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需求
注:本章内容里斜体且有下划线部分为实质性要求和条件,投标文件不满足的,视为无效投标处理。请各投标人制作电子投标文件时,将实质性响应的内容在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符合证明文件格式”中准确填写或上传。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江苏扬州维扬经济开发区江阳工业园详细规划编制项目
2.质量标准及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规范,满足采购文件要求,提交成果符合省、市自然资源部门要求,通过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检查合格并汇交。
二、项目背景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文件,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详细规划是“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2021年12月27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详细规划管理的通知》,要求规范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持续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并同时发布《江苏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称“《指南》”)。《指南》要求城镇开发边界内,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编制单元有序推进详细规划编制,应编尽编,实现全覆盖。
2023年3月23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在2023年底前,完成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定工作,并结合“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治理的需要,及时启动实施层面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按照“急用先编,保障发展”原则,扬州市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提出编制扬州市维扬经济开发区江阳工业园详细规划,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结果和其他相关发展要求,结合片区发展意愿及诉求,保障片区发展和有序更新。
三、规划范围
江阳工业园位于邗江区北部,是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它地处扬州城西北蜀冈之上,是全市唯一紧临主城区和瘦西湖风景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东至槐泗河,南至宁启铁路,西至司徒庙路,北至启扬高速,用地总面积约10.93平方公里。
江阳工业园详细规划项目范围示意图:
四、规划主要任务及内容
1.规划任务
单元层次详细规划需承接传导上位规划意图,落实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单元功能定位、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城市控制线、开发规模、开发强度分区等管控传导要求,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针对不同地类形成不同深度的用地布局方案,加强城市设计引导,将相关管控要求分解传导至街区,同时提出地块开发管控通则。
街区层次详细规划需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的实施需求,根据地块特点、权属单位开发意向及利害关系人意见,综合运用城市设计、交通分析、土地整备、经济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化研究, 结合土地收储及开发时序优化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性和规划实施可操作性。以符合单元层次详细规划约束性指标和强制性内容为前提,在满足社区生活圈服务半径要求基础上,优化调整单元层次详细规划确定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广场、公用设施的位置及边界。细化非独立占地的公共、公用设施(开闭所、公厕、局部供水、排水和污水泵站等)布局并明确其落地方式及规模,优化市政管网布局,明确管线等级、平面位置和竖向控制等要求,确保设施不漏项、数量规模不减少、服务半径有保证、用地形态可实施。
2.工作依据及标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3)《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苏发[2019]30号)
(4)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法[2020]46号)
(5)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南(试行)》的通知(苏自然资发[2020]169 号)
(6)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51号)
(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和《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规范(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1]31 号)
(8)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和统一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907 号)
(9)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转换细则(试行)》的通知(苏自然资函[2021]655 号)
(10)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江苏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的通知
(11)《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 1062-2021 )
(12)《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TD /T 1065-2021 )
(13)《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22 年版)
(1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等。
3.规划内容
依据《江苏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本次规划内容包含单元和街区两个层次的内容。
1、单元层面
(1)现状分析
通过现状踏勘,资料搜集、座谈交流、公众调查等方法,厘清本片区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对人口、区位、区域发展环境、现状用地、产业发展状况、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分布及服务能力、道路交通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片区单元发展实际与诉求。
(2)现行详细规划实施评估
