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城市公园绿地专项规划(2019-2030)及盐城市绿道系统规划(2019-2030)编制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04250000009444 发布时间:2020-03-10 文档页数:43页 所需下载券:10
城市公园绿地专项规划(2019-2030)及盐城市绿道系统规划(2019-2030)编制项目

项目需求

分包一:

一、项目名称

盐城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9-2030)

二、规划背景

为高标准建设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围绕“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促发展”实施意见,整合、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 增加市民就近游憩空间,提高市区公园绿地系统建设的功能性、使用性、服务性、景观性、文化性等,我局组织编制《盐城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9-2030)》,旨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公园绿地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成为指导市区公园绿地系统建设以至更长时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

三、规划范围

盐城市区含亭湖区(含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都区(含城南新区、盐城高新技术开发区)与现行《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盐城市城南新区用地规划(2016-2030)》等范围相一致;大丰区规划范围与现行《大丰市城市总体规(2012-2030》规划范围相一致。

四、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9-2030年,近期为2019-2025年,远期为2026-2030年。

五、规划依据

国家及江苏省的相关政策、法规、条例和行业标准、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等。

六、规划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规划目标

本规划要突出科学性、超前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绿线规划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现状分析,结合城市功能对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按照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提出公园绿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分类提出规划设计要求、植物选择要求、景观要求、功能要求等,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生态多样的城市绿化新景观,实现市民出行300-500m就有一处游园,实现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与城市建设更好融合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 均衡分布,完善网络体系原则

从城市总体需求出发,均衡布置公园绿地,特别是游园,其服务半径在300-500为宜,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需求。

2.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本规划应结合地方特色,从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承出发,实现人与自然、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和谐统一。充分利用城市道路水系网络特征,合理布局城市公园绿地,有效利用展示城市文化,引导城市绿地体系的网络构建。

  1. 以人为本,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在规划范围内,从功能性出发,合理规划布局,满足居民的可达性,方便市民游憩休闲活动,有效地改善城市面貌,同时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强化绿地生态功能。

七、规划的主要内容

1.现状情况分析。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及公园绿地建设状况,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状况进行回顾与评价,结合现场调研和地区发展的态势等提出公园绿地发展目标。

2.发展条件分析。从区域层面,分析确定本地区的核心资源和关键发展要素,明确影响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发展条件分析要放大视野,在盐城市规划区以至更大层面分析,注重资源个性和差异发展的要求,确定不同地段公园绿地功能定位。

3.空间规划分析。分析规划区内的水面、绿地、标志建筑等要素,挖掘其空间资源,分析居民对区内的空间景观的感知,总结空间意向,结合用地结构、功能结构、道路结构,构建总体空间形态框架,提出开放空间及绿地景观系统的设计意向。

4.注重已有规划梳理。要根据提供的涉及所在地区的所有规划成果,进行认真分析梳理,注重规划的继承和合理利用,不得随意更改。对涉及现有规划尤其是批准规划的调整修改的,要作充分的论证和说明。

5.确定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依据城市建设重点,确定发展要求,同时对城市河湖水系、城市原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等的绿化治理提出建设意见和指导性措施。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老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相应的游园建设提出要求。

6.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在对市区绿化建设进行规划同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规划,包括规划目标与指标,突出绿化植物与技术经济指标,生态系统建设典型设计(包括树种选择和典型植物群落设计)、保护措施与对策。

7.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考虑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评价并从政策、组织、资金、制度、科技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保障内容。

八、成果要求

(一)成果构成

规划文本(含基础资料、现状分析、规划等)及图则,包含城市区域位置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区现状及规划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图、公园绿地分图则(按照绿地分类或者建设导则、景观塑造原则或者文化特色等等)

(二)成果形式

1.中间成果及论证材料各15套,最终成果包括说明、规划文本及附图,15套;

2.供汇报展示用演示文件各1份(分别为ppt和动画短片格式);

3.上述成果的电子文件一套(文字为doc格式,图纸为dwg格式和jpg格式)。

九、进度安排

本规划编制约为6个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可同步进行):

1.现状调查阶段(约1个月)

对市区现状进行调研与评价,提出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目标进行研究预测,拟定初步规划纲要,同时公开征集各界对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要求和建议,完成发展现状评价报告。

2.规划方案阶段(约2个月)

针对城市发展新的形势和条件,确定建设规划的目标和建设发展策略,并在空间上进行整合落实。在此基础上,完成初步规划方案,并组织汇报会。

3.中间成果阶段(约1个月)

根据战略方案阶段成果,进一步与各区、各部门进行交流探讨,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继续深化方案,完成中间成果,并组织中间成果汇报会。

4.最终评审成果阶段(约1个月)

