜、病理、心电)、检验、输血申请单与医嘱联动功能。
5)报告调阅
支持与检查、检验系统对接,实现调阅检查、检验报告功能以及展示历史报告详细数据功能。
6)急诊手术申请
具备手术申请单开立功能。
具备手术申请单打印功能。
具备手术申请单与医嘱联动功能。
7)急诊时间轴
具备通过统一视图展示患者在院前、院中等全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就诊信息和时间轴展示功能。可查看急诊就诊阶段内的医嘱信息、病历信息及医技申请信息。
8)急诊会诊
具备提供独立的会诊消息接收、处理及会诊意见反馈的页面功能,可用于嵌入医生站等其他医院信息系统中。
具备急诊会诊及联合会诊申请、确认、转派、报道及会诊评价的闭环管理功能、与现有会诊系统一体化管理。
具备按时间自动生成会诊病历并归档到急诊病历功能。
具备会诊费用自动核算功能。
具备自动同步会诊目的、会诊意见等会诊信息并归档到急诊病历功能。
具备会诊时限站内提醒功能。
会诊消息支持通过短信平台推送功能。
支持医生会诊申请时从病历中抽取患者主诉、现病史、诊断、体格检查信息。
9)急诊病历
具备常见结构化病历的录入、打印、续打、补打功能。
具备急诊模板功能,包括:抢救病历、留观病历、诊间小病历、专病常用模板。
具备历史病历信息导入功能。
具备在病历中导入医嘱、检查、检验、及时检测POCT及生命体征信息功能。
具备病历书写助手功能,提供常用特殊符号、图例标识、医学计算器及表格插入功能。
具备用户自定义病历模板、自定义病历内容段落功能,并可在书写过程中快速引用。
具备病历修改痕迹查看功能。
具备就诊患者当次急诊诊疗阶段病历的连续集中展示,并在列表中根据患者在急诊科内抢救区、留观区、急诊流水区的实际流转情况对应显示相关病历书写所处阶段。
3.4、急诊护士工作站(留观、抢救等)
1)患者管理
具备患者入区登记功能,记录患者入区科室、医护、分配床位及入区时间信息。
具备便捷的一键归转功能,自动记录患者疾病转归情况及患者去向功能。
具备床位管理及出区患者召回功能。
具备在床卡上通过图标直观显示患者重点信息功能,重点信息图标包括:重点关注、新入、欠费模式、群伤、胸痛、卒中、创伤、孕产妇、三无、中毒、其他、新生儿、脑外伤、普通、心衰、呼吸、有过敏史。
具备多维度数据查询及导出功能,查询条件可分别为患者基本信息、滞留时间、去向。
具备快速筛选过滤患者功能,分别可通过患者分诊级别、新入、出区、重点关注、特级护理条件快速筛选过滤患者。
具备患者床头卡、腕带打印功能。
2)医嘱管理
具备医嘱核对、计费功能。可快速添加计费项与耗材功能。
具备按颜色对医嘱进行状态区分功能,包括已执行、未执行、已停止状态。
具备录入皮试反馈并传给急诊医生功能。
具备执行医嘱并自动记录出入量功能。
具备单据可视化预览、打印功能,包括输液贴、执行单、巡视卡。
具备新医嘱接收提醒功能,并在患者列表或床卡上有显著标识进行显示。
具备快速过滤医嘱功能,可通过医嘱长临类型、医嘱类别、审核状态进行筛选。
支持与移动端对接,实现从医嘱下达、转抄、核对、执行、确认执行的医嘱闭环管理和监控功能。
3)观察项
具备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数据,并以趋势图形式展示功能。
具备记录瞳孔反射、大便等观察项名称及对应数据功能。
具备对体征信息进行集中录入功能。
具备对需要记录的观察项进行自定义配置功能。
4)病情记录
具备自动记录患者流转记录功能。
具备护理措施记录、病情记录、巡视记录功能,并提供模版化管理。
具备通过动态模块快速录入病情记录功能。
5)液体平衡
具备自动统计输液入量功能。
具备记录护理入量及出量功能,如饮水、引流液、输血。
具备以图表形式展示患者液体平衡情况功能。
6)护理记录单
具备将急诊护理监护信息、护理记录信息自动汇总到护理记录单上功能。
具备对急诊抢救记录单、护理记录单进行打印、续打,同时可支持单据自定义配置。
具备对护理数据自动汇总功能。
7)费用管理
支持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可实现按门诊计费模式或住院预交金收费模式进行患者费用管理功能,并实现实时补充计费功能。
8)护理评估、体温单
具备根据医院内部评估单据格式要求,新增或修改评估单据功能,可调整范围包括:字体大小、文字内容、表格格式。
具备通过护理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功能。
具备在体温单上自动汇总患者体温信息、观察项信息,并打印体温单功能。
9)导管管理
具备记录人体置管情况,并可图形化显示置管位置功能。
具备对置管风险进行提醒功能。
10)护理文书
具备根据医院护理文书内容要求新增调整系统内容护理文书功能,可调整范围包括:字体大小、文字内容、表格格式。
具备急诊护理所需要开具的各项护理文书的录入功能,如:知情同意书。
11)移动护理
具备通过切换患者就诊区域快速筛选患者列表功能,列表可显示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分诊级别及入区时间信息功能。
具备自动同步电脑端已审核医嘱列表,进行医嘱执行核对操作功能。
具备根据医嘱类别,包括:全部、治疗、药品、护理、输液类型进行医嘱列表筛选。并提供全部医嘱列表及当天医嘱列表快速切换功能。
具备对输液医嘱进行输液巡视记录功能。
具备对患者在移动护理系统上进行费用补登记功能。
具备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功能,并可进行数据修改和批量删除。
12)急诊移动输血管理
具备对患者通过急诊移动输血实现输血双人审核核对并进行记录功能。
具备输血医嘱进行采血记录功能。
具备输血过程进行巡视记录功能。
13)设备联机
支持与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进行连接,实现自动采集体征数据功能。含现有所有设备联机,且3年内联机免费。
3.5、急诊科室管理
3.5.1交接班管理
3.5.1.1医生交接班
支持医生交班时,交接班数据修改权限控制,接班后不许修改接班信息,只有本人接班才可以取消接班。
支持交接班记录内容,全部打印或者选择某几项打印功能。
支持医护接班错误时取消接班功能。
支持根据患者病情状态和交办描述,接班医生进行评语。
支持交接班时,对接CA系统,实现交接班医生/护士CA签名
支持医生交班时,本班次收住院病人自动统计和基本信息展现。
支持医生交班时,入观、出观、在观人数自动统计,支持患者诊断、去向信息抓取。
支持医生交班时,危重病人诊断、治疗方式、转住院情况从急诊诊疗和病历中自动抓取。
支持医生交班时本班次患者病情自动统计,例如病人总数、收住院人数、危重任务、死亡人数、入观人数。
支持支持医生单次交接班记录内容同屏显示,无须翻页;支持交接班记录批量打印。
支持根据医生排班规则,一键添加本月交接班信息,例如交接班时间、接班人、接班人相关信息。
支持可快速汇总急诊抢救、留观区域患者病情状态,按照患者病情归档交代事项以及收住院病人情况,快速生成交接班记录,降低医生人工统计和书写交接班记录时长。
3.5.1.2护士交接班
支持自动从护理记录中获得生命体征、护士描述信息。
支持护士交班时,自动从患者病历中导入患者的病情记录、观察项、出入量、医嘱信息
支持自动计算护士本班次收治人数、抢救人数、出车人数、出车车次。
支持每一个护士交接班记录内容同屏显示
支持护士交班时,护士交接班时间自动生成,交接班人信息。
支持患者病情交班快速提取病人病情信息、诊断信息,按需调阅病人完整病历信息。支持SBAR交班模式,保证交班内容完整、准确、及时。
3.5.2集中展示大屏
1)抢救大屏
支持急诊预检、急诊医生工作站、急诊护士站等系统与急诊抢救大屏对接,实现抢救间患者信息的展示功能。
2)运营监控屏
支持通过运营监控大屏与急诊系统对接,实现急诊各区域患者分布、急诊科医护资源配置、急诊科室整体运营情况的展示功能。各级患者预检登记情况、各急诊流水区患者接诊情况。
