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需求
注:
1、 如本章内容与其他章节有冲突,以本章内容为准。
2、 如本章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的,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3、 如本章内容与国家、地方强制标准相冲突的,以强制标准为准。
一、采购人提出的服务需求
(一)项目概况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目标,着力构筑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经济增长极,积极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安徽贡献。研究出台了《安徽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安徽省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铜陵实施方案见》等重大政策举措。
在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过程中,由于监管范围大、监管要素多,省级层面以及各地市都面临着信息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困难:沿江企业、项目监管困难、水生态监管问题(林地、湿地、荒地等面积大,难以监管)。因此迫切需要建设统一共享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以便对沿江生态环境进行及时、直观、有效地查询,实现对沿江 1 公里、5 公里、15 公里“三道防线”内的项目、企业数据、园区、生态环境数据、水质数据等进行统一监管与可视化分析。为此,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由各沿江地市承担建设开发与省统一共享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铜陵市作为长江(安徽)经济带沿线重要城市,长江入皖第三站,岸线长达 120 公里, 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文件要求,更好地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亟需启动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根据《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内容、标准及相关要求》等文件要求,依据《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建设方案》,建成一个基于遥感技术(RS)、地理空间技术(GIS)、物联网技术及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的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先进性。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路线和体系结构。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采用标准化产品,有较高的性能,符合当今世界技术发展的方向。综合利用先进的遥感数据分析技术对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遥感数据和高分辨率的无人机多元遥感数据进行分析。
可靠性。项目承担着“水清岸绿产业优”信息平台中各个数据库建设及相关监管目标的多期卫星影像图的审核、监管,数据量极大,应采取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体系架构。系统应能保证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持续可靠运行。
易操作性。系统设计过程必须考虑到易于操作、易于使用、界面友好等问题,不培训或只需少量的培训即可使用。
开放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具有开放性,应充分考虑网络、硬件的扩展,必须能跨平台运行,如 UNIX、 Linux、Windows NT 等平台。同时可以方便地与其他部门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便于系统未来的扩展。
实用性。系统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对各监管目标的合规性、精准性、及时性进行监管和评价的业务需求。系统应可方便、简单地供相关员工使用。系统应有相应的措施, 以帮助用户避免操作上的错误。系统所有的词汇、语言要求简单明了、无歧义。所有的用户在短时间的培训后就能使用系统。
规范性。系统必须严格符合主流的技术标准。
技术支持性:系统要求提供多方便的技术支持,包括在线帮助、用户手册、管理员手册、FAQ 等,技术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其它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系统环境,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
