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一)基本信息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通知》(办防函〔2024〕356号)、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广东省2024年度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通知》(粤水防御函〔2024〕923号)的要求,各地级市负责组织辖区内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按照《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汕尾市主要编制任务包括鳌江、螺河、大液河、东溪、黄江、乌坎河等6条中小河流洪水影响区洪水风险图以及新坑水库、五里牌水库、三溪水水库、平龙水库、平安洞水库、牛角隆水库、南门水库、黄山洞水库、红阳水库、赤沙水库、朝阳水库、朝面山水库、竹仔坑水库、长湖水库、长沟水水库(甲东)、鱼仔潭水库、英地水库、新响水库、响水水库、下坑水库、下格仔水库、锡坑水库、西山尾水库、西坑水库(湖东)、泰丰电站水库、双花坑水库、十三坑水库、鸟笼坑水库、南门下库、米坑水库、芒婆坑水库、马坑水库、龙井头水库、坑尾水库、坑内尾水库、可湖水库、可北水库、径行水库、金锡水库、焦刀坑水库、剑坑水库、黄厝坑水库(湖东)、虎坑水库、虎陂水库、湖内水库、后兰坑水库、鹅地山水库、东湖水库(内湖)、大洋肚水库、大岭水库、大肚坑水库(碣石)、大肚坑水库(城东)、赤溪水库、北飞鹅水库、半径水库、白石门水库等56座重点中小型水库下游区洪水风险图。有关信息详见附表2、3。
(二)项目总体目标
持续推进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进一步摸清汕尾市洪涝灾害风险底数,推动洪水风险图向实时动态转变,为防洪安全提供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信息基础,为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建设智慧水利、实现防灾减灾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为洪水防御方案制订、防洪规划编制、防洪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实现风险提前发现、预警提前发布、方案提前制定、措施提前实施,确保防洪减灾决策迅速果断精准有效。
(三)项目背景
开展汕尾市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是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精神,落实水利部党组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有关要求,持续提升洪水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接续开展洪水风险图编制和洪水风险评估区划,逐步实现洪水风险图覆盖范围更广﹑洪水风险分析能力更快捷、成果应用更广泛目标,将进一步夯实洪水风险管理基础,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采购包1(2024年度汕尾市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本项目服务期限至汕尾市洪水风险图满足水利部和省水利厅汇交要求、完成成果汇交止。 |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提定地点。 |
||||||||||||||||||||||||||||||
付款方式 |
第1期为(付款方式):支付比例100%,1.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通过所属地财政资金集中支付的方式,向中标人支付¥2550000.00元(即中央补助资金); 2.中标人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及资料归档,成果通过省级质检审核及项目验收后20个工作日内,向中标人支付合同剩余款项。 3.最终支付金额仅为中央及省级财政对本项目的实际补助到账金额,并视同合同支付完成,采购人无需再支付中标人剩余合同金额,采购人不构成违约。注:本项目使用财政资金,采购人在本合同约定时间内向汕尾市财政局提出用款申请即视为按期支付,采购人不构成违约。如财政实际到位资金不足以支付当期费用时,以财政下达资金的实际情况支付,该期款项结清时间按实际情况调整为准;每期付款由中标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该期相应金额的发票;收款方、出具发票方、合同中标人均必须与中标人名称一致。合同中标人要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相关文件要求的时间节点,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本项目,不得以每期合同款支付的金额或时间为由迟延履行或不履行合同义务。。 |
||||||||||||||||||||||||||||||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
验收要求 |
1期:满足水利部和省水利厅关于洪水风险图成果汇交要求。 |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