以中间成果为基础,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评审成果,并完成成果评审。

5.成果完善和报批阶段(约1个月)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完善最终成果,对修改后最终成果报市政府审批,报省建设厅备案。

注:(1、投标人应提供相当于或优于以上要求的服务及工作,数量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在完成任务提交成果时,如工作量超过招标范围,按实际工作量结算费用,如工作量达不到招标数量,甲方按比例扣除乙方服务款)。2、相关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十、成果所有权归属

本项目的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归招标人所有,中标单位对成果负有保密的义务,如果中标单位需要利用成果,须征得招标人的书面同意。

 

分包二:

一、规划名称

盐城市绿道系统规划(2019-2030),以下简称绿道规划

二、规划背景

按照国家园林绿化“十三五”重点建设要求,为构建城乡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提升城乡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推进绿道的规划建设,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我局组织编制绿道规划,旨在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明确绿道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成为指导城乡绿道网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对于优化空间格局、促进城乡统筹、集约土地利用、完善民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市域。 市域指盐城市行政区范围,包括盐城市区(亭湖区、盐都区、大丰区)、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东台市的全部,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9-2030年,近期为2019-2025年,中期为2026-2030年。

五、规划内容

《盐城市绿道系统规划(2019-2030)》规划内容,包括市域绿道网规划、县(市、区)绿道网规划、绿道详细规划。

六、规划编制依据

国家及江苏省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和规范,以及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等。

七、主要工作内容及要求

在对盐城市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盐城市城市规划、各县城市规划,深化整合盐城市域绿道规划,对近、远期绿道系统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规划,明确绿道各要素建设要求。本规划编制完成后,作为盐城市绿道专项规划,指导绿道串联等相关项目的实施,可为绿道重点项目的安排提供依据。

1、规划设计目标

市域绿道以自然要素为基础,结合地方特色,串联城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水、城、林,城镇与乡村等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包括自然人文景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城市绿地、现代产业园和休闲设施等,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集生态保育、运动休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供城乡居民、游客步行和骑游的绿色开敞空间廊道系统。

  2、设计理念要求如下:

(1)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依托自然山水资源,规划绿道参与构建联通城乡的生态网络,有效协调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休闲游憩、健身康体等,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出行、娱乐康体、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网络的同步构建,发挥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方面考虑。

(2)依托线性元素,优化土地资源。立足本地资源条件,突出地域特色,重点落脚“三环四沿”:环湖、环山、环景(区),沿河、沿路、沿线、沿岸,实施干扰最小、成本最低的环境友好型建设。

(3)因形就势,实现多功能叠加复合。规划绿道考虑与道路防护、滨水岸线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通风廊道建设、生态网络连通等相关工程相结合,实现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美化、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物种保护等多功能复合。

(4)从政策、法规、行政、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盐城市绿道建设的实施措施、保障措施。

八、规划进度要求

本规划约为6个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可同步进行):

(一)现状调查阶段(约1个月)

对市区湿地资源现状进行调研与评价,提出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目标进行研究预测,拟定初步规划纲要,同时公开征集各界对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要求和建议,完成发展现状评价报告。

(二)规划方案阶段(约2个月)

针对城市发展新的形势和条件,确定建设规划的目标和建设发展策略,并在空间上进行整合落实。在此基础上,完成初步规划方案,并组织汇报会。

(三)中间成果阶段(约1个月)

根据战略方案阶段成果,进一步与各区、各部门进行交流探讨,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继续深化方案,完成中间成果,并组织中间成果汇报会。

(四)最终评审成果阶段(约1个月)

以中间成果为基础,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评审成果,并完成成果评审。

(五)成果完善和报批阶段(约1个月)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完善最终成果,对修改后最终成果报市政府审批,报省建设厅备案。

九、成果资料要求

1.规划成果

规划文本(含基础资料、现状分析、规划及建设导则等)及图则,包含包括市域绿道网规划(分类规划线路图)、各县(市、区)绿道网规划、绿道详细规划(含各种绿道分类图、配套设施设备图等、绿化廊道规划等)等。

3.成果形式

(1)中间成果及论证材料各15套,最终成果包括说明、规划文本及附图、基础资料,15套;

(2)供汇报展示用演示文件1份(为ppt格式);

(3)上述成果的电子文件一套(文字为doc格式,图纸为dwg格式和jpg格式)。

注:

1、投标人应提供相当于或优于以上要求的服务及工作,数量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在完成任务提交成果时,如工作量超过招标范围,按实际工作量结算费用,如工作量达不到招标数量,甲方按比例扣除乙方服务款)。

2、相关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十、成果所有权归属

本项目的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归招标人所有,中标单位对成果负有保密的义务,如果中标单位需要利用成果,须征得招标人的书面同意。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