3)留观大屏
支持留观大屏与急诊系统留观患者信息对接,实现留观间患者信息的展示功能。
3.5.3急诊危急值
与现有危急值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一体化管理。
支持与检查(含影像、超声、内镜、病理、心电)、检验、输血等系统对接,实现危急值预警提醒功能。
具备危急值消息接收提醒功能。
具备对危急值消息进行确认和意见反馈功能。
具备查询患者历史危急值消息功能。
具备对已处理的危急值消息自动生成危急值记录病历功能。
3.5.4急诊质控管理
1)基本指标
具备快速自定义质控指标功能,包括定义指标名称、显示图表类型及数据源。
具备统计最新版急诊专业医疗质控指标统计,支持按照最新质控标准进行维护更新。质控统计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的内容:
Ø急诊科医患比
Ø急诊科护患比
Ø急诊各级患者比例
Ø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
Ø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门球时间及门球时间达标率
Ø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门药时间及门药时间达标率
Ø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率
Ø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
ØROSC成功率
Ø非计划重返抢救室率
具备按不同角色设定重点关注的指标,并在关注指标中自动汇总显示功能。
具备对质控指标的展示风格进行设置功能。
2)急诊诊疗指标
具备统计分诊指标功能,包括:预检工作量(护士)、急诊各级患者比例、评分分布、群体事件分布、绿色通道分布、特殊人群分布、分诊科室分布、症状分布、24H预检分诊患者分布、费别占比。
具备统计诊疗质量的相关指标功能,包括: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好转率、病死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非计划重返抢救室率、急诊留观时间分布。
具备统计科室管理指标功能,包括:急诊科医患比、急诊科护患比、床位周转率、床位使用情况、床位使用率。
具备统计患者去向指标功能:急诊出科去向分布。
支持输液统计:输液记录、工作量明细、工作量汇总、患者费用查询
支持分诊统计:分诊明细统计、分诊等级统计、分诊科室统计、分诊医生统计
支持其他统计:急诊工作量统计、诊断明细统计
3.6、医疗设备数据采集
自动采集分诊台、抢救室、留观室床边具有输出协议的监护设备的数据,服务器同步数据存储,采集到的体征数据信息提供数字、曲线图多种方式展现,对于异常情况可进行数据修正和报警。所有采集数据可以与急诊系统自动同步。含现有所有设备联机,且3年内联机免费。
3.7、急诊临床信息系统硬件
3.7.1采购清单
模块 |
主要产品 |
数量 |
备注 |
硬件 |
移动查房推车 |
2台 |
参数详见 3.7.2.2 |
电脑 |
3台 |
参数详见 3.7.2.3 |
|
安装及维保服务 |
1项 |
参数详见3.7.2.4 |
3.7.2配置要求
3.7.2.1▲整体要求:
1、所有硬件提供三年原厂质保;
2、以下提供的硬件产品必须兼容医院急诊临床信息系统软件,保障业务软件在移动推车上可以按院方要求正常运行。
3.7.2.2移动查房推车
1 |
车体系统 |
一体化设计,主机、控制模组均集成在台面内部,不外露,整体重量≤35kg。 |
2 |
电池放置在车体底部且离地悬空,贴合国标技术设计要求,安全且维护方便。 |
|
3 |
采用模块化设计,台面、主机、显示器等均可模块化安装和替换,方便后期维护。 |
|
4 |
车体尺寸:台面宽度≥450mm±10mm,台面深度≥480mm±10mm。 |
|
6 |
台面采用抗菌材质ABS一体成型塑料,台面符合医护人员操作使用习惯。 |
|
7 |
台面采用ABS工程塑料抗菌材质;符合GB/T31402-2015标准(提供带CMA及CNAS标识的塑料抗菌报告) |
|
8 |
显示器采用支架固定方式,安装在台面后侧。显示器及支架居中设计,整体车体重心均匀稳定,推动时更加稳固方便,不干涉日常操作。显示器支持前后俯仰、左右旋转和横竖屏转换,俯仰≥30°,左右≤180°。 |
|
9 |
控制面板:具备台面与显示器升降控制功能,具备电量显示及低电量报警功能,具备充电状态显示功能(充电电源状态指示和充电流水灯指示); |
|
10 |
键盘采用放置于台面下方,操作简单方便,不会影响到台面内部电气件的散热,保证安全性。 |
|
11 |
键盘托板宽≥410*深182.5*高41mm,配键盘鼠标,侧拉式鼠标小抽板,可操作鼠标,独立鼠标挂架 |
|
12 |
配无线鼠标,及支持usb有线鼠标的放置。 |
|
13 |
配备四个4寸医用进口静音万向轮,其中前两个轮子可以锁定。 |
|
14 |
主机系统 |
显示终端采用LED IPS屏采用薄款窄边框设计,尺寸≥23英寸,最佳分辨率≥1920x1080。 |
15 |
CPU:Intel酷睿I5第10代及以上。 |
|
16 |
内存:≥16 GB内存。 |
|
17 |
硬盘:SSD硬盘,容量≥256GB,主机具备硬盘支架防震结构设计。 |
|
18 |
网卡:Intel系列网卡,支持2.4G/5G Hz Wifi网络,支持802.11 b/g/n/ac以上标准,增加外置天线,使信号传输及稳定性更强。 |
|
19 |
接口:≥USB接口*4。 |
|
20 |
安装正版windows 10操作系统。 |
|
21 |
电源系统 |
电池:采用磷酸铁锂材质软性包装电池,安全稳定,放置于底座底部,符合国标设计且维护方便。 |
22 |
电池支持总续航8小时以上,电池容量:电池平台电压*电芯容量(24V*12AH),循环寿命≥2000次。 |
|
23 |
电池认证:通过ROHS、CE、FCC电池通用安全认证,有效保证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性。 |
|
24 |
电源开关:有一键启动功能,可一键启动所有用电设备。 |
|
25 |
提供由国家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电池充满电后,工作站续航时间8小时以上的检测报告扫描件。 |
|
26 |
材质 |
钣金部分由高强度碳钢加航空铝合金组成,耐消毒,易清理,不易老化变色,颜色融入医疗环境的需求,符合医疗机构卫生安全管理要求。外观、颜色可定制,表面处理便于清洁,不易油污、磨损为规范电子电气产品的材料及工艺标准,使之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 铝材需进行2011/65/EU(RoHS)标准。 冷轧板需进行2011/65/EU(RoHS)标准。 塑粉需进行2011/65/EU(RoHS)标准。 |
3.7.2.3电脑
电脑 |
商用机系列 |
CPU |
≥10代英特尔酷睿i7-10700 |
内存 |
≥16G DDR4 |
固态硬盘 |
≥512G |
显卡 |
集成显卡,支持PCI-E X16接口显卡(可另配显卡) |
接口要求 |
主板带PCI-E X16 PCI-E X1接口 |
网卡 |
千兆网卡 |
鼠标键盘 |
原装鼠标键盘 |
操作系统 |
Windows 10专业版或企业版64位(需集中购置微软批量授权许可) |
保修 |
三年免费上门维修(服务时间可以通过主机编号在联想官方网站查询) |
光驱 |
无 |
安装调试 |
按我院要求安装部署调试到位(使用正规TCL网线) |