对编制单元涉及的原控规的编制、报批及调整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规划调整的动因;对控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分析规划的实施程度,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对本轮编制提出优化建议。
(3)上位及相关规划衔接
对单元相关的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进行梳理,解读分析上位规划、相关规划对本单元的要求。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系统保护格局、“三条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结构性绿地和水体、重要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大交通设施、重大安全设施、重大公用设施等强制性内容。加强与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统筹落实各项设施控制要求。
(4)明确目标发展定位
统筹考虑发展条件与上位规划要求,明确单元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主导功能以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单元内主导国土空间二级分区或主要土地用途为基础,制定符合本单元实际的发展目标,保证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城市整体发展结构不变,并指导下一层次的街区详细规划和地块建设。
(5)合理确定单元总体规模
依据上位规划约束指标传导要求,分析现状人口变化情况,深入研究单元人口构成和需求,确定单元常住人口和服务人口、住宅建筑总面积、总建设用地及集中建设区、弹性发展区、特别用途区内建设用地规模,保持人口规模、住宅规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匹配关系。
(6)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落实上位规划的保护开发总体要求,统筹单元内部生态保护、重大设施与廊道控制、特色景观、新城建设以及旧城更新等空间影响因素,加强产城融合,促进职住平衡,研究确定单元布局结构。加强与周边单元在交通、生态、景观等重要廊道控制、基础设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共享、临界空间要素统一等方面的协调。
(7)统筹建设用地布局
①居住用地
结合单元住宅总量控制要求与用地潜力评价,明确保留、拆除以及新建住宅的用地规模、建筑面积,统筹单元功能定位、职住平衡等因素,基于生活圈构建要求,优化居住用地布局,同时对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更新等居住环境改善制定规划引导要求。
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落实上位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和标准,统筹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以及15 分钟社区生活圈、 5 分钟便民生活圈构建等综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衔接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标准和布局原则,针对实际服务人口特征和需求,确定保留、改建、迁建和新增的各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级别、数量、规模,在满足服务半径基础上优化布局。
③商业服务业用地
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构建原则,统筹布局单元内商业服务业设施等级及适宜服务范围,根据单元内部的用地功能结构和布局,研究确定商业、商务等业态构成等。
④产业用地(工业、仓储、新型产业用地)
落实总体规划中关于本单元的工业保障线管控要求,引导产业用地向工业保障线内集聚。注重引导园区内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控制产业用地“退二进三”,完善交通、公用等设施配套,推动低效产业用地“调二优二”。明确产业用地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控制要求,优化货运交通组织。
(8)落实蓝绿空间管控
落实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合理确定单元绿地总量和重要绿地、绿廊、广场布局,明确绿地、广场的规模、数量以及绿廊宽度;结合社区生活圈构建,优化各类绿地布局,倡导立体绿化。结合绿地系统、游憩体系、水系、绿道体系、视线通廊等内容,统筹联系城镇开发边界内特别用途区等非建设用地,提出相应的管制措施和开敞空间系统性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休闲游憩空间建设等相关要求。
(9)深化城市更新研究
梳理现状用地,进行开发潜力分析,合理确定保留用地、更新用地、开发用地,统筹利用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等畸零宗地,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和开发策略,提出各更新区更新重点、更新对象及措施。
(10)引导地下空间利用
根据地下空间资源条件、地面建设状况等评价地下空间开发潜力,落实细化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确定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分区,划定地下空间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重点建设区、一般建设区。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规划,明确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公用设施、地下防灾设施、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等的位置、开发深度、建设规模以及连通、避让等通则规定。
(11)优化综合交通
落实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综合交通规划提出的道路网、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停车设施等交通网络与设施的规模、布局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绿色低碳、分区差异等原则,统筹协调交通、用地、环境等空间要素,综合考虑慢行交通、机动交通、静态交通等各类交通的关系,优化并明确交通设施功能、规模、布局,提升交通出行环境。合理确定加油加气充换电站的位置、数量、规模和控制要求。
(12)配套公用设施
根据服务管理人口和总建设规模,落实上位规划,衔接相关专项规划和现状设施布局,明确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管线布局(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卫、管线(管廊)综合)。
(13)配套综合防灾设施
结合对灾害风险的评估,提出应对洪涝、台风、地震等灾害的措施,划定疏散和紧急避难场所,明确建设韧性城市的各项要求。
(14)制定竖向规划要求
落实竖向专项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的场地高程和道路、桥梁、堤防等控制点标高。提出空中、地面、地下分层开发、分层赋权、统筹管控模式。
(15)落实重要控制线
落实和深化上位规划所确定的控制线,依照城市绿线、蓝线、黄线、紫线管理办法等国家和江苏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控制条件。
