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注:
本采购需求中提出的服务方案仅为参考,如无明确限制,投标人可以进行优化,提供满足采购人实际需要的更优(或者性能实质上不低于的)服务方案,但此方案须经评标委员会评审认可。
一、采购需求前附表
二、项目概况
2020 年汛期,安徽省长江及巢湖、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同期发生大洪水。在防汛抗洪斗争中,一批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暴露出防洪减灾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围绕 2020 年大水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薄弱环节,结合列入国家有关方案或规划的项目情况,按照“在建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特编制《安徽省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21 年至 2023 年全省水利建设各类项目主要目标任务和分年度实施安排意见, 全力推进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灾后水利工程建设。
三、服务需求
1.编制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于防洪排涝,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和供水水源保障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突出问题导向,以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农村供水、水资源及河湖管理等短板弱项为治理重点,查摆问题的原因。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治理。以河湖水系为单元,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协调解决洪、涝、旱和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着力提高河流的防洪除涝和供水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坚持突出重点,近远结合。紧扣洪涝(旱)灾害暴露的突出水利薄弱环节与短板,统筹安排、超前谋划、着眼长远、合理布局、近远结合,分步实施,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2.主要内容
(1)调查安徽省现状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农村供水基本情况、水资源和河湖管理现状,以及历史洪涝、干旱灾害,重点介绍 2020年洪涝灾害和 2019 年干旱灾情;从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农村供水工程、水资源及河湖管理四方面,充分分析安徽省现有水利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
(2)根据洪涝(旱)灾害中暴露出的防汛抗旱薄弱环节,依据流域防洪规划、综合规划和相关水利建设规划,明确安徽省今后三年水利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防洪排涝工程方面,着力推进新建水库、水库移民、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低洼易涝区排涝、水文监测预报预警、巢湖流域排洪畅通、江心洲外滩圩迁建等“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城乡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配置工程方面,按照全面构建“调引蓄提、互连互通、多源互济”的供水保障格局,重点推进引江济淮、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等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开工建设怀洪新河灌区工程,实施淠史杭、驷马山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农村供水工程方面,根据《安徽省农村供水保障规划(2020—2025 年)》,结合 2020 年洪涝受灾情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发展方向,以区域供水规模化供水为主体,以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为补充,以分散供水为托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水资源及河湖管理方面,一是水资源管理,包括严格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以及安徽省实施方案,持续推进节水载体建设,落实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以及加快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等;二是河湖管理,包括完成全省重点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健全河湖水域岸线准入制度,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从全面建立转向全面见效,全面启动“一河(湖)一策”实施情况评估等。
(3)根据上述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以及项目相关规划指标,估算项目总投资;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提出各类项目 2021 年至 2023 年分年度实施安排意见。
3.主要成果
(1)《安徽省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总报告及项目清单表等;
(2)相关专题报告,包括新建水库、水库移民、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低洼易涝区排涝、水文监测预报预警、巢湖流域排洪畅通、江心洲外滩圩迁建等。
4.进度要求
(1)合同签订后 1 个月内,提交《安徽省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及相关专题报告;
(2)合同签订后 2 个月内,完成《安徽省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送审稿)》及相关专题报告。
四、报价要求
本项目采用总价承包方式,报价应包含人工费(含差旅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税金、措施费、利润、服务期限内的风险费用、前期资料的收集等完成本次招标范围内工作所发生的全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