兼容性要求 |
与我院使用业务软件兼容 |
验收标准 |
使用主机编码在联想官网进行查询,并打印详细配置清单,配置清单与所送主机相符,并满足本配置要求,产品保修时间三年,安装我院批量授权Windows正版系统。 |
其他要求 |
所有配置为出厂原装配置,不接受厂家外第三方形式改装的电脑 |
显示器 |
|
尺寸 |
23.5-24英寸 |
分别率 |
≥1920×1080 |
屏幕类别 |
IPS屏幕 |
其他 |
低蓝光、不闪屏 |
保修 |
三年免费上门维修 |
安装调试 |
按我院要求安装部署调试到位 |
兼容性要求 |
与我院电脑主机兼容 |
接口 |
支持HDMI |
其他要求 |
所有配置为出厂原装配置,不接受厂家外第三方形式改装,配原装HDMI线 |
3.7.2.4安装及维保服务
指标 |
参数要求 |
总体要求 |
以上设备的安装调试 |
▲安装及调试 |
包括所有涉及的硬件安装及调试,安装所需配件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
▲维保服务 |
1、所有硬件提供三年原厂质保 2、在维护支持服务期内,应提供免费上门调试及培训操作人员,维护支持服务提供方提供7×24小时电话、网络等远程支持服务及上门维护支持服务。在维护期内提供免费的上门服务(含设备巡检、维修、维护)。提供售后服务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并确保用户在工作时间内能获得及时的电话咨询服务。维护支持服务应及时响应,问题解决时间最长不超过5个自然日。 3、项目实施至项目最终验收前,为更好解决上线初期的问题,需增加一名工程师提供驻场服务 4、本项目全部验收合格之日起免费提供维护服务期(或称质保期)3年,支持维护服务包括本合同中包含的硬件和软件在使用中出现的任何故障维护及版本固件升级等。 5、如果在政府部门或院方的安全检查中,发现投标方提供的软件及硬件存在相关安全隐患或漏洞,无法满足安全要求的,中标方有义务免费对提供给医院的产品进行安全改造,以达到安全要求 |
3.8、信息系统集成、对接
急诊临床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与医院信息平台、各个在用业务系统对接,并与数据中心对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满足医疗业务活动开展。中标方需按医院要求与我院HIS、LIS、RIS、PACS、EMR等系统集成对接,实现患者信息,病历信息,申请单信息、药品信息、医保DIP系统、合理用药等所需诊疗信息的交互、数据共享。
投标人需负责此项目涉及到的所有院内相关系统的集成、对接工作,费用由投标人承担(包含院内系统对接本系统所需的接口费用)。
▲急诊临床信息系统需集成、对接院内所有所需业务系统,包含但不限于下表所列内容: |
|
对接的院内模块 |
子项目 |
医嘱系统对接 |
药房、药品对接 |
申请单对接 |
检验申请单 |
检查(含影像、超声、内镜、心电)申请单 |
|
输血申请单 |
|
病理申请单 |
|
结果对接 |
检验结果 |
检查(含影像、超声、内镜)结果 |
|
输血结果 |
|
病理结果 |
|
心电结果 |
|
辅助系统对接 |
CDSS |
合理用药 |
|
CA电子签名对接 |
需对接医生工作站系统所有签名地方(含病历、医嘱系统等) 需对接护士工作站系统所有签名地方(含病历、医嘱系统等) 需包含患者所有签名地方(包括知情同意书签名) |
事前审方对接 |
|
会诊对接 |
实现急诊医生站与住院医生站的对接,对接后,住院医生仍能在住院医生站完成所有会诊操作,且急诊医生可以在急诊医生站完成发起会诊及查看会诊记录等日常操作。 |
抗菌药物系统对接 |
与现有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做好对接,对接后,使用医院现有的管理体系可以实现住院、门诊、急诊抗菌药物的一体化管理。 |
急诊转住院对接 |
院前费用 |
急诊费用 |
|
病历对接 |
病历质控系统 |
病历结构化数据互通 |
|
移动护理系统对接 |
所有护士执行、输血、签名、核对等 |
传染病系统对接 |
|
LIS条码系统对接 |
|
临床数据中心对接 |
|
运营数据中心对接 |
|
手术麻醉系统对接 |
|
DIP系统对接 |
|
HIS系统对接 |
|
互联网医院、医院公众号、生活号、小程序改造 |
包括“岳阳市中心医院”及“岳阳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及支付宝公众号、小程序、支付宝的对接 |
静配系统对接 |
|
输液系统对接 |
|
排队叫号系统对接 |
|
与物资管理系统对接 |
实现二级库管理,记账与库存消耗对应等 |
院前急救系统对接 |
|
多中心系统对接 |
|
3.9、标准化要求
▲标准化 |
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
系统需满足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六级的要求 |
国家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 |
需满足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乙的要求。 |
|
三甲评审 |
系统需满足三甲评审的要求 |
|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
系统满足政府对医院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及密码等方面的要求;对国家、省、市发现的问题,应按有关部门要求及时免费整改,有关部门没有整改时限要求的,应在一个月内整改完毕。 |
|
▲对外接口 |
岳阳市智慧健康云平台 |
按照岳阳市智慧健康云平台接口要求,免费对接接口,上传数据 |
院内系统对接 |
应免费对接所有医院院内系统,提供标准化对接接口。 |
|
湖南省互联互通大数据平台 |
按照湖南省互联互通大数据平台接口要求,免费对接接口,上传数据 |
|
国家多中心系统数据对接 |
满足直接对接及导出国家多中心系统所需本系统数据的要求(优先实现直接对接) |
3.10、安装部署及维保
提供系统部署、安装、调试及维护服务。
1、提供整个急诊临床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安装、部署、调试(服服务,并完成初始数据的录入。
2、在维护支持服务期内,应提供免费上门调试及培训操作人员,维护支持服务提供方提供7×24小时电话、网络等远程支持服务及上门维护支持服务。在维护期内提供免费的上门服务(含设备巡检、维修、维护)。提供售后服务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并确保用户在工作时间内能获得及时的电话咨询服务。维护支持服务应及时响应,问题解决时间最长不超过5个自然日。
3、项目实施至项目最终验收前,为更好解决上线初期的问题,需增加二名工程师提供驻场服务。
4、本项目全部验收合格之日起免费提供维护服务期(或称质保期)3年,支持维护服务包括本参数中包含的所有软、硬件在使用中出现的任何故障维护及版本、固件升级等。
5、如果在政府部门或院方的安全检查中,发现投标方提供的软件存在相关安全隐患或漏洞,无法满足安全要求的,中标方有义务免费对提供给医院的产品进行安全改造,以达到安全要求。
(三)院前急救信息系统项目需求
一、项目背景简介
