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要求(采购需求)
一、项目名称:黄河新村国控站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服务项目
二、本项目不接受超过200万元(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的最终报价。
三、项目概况
1、采购人: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政府和平街道办事处
2、项目名称:黄河新村国控站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服务项目
3、项目地点:徐州市泉山区
4、服务周期:12个月
5、项目背景:
为掌握泉山区黄河新村国控点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查找污染热点、解析污染成因,切实改善泉山区环境空气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区域环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力争“指数下降、位次前移”,为泉山区提供以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基础,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打造多维度的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平台。基于多维度数据的挖掘、融合、协同和同化等关键技术,获得更加准确数据支持的立体生态环境监测感知体系。综合监测服务能更为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整体态势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精准治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全方位提升大气环境动态监测、污染溯源能力。动态监控重点管控区域内的污染动态,对重点区域周边污染进行污染快速溯源,测管联动,精准治理,找准本地污染的成因和来源,进而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四、 服务内容及要求
1、服务内容清单
序号 |
服务内容 |
服务周期 |
说明 |
1 |
高空瞭望监测服务 |
12月 |
含支架、避雷装置及网络接入费用,视频信号需接入综合管理分析平台 |
2 |
微型空气站监测服务 |
12月 |
含安装调试及网络接入费用,数据需接入综合管理分析平台 |
3 |
激光雷达运维服务 |
12月 |
现有激光雷达设备日常保养,维护,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
4 |
空气质量分析研判服务 |
12月 |
监控黄河新村国控点环境空气质量实时数据,判断分析各类异常数据 |
5 |
日常大气污染源巡督查服务 |
12月 |
参与黄河新村周边各类污染源的调研和排查工作。帮助建立和细化目标区域内污染源清单 |
6 |
污染物扩散和对目标点影响的评估 |
12月 |
结合常规扩散模型,评估污染物排放扩散对目标点的影响 |
7 |
整合各类环境空气监测数据 |
12月 |
整合利用泉山区现有各类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包括而不仅限于工地扬尘监测、国标法对比站监测、国标法网格化监测、激光雷达监测、非国标法监测、现场视频监控等 |
8 |
管控建议(含目标点微环境治理) |
12月 |
提出管控重点和管控建议,明确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源,协助合理管控国控点微环境 |
9 |
驻场服务 |
12月 |
建立研判分析制度,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提供合理建议 |
2、服务要求
2.1高空瞭望监测服务
在黄河新村国控点周边选择合适高点,安装视频瞭望监控设备,结合激光雷达扫描,对重点区域进行整体监测,及时了解全面情况。计划在站点周边选择合适高点设置高空瞭望摄像机两套。
设备技术参数如下:
400万像素,支持最大2560×1440@60fps高清画面输出
焦距f=5.6~208mm,37倍光学变倍,16倍数字变倍
支持H.265高效压缩算法,可较大节省存储空间
星光级超低照度,0.0005Lux/F1.5(彩色),0.0001Lux/F1.5(黑白) , 0 Lux with IR
支持三码流、ROI、光学透雾、宽动态、电子防抖等功能
支持3D定位功能,通过客户端/IE可实现点击跟踪和放大
支持巡航扫描、花样扫描等多种扫描方式
支持断电记忆功能,上电后自动回到断电前的监控场景
支持守望功能,预置点/花样扫描/巡航扫描可在空闲状态停留指定时间后自动调用(包括上电后进入的空闲状态)
支持预置点/辅助输出/多种扫描方式的定时任务功能
水平方向360°连续旋转,垂直方向+40°~-90°旋转
水平速度为0.1°~100°/s,垂直速度为0.1°~40°/s
水平预置点速度100°/s,垂直预置点速度40°/s
支持比例变倍功能,旋转速度根据镜头变倍倍数自动调整
支持网络和模拟信号双输出,云台控制分级操作
自动智能雨刷,采用汽车雨刮片,耐候性好,更换方便
内置GPS、北斗卫星定位模块,电子罗盘,支持可视域。
红外200米
2.2微型空气站监测服务
建设空气质量微站网络,对老旧小区、餐饮集中区、重点拥堵道路开展监测。计划设置空气微型站五套。