其他 |
报价要求,供应商报价包括但不限于咨询服务费、交通费、通讯费、餐费、住宿费、劳务费、印刷费等一切实施本项目所需费用,政策性文件规定及合同包含的所有风险、责任等各项应有的费用,采购人将不再额外支付任何费用。 人员要求,1.为使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及有序实施,供应商应指派固定的团队为本项目提供专业服务,根据项目进度需要,供应商须阶段性增加人员投入到项目中。 2.供应商须书面承诺,如在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生服务团队人员不能按采购文件要求胜任相关工作的,采购人有权要求更换,供应商须在两周内调整为符合采购文件要求且能胜任相关工作的人员并到位开展工作,否则采购人有权终止合同并报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3.成交供应商应指派固定的团队为本项目提供专业服务,如须调整服务团队人员,须书面向采购人提出申请,说明申请理由,经采购人书面同意方可调整团队人员,调入人员的资历和从业经验不低于调出人员,否则视为违约行为,采购人有权终止服务合同。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防洪管理服务 |
汕尾市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 |
项 |
1.00 |
7,086,800.00 |
7,086,8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汕尾市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一)技术要求 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确定编制区域范围、基础资料收集整理、资料整编与评估、洪水分析、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避洪转移分析、洪水风险图绘制、成果汇交和质检审核等。 图1 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流程 1.基础资料 所需的资料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水文与洪水、防洪排涝(水)工程及构筑物、洪水调度方案及工程调度规则、土地利用、历史洪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历史(实测或调查的)场次洪水淹没要素值及其空间分布数据、历史场次洪水灾害分类资产损失统计数据、洪水保险理赔数据等,与季节相关的资产应选用洪水发生期间的资产数据等资料,要求如下: a)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包括计算范围内最近生成或更新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河道断面、水下地形、行政区划、居民地分布、交通道路等矢量信息和高程数据。城市编制区域的基础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其他编制区域的基础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10000,河道断面和河道水下地形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基础地理信息应满足时效性、现实性要求。 b)水文与洪水资料包括降雨、水位、流量、潮汐等实测资料,设计暴雨、设计洪水、设计潮位等设计资料,水文控制站水位-流量关系、水位-面积-容积关系等反映河道、湖泊、水库蓄泄特征的资料,排(水)分区相关资料,相关水文站、水位站、潮位站和雨量结的空间位置信息等,水文资料应满足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要求。 c)防洪排涝(水)工程及构筑物资料包括水库、堤防、闸坝、泵站、桥涵、地下设施等工程以及高出地面0.5m以上的线状地物的特征参数和空间位置信息等。工程及构筑物资料应满足现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 d)洪水调度方案及工程调度规则包括各级防洪预案、洪水调度方案,防御洪水方案,水库、泵站、分洪道、闸坝防洪调度运用规则等。洪水调度方案及工程调度规则应满足时效性和权威性要求。 e)土地利用资料包括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洪水期间作物种类及其分布等,土地利用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10000,遥感影像的分辨率不低于2m。土地利用资料应满足现实性和时效性要求。 f)历史洪水资料包括历史洪水(暴雨、风暴潮、溃坝等)水文特征(测站洪水过程、河道沿程及淹没区实测水位或洪痕、淹没范围、淹没历时、洪水到达时间等)、堤坝溃决(漫溢)情况、洪水发生当时的工程和工程调度等资料,历史洪水资料应满足可靠性要求。 g)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主要指反映编制范围内各级行政区的人口、资产状况及经济活动等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各行政区最新或历史洪水发生当年的相关统计年鉴、经济普查资料等。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统计单元应不大于乡镇(街道)。 