本项目旨在通过5G网络的建设,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即以急救车监控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医疗数据协议对接、快速分诊、智能调度等功能,延伸到院前120、公共卫生及院内各科室,院前可以实现急救病人“上车即入院”,抢占黄金时间,为病人争取更大生机;院内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医疗设备与系统的无缝融合,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精细化医院管理,提升医院整体效能,减少非核心诊疗工作相关工作量,最大化医疗资源使用效率,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照顾病人,保障病人安全。同时建立急救大数据库,通过累积急救伤病员诊疗信息,完成临床研究项目,解决临床医生面临的众多问题和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促进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一体化发展,同时对提高急救救治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引领作用。
二、项目采购清单【名称、型号、数量】
模块 |
主要产品 |
数量 |
备注 |
软件 |
院前急救系统 |
1套 |
参数详见第三章 |
硬件 |
车载硬件(高配) |
2套 |
参数详见第四章 |
硬件 |
车载硬件(标准) |
15套 |
参数详见第五章 |
硬件 |
备用CPE设备 |
8台 |
参数详见第六章 |
硬件 |
院内硬件 |
4套 |
参数详见第七章 |
系统集成对接 |
接口 |
所有项目涉及的系统集成、对接工作(含第三方接口费) |
参数详见第八章 |
网络 |
网络专线 |
4条 |
参数详见第九章 |
网络 |
流量卡 |
76张 (备用8张) |
参数详见第十章 |
安装及维保 |
服务 |
1套 |
参数详见第十一章 |
三、院前急救信息系统参数要求
院前急救主要实现门急诊与院前急救机构(120、救护车等)的信息对接、提供现场急救信息技术支持,在突发群体性伤员及危重症患者送达医院前,提早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和疾病信息,做好患者运送途中救治信息支持,并支持根据现场状况和疾病情况进行医疗处置指导。
3.1.1急救任务管理
1.支持对接120调度系统获取信息并创建出车任务;
2.支持创建急救出诊任务、查看当前任务列表、以及当前任务详情,如班组信息、车辆位置、视频情况等;
3.支持查看历史任务列表,并通过多种条件查询相应任务。支持查看任务详细,包括时间轴及患者病历等;
4.支持创建任务后进行自动班组通知任务信息;
5.支持在出诊任务中编辑任务信息,对接车地点导航,记录任务时间节点;
6、支持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维护,同时支持新建任务快速关联突发事件并自动计算伤员人数,通过任务可以查看具体关联时间、事件等级。
7、实现120指挥调度信息协同,包括但不限于120报警呼入电话、事件类型、呼救地址、呼救原因、发单时间、车牌号、出诊时间、抵达现场时间、抵达急诊科时间等信息的同步传输与标准化。
3.1.2短信通知
1.支持突发事件短信通知;
2.支持急救任务短信通知出诊成员;
3.支持短信通知呼救者出车信息;
3.1.3车辆实况
1.支持车辆位置监控。根据车辆定位(OBD、车载监控、平板),同时展示多个急救车的详细定位、位置分布。
2.支持车辆状态监控。单个车辆任务状态(空闲、故障、任务中)的信息记录和查询,方便急救车的调派和任务部署;
3.1.4在线建档
1.支持快速编辑病人信息,可快速建立患者档案。
2.支持快速采集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联系人、联系电话、住址等。
3.支持绑定腕带,通过扫描腕带或无法扫描的情况下支持手动输入腕带编码绑定患者信息。为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全流程救治时间轴自动生成,实现入院后时间点精准采集。
4.支持录入患者主诉、病史信息。
5.支持身份证拍照并图像识别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家庭地址等信息后,自动填入档案表单。
6.支持在线建档信息与院内his、急诊、检验、检查等系统的同步机制,实现患者一次建档,上车即入院。
3.1.5院前急救电子病历
1.支持院前常规病历及5种专科病历的录入,并同步到院内信息系统,做到院前、院中一体化;
2.支持任务结束后在web端完成院前病历编辑、下载、打印。
3.支持急救信息自动生成院前急救交接单,需支持电子手写签名,实现院前院内电子化交接。
4.支持快速编辑病人信息,可快速建立患者档案。
5.支持通过拍照等方式快速采集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联系人、联系电话、住址等,自动填入档案表单。
7.支持录入患者主诉、病史信息。
8.支持院前用药信息录入,支持从院前急救用药目录中选择药品以及非急救中心药品名称录入,包括药品名称、用法、剂量、执行人等。
9.支持常用急救用药快速选择录入,支持多种专科用药模板选择。
10.支持成组药品录入。
11.支持根据患者院前诊断结果,自动切换对应的专科评估与急救相关信息并录入,支持卒中、胸痛、创伤等专科急救信息录入。
12.支持患者体格检查信息快速点选及手工录入,例如生命体征信息、意识、皮肤颜色、瞳孔等情况。
13.支持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存储,支持体温大于37.3时的提醒,支持生命体征合理范围的数据校验。
14.支持外伤患者基本外伤部位点选录入,局部伤情模板导入,例如开放性颅脑损伤伤情描述。
15.支持病历数据即时存储到远端服务器。
16.支持网线中断时,支持患者病历数据本地存储,网络恢复后上传数据,医生在无网的情况下亦可操作。
17.支持开具检验、检查等申请单等功能,并同步到院内信息系统,患者可以用直接入院做检验、检验,做到无缝对接。
18.支持自定义急救记录表单(如主动脉夹层院前急救记录表等),可自动同步相关院前检验、检查数据至自定义表单,并作为院前电子病历的一部分,与院内系统同步。
3.1.6医疗文书
1.支持患者基本信息自动填充到告知书,勾选告知书项目的同时支持患者(委托人)手写签名。
3.1.7急救多学科车载会诊
1.支持处理急救任务,包括填写/修改任务信息,接车地点导航,记录时间节点;
2.支持旁观观看车内视频、会诊视频,而不干扰车内活动;
3.支持急救车出车人员与院内医生会诊,双向沟通病情并远程指导;
4.可通过车载设备采集监护仪的图像,图像中包含有病人的体征数据;
5.院内医生可通过会诊APP,使用手机进行会诊;
6.支持急救医护人员与急救中心专家远程音视频通讯,进行远程在线协助的能力。系统支持主叫方发起视频会议请求,并进入会议;支持离开、结束会议,支持被叫接收呼叫请求,并进入会议;支持拒绝视频呼叫请求。
7.支持实时查看心电监护数据。
8.支持高清视频画质传输,支持静音、关闭摄像头功能。
3.1.8车辆监控管理
支持车辆高清视频监控。急救车辆中可以配置车载视频监控摄像头在急救舱、车前、车后、驾驶仓等位置,实时采集现场的4路监控画面回传医院。院前急救系统能兼容现场执法记录仪视频。
3.1.9重症转运
1.支持下级医院从急救任务获得信息并创建转运申请;
2.支持下级医院从急救任务获得患者电子病历,支持对病历进行增删改查;
3.支持医联体、医共体中上级医院转运审批;
3.1.10急救地图
1.支持实时展示车辆位置和运行轨迹,查看行驶急救车经纬度、车速;
