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连云港市赣榆区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管理系统)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09270000181994 文档页数:59页 所需下载券:10
连云港市赣榆区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管理系统)项目

项目要求

一、本项目不接受超过165万元的报价

二、项目名称:连云港市赣榆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

三、项目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应急管理部的决策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等文件要求,认真做好连云港市赣榆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为客观认识全区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普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四、技术和服务要求

(一)技术要求

1、编制方案

根据国家、省、市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据“政府统一组织、分级组织实施、多部门协同开展”的思路,根据任务清单,开展咨询、 调研等工作,编制及汇总连云港市赣榆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

  • (1)编制工作方案。依据国家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普查工作方案,包括普查任务、普查内容、职责分工、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内容。

    (2)编写实施方案细则。编写应急的专题技术方案,包括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历史灾害调查、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重点隐患调查等;同时协调自然资源、地震、气象、水利、林业、交通运输和住建等部门汇总其各自负责的单灾种、承灾体等调查的专题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最终编制形成本级的普查实施方案。

    2、培训材料编制及宣传

    结合本地区特点,开展教材梳理编辑和电子教案编写工作,主要是对国家下发的应急类技术规范、实施方案、国家及省级政策发文等内容进行梳理编辑成册。使相关人员深入了解风险普查的目标、主要任务、普查的范围、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等内容。

    3、开展普查宣传

    结合连云港市赣榆区实际情况,设计、制作、印刷宣传横幅、海报、手册,刊发普查报道,制作宣传视频等。

    4、数据汇总整合

    (1)统筹协调对接各部门(地震、自然资源、气象、水利、林草、住建、交通、应急等),完成已有基础数据和图件的汇总整理、分析处理等工作。

    对连云港市赣榆区已有基础数据、图件进行整理和汇总。充分利用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地名普查、地震区 划与安全性调查、重点防洪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全国山洪灾害风险调 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草地资源调查、全国气 象灾害普查试点等专项调查和评估成果,完成本级层面已有数据成果、 图件整理汇总。

    (2)将地震、自然资源、气象、水利、林草、住建、交通、应急等普查成员单位提交的成果按照部门和数据类型并结合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汇总整合、入库等工作,形成区级普查成果。

    5、普查实施

    (1)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开展连云港市赣榆区公共服务系统承灾体调查。具体调查对象包括: 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公共文化场所、旅游 景区、星级饭店、体育场馆、宗教活动场所、大型超市/百货店/亿元以 上商品交易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保障服务能力信 息及灾害属性信息。

    (2)历史灾害灾情调查

    包括历史年度自然灾害灾情调查、重大历史自然灾害调查。

    ①年度历史灾害灾情调查统计。调查1978-2020年县级行政区 逐年各类自然灾害的年度灾害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基本信息、灾害损失信息、救灾工作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等。

    ②重大历史自然灾害调查。根据省级工作安排,调查1949-2020 年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灾害信息,主要包括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强度、范围等基本信息、灾害损失与应对信息、救灾与恢复重建等工作信息。

    (3)综合减灾能力调查

    包括政府减灾能力调查、企业与社会组织减灾能力调查、乡镇与社区减灾能力调查、家庭减灾能力调查。

    ①政府减灾能力调查。主要调查灾害管理能力、专业救援队伍(综合性消防、森林消防、地震、矿山/隧道、危化/油气、海事)、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应急避难场所和渔船避风港。

    ②企业和社会组织减灾能力调查。主要调查救援装备资源、保险和再保险企业综合减灾能力、社会应急力量综合减灾资源。

    ③乡镇和社区综合能力调查。主要调查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基本情况、人员队伍情况、应急救灾装备和物资储备情况、预案 建设和风险隐患掌握情况等内容。

    ④家庭减灾能力调查。抽样调查家庭居民的自然灾害风险和识别能力、自救和互救能力等。

    (4)危险化学品企业(含加油加气站)调查

    调查危化品企业的空间位置和设防情况等信息;调查危化品企业的 抗震设防标准、洪水设防标准、台风防护、地质灾害防护等主要自然灾 害防护要求执行情况;调查和统计危化品企业的自然灾害防护达标情况。

    6、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管理平台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管理平台包含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可视化管理系统、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管理系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资料管理系统、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共享管理系统。

    ①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可视化管理系统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全信息可视化展示系统包含主要灾害致灾、 历史灾害、承灾体、 综合减灾能力、重点隐患的主要指标及统计信息,如历史灾害发生次数、高发的自然灾害、 承灾体总量、各层级减灾资源的情况等。充分提取分析各分系统数据,提供形式多样、内容直观、二三维一体化的展示服务。将各类安全风险源、减灾救灾资源、大型关键设备等信息映射到“一张图” 中,通过一图精准“掌握” 风险位置,一图“尽知” 风险态势。

    ②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管理系统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管理由六大自然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水旱灾害、海洋灾害、 森林和草原火灾)、承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家庭减灾、灾害重点隐患组成,实现对自然灾害风险数据的统一采集管理,完全兼容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与国家各部门软件通过标准的数据格式和模板进行互联互通。