2.洪水分析 针对各类编制对象,提出洪水分析方法选择、模型构建(含模型接口与计算效率等实时分析要求、河道断面设置与网格剖分要求、特殊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式等)、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洪水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洪水分析方法。河道洪水编制区域内的洪水流向与河道走向基本一致时,宜采用一维水力学分析方法﹔洪水流向与河道走向不一致时,宜采用一维、二维耦合或整体二维水力学分析方法;面积小于20km2且封闭的河道洪水淹没区,可采用河道一维水力学和封闭区域水量平衡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风暴潮编制区域的洪水计算应采用二维水力学方法。潮位资料不足的区域,应采用海域风暴潮分析模型与陆地二维水力学模型耦合的方法。 洪水量级选取。有防洪排涝工程的编制区域,宜选取现状、规划防洪标准和超规划防洪标准所对应的洪水量级,若超规划防洪标准所对应的洪水量级小于100年一遇,应逐次选取更高量级的洪水直至100年一遇洪水。水库溃坝或应急泄洪的洪水量级宜选取水库校核洪水。必要时,可选取历史典型洪水作为洪水量级之一。 洪水计算方案。河道洪水的计算范围包括含编制区域在内的可确定所有来水及出流的区城,由编制区域计算范围、河道计算范围和区间来水计算范围组成。有堤防的河道洪水计算方案为分析对象河道的洪水量级,其他来源洪水的组合(量级与过程)方式,溃口(分洪)位置、口门尺寸、溃决(分洪)阈值、溃口发展过程,相关工程调度规则等因素的组合。无堤防或仅考虑堤防漫溢的河道洪水计算方案为分析对象河道的洪水量级、其他来源洪水的组合(量级与过程)方式、相关工程调度规则等因素的组合。有堤防的山丘区河流,当计算量级洪水超过堤防现状标准一个等级时,可不考虑堤防的影响,视为无堤防河道进行洪水计算方案设置。堤防溃口数量及其位置的沿程分布应以计算淹没范围能覆盖可能的淹没范围为原则确定﹔有固定分洪口门的,分洪位置和分洪方式根据相应防洪调度方案确定﹔仅考虑堤防漫溢的,漫堤位置根据堤防高程确定。堤防溃口尺寸根据本堤段或其他类似堤防的历史溃口情况、洪水过程等因素以及专家经验综合分析确定;溃口发展过程宜按均匀发展考虑。 模型构建与率定验证。河道洪水计算的上边界条件取设计或实测流量过程,下边界条件宜为出流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或下游控制性工程的出流计算公式,当下游有大水体(水库、湖泊、海洋或干流河道),且其水位基本不受计算对象河道入流影响时,下边界条件可取为该大水体年最高水位(或年最高天文潮位对应的完整潮型)的多年平均值,对于无本条前述下边界条件的河道,可采取近似方法计算得到下边界条件。溃堤或漫堤流量过程采用堰流公式计算,对于与水流方向不垂直的堤防,应采用侧堰出流公式计算溃决流量;对于水库大坝溃决,应根据大坝溃决形式,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确定溃坝流量过程。河道一维洪水模拟的实测断面间距应与河宽相当,二维计算网格面积应不大于0.05km2。对于河道一维、二维耦合洪水分析模型率定验证,应先采用未泛滥的实测洪水资料,进行其中一维模型的率定与验证,再采用实测泛滥洪水资料,进行一维、二维耦合模型的率定和验证﹔对于包含河道和编制区域的整体二维模型,应先采用未泛滥的实测洪水资料,进行河道部分二维模型的率定与验证,再采用实测泛滥洪水资料,进行整体二维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洪水计算与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采用经验证合格的模型进行各方案的洪水计算,计算过程中若水位、流量、流速等洪水要素指标出现异常或计算结果不合理,应检查计算时间步长选取、计算断面或网格划分、有关概化处理方法、边界条件设置、计算参数选择等是否适当,必要时应重新进行模型构建、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 3.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 洪水经济影响通过受淹面积、受淹耕地面积、受淹居民地面积、受淹交通道路长度、受淹重点防洪对象(医院、学校、危化企业、城市地下空间等)的数量等统计值反映﹔洪水社会影响通过淹没区人口的统计值反映。洪水直接经济损失应在洪水影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淹没等级下的各类资产值与其对应的洪灾损失率计算得到。 4.避洪转移分析 避洪转移分析包括危险区与避洪单元确定、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避洪转移人口分析、避洪方式选择、安置区划定、转移方向或路线确定、转移批次确定、检验核实等内容。 5.洪水风险图绘制 基本洪水凤险图包括淹没范围图、淹没水深图、到达时间图、淹没历时图、洪水流速图等。基本洪水风险图应包含基础地理信息、水利工程信息、洪水风险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避洪转移图应包含基础地理信息、洪水淹没特征信息、避洪转移信息、安全设施信息、重要水利工程信息及有关辅助信息。图式应按照《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要求控制。 (二)模型接口数据及计算效率 1. 