2.支持展示车辆实时轨迹,点击按钮,可查看上一条任务轨迹、下一条任务轨迹,并显示清晰;
3.支持查看车辆历史轨迹回放及患者历史信息,可长期持续保存。
4.支持规划行车路线功能。
5.支持地图查看待命状态车辆。
6.支持查看急救车预到达患者现场时间及距离、速度、路线等。
7.支持查看急救车预到达救治医院时间及距离、速度、路线等。
3.1.11急救质控分析系统
3.1.11.1急救任务统计
支持实时统计当日急救任务情况,包括接警总量、派车任务量。
支持实时统计当即任务完成情况:达标情况、未达标情况,派车耗时、出车耗时、转运耗时等。
支持实时统计急救报警类型情况,包括创伤、卒中、胸痛、中毒、出血等。
支持实时统计急救资源占用情况,包括:急救车转运时间、报警时间等。
支持实时统计突发事件、死亡人数等指标。
3.1.11.2急救质量统计
支持分布式统计急救日/月/年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出车量、转运耗时等分析。
支持日/月/年统计分析急救报警类型情况,包括创伤、卒中、胸痛、中毒、出血等。
支持日/月/年统计分析急救资源占用情况,包括:急救车转运时间、报警时间等。
支持日/月/年分析统计突发事件、死亡人数等指标。
支持日/月/年分析统计急救出车情况、投入人次、突发事件、死亡人数等指标。
支持质控统计分析报警人次、转运人次增长趋势。
支持按照日/月/年进行急救绩效统计。
支持分别统计各个车辆出车次数。
支持依据目标值质控各急救人员当日/月/季/年是否达标。
支持日/月/年统计每台救护车的公里数、油耗。
支持按照日/月/年对接回门诊/住院病人收取的院前费用和病人门诊/住院产生的后续费用分别进行统计。
3.1.11.3急救病历统计
支持查看急救病历审核情况,包括审核通过量、审核未通过量、审核通过率等。
支持查看急救病历状态统计,包括未归档、待审核、审核通过、已驳回等。
支持查看各急救人员急救病历登记量、审核通过量、审核未通过量、审核通过率等。
支持查看各急救分站急救病历登记量、审核通过量、审核未通过量、审核通过率等。
3.1.11.4急诊数据采集
在急救过程中,系统支持通过与多参数监护仪对接,实时获取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并记录,包括: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等,并通过网络将各项监测数据同步传输至院内信息系统,院内医护人员通过系统能实时查看患者在救护车上的各种医疗记录、体征记录、监测数据和治疗情况。
四、车载硬件(高配)
▲总体要求:所有软硬件三年质保;所有车载设备及终端需与院方救护车适配。
以下为单套配置。
急救车载终端 |
1. CPU≥四核2.0Ghz 2. 内存≥16GB 3. 硬盘≥1TB固态硬盘 4. WAN口≥1个 5. LAN口≥2个 6. USB-C≥1个 7. 视频输出接口≥1个HDMI 8. 视频输入:HDMI/DVI/VGA×3,HD-SDI x 1 |
随车电视 |
1.屏幕尺寸≥15英寸 2.分辨率≥1920×1080 3.屏幕亮度≥250cd/㎡ 4.屏幕比例为16:9 5.可视角度≥178° 6.HDMI接口≥1个 7.USB触控≥1个 |
急救平板 |
1.屏幕尺寸:≥8寸 2.分辨率≥1280*800 3.内存≥2GB 4.存储≥16 GB 5.支持4G或以上网络 |
蓝牙耳麦 |
1.麦克风:指向型抗噪麦克风 2.灵敏度:-38dB±3dB 3.喇叭:32欧姆。 4.频段:20Hz-2KHz。 5.灵敏度:115dB±3dB 6.传输距离不低于20米 7.通话时长不低于12小时 8.待机时长不低于250小时 9.接入方式:蓝牙 |
会诊摄像头 |
1.1/2.5英寸,CMOS,有效像素不低于800万 2.镜头焦距:不低于3.55mm视场角80°、至少支持8X数字变焦。 3.自动对焦:支持、自动对焦无畸变镜头。 4.最低照度:0.05 Lux@(F1.8,AGC ON) 5.电子快门:1/30s~1/10000s 6.支持背光补偿 7.色彩空间/压缩:H.264/MJPEG/YUY2/NV12 8.视频制式:4k@30fps/25fps,1080p@30fps/25fps,720p@30fps/25fps,960x540p@30fps/25fps,640x360p@30fps/25fps等 |
5G CPE |
1.适用网络:5G/4G 2.组网模式:NSA/SA 3.传输标准:2.4G&5G双频,2*2 MIMO, 4.DC:12 V 5.卡槽≥1*SIM(2FF)(支持E-SIM) |
OBD |
1.供电方式:电瓶供电 2.工作电压范围:DC 9V-35V 3.支持4G/5G网络 4.SIM卡:Micro SIM卡 5.天线规范:FPC天线 6.定位方式:北斗 |
监控摄像头 |
1.摄像头广角≥150°; 2.至少支持4路摄像头:前置1080P,内置1080P;外扩2路摄像头; 3.编码类型:H.264/H.265 4.支持双TF卡,TF卡总容量≥1.5TB,监控摄像头和行车记录仪保存至少1个月录像,可通过视屏统一管理平台按时间检索、调阅。 |
行车记录仪 |
|
笔记本电脑 |
内存≥16 GB 存储容量SSD≥1TB 分辨率≥2520*1680 CPU≥13代I5 CPU核数≥12核 屏幕:≥16英寸,触摸屏 无线:支持2.4GHz和5GHz 接口:HDMI≥1,USB≥2 |
院前急救数据采集终端 |
1.屏幕尺寸:8寸 2.分辨率≥1280*800 3.内存≥2GB 4.存储≥16 GB 5.电容式触摸屏≥5点 6.支持4G网络 7.防护等级IP67 |
辅料 |
HDMI连接线、理线管、理线扣、供电插排、车载摄像机支架、车载采集终端支架等 |
五、车载硬件(标准)
▲总体要求:所有软硬件三年质保;所有车载设备及终端需与院方救护车适配
以下为单套配置。
急救平板 |
1.屏幕尺寸:≥8寸 2.分辨率≥1280*800 3.内存≥2GB 4.存储≥16 GB 5.支持4G/5G网络 |
5G CPE |
1.适用网络:5G/4G 2.组网模式:NSA/SA 3.传输标准:2.4G&5G双频,2*2 MIMO, 4.DC:12 V 5.卡槽≥1*SIM(2FF)(支持E-SIM) |
监控摄像头 |
1.摄像头广角≥150°; 2.至少支持4路摄像头:前置1080P,内置1080P;外扩2路摄像头; 3.编码类型:H.264/H.265 4.支持双TF卡,TF卡总容量≥1.5TB,监控摄像头和行车记录仪保存至少1个月录像,可通过视屏统一管理平台按时间检索、调阅。 |
行车记录仪 |
|
OBD |
1.供电方式:电瓶供电 2.工作电压范围:DC 9V-35V 3.通信频段:支持4G、5G 4.SIM卡:Micro SIM卡 5.天线规范:FPC天线 6.定位方式:北斗 |
笔记本电脑 |
内存≥16 GB 存储容量SSD≥1TB 分辨率≥2520*1680 CPU≥13代I5 CPU核数≥12核 屏幕:≥16英寸,触摸屏 无线:支持2.4GHz和5GHz 接口:HDMI≥1,USB≥2 |
院前急救数据采集终端 |
1.屏幕尺寸:8寸 2.分辨率≥1280*800 3.内存≥2GB 4.存储≥16 GB 5.电容式触摸屏≥5点 6.支持4G网络 7.防护等级IP67 |
辅料 |
HDMI连接线、理线管、理线扣、供电插排、车载摄像机支架、车载采集终端支架等 |
六、备用CPE设备
▲总体要求:软硬件三年质保;设备需与院内适配。以下为单套配置
5G CPE |
1.适用网络:5G/4G 2.组网模式:NSA/SA 3.传输标准:2.4G&5G双频,2*2 MIMO, 4.DC:12 V 5.卡槽≥1*SIM(2FF)(支持E-SIM) |
七、院内硬件
▲总体要求:软硬件三年质保;设备需与院内适配。以下为单套配置
急救指导终端 |