    六大灾害数据管理,支持基础灾害数据的批量录入、管理与维护。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录入的数据,分析受灾面积、受损房屋、受灾人口、经济损失等信息。

    承灾体数据管理,包含承灾体的空间分布情况、 各类别总量统计及地区生产总值等。基础指标。 支持基础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数据

    的管理与维护,对数据指标分级分组,专业性指标提供必要的解释说明。历史灾害数据管理,包含年度自然灾害、历史一般及重大灾害事件

    的发生次数和累计受灾人口与经济损失情况。发挥GIS 可视化的优点, 迅速向有关部门和社会提供发生灾害所在地的环境资料和其它相关资料, 及时对灾害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预测,为应急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综合减灾能力数据管理,包含空间分布情况;政府、企业与社会应急力量、基层的减灾资源分布比例;以及家庭减灾能力问卷调查按照年度段、 受教育程度的分布统计。

    家庭减灾数据管理,将家庭减灾能力问卷调查结果收集录入,并按照年度段、受教育程度进行分布统计展示;分析统计结果,提供对减灾能力较弱的家庭进行培训指导。

    灾害重点隐患数据管理,包含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煤矿事故危险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和统计信息,以及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列 表和分类统计信息。实现监管危险源的能力, 强化危险化学品企业的

    防灾减灾能力。

    ③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资料管理系统

    普查资料管理,解决普查过程文件统一管理难的问题。通过将实物资料电子化,建立普查成果电子档案库,实现成果资料集中统一、类别清晰的管理模式。普查资料管理支持多视图、多方式的文档检索服务、提供在线预览、自动同步本地文件夹、设置文件夹读写权限等功能,实现对普查过程文件的高效管理。

    ④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共享管理系统

    普查数据共享管理,支持海量灾害风险数据的检索与存储,并通过简单、灵活的对外接口方便灾害普查数据的共享利用。使用数据抽取( 采集、 清洗、 转换)技术将数据自动推送至数据共享中心,并做出数据更新报告;支持Excel、数据库等多种数据接入方式,使灾害普查数据接入更加简单,成果利用更加高效。

    7、成果提交

    (1)数据成果

    主要包括主要灾害致灾调查数据、承灾体调查数据、历史灾害调查数据、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数据,重点隐患数据等,形成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涵盖各类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

    (2)图件成果

    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单体(及行政单元)空间分布图,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图谱,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图谱,重点隐患分布图谱等。

    (3)文字报告类成果

    文字报告主要包括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过程中各个阶段、各专题及综合类工作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数据库建库等报告

    (4)软件系统类成果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管理平台。

    8、档案资料整理

    开展己有成果、基础数据与图件的清査、整理加工工作。开展清査和准备工作,即对各部门提供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地名普查、地震区划与安全性调查、重点防洪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全国山洪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草地资源调查、全国气象灾害普查试点等普査(调査)数据和成果, 进行数据收集、系统转录和整理、分析汇总。

    在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厅开发的仰视化服务系统等成果应用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完成系统软件的优化升级,根据系统数据录入要求,完成连云港市赣榆区各大灾种的数据成果、文字报告成果的编制和录入; 开展普査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形成调查组织、技术方法、成果验收等方面的普査组织实施经验,编纂连云港市赣榆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査资料,汇编成册。编制连云港市赣榆区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储备报告等有关结果应用方案。

    (二)付款方式、交付地点及时间

    1、付款方式

    分期支付,甲方分四次支付乙方。

    (1)自本合同签字盖章生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项目报酬总额的20%。

    (2)完成风险普查实施细则及工作方案编制、已有数据整理和汇总、开展培训、历史灾害调查、综合减灾调查、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并提交给甲方并经甲方验收合格后10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项目报酬总额的20%。

    (2)完成数据汇聚整合:汇集整合各部门和单位的普查成果,完成数据入库汇总,形成综合性成果,并提交给甲方并经甲方验收合格后

    10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项目报酬总额的20%。

    (4)完成本项目所有建设内容并通过国家审核或验收后10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项目报酬总额的40%。

    甲方每次按合同约定付款前,乙方均应向甲方出具正式、合法的发票,否则甲方有权延迟付款,并不产生违约责任。

    2、交付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3、交付时间: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所有内容。具体时间节点根据国家和省市及采购人要求调整。

    (三)售后服务期限

    通过采购人验收后一年。

    五、项目验收

    1、由采购人与成交供应商双方按照竞争性磋商文件、响应文件及合同要求,一同对服务内容验收并签字确认。

    2、验收通过后 7个工作日内,甲方出具验收报告给乙方。

    3、如果本项目需通过省级或国家级验收,乙方需全力配合甲方完成验收。

    六、其他要求

    1、本项目所形成的数据成果归采购人所有。项目任务实施中涉及到的相关保密数据、资料、文档等按照相应相关保密规定执行,成交供应商有对资料保密的义务。不得以商业目的使用该资料或者开发和生产其他产品;成交供应商可根据需要对资料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但未经许可,不得将修改、转换后的数据对外发布和提供。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