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要求
1、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扬州城市客运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迅速,公众出行便捷程度不断提升,运输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公众出行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在2018年度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中,扬州市及其所有行政区域均被评为5A级,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获得很好的成绩。
随着“十四五”的到来,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交通运输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19年3月,扬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争创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示范城市暨交通强省扬州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打造“六大样板工程”,其中,打造中小城市公交发展模式样板要求建成“五横七纵”“好巴士”公交快线,规划建设城市地铁和有轨电车,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快速公交为主体,常规公交为补充,微循环和旅游公交、公共自行车等为延伸”的公交出行体系。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要求进一步提高运输服务品质,大力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提升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服务水平
按照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对“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要求,扬州市已启动谋划交通运输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为持续推动扬州城市客运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满足“十四五”发展要求,需要开展扬州城市客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同时,为了更好促进公共交通发展,需要相关公共交通服务政策评估。
2、规划范围与年限
规划范围:扬州市区。
规划期限:2021-2025年。
3、规划目标
通过本次扬州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及市县两级公交财政分担机制研究,明确“十四五”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对相关公共交通服务政策进行评估,指导扬州城市和城乡客运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和服务品质,推动扬州“公交都市”建成。
4、规划依据
(1)《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
(2)《城市公共交通条例》(2010)(征求意见稿);
(3)《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T15-2011);
(4)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的通知(交运发〔2014〕236号);
(5)《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6〕184号);
(6)《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交办运〔2016〕140号);
(7)《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5号);
(8)其他法律、法规及规划成果。
5、主要规划内容
①“十三五”城市客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通过调查调研,系统回顾和总结“十三五”期间扬州城市客运发展中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国家、省、市要求,从城市客运发展、设施建设、行业管理、改革创新等多层次、多方位分析扬州“十四五”城市客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定性、定量的提出需求内容、需求特征。
根据发展形势和需求,提出“十四五”城市客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及支撑保障技术的具体目标。
研究提出城市客运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研究运输服务、行业治理等方面发展重点与任务,研究提出规划、建设、信息化、安全与应急建设等发展重点,明确建设时序。
⑤“十四五”期间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年度计划
梳理扬州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目前的指标完成情况,对比创建目标,针对短板差距,制定“十四五”期间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年度计划,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确保完满完成国家“公交都市”的创建。
⑥保障措施
分析城市客运“十四五”发展在人才、资金、管理等多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2)相关优惠政策评估
梳理扬州市现行各类IC卡折扣免费、60分钟免费换乘、政府批准的持相关证件免费乘坐、其它经政府批准实施的需由政府购买的公交服务(如社区巴士免费运营、观光巴士十个月免费运营、法定节假日临时免费换乘中心公交免费接驳等)等优惠政策,对各项优惠政策的适用性进行评估,提请对不适用的优惠政策予以调整。
二、对项目成果的要求
成果应充分表达研究内容,并对下一步工作起到具有操作性的指导作用,研究成果应包含研究文本和附件等内容。
1、研究文本
阐述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2、附件
包括研究说明书等。
3、提交成果要求
(1)纸质文档应包括文本、说明书、专题研究等。
(2)电子文件应包括正式成果的所有电子文件。(图纸提交CAD格式、PSD格式和JPG格式,文本、说明书word格式)。
(3)汇报文件应为ppt格式。
三、其他
服务周期6个月,免费服务期1年。
2020年6月底前完成工作大纲;2020年9月底前完成中间成果;2020年12月底前完成评审,并提交最终成果。
项目验收:采购人组织专家论证会,对本项目进行验收。
本项目负责人须具备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提供相关职称证书复印件加盖投标人公章及投标人近三个月连续为其缴纳社保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