1.CPU≥四核2.0Ghz 1.内存≥16 G 2.系统硬盘≥120G 3.HDMI OUT≥1个 4.LAN≥1个 5.USB 2.0≥2个 6.USB 3.0≥2个 7.SDI或HDMI≥1个 8.指挥中心摄像头视频等相关数据保存至少3个月。 |
指挥中心摄像头 |
1.传感器:CMOS,像素至少200万 2.自动对焦:支持 3.最低照度:0.5 Lux@ 4.背光补偿:支持 5.色彩空间/压缩:YUY2/MJPEG/H.264 6.记录视频分辨率"1080p/30/25;720p/30/25;960x540p/30/25;640x360p/30/25; |
会议全向麦克 |
1.支援USB连接可即插即用。 2.可通过蓝牙,与平板电脑和行动装置连接。 3.360度收音,可全方位收音。 4.扬声器上的触控式按键操作方便操作。 |
4K电视 |
1、屏幕尺寸≥80英寸 2、分辨率≥3840*2160 3、屏幕比例:16:9 4、HDMI*3、RJ45*1、USB*2 |
八、系统集成
1、支持与院内所有相关信息系统集成、对接(包含但不限于急诊临床信息系统、多中心系统、LIS、HIS、PACS、集成平台、数据中心、CDSS等所有业务开展所需的系统);
2、须支持与岳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现有急救平台的集成对接。
3、以上所有系统的集成、对接费用包含在报价内(含第三方系统对接本系统所需的费用)。
九、网络
1、2条至云平台的DNN专线;每条专线带宽500M,专线直连平台,不接入互联网,提供的任意一条光纤链路有效传输速率不低于带宽的95%,传输时延<2ms,线路丢包率小于0.5%。
2、2条至医院内网的DNN定向专线,每条专线带宽500M,专线直连医院内网,不接入互联网,提供的任意一条光纤链路有效传输速率不低于带宽的95%,传输时延<2ms,线路丢包率小于0.5%。
3、应保证每条光纤链路的物理安全,并保障用户方网络以外的用户不能通过该线路进行任何访问。
4、对专线链路进行及时的安全维护和定时的巡检,并做好安全措施。
十、流量卡
1.每台车配备流量卡4张,17台车合计流量卡68张。
2.与8台备用CPE配套,需另外配置8张流量卡。
3.所有流量卡流量总和≥8TB/年;
4.流量卡不允许接入互联网,支持定向配置,可灵活配置相应的流量卡只能访问平台或通过专线与医院内部网络相连。
十一、安装部署及维保
提供系统部署、安装、调试及维护服务。
1、提供设备的安装、系统调试。
2、在维护支持服务期内,应提供免费上门调试及培训操作人员,维护支持服务提供方提供7×24小时电话、网络等远程支持服务及上门维护支持服务。在维护期内提供免费的上门服务(含设备巡检、维修、维护)。提供售后服务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并确保用户在工作时间内能获得及时的电话咨询服务。维护支持服务应及时响应,问题解决时间最长不超过5个自然日。
3、如果在政府部门或院方的安全检查中,发现投标方提供的软件存在相关安全隐患或漏洞,无法满足安全要求的,中标方有义务免费对提供给医院的产品进行安全改造,以达到安全要求。
4、本项目全部验收合格之日起免费提供维护服务期(或称质保期)三年,支持维护服务包括项目中包含的所有软件、硬件等在使用中出现的任何故障维护及版本固件升级等。
(一)财评审核汇总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审定金额 |
1 |
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费 |
3366600.00 |
2 |
成品软件购置费 |
65000.00 |
3 |
设备购置费 |
446597.00 |
4 |
网络租赁费 |
496800.00 |
(二)财评审核分项单价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参数 |
单位 |
数量 |
审定单价 |
1 |
院前急救数据采集终端 |
1.屏幕尺寸:8寸 2.分辨率≥1280*800 3.内存≥2GB 4.存储≥16 GB 5.电容式触摸屏≥5点 6.支持4G网络 7.防护等级IP67 |
套 |
1 |
3000.00 |
2 |
车前车后行车监控设备 |
1.摄像头广角≥150°; 2.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安全可靠不死机; 3.至少支持4路摄像头:前置1080P,内置1080P;外扩2路摄像头; 4.编码类型:H.264/H.265 5.双TF卡设计;支持双TF卡,TF卡总容量≥1.5TB,监控摄像头和行车记录仪保存至少1个月录像,可通过视屏统一管理平台按时间检索、调阅。 6.断电保护功能;使用超级电容,异常断电保护录像文件完整性; 7.内置wifi模块,内置4G模块;4G全网通支持全球频段 8.导航定位模块,支持单北斗定位设置; 9.支持手机APP、WEB网页,客户端远程预览音视频,语音对讲,监听,定位等功能。 |
套 |
1 |
2400.00 |
3 |
急救仓内监控设备 |
||||
4 |
车载OBD设备 |
1.供电方式:电瓶供电 2.工作电压范围:DC 9V-35V 3.支持4G/5G网络,通信频段:LTE/4G FDD-LTE:B1/B3、TDD-LTE:B38/B39/B40/B41、3G WCDMA:B1、TD-SCDMA:B34/B39、EVDO/CDMA2000 1x:BC0、GSM/EDGE/2G B3/B8 4.SIM卡:Micro SIM卡 5.天线规范:FPC天线 6.定位方式:北斗 |
套 |
1 |
900.00 |
5 |
随车电视 |
1.屏幕尺寸15-16英寸 2.分辨率≥1920×1080 3.屏幕亮度≥250cd/㎡ 4.屏幕比例为16:9 5.可视角度≥178° 6.HDMI接口≥1个 7.USB触控≥1个 |
套 |
1 |
1378.00 |
6 |
蓝牙耳麦 |
1.麦克风:指向型抗噪麦克风 2.灵敏度:-38dB±3dB 3.喇叭:32欧姆。 4.频段:20Hz-2KHz。 5.灵敏度:115dB±3dB 6.传输距离:20米 7.通话时长:12小时 8.待机时长:250小时 9.接入方式:蓝牙 |
套 |
1 |
1000.00 |
7 |
会诊摄像头 |
1.1/2.5英寸,CMOS,有效像素:829万 2.扫描方式:逐行 3.镜头卡口类型:M12 4.镜头焦距:3.55mm视场角84°,支持EPTZ功能,至少支持8X数字变焦。 5.自动对焦:支持、自动对焦无畸变镜头,三种镜头视场角可选46°/84°/120°。 6.最低照度:0.05 Lux@(F1.8,AGC ON) 7.电子快门:1/30s~1/10000s 8.白平衡:自动,室内,室外,一键式,手动 9.数字降噪:2D,3D数字降噪 10.背光补偿:支持 11.色彩空间/压缩:H.264/MJPEG/YUY2/NV12 12.视频制式:4k@30fps/25fps,1080p@30fps/25fps,720p@30fps/25fps,960x540p@30fps/25fps,640x360p@30fps/25fps等 13.USB视频通信协议:UVC 1.1 14.输入输出接口:USB接口1路,USB 3.0类型B,母座。HDMI接口1路 15.输入电压:5V(USB供电) 16.输入电流:600mA(MAX) 17.工作温度:-10°C~40°C 18.储藏温度:-40°C~60°C 19.功耗:3W(最大) 20.尺寸:194mm x 34mm x42mm(不含支架) 21.净重:0.34kG 22.平均无故障时间:30000h |
套 |
1 |
2180.00 |
8 |
指挥中心摄像头 |
1.传感器:CMOS,像素至少200万 2.扫描方式:逐行 3.自动对焦:支持 4.最低照度:0.5 Lux@ 5.电子快门:1/30s~1/10000s 6.数字降噪:2D&3D数字降噪 7.背光补偿:支持 8.色彩空间/压缩:YUY2/MJPEG/H.264 9.记录视频分辨率"1080p/30/25;720p/30/25;960x540p/30/25;640x360p/30/25; |