(二)建设内容及功能要求
本次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两大部分。
根据《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内容、标准及相关要求》该项目数据库共包括七大类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视频数据库、物联网数据库、图像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和元数据库。
数据格式:Shapefile
坐标系:CGCS2000 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
数据误差:5-10 米,比例尺:1:10000,存储内容:基础地理数据(表 1)。
表 1 基础地理数据
数据类型 |
内容 |
更新频率 |
备注 |
国家基础地
理信息数据 |
市县行政区划、河流 |
1 期 |
收集并进行数据整理 |
长江干流与
支流数据 |
长江干流与监管支流的水域边界
矢量数据 |
1 期 |
收集并进行数据整理 |
“三段线”数据 |
以长江干流数据为基础,长江沿江 1 公里、5 公里、15 公里矢量范围数据 |
1 期 |
已完成 |
湿地保护区
边界数据 |
各市重点湿地保护区边界数据 |
1 期 |
收集并进行数据整理 |
江豚保护区
边界数据 |
各市江豚保护区边界数据 |
1 期 |
已完成 |
2.1.2 专题数据库
数据格式:Shapefile
坐标系:CGCS2000 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
数据误差:10-30 米,比例尺:1:50000,存储内容:专题矢量数据(表 2)。
表 2 专题矢量数据
数据类型 |
内容 |
更新频率 |
备注 |
企业数据 |
企业、园区、在建项目、待建项目、排污口、船舶、码 头等位置与边界信息 |
1 期/年 |
已完成,需更新 |
土地确权数据 |
各地土地确权数据 |
1 期 |
收集并进行数据整理 |
林地分布数据 |
林地分布数据 |
2017 年起,1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林地变化数据 |
林地变化数据 |
2017 年起,4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矿山监管数据 |
矿山分布与矿山修复数据 |
2017 年起,1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水域分布数据 |
水域分布数据 |
2017 年起,4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水域变化数据 |
水域变化数据 |
2017 年起,4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河长制数据 |
各市待监管河段河长数据 |
1 期 |
收集并进行数据整理 |
易涝分级数据 |
易涝区域提取 |
1 期 |
数据分析 |
湿地监测数据 |
违法占用数据、恢复数据 |
2017 年起,4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江豚保护区监测数据 |
违法占用数据、恢复数据 |
2017 年起,4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耕地变迁数据 |
耕地分布与耕地占用数据 |
2017 年起,1 期/年 1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退耕还林还草数据 |
坡地耕地与退耕还林还草
数据 |
2017 年起,1 期/年 1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轮作休耕数据 |
轮作休耕分布数据 |
2017 年起,1 期/年 |
10-16 米数据分析 |
坐标系:cgcs2000 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
波段信息:红绿蓝三通道,影像为真彩色;畸变标准:10 米数据(1-2 个像素),1 米数据与无人机数据(10 个像素以内);比例尺:10 米数据(1:50000),2 米数据(1:10000),0.1 米数据(1:1000);存储内容:遥感影像数据(表 3)。
表 3 遥感影像数据
数据类型 |
内容 |
更新频率 |
备注 |
卫星遥感数据 |
地面分辨率 10 米卫星遥感数据, 覆盖铜陵市全域,面积 3008 平方公里 |
历史数据+2020 年(四期/年) |
需按期订购 |
卫星遥感数据 |
地面分辨率 2 米卫星遥感数据,覆 盖铜陵市全域,面积 3008 平方公里 |
历史数据+2020 年(四期/年) |
需按期订购 |
航测遥感数据 |
地面分辨率 0.1 米正射影像数据, 覆盖沿江 1 公里范围,面积 550 平方公里 |
历史数据+20020 年一期 |
每年 2 期,第 1 期调 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 |
无人机巡查数据 |
地面分辨率 0.1 米正射影像数据, 根据需要对重点企业、园区、项目、林地、湿地进行航摄 |
重点服务 |
拍摄视频或照片 |
2.1.4 视频数据库
视频数据主要存储视频传感器拍摄的视频数据。由协调当地环境部门重要排污口、重污染企业、长江沿线、矿山等视频摄像头,并提供标准接口,提供二次开发 sdk,支持对 RTSP 协议的推流,支持 RTMP 和 HLS 协议直播流。格式标准:格式定为 mpeg4 格式(详细依据各个地市的视频接口),视频清晰度:建议分辨率要求 800*600 及以上。
