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服务
二、项目背景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知名度,推动城市文化出新出彩,促进湘潭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拟于2021年6 月 1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平政路392号关圣殿前殿建设“非遗”展示空间。
本次展陈服务招标的内容包括“非遗”展陈设计布置及文创产品销售区、实践体验区、非遗大舞台、实景体验区等设计布置。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非遗”展陈整体设计方案(整体设计、布局、结构造型、展示手段、氛围布置)、展陈实物征集、展厅场地、交互视频制作、布展施工组织等。
三、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服务;
2、项目位置:湘潭市雨湖区平政路392号关圣殿前殿;
3、指导单位(科室):湘潭市文旅广体局艺非科、湘潭市文旅广体局文物科、湘潭市文旅广体局计财科、湘潭市博物馆;
4、实施单位: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5、项目平面及视图示意:东西两侧2层共4间、南向2楼连廊及北向1楼栅栏处,面积约390平方米;
6、项目交付使用时间:2021年5月30日12时前;
7、展陈内容:计划展陈内容为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含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根据国家级及省级必须展;市区县选择展原则来设计方案)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107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9大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3人。 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 1.传统音乐:唢呐艺术(青山唢呐)(湘潭县) 省级非遗项目10项: 1.传统戏剧:花鼓戏(长沙花鼓戏)(雨湖区) 2.民间音乐:韶山山歌(韶山市) 3.传统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湘乡石坝鼓传统制作技艺)(湘乡市) 4.传统技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雨湖区) 5.传统技艺:制伞技艺(石鼓油纸(布)伞制作工艺)(湘潭县) 6.传统技艺:毛氏菜制作技艺(韶山市) 7.传统技艺:张新发槟榔制作技艺(岳塘区) 8.民 俗:槟榔习俗(雨湖区) 9.传统舞蹈:龙舞(湘潭火龙)(岳塘区) 10.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育:巫家拳(雨湖区) 市级非遗项目41项: 1.民族语言:湘乡方言 (湘乡市) 2.传统戏剧:石鼓木偶戏 (湘潭县) 3.传统美术:响塘剪纸 (雨湖区) 4.传统美术:彩纸折叠艺术 (岳塘区) 5.传统技艺:湘潭龙牌酱油(原生态) (雨湖区) 6.民 俗:湘潭火龙灯(壶天火龙灯)(湘乡市) 7.传统技艺:灯芯糕 (岳塘区) 8.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杨林杂技 (韶山市) 9.民间文学:韶山传说 (韶山市) 10.传统美术:湘潭剪纸(湘潭县剪纸、韶山如意镇剪纸) (湘潭县、韶山市) 11.传统戏剧:韶山皮影戏 (韶山市) 12.传统技艺:韶山民间小窖酿酒工艺 (韶山市) 13.传统舞蹈:湘潭虾舞 (雨湖区) 14.传统音乐:梅桥夜唢呐 (湘乡市) 15.传统技艺:韶山民间地缸酿米酒工艺 (韶山市) 16.传统技艺:白石铁笔精雕 (湘潭县) 17.传统技艺:湘乡烘糕 (湘乡市) 18.传统技艺:水府火焙鱼 (湘乡市) 19.传统技艺:湘乡蛋糕 (湘乡市) 20.传统技艺:篾席编制 (湘乡市) 21.传统技艺:育塅蓑衣手工编织 (湘乡市) 22.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育:虞唐高跷 (湘乡市) 23.传统医药:杨氏正骨术 (雨湖区) 24.传统舞蹈: 打油鼓(油鼓舞)(岳塘区) 25.传统医药:刘光霁家传黑药(主治骨病)(岳塘区) 26.传统技艺:映月潭水鱼制作技艺(岳塘区) 27.传统技艺:湘潭法饼制作技艺(雨湖区) 28.传统技艺:石灰泥鳅制作技艺(雨湖区) 29.传统技艺:韶山铜器铸造技艺(韶山市) 30.传统美术:湘潭清刀木雕(湘潭县) 31.传统美术:云湖桥核雕(湘潭县) 32.传统音乐:湘乡民歌(湘乡市) 33.民 俗:云门寺观音信俗(湘乡市) 34.传统戏剧: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湘乡市) 35.传统医药:彭氏七灯星灯火炙技艺 36.传统医药:周氏药酒酿泡技艺 37.传统美术:湘潭炭精粉画 38.传统技艺:荷塘土鸡制作技艺 39.传统技艺:毛田茶制作技艺 40.传统技艺:护腩汤制作技艺 41.传统医药:李氏正骨术
