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服务需求及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定远县范岗国有林场2020年度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二次)实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运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采取目标树培育法,对项目区以马尾松、外松为主的松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培育,通过调整树种组成,改善林分结构,拓展林木生长空间,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有效地提高林木生长率,提高目的树种的产量和质量,发挥森林多重功能,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增加珍贵、大径材储备,维护国家木材安全。
二、主要技术规范:
定远县范岗国有林场2020年度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二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1、《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
2、《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林规发(2018)33号)
3、《关于做好2020年度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准备工作的通知》(林丰办〔2020〕2号)
4、《国家储备林划定办法(试行)》(办丰字〔2014〕43号)
5、《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林丰管字〔2013〕9号)
6、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LY/T 2787-2017)
7、《安徽省国家储备林划定设计调查技术方案》(2014年6月)
8、《定远县国家储备林划定调查报告》(定林政[2014]85号);
9、《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现有林改培技术规范》(试行);
10、《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
11、《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15)
12、《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
13、《安徽省苗木标准》(皖D/LY02-84);
14、其他有关林业方针、政策、法规和法律等。
15、安徽省林业局《关于下达2020年部门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林规函【2020】241号)
三、建设内容
1、现有林培育
范岗国有林场现有林改培共12个小班,面积2000亩,分别在白云山作业区6个、庙山寺作业区3个、泉坞山作业区3个。分别是:白云山作业区储备林17、19、20、22、24号小班以及3林班13号小班共6个小班,庙山寺作业区储备林小班55、56号以及12林班9号共3个小班,泉坞山作业区储备林2、6、8号小班共3个小班。其中17号、20号55号、56号小班是马尾松纯林,6号小班以朴树为主的硬阔混,其余小班均为湿地松纯林。所有小班设计为现有林改造培育。
按照目标树作业体系,对郁闭度0.8以上的中龄林确定目标树,伐除干扰树和差树,伐后郁闭度保留在0.7。
2、林道、集材道
维修林道0.3公里,林道宽4米,用于作业车辆(运输车辆和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作业车辆)出入。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基础,主要采取客土填筑,形成平整砂石路面。
3、防火道(带)
现有的防火道可以起到阻隔林火的作用,不需要另外增设防火道 。
4、工器具
作业前购置。主要购置油锯、砍刀、绳等,用于树木伐倒、打枝、截断、装运捆绑等,杂灌割除。
5、宣传牌
作业完成时树立。在项目区树立两块,宣传牌为砖砌混凝土结构,牌表面积2.5米×2米,厚度30厘米,宣传、警示、保护国家储备林。
项目建设方式为现有林改培,按照目标树培育法,通过间伐、抚育、补植、更换树种等技术措施,逐步形成以珍贵用材树种为主的复层混交异林龄林分,达到提高国家储备林品质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本次选定的目标树为麻栎、马尾松、朴树、黄连木、湿地松。
根据林分情况,对马尾松、湿地松纯林,尽量选择混生的麻栎、黄连木、朴树为目标树;湿地松在本地生长寿命期短,材质不佳,不宜作为最终目标树培养,只能暂时作为目标树,待补植麻栎等适宜树木代替。对林分中部分枝下高较低的保留木适当修枝。
培育技术措施(模型)表
模型号 |
模型名称 |
间伐 |
修枝 |
Ⅰ模型 |
以马尾松、湿地松为主的林分 |
暂时以马尾松、湿地松为目标树,林下阔叶树少的适当补植麻栎。逐渐淘汰马尾松、湿地松 |
适当修枝 |
Ⅱ模型 |
以朴树、麻栎等为主的硬阔混交林 |
伐除一些不利于珍稀珍贵目标树的其他树种,提升保留木生长空间,提高林木均匀度 |
适当修枝 |
现有林为中龄林、近熟林,已经过多年培育,林木生长旺盛,林相整齐。11个小班树种为马尾松、湿地松纯林,混生少量的朴树、麻栎、马尾松、黄连木等,1个小班主要树种为硬阔混。
根据林分现状,培育技术模型主要培育措施是间伐加补植麻栎,保留目标树,伐除干扰树和部分差树,降低密度,拓开目标树生长空间。设计间伐强度为株数强度10%—15%,蓄积强度5%—14%。补植树种为麻栎。
间伐实施时,首先确定目标树(一般使用油漆标定),再按设计强度伐除干扰树、适当伐除差树,注意控制伐木倒向,防止目标树受伤,必要时使用绳索控制。
目标树:是林分中符合培育目标并精心培育的林木,树干通直,不能是双叉木,树冠发育良好,冠幅应为树高的25%-35%之间,不偏冠;树干枝下高或只带细枝的树干高度达到6米以上;树枝细;没有因为生物或非生物因素造成的损伤,如多梢、树疙瘩等,。目标树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密度每亩25株左右,分布的均匀度,树型通直,树冠圆满,影响干型的大枝点高,无伤和病虫害。以及林中混生的有培养价值的珍贵珍稀树种。