由协调当地环境部门物联网数据,并提供接口,并标注传感器名称、地理位置。
表 4 物联网数据
设备类型 |
传感器数据内容 |
要求类型 |
水质传感器 |
氨氮 |
必须 |
溶解氧 DO |
必须 |
|
高锰酸盐指数 |
必须 |
|
PH 值 |
必须 |
|
空气质量传感器 |
PM2.5 |
必须 |
二氧化硫 |
必须 |
|
二氧化氮 |
必须 |
|
一氧化碳 |
必须 |
|
臭氧 |
必须 |
|
PM10 |
必须 |
图像数据主要存储人工巡检上传的图像数据。格式为 JPEG 格式,图片数据主要为手机拍摄上传数据,要求图片数据拍摄到监管对象主要部分,另外清晰度不低于 1080*720。(建议图像数据带Exif 信息,信息包括拍摄时间、GPS 经纬度等信息)。
支持 DOC、PDF 数据上传与下载。
存储数据名称、数据大小、数据格式、数据创建日期、数据投影坐标系、分辨率、传感器类型、数据连接URL 等。
建设一个基于遥感技术和 GIS 技术的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企业、项目、园区、岸线、湿地、绿地、耕地、自然保护区等数据一体化空间展示和在线监管。
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可以充分展示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三道防线”内项目建设情况、企业关停搬迁情况、园区整改情况、岸线治理情况、湿地及绿地等生态修复情况,完整、客观地反映开展“十大行动”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平台还可以对定期收集或不定期巡检的各项数据信息和地理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提供分析结果,为环境保护提供预警预测,为相关工作考核提供支撑。指导各县区开展相应工作,并对各县区工作成效进行考核。
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需要的支撑平台主要有服务器的操作系统、GIS 基础平台软件和数据库软件。
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 1 公里、5 公里及 15 公里范围内待监管企业、园区、新建项目、待建项目、船舶、码头、排污口等信息上图,包含位置边界、名称、所属行政区等属性信息; 利用 2016 年以后历史影像和最新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对企业状态进行高频次监管;更新无人机数据对重点企业监管;满足各级行政单位数据查询、统计。
企业状态在线修改、企业相关信息录入、照片导入与记录企业整改情况。满足现有企业信息更新和新企业信息的添加。
利用现有的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和视频监控等传感器对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实时监测。
接入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排污口、断面、主要支流入江口等水质监测数据,以天为单位上图更新;满足按时间尺度和行政单位查询水质信息,统计达标率数据。
将沿江上下游断面信息、河长信息、水质监测传感器、视频监控信息接入系统进行实时展示。
对重点排污口水质、断面水质监控,对异常区域提供警告,排污口巡检人工现场排查照片上传功能等。
对企业、园区污染情况进行高频次影像监管:利用卫星数据分析企业污水排放情况及影响区域,对重污染企业利用无人机进行高频次巡航。
对市、县、镇三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实施监测,即时掌握污水处理情况和出水口水质达标情况。
通过单独提取出铜陵长江干流与支流水域所有水域区域,从而得到长江流域铜陵段分布专题图。对多时期的长江流域面积进行提取则可以得到长江流域变化图,从而可以监控水域面积的变多或变少。水体面积的监测可以为洪涝灾害提供依据,定期更新遥感影像和水域变化斑块数据对水域进行监管,对长江干流 15 公里内进行易涝区域标识上图,不同时期水域面积比较可以较容易发现受灾区域。
利用 DEM 数据对长江流域及其支流进行分级,提取低海拔及沿江区域,划分为易涝区域, 为抗洪抢险提供依据。
沿江 15 公里内林地分布数据上图,林长数据上图。以年为单位更新林地分布数据;以季度为单位更新林地范围影像数据和变化图斑对林地进行监管;满足按时间尺度和行政单位对 2017 年以后林地面积和林地覆盖率进行查询和统计。
沿江 15 公里内矿山分布数据上图,定期更新遥感数据对矿山变化面积和矿区生态治理修复情况进行监管;满足按时间尺度和行政单位对 2017 年以后矿山面积和矿山修复面积进行查询和统计。
长江干流 15 公里范围内土地轮作休耕情况上图,结合土地确权数据精准到田块和种植户尺度。对长江干流 15 公里农资施用量进行监管,精确到户;农资施用量数据须依托农资在线交易数据,能够实时查询交易订单和农资使用记录数据;满足按时间尺度和行政单位对轮作休耕面积、轮作休耕率、农资使用水平查询与统计。
长江流域大气质量监测数据以天为单位上图更新,满足按时间尺度和行政单位查询空气质量信息,统计达标率数据。
对长江干流 15 公里内湿地保护区、江豚保护区矢量范围上图。以季度为单位更新遥感数据对湿地、江豚保护区进行监管,分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面积。