(16)分街区管控传导
合理划分街区,明确街区编号、主导功能、规划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总规模、特别用途区和弹性发展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强度分区、住宅建筑总面积。明确街区内需落实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基础保障型社区生活圈服务要素)、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安全(防灾)设施等。
2、街区层面
(1)优化用地布局
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的实施需求,根据地块特点、权属单位开发意向及利害关系人意见,综合运用城市设计、交通分析、土地整备、经济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化研究, 结合土地收储及开发时序优化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性和规划实施可操作性。
(2)保障设施落地
以符合单元层次详细规划约束性指标和强制性内容为前提,在满足社区生活圈服务半径要求基础上,优化调整单元层次详细规划确定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广场、公用设施的位置及边界。细化非独立占地的公共、公用设施(开闭所、公厕、局部供水、排水和污水泵站等)布局并明确其落地方式及规模,优化市政管网布局,明确管线等级、平面位置和竖向控制等要求,确保设施不漏项、数量规模不减少、服务半径有保证、用地形态可实施。
(3)加强交通管控
根据单元层次详细规划确定的交通设施功能、规模、布局等要求,深化并明确各类设施的位置、控制点及控制界线,指导工程设计。针对道路系统、公交系统、停车系统等进行交通承载力评价,重点评价交通区位、交通容量与用地功能、开发强度的适配性。针对不满足交通承载力评价的情况,提出综合交通系统优化或用地功能、开发强度调整措施。
(4)确定地块控制基本指标
加强建设用地特别是工业项目、公益事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与国家、省关于建设用地指标相关规定的衔接。根据土地配置审批、开发利用、供后监管等管理需求,明确地块编号、地块边界、建筑退线、机动车出入口方位,确定地块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各类配套设施要求、混合用地地块内不同功能比例等控制指标和要求。街区层次详细规划确定的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指标为刚性控制内容。
五、规划设计时间要求
本项目规划编制时间约为30个日历天,具体进度节点要求为:签订设计合同后,10日历天内完成初步成果,20日历天内提交中期成果,并组织专家评审,30日历天内完成最终成果。
六、成果形式
详细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图纸、单元图则、街区图则)、附件及数据库。
1、规划文本(Word及PDF格式):
规划文本应当以条文格式准确规范、简明扼要表述规划结论,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2、图件(部分图纸需提供CAD格式):
图件包括图纸和图则两部分,制图精度不低于相关规范要求。
(1)图纸。主要包括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图(CAD和JPG格式)、空间潜力分析图、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图(CAD和JPG格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绿地水系规划图、公共空间体系规划图、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城市更新规划图、综合交通规划图、公用设施规划图、管线综合规划图、综合防灾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建筑高度分区规划图、“城市控制线”(含道路红线,城市蓝线、绿线、黄线)规划图、街区划分图(CAD和JPG格式)等。各地结合实际,可合并或增补图纸。
(2)单元图则(CAD和JPG格式)。包括各街区主导功能与规模、用地布局管控、各类控制线管控、各类设施管控以及城市设计引导等内容,采用图示和表格两种形式综合表达,图、表表达内容应保持一致。
图示内容包括:比例尺、风玫瑰、街区位置和范围,地块边界、地块编号和用地性质代码,各类控制线,各类非独立占地设施,开发强度分区、建筑高度、视线通廊等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其他必要管控要素。以不同颜色、线型、符号和标注表达管控内容和控制方式。
表格内容包括:主导功能、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特别用途区及弹性发展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居住用地规模、住宅建筑面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安全设施、绿地与广场等各类设施的类型、等级、数量、用地规模、设施规模以及控制要求;对图示内容的必要说明。
(3)街区图则(CAD和JPG格式)。街区图则采用图示和表格两种形式综合表达,图、表表达内容应保持一致。
图示内容应包括地块边界、建筑退线、机动车出入口方位、各类控制线、各类设施等;
表格内容应包括地块编号、地块用地分类代码、地块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配套设施、混合用地地块内不同功能的比例、备注信息等。
3、附件(Word以及PDF格式)。
规划附件包含规划说明、现状资料分析汇总、必要的研究报告、相关文件汇编等内容。规划说明着重对文本条文作出解释,阐述规划分析过程;现状资料分析汇总可单独编制,也可纳入规划说明;研究报告指在必要情况下针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的报告;相关文件汇编包括公众参与记录、部门意见、会议纪要、专家论证意见及修改落实情况说明等内容。
4、数据库
需在详细规划成果报批前提交规划成果数据库,并整合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库要求详见《江苏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或扬州市标准。投标单位需按照统一格式完成数据库入库文件。
七、其它
1、如在服务过程中发生服务问题,中标人需在接到采购人通知后需及时解决问题。否则, 由于中标人原因导致的采购人及其相关人员、事件的损失均由中标人承担,且采购人有权要求赔偿。
2、中标单位不得随意调整主要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如需调整须经采购人同意和备案。(提供相关承诺,格式自拟,原件扫描上传系统)
3、投标人应运营正常,制度完善,且人员综合素质满足或高于项目相关实质性需求。
八、节能产品要求
本次拟采购的产品如属于《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中强制采购范围内产品,各投标人应当提供获得国家确定的认证机构出具的、有效期之内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上述品目清单可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zcfg/mof/201904/t20190403_11849836.htm)查询,并在投标文件内提供由国家确定的认证机构出具的、处于有效期之内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原件,扫描上传,否则视为无效投标。(本项目涉及强制采购范围内产品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