干扰树:与目标树竞争阳光和向上生长的空间,影响目标树生长的林木,一般是那些材质较低或与目标树紧靠形成竞争的树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一般应首先伐除。
差树:是指火烧、断梢、双叉、腐烂、萌条、虫害、霸王木、被压木等,一般应考虑伐除。差树对于维护森林生态的自然和多样性,稳定林分有利,特别对于阔叶林分,可以防止大树的有用树干形成侧枝,因此虽然差树没有或经济价值很低,如果暂时不影响目标树生长,也可以保留,以维护森林生态的自然和多样性。
一般树木:林分中保留的非目标树但能促进目标树的自然整枝,遮蔽林地,生长中等或偏下的主要树或半生树种的林木,这些林木主要包括在目标树下层的麻栎等其他树木,这些树木的存在有助于林分形成复层异龄林,促进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形成,视间伐强度、林分密度和均匀度考虑伐或留。
通过此次间伐,林分保留株数在33株/亩--75株/亩,郁闭度0.7,待保留木树冠扩展,郁闭度达到0.8以上后需再次间伐,直至林分密度达到培育目标要求。
根据各小班现状,首先选择目标树,再按设计强度伐除干扰树、适当伐除差树。各小班间伐作业要求设计如下:
3林班13号小班,面积315亩,外松纯林,黄连木、朴树混生,林龄22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平均每亩74株,亩蓄积8.4立方米,郁闭度0.8。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暂时以外松为目标树,伐后林分,每亩66株,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亩蓄积7.2立方米,郁闭度0.7。间伐后进行补植麻栎,逐渐淘汰外松,麻栎补植要求,每亩30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优质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范岗储备林17号小班,面积126亩,马尾松纯林,林龄23年,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9米,平均每亩64株,亩蓄积11.2立方米,郁闭度0.8。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伐后林分,每亩58株,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9米,亩蓄积10.4立方米,郁闭度0.7。暂时以马尾松为目标树,间伐后进行补植麻栎,逐渐淘汰马尾松。麻栎补植要求,每亩30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优质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范岗储备林19号小班,面积112亩,外松纯林,少量马尾松、朴树、盐肤木等。林龄25年,平均胸径18厘米,平均树高13米,平均每亩62株,亩蓄积9.6立方米,郁闭度0.9。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暂时选择外松为目标树。伐后林分,每亩56株,平均胸径18厘米,平均树高13米,亩蓄积8.8立方米,郁闭度0.7。间伐后利用林间空地进行补植麻栎,逐渐淘汰外松。麻栎补植要求,每亩30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优质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范岗储备林20号小班,面积128亩,马尾松纯林,下木较多,有黄檀、楝树、朴树、棠梨等。树龄24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9米,平均每亩70株,亩蓄积9.8立方米,郁闭度0.8。该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伐后林分,每亩63株,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亩蓄积8.8立方米,郁闭度0.7。以淘汰马尾松补植麻栎,暂时以大进阶马尾松、麻栎、朴树为目标树。麻栎补植要求,每亩30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范岗储备林22号小班,面积51亩,外松纯林,下木较多,有麻栎、楝树、朴树、刺槐等。树龄16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平均每亩68株,亩蓄积9.8立方米,郁闭度0.8。该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伐后林分,每亩61株,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亩蓄积8.8立方米,郁闭度0.7。以淘汰外松补植麻栎,暂时以大进阶外松、麻栎、朴树为目标树。麻栎补植要求,每亩30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范岗储备林24号小班,面积126亩,松栎混交,树龄14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2厘米,平均树高8米,平均每亩120株,亩蓄积7.8立方米,郁闭度0.8。该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伐后林分,每亩102株,平均胸径12厘米,平均树高8米,亩蓄积7.4立方米,郁闭度0.7。以淘汰外松保留麻栎为目标,暂时以大进阶外松、麻栎为目标树,伐除部分外松。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泉坞山储备林2号小班,面积331亩,外松纯林,混生有麻栎、楝树、朴树等。树龄23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平均每亩68株,亩蓄积8.7立方米,郁闭度0.8。该设计实施疏伐,伐后林分,每亩58株,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亩蓄积8.2立方米,郁闭度0.7。