县级非遗项目55项: 韶山市: 1、民间文学:韶山方言 2、传统戏剧:地花鼓 3、传统戏剧:湘 剧 4、传统舞蹈:生活习俗舞 5、传统舞蹈:龙灯舞 6、传统舞蹈:跳丧舞 7、传统美术:韶山木雕 8、传统美术:毛体书法 9、传统技艺:农畜产品加工 10、传统技艺:烧 造 11、传统技艺:编制扎制 12、传统技艺:米刻技艺 13、民 俗:诞生、命名 14、民 俗:满月、周日、周岁 15、民 俗:婚嫁习俗 16、民 俗:寿诞礼仪 17、民 俗:丧葬习俗 18、民 俗:鬼节 19、民 俗:祖先信仰 20、民 俗:巫术与禁忌 湘乡市: 21、传统技艺:梅桥床雕工艺 22、传统技艺:壶天孔明灯 23、传统技艺:潭市豆腐 24、传统技艺:湘乡咸(圆)鸭蛋 25、传统技艺:潭市米酒药子 26、传统技艺:壶天红薯粉丝 27、传统技艺:湘军菜 28、民间文学:壶天天子山的传说 29、民间文学:月山褒忠山的传说 30、民间文学:泉塘仁义碑的传说 31、民间文学:泉塘城隍受贿遭雷劈 32、民间文学:泉塘双波托的故事 33、民间文学:龙洞仙女山的传说 34、民间文学:龙洞少年毛泽东的故事 35、民间文学:虞唐夜歌起场歌 36、民间文学:虞唐耍狮灯赞歌 37、民间文学:泉塘物候歌 38、民间美术:湘乡剪纸 39、民间美术:潭市泥膏像、印像板 40、民间杂技:金薮孙悟空过火焰山 41、传统医药:翻江腰丹秘方 42、传统医药:梅桥蛇伤治疗 43、传统医药:东郊乳腺肿块消除法 44、传统医药:东郊肾结石消除法 45、传统戏曲:金石皮影戏 46、传统戏曲:壶天花鼓戏 47、传统戏曲:白田皮影戏 48、民 俗:云门寺庙会 雨湖区: 49、传统美术:吴升平异形刀法 50、传统美术:刻 瓷 湘潭县: 51、传统美术:锦石剪纸 52、传统技艺:中路铺药糖制作技术 53、传统技艺:云湖桥核雕 54、传统技艺:隐山木雕 55、传统技艺:花石豆腐制作工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莫柏槐 (唢呐艺术(青山唢呐)),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 1、吴升平(湖南皮影戏) 2、毛继余(韶山山歌) 3、毛爱霞(韶山山歌) 4、张刚强(张新发槟榔制作技艺) 5、颜亮鸣(巫家拳) 6、吴渊(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 7、毛桃芝 (毛氏菜系制作技艺)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3人: 1、刘慧(花鼓戏(长沙花鼓戏)) 2、娄向前(花鼓戏(长沙花鼓戏)) 3、莫惠馨 (唢呐艺术(青山唢呐)) 4、程帅(韶山小窖酿酒工艺) 5、周汉宇(石鼓油纸(布)伞制作工艺) 6、李经世(壶天火龙灯) 7、刘岳权(梅桥夜唢呐) 8、谭光明 (湘潭虾舞) 9、宋国林(龙舞(湘潭火龙)) 10、尹国军 (龙舞(湘潭火龙) 11、王培其 (龙牌酱油(原生态)酿造技艺) 12.陶进芳(龙牌酱油(原生态)酿造技艺) 13、颜凯章(巫家拳) 14、彭文(彭氏七星灯火炙技艺) 15、杨石泉(杨氏正骨术) 16、钱继明(打油鼓(油鼓舞)) 17、胡军(灯芯糕制作技艺) 18、黄涛(韶山民间地缸酿米酒工艺) 19、丁意雄(湘乡石坝鼓制作技艺) 20、周景祥(虞唐高跷) 21、万望林(水府火焙鱼制作技艺) 22、陈雄卫(湘乡烘糕制作技艺) 23、张新龙(湘乡烘糕制作技艺) |
8、展陈理念:项目强调“是湘潭的”,也“是非遗的”。观众不仅只是观摩,还能沉浸、体味、互动、传习。展示内容也不仅是物态实物,还有动态场景、表演、演示,包括戏剧、曲艺、音乐、市井民俗吆喝等声音也作为展示内容,辅以多点投影、幻影成像、集音罩等高科技手段,体现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帮助观众了解湘潭的非遗资源和非遗特色。
四、整体设计布置要求
1、展陈布局规划
整个展厅设在湘潭市雨湖区平政路392号关圣殿前殿东西两侧2层共4间、南向2楼连廊及及北向1楼栅栏处,面积约390平方米;分为5个功能区,根据展示内容,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绘制平面规划布局图、人流观展动线图。
序号 |
展陈规划 |
展区面积(㎡) |
展陈设计形式 |
1 |
“非遗”展示区 |
160 |
特装展陈设计 |
2 |
文创产品销售区(文创商店) |
80 |
特装展陈设计 |
3 |
实践体验区(非遗传习所) |
80 |
特装展陈设计 |
4 |
非遗大舞台(戏剧曲艺场景) |
30 |
特装展陈设计 |
5 |
实景体验区(纸影戏) |
40 |
特装展陈设计 |
详情请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