模型的数据接口 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模型的接口包括洪水分析模型、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模型、避洪转移分析模型的数据接口。 (1)洪水分析模型 洪水分析模型的数据接口包括一维水动力模型、二维水动力模型及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 一维水动力河网模型交互数据包括模型配置数据、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模型配置数据包括河网结构数据、模型参数数据;输入数据包括计算方案设置数据、初始场数据和水情数据;输出数据包括断面的流量、水位和流速过程数据。 二维水动力模型交互数据包括模型配置数据、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配置数据包括网格拓扑数据、模型参数数据;输入数据包括计算方案设置数据,初始场数据和雨水情数据;输出数据包括网格的水位、水深和流速过程数据。 一二维耦合模型的数据包括耦合类型、耦合河段、起止断面等。 (2)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模型 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模型要实现下面3 种模式中的1 种:编译后的可执行程序,可供调用的程序文件包或库,可调用的web 服务接口。模型引擎应支持Windows或Linux内核操作系统。 (3)避洪转移分析模型 避洪转移分析模型要实现下面3 种模式中的1 种:编译后的可执行程序,可供调用的程序文件包或库,可调用的web 服务接口,并支持第三方程序调用计算。模型引擎主程序(包括Web 服务端程序)宜支持Windows、Linux 和国产操作系统。 2.模型计算效率 一维水动力模型的计算效率一般可满足洪水实时分析要求;针对二维水动力模型,《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2024 年)给出了当前主流硬件环境下模型计算用时的参考值。 当洪水计算方案较为复杂,涉及一维、二维模型耦合、多种水工程联合调度等情况时,可适当放宽对计算效率的要求。当洪水分析计算效率无法满足要求时,可进一步通过改变网格大小、计算方法优化等技术手段提高模型计算效率,以满足实时分析技术要求。 (三)成果整编汇交 对全市静态洪水风险图进行成果整编汇交,主要是基础资料类、模型类成果、成图类成果、报告成果等。成果整编汇交要满足《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详见附表1。 1.基础资料类汇交 各编制区域汇交整编后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水文与洪水资料、防洪排涝(水)工程及构筑物资料、洪水调度方案及工程调度规则、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和避洪转移资料。 2.模型类成果汇交 各编制区域汇交采用的洪水风险分析模型(包括洪水分析模型、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模型、避洪转移分析模型)的元数据信息、模型引擎与配套数据。模型引擎单独汇交,模型与配套数据以编制区域整体打包汇交。 3.成图类成果汇交 洪水风险图图件类成果汇交内容包括制图工程、矢量电子地图、图件成果、风险图应用业务相关数据四类,以编制区域为基本单位汇交。 4.报告成果汇交 洪水风险图报告成果汇交内容包括实施方案、技术大纲、成果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报告。提交格式为wps 或word 和PDF 格式。 (四)成果质检审核 结合汕尾市洪水风险图实际开展的工作内容,对成果汇交数据质量进行质检审核,并编制成果质检审核报告。质检审核的内容包含成果形式审查、基础资料类审查、模型类成果审查、成果类成果审查、报告成果审查,以及成果质检审核报告编制等。汕尾市水务局按照《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行项目实施方案》之审核内容和要求,对全市成果汇交数据从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和合理性等4方面进行初步质检后汇交至省级开展质检审核。 (五)服务保障措施要求 1.进度要求 本项目工期为合同签订后180 天内完成(不含评审时间),具体服务时间以签订合同时间和省水利厅等相关文件要求为准。 2.项目质量与进度控制 项目承担单位要及时向汕尾市水务局报告项目进展情况,汕尾市水务局按以下关键时间节点把控项目进度,必要时要求项目承担单位提交各节点的成果报告或说明。 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按照《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和《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2024 年)的相关规定,中小河流与中小型水库以地市为单位提出详细的技术大纲。 图件质量控制。项目承担单位完成图件初稿后,汕尾市水务局组织对成果图件进行初查,以确保风险图满足《洪水风险图编制和专项评估技术要求》中的图式和图幅等的要求。 技术审查和成果验收全市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满足省水利厅的质检审查和汇交要求后,由汕尾市水务局组织验收。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