以淘汰外松补植麻栎,暂时以大进阶外松、麻栎、朴树为目标树。麻栎补植要求,每亩30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泉坞山储备林6号小班,面积143亩,硬阔混生,有麻栎、楝树、朴树、刺槐、黄檀等。树龄30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0厘米,平均树高7米,平均每亩84株,亩蓄积5.6立方米,郁闭度0.8。该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伐后林分,每亩71株,平均胸径10厘米,平均树高7米,亩蓄积5.2立方米,郁闭度0.7。以淘汰干扰树为主少量补植麻栎,以黄檀、麻栎、朴树为目标树。麻栎补植要求,每亩15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泉坞山储备林8号小班,面积129亩,外松纯林,混生有麻栎、楝树、朴树、棠梨等。树龄21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4厘米,平均树高10米,平均每亩68株,亩蓄积7.6立方米,郁闭度0.8。该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伐后林分,每亩58株,平均胸径14厘米,平均树高10米,亩蓄积7.2立方米,郁闭度0.7。以淘汰外松补植麻栎,暂时以大进阶外松、麻栎、朴树为目标树。麻栎补植要求,每亩30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范岗储备林55号小班,面积174亩,马尾松纯林,下木较多,有麻栎、楝树、朴树等。树龄21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4厘米,平均树高9米,平均每亩84株,亩蓄积9.8立方米,郁闭度0.8。该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伐后林分,每亩71株,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亩蓄积9.0立方米,郁闭度0.7。以淘汰马尾松补植麻栎,暂时以大进阶马尾松、麻栎、朴树为目标树。麻栎补植要求,每亩20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范岗储备林56号小班,面积296亩,马尾松纯林,混生有麻栎、楝树、朴树等。树龄26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4厘米,平均树高10米,平均每亩68株,亩蓄积8.9立方米,郁闭度0.8。该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伐后林分,每亩58株,平均胸径14厘米,平均树高10米,亩蓄积8.4立方米,郁闭度0.7。以淘汰马尾松补植麻栎,暂时以大进阶马尾松、麻栎、朴树为目标树。麻栎补植要求,每亩25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范岗12林班9号小班,面积69亩,外松纯林,混生少量的朴树等。树龄26年,据现场调查,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平均每亩45株,亩蓄积6.5立方米,郁闭度0.8。该设计实施疏伐并进行割灌等抚育,伐后林分,每亩38株,平均胸径16厘米,平均树高10米,亩蓄积6.2立方米,郁闭度0.7。以淘汰外松补植麻栎,暂时以大进阶外松、朴树为目标树。麻栎补植要求,每亩30株,密度均匀,先进行块状整地,选择壮苗,前二年须进行除草。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清理出林区,并在林区路边集中堆放。
修枝是现有林培育的辅助措施,按照国家储备林培育优质大径材的目的,枝下高必须达到6米以上,甚至要超过10米,以保证用材部分的品质,需要根据林分的年龄、树木个体的情况、立地条件等确定目标树是否需要修枝。适当修枝可以减少树节,提高木材品级,在储备林培育中,修枝是必不可少的培育措施。修枝宜在晚秋或早春进行,以利伤口恢复。因储备林均已达中龄林以上,强度一般为弱度,保留冠高比2:3左右。
此次现有林改培,消耗活立木蓄积391.4立方米,目标树选择以麻栎、马尾松、湿地松、朴树为主,间伐后待林分郁闭度达到0.8以上后再次进行间伐,最终达到目标树保留密度每亩25株左右,形成复层林。本次改培林分中应至少连续两年进行割灌除草,以培育补植麻栎和其他可能的目标树替代树种。
3.5施工步序
此次改培小班为马尾松、湿地松、硬阔混林分,湿地松生长不是太好,且湿地松材质不佳,生长期短,不是理想的储备林树种,但林中朴树、黄连木较多,虽现在多处于下层,可以进行抚育培养,以期将来成为储备林目标树种,替代湿地松。
(1)标定目标树。间伐开始前由技术人员选择目标树,用白漆在树干胸高(离地1.3米)上方10—20厘米处画一圈做好标记,一般掌握株行距5—8米,每亩20株左右;对于少数小班中的马尾松、黄连木等,视树木分布及个体情况,可选择为目标树。
(2)标定伐除木。目标树标定后,根据其他树木对目标树的影响程度,按照设计的间伐强度和保留郁闭度要求,确定伐除木,做好标记(注意标记要显著不同于目标树,用蓝漆画“×”标记)。对林分中密度相对较大的地方或者因病虫等灾害影响已无培育价值的的差树应在保留郁闭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予以伐除。
(3)树木伐倒。组织专业采伐队,施工前进行适当培训,到达施工现场再次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目标树、伐除木。伐木时,注意控制伐木倒向,严防损坏目标树和其他保留木,必要时,辅以绳索控制。
(4)集材装运。打去枝桠,按要求造材,装车运出。
(5)割灌:对林中下木适当割除。既可以为麻栎补植开辟空间,也可对潜在目标树进行培养。修枝:对保留木适当修枝,二人一组,使用高枝油锯,使用便携式(折叠式)单梯辅助。先从枝条下方破口约三分之一深,再从上方下锯(粗大枝条应先浅锯一周截断树枝韧皮,防止撕裂损伤),直至枝条锯断。枝条脱离时,二人要注意防止钩挂砸伤(困难时可先栓绳予以控制)。切口尽量与树干平(平切),注意勿撕裂树皮。
(6)剩余物清理。及时清理作业剩余物,有利用价值的装车运出,没有利用价值的采取路边集中堆放。
(7)麻栎补植。按建设单位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