以土地确权数据为基础,对沿江 15 公里内耕地数据上图,定期更新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和耕地违法占用图斑对耕地进行监管。对长江干流 5 公里范围内 25 度以上坡耕地进行上图, 定期更新遥感数据与退耕还林还草图斑;满足按时间尺度和行政单位对耕地违法占用、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及还林率进行查询和统计。
满足按照时间尺度、行政区尺度对被监管目标(如企业(个数、状态、搬迁率)、水质(水质达标率)、水域(水域面积)、林地(林地面积、覆盖率)、农业面源污染(轮作休耕面积、轮作休耕率、农资使用达标率)、保护区(违规使用面积,人工恢复面积与治理率)、耕地(违法占用面积与占用率、退耕还林还草面积与还林还草率)等)的数据信息和地理信息变化进行汇总、查询和统计分析。
展示所有的企业数量、一公里内企业数量、拆迁改造企业数量、整治完成率。将根据不同区域进行分类,并根据企业数量分布进行排行,可根据铜陵沿江各区县按照时间查看具体的数值。
长江沿线各区县植被覆盖率、覆盖率排行榜展示,满足单独查看每个区县的植被覆盖面积及水面面积。
各区县范围水质达标率、退耕还林面积与排行榜展示,满足不同区县数据查询。
针对每个县区,可查看区域详细数据,包括县区内的企业数量,长江一公里范围内的企业和园区数量,已经整改数量及整改完成率,展示详细的一公里、五公里、十五公里的企业占比情况,按照时间维度可以查看每个县区的企业分布及长江流域一公里范围内的企业数量变化图。可根据时间查看当前区域的企业改造数量,并可视化展示,并按此数据进行相关的绩效考核的数据参考。
可查看详细的企业信息,并将每个企业的分布、整改方式、时间、状态、完成度在列表进行展示,可以按照行政区进行查看,也可按照状态及时间进行查看。如发现该企业未按照提报时间进行整改完成,则对该企业进行标红警示,并将相应的指导意见在此企业详细进行填写,系统将此信息发送至关联的县区账号。
可详细查看我市城区及乡村黑臭水体信息,及时了解黑臭水体治理进度情况,对黑臭水体治理进度进行考核,未按计划治理完成的将进行标红警示。
对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生态警示片反映的问题及其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通过该系统及时追踪问题整改情况,了解问题整改进度,未按计划整改完成的将进行标红警示。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我市对沿江化工企业进行了摸排,对部分化工企业按照拆除、整改和提升三种方式进行治理。利用该系统我们及时掌握沿江化工企业拆除整改提升进度情况,未按计划整改完成的将进行标红警示。
统计汇总有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文件和资料,包含警示片、相关文件、通知和公告等,对相应的资料进行分类,便于内部查阅和下载。格式多样化:多种文档创建方式,文档编辑模板自定义,支持批量上传,全面支持 Html/Office/Wps/PDF/OFD/CEBX、图片、视频等文件格式,支持编辑、共享、删除、关联、失效、文档共享、借阅、版本等特性支持。
录入国家和省市历次明察暗访、监督检查情况,详细记录各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事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统计考核各地市整改落实情况,对滞后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警示。
大屏综合展示,集中展示核心数据。网页端展示,按“十大行动”分专题来展示,具体展示内容如下:
对不涉密的环保信息数据对外提供数据接口和信息公开。
将不涉密的环保信息数据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市政府网、市发改委网站公开展示,供公众查阅。
将环保信息数据提供数据接口,供其它部门信息系统使用。
通过在线监控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口等污染源和污水处理厂、大气、水质等的监测数据, 通过对数据分析,绘制曲线图、瓶图等。数据超过预警值则进行报警,并发送相关信息给相关负责人员。
开发基于Android 的移动系统(APP),要求最大支持 500 台并发数同时使用,并满足以下功能:
具有地图相关功能。支持拖动、放大、缩小或全屏浏览地图。支持地图查询、定位、导航、标记、测量等。支持不同时期影像对比。
具有项目查询功能。支持查询和显示监管要素的动态信息、监测数据、观测数据、分析数据。能按照数量、类型、治理状况、行政区划等条件对监管要素进行查询,以列表形式展示符合条件监管要素的详细信息。
具有信息采集功能,支持各监管要素信息的更新及相关多媒体信息的上传。
(三)技术要求
该项目数据平面坐标系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 3°分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 117 °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据库文件应采用 Shapefile(*.SHP)格式。
遥感影像图应采用国际工业标准无压缩的 TIFF 格式(*.TIF)。视频文件采用 mpeg4 格式。
图件文件一般应采用JPEG Image 文件格式(*.JPG)。
文本文件应采用 Microsoft Office Word 格式或Microsoft Office Excel 格式。