微型空气站集成气态污染物检测模块、颗粒物检测模块、气象参数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市电供电系统等。监测因子包含: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
微型空气站参数:
设备名称 |
量 程 |
分辨率 |
检出限 |
精度 |
PM2.5 |
0-1000ug/m3 |
1ug/m3 |
10ug/m3 |
/ |
PM10 |
0-2000ug/m3 |
1ug/m3 |
15ug/m3 |
/ |
一氧化碳 |
0-200ppm |
10ppb |
/ |
±5%FS |
二氧化硫 |
0-1ppm |
1ppb |
/ |
±5%FS |
二氧化氮 |
0-1ppm |
1ppb |
/ |
±5%FS |
臭氧 |
0-1ppm |
1ppb |
/ |
±5%FS |
温度 |
-40-+80℃ |
0.10℃ |
/ |
±1℃ |
湿度 |
0-100%RH |
0.1%RH |
/ |
±3%RH |
风向 |
0-360° |
1° |
/ |
±3° |
风速 |
0-60m/s |
0.1m/s |
/ |
0.3 m/s |
气压 |
100-1200hpa |
0.1hpa |
/ |
±0.5hpa |
2.3 激光雷达运维服务
对黄河新村站点现有安装的固定气溶胶激光雷达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
具体维护内容:
1、落实维护各个环节,做好对设备的巡检工作,做到技术资料、原始记录齐全。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一次,对设备进行简单维护和维修,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与隐患。
维护计划:
1、需制定维护计划,在日常维护中做好运维记录。定期上报运维情况表,并提交书面总结报告。
2、各种记录在年底装订成册,归档保存,档案中的表格应采用统一的标准表格。
3、记录应清晰、完整,运行维护记录应在现场及时填写,有专业维护人员的签字。
2.4空气质量分析研判服务
实时监控大气污染数据并负责每日数据分析,针对出现的非常规数据恒定、缺失、偏离、波动、倒挂等及时分析研判,组织应急污染源排查或联系监测设备运维公司
按要求发布分析日报、周报、月报,各类专项分析报告等;在重污染天气(预测AQI日均值>200)时,按照相应的预警机制要求启动相应级别预警,严格落实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实施方案。
2.5日常大气污染源巡督查服务
利用监测体系的快速反应且指向性明确的特点,精准定位污染源,实时调动监管责任主体单位。查找区域内的污染排放单位,更新大气污染源清单,标识清单中的污染源状态,通过与相关部门定期会商,对污染状态的污染单位进行强力监管、整改,逐一消除区域内的污染源,真正减少区域内部大气污染排放,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督查人员携带便携式检测设备对重点区域内污染源每日进行辅助巡督查服务。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可增加督查力度,并可对专项督查提出建议。如取暖季辅助相关部门做好散煤治理督查工作;对空气站站点楼顶尤其监控区域清扫工作;对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区域的划定指导;对重点区餐饮业进行全面排查监测,确保各餐饮单位要配套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备,政府相关部门要求不达标的餐饮业及时更换高效油烟净化设备,确保达标排放;在重点行业VOCs治理方面,积极推进商用及家用溶剂产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控制的指导工作等。
2.6污染物扩散和对目标点影响的评估
充分利用“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各类模型,针对点源、面源、体源污染物排放对目标点的扩散影响,分析量化环境影响数据。常用模型包括AERSCREEN、ADMS、AERMOD和CALPUFF等。
2.7整合各类环境空气监测数据
完整的归纳采集并分析区域内各类环境相关数据(包括气象数据:温度、湿度、风向、风力,环境特征污染物数据:AQI、粉尘、PM2.5、PM10、SO2、NO2、CO、O3、VOCs、激光雷达、视频监控、当前管控预警级别),同时综合运用监测设备、卫星遥感、地理及气象信息、大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技术,展现目标区域内大气污染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态势,建立污染源排放、气象条件、监测点数据之间的管理体系,为制定客观、合理、有效的大气污染管控措施提供信息支持和系统服务。
2.8管控建议(含目标点微环境治理)
针对一段分析周期内的数据表现和治理现状,提出管控重点和管控建议,明确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源。
通过小范围调剂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风力、风向),同时利用各类治理工具提高小范围内局部空气质量,并达到重要目标点微环境管控的目的。
2.9驻场服务
安排不少于两名专业分析人员进驻办公,对日常数据进行分析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