套 |
1 |
1000.00 |
9 |
会议全向麦克 |
1.支援USB连接可即插即用。 2.可通过蓝牙,与平板电脑和行动装置连接。 3.360度收音,可全方位收音。 4.扬声器上的触控式按键操作方便操作。 |
套 |
1 |
950.00 |
10 |
4K电视 |
1、屏幕尺寸:80英寸 2、分辨率:3840*2160 3、屏幕比例:16:9 4、支持HDR、MEMEMC 5、HDMI*3、RJ45*1、USB*2 6、支持DTS环绕 |
套 |
1 |
3000.00 |
11 |
辅料 |
17台急救车安装所需的HDMI连接线、理线管、理线扣、供电插排、车载摄像机支架、车载采集终端支架等 |
套 |
1 |
25000.00 |
12 |
4G/5GCPE |
1.适用网络:5G/4G 2.组网模式:NSA/SA 3.传输标准:2.4G&5G双频,2*2 MIMO, 4.DC:12 V 5.卡槽≥1*SIM(2FF)(支持E-SIM) |
套 |
1 |
3325.00 |
13 |
远程急救车载主机终端 |
1.CPU≥四核2.0Ghz 2.内存≥16GB 3.硬盘≥1TB固态硬盘 4.视频采集≥4路采集1080P30 5.SIM卡接口nano-sim≥3个,支持网络聚合功能,支持内置5G模块≥2,4G模块≥1; 6.WAN口≥1个 7.LAN口≥3个 8.HDMI OUT≥1个DVI OUT≥1 9.HDMI IN×2,DVI IN(兼容数字和模拟信号)×2,VGA×1,HD-SDI×1 10.USB Type-A≥4 11.USB Type-B≥2 12、USB-C≥1 12.COM≥2 13.延长开关端子≥1 14.上电自启动 15.断电延时关机≥10分钟 16.尺寸(mm)300×190×80 17.功率≤60W 18.产品至少支持4路本地视频信号采集编码,支持采集画面按16:9或5:4或4:3比例裁剪,使视频画面视图完美呈现,支持视频画面加边框可设置颜色线宽。支持对视频画面添加马赛克功能,隐藏病人隐私信息。 19.支持本地多路高清视频信号同时采集并混屏传输,支持同时混屏的信号数量不低于4路,支持多种信号混屏组合,包括信号源组合和显示布局组合。支持远端专家通过院内主机切换混屏组合,支持远程控制混屏画面的一路显示为全屏。 20.支持对视频画面进行多图层标注,支持文字标注、支持鼠标标记、支持画线、箭头、图形、马赛克、支持插入图标标记、支持图标放大、缩小、拖动、旋转等、支持擦除、全部清除功能。 21.至少支持3块SIM卡,支持移动、电信、联通3大运营的4G/5G卡混插模式,支持多网络聚合功能,支持带宽叠加,在单运营商网络差的情况下可通过其他运营商网络正常传输,支持对联通、电信、移动三条网络路径传输做优化; 22.支持对全网通4G模块和有线网口的带宽进行聚合捆绑,支持将聚合后的网络以WIFI热点方式提供给其它智能设备使用,支持高实时性业务的聚合传输,聚合网络进行实时双向视频互动,720P,2M以上码率的双向视频画面传输延时能达到700ms以内,且传输画面清晰流畅不丢包; |
套 |
1 |
12000.00 |
14 |
远程急救指导主机 |
1.CPU≥四核2.0Ghz 1.内存≥16G 2.系统硬盘≥120G 3.HDMI OUT≥1个 4.LAN≥1个 5.USB 2.0≥2个 6.USB 3.0≥2个 7.SDI或HDMI≥1个 8.功率≤300W 9.指挥中心摄像头视频等相关数据保存至少3个月 10.通过干扰测试(GB/T 9254-2008或GB/T 17626.2-2018) 11.通过浪涌测试(GB/T 17626.5-2019) 12.通过振动测试(GB/T2423.10-2008或GB/T2423.10-2019) 13.通过骚扰测试(GB/T 9254-2008或GB/T 17626.2-2018) 14.支持对会诊图像进行实时多方标注服务,支持对视频画面进行多图层标注,支持文字标注,支持鼠标标记,支持画线、箭头、图形、马赛克,支持插入图标标记。 15.支持图标放大、缩小、拖动、旋转等,支持擦除、全部清除功能。 16.支持双击放大缩小、远程切换共享画面(多路视频混屏)中的任意一路视频画面。 17.提供视频画面加边框可设置颜色线宽。 |
套 |
1 |
5000.00 |
15 |
急救平板 |
1.屏幕尺寸:≥8寸 2.分辨率≥1280*800 3.内存≥2GB 4.存储≥16 GB 5.支持4G或以上网络 |
台 |
1 |
1399.00 |
16 |
笔记本电脑 |
内存≥16 GB 存储容量SSD≥1TB 分辨率≥2520*1680 CPU≥13代I5 CPU核数≥12核 屏幕:≥16英寸,触摸屏 无线:支持2.4GHz和5GHz 接口:HDMI≥1,USB≥2 操作系统:win10专业版 |
台 |
1 |
4456.00 |
17 |
移动查房推车 |
车体系统:一体化设计,主机、控制模组均集成在台面内部,不外露,整体重量≤35kg。 电池放置在车体底部且离地悬空,贴合国标技术设计要求,安全且维护方便。采用模块化设计,台面、主机、显示器等均可模块化安装和替换,方便后期维护。车体尺寸:台面宽度≥450mm±10mm,台面深度≥480mm±10mm。台面采用抗菌材质ABS一体成型塑料,台面符合医护人员操作使用习惯。台面采用ABS工程塑料抗菌材质;符合GB/T31402-2015标准(提供带CMA及CNAS标识的塑料抗菌报告)显示器采用支架固定方式,安装在台面后侧。显示器及支架居中设计,整体车体重心均匀稳定,推动时更加稳固方便,不干涉日常操作。显示器支持前后俯仰、左右旋转和横竖屏转换,俯仰≥30°,左右≤180°。控制面板:具备台面与显示器升降控制功能,具备电量显示及低电量报警功能,具备充电状态显示功能(充电电源状态指示和充电流水灯指示);键盘采用放置于台面下方,操作简单方便,不会影响到台面内部电气件的散热,保证安全性。键盘托板宽≥410*深182.5*高41mm,配键盘鼠标,侧拉式鼠标小抽板,可操作鼠标,独立鼠标挂架配无线鼠标,及支持usb有线鼠标的放置。 配备四个4寸医用进口静音万向轮,其中前两个轮子可以锁定。主机系统:显示终端采用LED IPS屏采用薄款窄边框设计,尺寸≥23英寸,最佳分辨率≥1920x1080。CPU:Intel酷睿I5第10代及以上。内存:≥16 GB内存。硬盘:SSD硬盘,容量≥256GB,主机具备硬盘支架防震结构设计。网卡:Intel系列网卡,支持2.4G/5G Hz Wifi网络,支持802.11 b/g/n/ac以上标准,增加外置天线,使信号传输及稳定性更强。接口:≥USB接口*4。安装正版windows 10操作系统。电源系统:电池:采用磷酸铁锂材质软性包装电池,安全稳定,放置于底座底部,符合国标设计且维护方便。电池支持总续航8小时以上,电池容量:电池平台电压*电芯容量(24V*12AH),循环寿命≥2000次。电池认证:通过ROHS、CE、FCC电池通用安全认证,有效保证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性。电源开关:有一键启动功能,可一键启动所有用电设备。材质:钣金部分由高强度碳钢加航空铝合金组成,耐消毒,易清理,不易老化变色,颜色融入医疗环境的需求,符合医疗机构卫生安全管理要求。外观、颜色可定制,表面处理便于清洁,不易油污、磨损为规范电子电气产品的材料及工艺标准,使之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 |
台 |
1 |
15000.00 |
18 |
电脑 |