6.系统的业务逻辑只能使用 Java 程序来实现,避免使用数据库存储过程处理业务逻辑。
7.软件设计要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支持业务多级管理和权限控制;支持业务留痕机制。
★8. 第三方 GIS 地图引擎须是国产安全自主可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GIS 地图引擎,须支持服务器集群功能,支持开放式空间数据库互访功能、支持GIS 服务聚合功能。
能与国内外主流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对接,实现兼容。投标人提供承诺函(加盖投标人公章)
9.根据铜陵市数据资源局要求,本平台将部署在铜陵市政务云平台上。
网络及设备性能满足条件下,系统性能指标应当满足以下的参数设计要求:
1.系统需支持分布式部署,支持异步处理,确保在用户访问增加时,能平滑扩展,避免出现页面打不开、响应慢的情况。
2.单表查询情况下千万级数据检索响应小于 3 秒。
3.能满足同时在线 5000 人的用户需求,互联网前台单笔业务响应时间小于 3 秒;单记录互联网查询的响应时间小于 2 秒;统计响应时间小于 7 秒;所有更新处理、数据转换及传输时间≤12 秒;批量互联网服务业务办理要求有进度提示,平均控制在 20 秒。
4.5 个用户并发请求同一个中等复杂度的事物时,响应时间不超过 3 秒。
5.系统 TPS 不小于 1000。
6.保证系统的吞吐量,在高访问的系统部分体现高 I/O 的设计理念,避免出现瓶颈。
7.系统提供 7*24 小时的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 <1 天,平均系统恢复时间<30 分钟。
8.具有较强的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灾难恢复能力。系统在单台服务宕机场景下,需保障业务能够正常运行;为支持核心业务正常开展,系统需提供服务降级或服务限流功能。
9.所有共享数据可实现同步。
为保证数据安全,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为了保证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能够与安徽省级水清岸绿系统实现对接,投标人必须保证能够充分了解安徽省水清岸绿平台的技术架构和共享交换规则。
★投标人需书面承诺(加盖投标人公章)本平台能对接安徽省水清岸绿系统,并满足省长江办对铜陵市系统建设工作的考核要求。
(四)项目实施要求
软件平台交付为项目合同签订后 60 个日历天,通过第三方测评机构的安全及性能测试后,完成上线工作,数据库部分按项目要求分期发布到软件平台上进行交付。
投标人需为所投产品提供专业化服务,服务期为 3 年,服务期自系统通过终验之日起计算(软件提供 3 年质保,终身维保;硬件提供 2 年质保,终身维保)。服务内容包括:现场开发技术服务、故障排除、每日巡检服务、技术升级服务、接口服务、相关规范标准或业务变更后的修改服务。投标人须在报价中考虑此项费用,采购人不再另行支付。
投标人需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训措施,需提供详细的培训方案及培训课件,培训方案包括系统设计、系统部署、系统使用、系统运维等现场培训,如果有设备或软件的升级,升级前承建商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应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投标人须在报价中考虑此项费用,采购人不再另行支付。
本项目需提供 7×24 小时技术支持。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应用软件和硬件故障,项目承接单位应在接到电话后 1 小时内响应,技术人员须在 2 小时内到达现场(紧急时 1 小时内到达现场),4 小时内恢复使用,8 小时内完全修复。该平台后期的数据展示、阶段性的数据更新以及数据采集方面,有大量的后期处理工作,投标单位需书面承诺(加盖投标人公章)提供驻点服务支持,并在实施方案中具体描述如何实现项目后期的运维工作来保证项目的稳定性及持续性。投标人须在报价中考虑此项费用,采购人不再另行支付。
系统在上线稳定运行 1 周后,承建单位可申请系统验收,采购人将根据系统功能、性能、数据要求满足情况,组织相关验收工作。
除 4.2 中要求之外,以下费用由中标人负责,投标人须在报价中考虑该项费用,采购人不再另行支付:
3..对接有关部门、平台的数据费用;
4.平台建设完成后,由于省要求变化,需要相应升级所产生的费用。
(五)采购需求清单
序号 |
功能/模块/内容 |
备注 |
1 |
“水清岸绿” 大屏汇总展示系统 |
|
2 |
企业、园区、项目、排污口、船舶监管模块 |
|
3 |
污染源监管模块 |
|
4 |
江豚保护区监管模块 |
|
5 |
湿地监管模块 |
|
6 |
水域监管模块 |
|
7 |
林地、绿地监管模块 |
|
8 |
耕地变迁监管模块 |
|
9 |
土地轮作及休耕监测 |
|
10 |
矿山开采与修复监管 |
|
11 |
空气质量检测 |
|
12 |
绩效考评模块 |
|
13 |
资料中心 |
|
14 |
排查信息汇总管理 |
|
15 |
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接口开发 |
对接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矿 山监测、排污口监测和重点企业监测等 |
序号 |
名称 |
内容 |
期限 |
备注 |
1 |
卫星遥感影像图采集 |
铜陵市全域 3008 平方公里 3 米、10 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图 |
1 年 |
每年 4 期 |
2 |
高清正射影像图 |
铜陵市沿江 1 公里范围内 0.1 米分辨 率航测正射影像图,面积约 550 平方公里 |
1 期 |
每年 2 期,第 1 期调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 |
3 |
基础地理数据和专题数据收集、整理 |
基础地理数据包括行政界线、三段线、湿地、保护区、长江干流和支流等数据;专题数据包括企业、园区、项目、排污口、矿山、土地权属、DEM等数据 |
1 年 |
|
4 |
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 |
全市长江沿岸 1 公里内重污染企业 及重点监测的企业 |
1 年 |
按实际需要不 定期航摄 |
5 |
遥感数据预处理及发布 |
0.1 米航测正射影像一年提供两期数据覆盖监测区域;3 米遥感影像一年提供四期;10 米遥感影像一年提供四期。 |
1 年 |
|
6 |
遥感数据专题分析加工上图处理 |
水域变化、林地变化、易涝区域分级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监测统计、湿地、江豚保护区、耕地变迁、农田轮作休耕监测等遥感数据分析加工上 图处理 |
、
1 年 |
每年 4 期 |
7 |
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 |
对无人机航拍的数据进行同步数据 处理 |
1 年 |
|
序号 |
名称 |
内容 |
备注 |
1 |
操作系统 |
Windows server |
微软操作系统 |
2 |
工具软件 |
GIS 平台及相关工具 |
国产GIS 平台 |
3 |
数据库软件 |
满足海量数据应用调取 |
|
5.1.3 硬件需求
序号 |
名称 |
技术参数和规格型号 |
数量 |
单位 |
1 |
笔记本电脑 |
处理器:英特尔酷睿 i7-8550U 四核心 睿频至 4.0GHz 内存容量:16G DDR4 分辨率:15.6 英寸 FHD(1920×1080) 硬盘容量:128GB SSD+1TB 机械硬盘 显卡:AMD Radeon RX550 2GB GDDR5 独立显存 备注:★所投产品具有有效期内的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 |
3 |
台 |
2 |
数码相机 |
数码单反类型:单镜头套装传感器类型:CMOS 有效像素:3040 万像素画幅:全画幅 颜色:黑色 显示屏类型:触摸屏,高清屏镜头类型:中远摄变焦 镜头防抖:光学防抖 |
1 |
台 |
|
|
焦距(相当于 35mm):70-200mm 滤镜直径:77mm |
|
|
3 |
无人机 |
飞行器型号:T650A 重量:3440 g(含桨、两块电池) 最大起飞重量:4250 gGPS 悬停精度:垂直:±0.5 m(下视视觉系统启用: ±0.1 m),水平:±1.5 m(下视视觉系统启用:±0.3 m) 最大旋转角速度:俯仰轴:300° /s;航向轴:150° /s 最大俯仰角度:P 模式:35°(前视视觉系统启用: 25°); A 模式:35°;S 模式:40° 最大上升速度:P 模式/A 模式:5 m/s;S 模式:6 m/s 最大下降速度:垂直:4 m/s;斜下降:4 - 9 m/s 最大水平飞行速度:94 km/h 或 26 m/s (Sport 模式下) 最大起飞海拔高度:普通桨:2500 m;高原桨:5000 m 最大可承受风速:10m/s 最大飞行时间:约 27 min 动力电机型号:DJI 3512 室内定位悬停:标配 工作环境温度:-20°C 至 40° C 轴距:605 mm(不含桨,降落模式) 相机型号:禅思 X5S 尺寸:140×98×132 mm 重量:461 g(镜头套装) 支持的镜头:DJI MFT 15mm/1.7 ASPH (需安装配重圈和遮光罩) 传感器:CMOS,4/3” 有效像素:2080 万 FOV:72°(配合 DJI MFT 15mm/1.7 ASPH) |
1 |
架 |
|
|
图像分辨率:4:3, 5280×3956 ,16:9, 5280×2970 图像存储格式:DNG,JPEG,DNG+JPEG 视频存储格式:RAW,ProRes,MOV,MP4 工作模式:拍照模式,录像模式,回放模式 拍照模式:Micro SD: 单拍,BURST 连拍(3/5/7/10/14 张),AEB 连拍(3/5 张),定时拍摄,SSD: RAW BURST连拍 (3/5/7/10/14/20/∞ 张) 曝光模式:程序自动曝光,手动曝光,快门优先曝光光圈优先曝光 曝光补偿:±3.0 (以 1/3 为步长) 测光模式:中央偏重点测光,点测光(点测光区域可选 12x8) 测光锁定:支持 电子快门速度:8-1/8000 秒 白平衡:自动(AWB),晴天,阴天,白炽灯,日光灯,手动白平衡(2000K-10000K) ISO 范围:100 – 6400(视频),100 – 25600(照片) 视频字幕:支持 抗闪烁:自动,50Hz,60Hz PAL/NTSC 制式:支持 |
|
|
4 |
大屏 |
液晶拼接单元技术功能要求(3×3) 屏幕尺寸:46 寸,类型:DID FHD_LED,响应时间: 8ms; 拼接缝隙≤3.5mm,屏幕比例:16:9,可视角度:178° 亮度:500cd/m²,对比度:3500:1,分辨率:1920*1080 支持DVI、HDMI、VGA、YUV、S-video、DP 等信号输入接口 (包括大屏安装、调试及会议室安装大屏处的部分装 修) |
1
|
个 |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