电脑品牌联想商用机系列 CPU≥10代英特尔酷睿i7-10700 内存≥16G DDR4 固态硬盘≥512G 显卡集成显卡,支持PCI-E X16接口显卡(可另配显卡) 接口要求主板带PCI-E X16 PCI-E X1接口 网卡千兆网卡 鼠标键盘原装鼠标键盘 操作系统Windows 10专业版或企业版64位(需集中购置微软批量授权许可) 保修三年免费上门维修(服务时间可以通过主机编号在联想官方网站查询) 光驱无 安装调试按我院要求安装部署调试到位(使用正规TCL网线) 兼容性要求与我院使用业务软件兼容 验收标准使用主机编码在联想官网进行查询,并打印详细配置清单,配置清单与所送主机相符,并满足本配置要求,产品保修时间三年,安装我院批量授权Windows正版系统。 其他要求所有配置为出厂原装配置,不接受厂家外第三方形式改装的电脑 显示器品牌联想、三星、飞利浦 尺寸23.5-24英寸 分别率≥1920×1080 屏幕类别IPS屏幕 其他低蓝光、不闪屏 保修三年免费上门维修 安装调试按我院要求安装部署调试到位 兼容性要求与我院电脑主机兼容 接口支持HDMI 其他要求所有配置为出厂原装配置,不接受厂家外第三方形式改装,配原装HDMI线 操作系统:win10专业版 |
台 |
1 |
6157.00 |
19 |
到院时间自动感应终端 |
工作频率为2.45GHz(ISM频段),选用高端的射频SOC芯片,融合了先进的。防碰撞算法、具有极强抗干扰性,无需人工参与;具有自动识别、追踪、区域定位、收集等功能。 |
台 |
1 |
1100.00 |
20 |
智慧急救救护车医生PDA终端 |
1、基础性能处理器≥8核CPU,主频≥2GHz;内存≥3GB RAM,≥32GB ROM。 2、屏幕≥5.0英吋,支持湿手操作,电容触控;分辨率≥1280×720。 3、电池标准电池≥4500mAh;一体化设计,不可拆卸;支持触点式充电,连续使用15小时以上; 4、便携型长度≤200mm,宽度≤80mm,最大厚度≤20mm;(含标准电池) 5、条码扫描传感器分辨率≥844*640像素;最大帧率≥60FPS;可见视野(FOV):水平≥40°,垂直≥30°;能读取一维码、二维码;扫描窗口斜切角设计,扫描水平方向护士手腕更轻松。 6、射频识别支持13.56M高频RFID标签识读,支持常用医疗腕带、手环、工卡、就诊卡识读. 7、无线局域网络支持2.4G及5G双频段,802.11a/b/g/n/ac;支持根据信号强弱自动切换信号源,切换参数可配置。 8、光线感应器内置光线感应器,支持自动调节亮度,优化显示体验,节约电量。 9、手电筒支持独立按键控制的无蓝光瞳孔手电筒(黄光),手电筒位于机身顶部和扫描头同侧,休眠和熄屏时可开启手电筒。 10、摄像头支持前后双摄像头,前置摄像头≥500万像素,位于机身屏幕面,可用于人脸识别;后置摄像头≥1200万像素,位于机身背面。 11、物理按键支持左右双侧扫描硅胶按键;支持电源键、Home键、手电筒键、对讲键;极简设计,机身正面无Home键外的其他按键; 12、自定义按键左侧扫描键可重定义为菜单键;侧面对讲键可重定义为菜单键或WiFi热键;满足不同用户操作习惯,适配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13、医疗防护≥IP65密封等级,可承受多次1.5米任意面跌落冲击;提供检测报告测试结论页复印件,检测机构须满足CNAS认可准则。抑菌材料,可耐受医院常用消毒剂(酒精、洗必泰、紫外线、施康、过氧化氢、聚维酮碘等),整机及底座使用抗UV材料,支持紫外线消毒 14、操作系统内核Android 6.0及以上,深度定制移动医疗安全操作系统; 15、扫描设置支持设置扫描字符串前后缀,结束符;结束符包含Enter,Space和Tab;支持连续扫描,连续扫描间隔时间可设置;熄屏时扫描能正常工作,包括条码识读,声音和震动; 16、交互控制支持虚拟按键,虚拟按键可显示或隐藏,延长实体键寿命,兼容第三方显示和交互;支持手势控制实现返回上级、返回桌面操作; 17、智能运维系统设置可生成二维码,可扫描二维码实现批量机器的快捷系统设置;支持设置医院、科室、病区和设备名,并在桌面显示;支持局域网本地服务器连接完成采购人院内网络时间同步 18、系统设置保护支持系统设置密码保护,支持隐藏网络、设备等高级设置选项; 19、网络时间同步支持局域网本地服务器连接完成院内网络时间同步; 20、系统安全定制医疗操作系统,无电话、短信等医疗无关应用,无连接非授权第三方服务的应用; 21、网络安全定制医疗操作系统,支持锁定可连接AP的SSID和MAC地址;可禁用蓝牙和4G网络;网络安全设置支持批量快捷设置; 22、应用安全定制医疗操作系统,可禁止非授权用户安装/卸载应用程序; 23、数据安全定制医疗操作系统,可禁止非授权用户启用USB数据传输;可隐藏文件管理器; 24、充电底座每台PDA配置1台充电底座,适用于所投PDA产品充电,竖插式触点充电;紧凑设计,支持不破坏外观面的磁吸方式连接,组合成任意多联充。 25、电磁兼容试验整机通过电磁兼容检测,符合YD/T2583.14-2013测试标准 26、维保①、项目所有软硬件均提供三年原厂维保 ②应提供免费上门安装、调试及培训操作人员,在维护支持服务期内,维护支持服务提供方提供7×24小时电话、网络等远程支持服务及上门维护支持服务。并在质保期内提供免费的上门服务(含设备巡检、版本更新等)。提供售后服务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并确保用户在工作时间内能获得及时的电话咨询服务。维护支持服务应及时(2小时内)响应,问题解决时间最长不超过7个自然日。 |
台 |
1 |
1950.00 |
21 |
医生任务时间采集腕带(低频发射器) |
给患者佩戴可重复使用的智能手环或电子标签,通过RFID无线通讯或其他技术,实现患者数据的自动采集,具体要求: 1、超低功耗设计,使用寿命更长; 2、有效可视识别距离200米以上; 3、跳频工作模式,防碰撞和抗干扰能力更强; 4、外观简洁,佩戴舒适; 5、冲撞能力>200PCS 6、接收灵敏度高于-95dbm 7、时间节点自动采集 8、采集的精度高、稳定性强,确保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
个 |
1 |
4.50 |
序号 |
类别 |
产品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审定单价 |
1 |
数据专线 |
500M,3年 |
条 |
1 |
90000.00 |
2 |
物联网卡 |
提供17台救护车所需的视频回传物联网卡流量包干服务,3年流量预计237.6T左右,超出部分由供应商承担 |
张 |
1 |
1800.00 |
序号 |
设备名称 |
用途 |
规格参数 |
单位 |
数量 |
审定单价 |
1 |
时间采集引擎软件 |
提供RFID采集终端和采集手环管理,采集时间节点统一管理与数据分发。 |
提供RFID采集终端和采集手环管理,采集时间节点统一管理与数据分发。与患者手环或电子标签配套使用,快速、准确定位并获取患者到达相关诊疗区域的时间,并及时回传给系统,供患者时间轴等功能使用。 |
套 |
1 |
65000.00 |
1、项目其他要求及说明
医院可以在供应商没有能力履约的情况下终止合同(如供应商不能按时(合同签订生效两个月内)、按要求与医院系统对接等情况)。
1、服务时间、地点及方式
1.1服务期限:一年1.2履约方式:现场履约。
2、结算方法
2.1付款人:岳阳市中心医院
2.2付款方式:合同中约定
3、其他要求
本项目采用费用包干方式建设,投标人应根据项目要求和现场情况,详细列明项目所需的终端服务、通信服务及配套附件,以及产品运输保险保管、安装调试、试运行测试通过验收、培训、质保期免费保修维护等所有人工、管理、财务等所有费用,如一旦中标,在项目实施中出现任何遗漏,均由成交供应商免费提供,采购人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对于上述项目要求,供应商应在响应文件中进行回应,做出承诺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