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发展战略规划及城市设计和绿地系统专项规划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10130000184896 发布时间:2021-10-13 文档页数:70页 所需下载券:10
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发展战略规划及城市设计和绿地系统专项规划项目

采购服务需求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航空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努力将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打造成“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长三角区域航空枢纽”,合肥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5月组织编制了《空港经济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并于2019年10月16日经省政府常委会审议通过。为高标准规划建设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结合淮南市正在开展的《淮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我单位拟编制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及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完善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将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的发展设想、用地规模纳入正在编制的安徽省、淮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供技术支撑。

二、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研究范围和规划范围两个层次。

规划范围包含淮南市寿县刘岗镇、炎刘镇行政管辖范围,总规划面积约为353平方公里;规划研究范围包括合肥市经开区高刘镇、肥西县高店乡、长丰县吴山镇和岗集镇行政管辖范围,并兼顾与周边区域的协调。

2、规划期限

衔接淮南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期限,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规划主要内容

此次规划工作拟编制1个2035发展战略规划、1个总体城市设计、1个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形成“1+1+1”规划成果体系,有效衔接淮南市级上位规划相关规划成果。

1、2035发展战略规划

(1)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分析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在合肥都市圈、安徽省、长三角等层面中承担的职能,在对淮南—合肥空港地区进行现状深入调研和梳理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类似地区成功案例,深入研究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所具备的资源要素,梳理和挖掘区域竞争优势,为功能定位、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等提供依据。拉高标杆,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的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

(2)优化空间布局及结构。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刚性约束条件,统筹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优化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各大空间发展版块,科学确定新城开发边界、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形成规模适度、空间有序、用地节约集约的城乡发展新格局。从凸显空港特色、保持良好的城市空间景观角度出发,划定景观风貌分区、景观廊道、景观风貌节点,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原则及保护、建设要求。

3)构建生态安全网络。综合考虑淮南片区的自然和生态资源作为优先考虑的要素,加强林地、水塘、湿地、河流、绿地廊道等研究,完善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系统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以江淮分水岭为主线,淠河干渠、滁河干渠、瓦东干渠等水系为脉络,构建林城相融、林水相依的新城生态安全网络。

(4)发展临空高端高新产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国内外临空产业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合肥滨湖科学城、江淮运河建设等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构建富有特色的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加强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从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的视角出发,对产业发展方向、产业选择提出意见与建议,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双向优化。

(5)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研究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与合肥主城区、淮南市区、六安市区等城市的联系通道,构建“机场+铁路+水运+公路”的立体多元交通网络体系。合理组织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对外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轨道系统及城市慢行系统,强化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的区域辐射力,提升新城各组团的凝聚力,并按照TOD理念落实公共交通与用地的互动协调。

(6)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提升新城承载力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国际化需求为导向,引入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国际品质的现代化航空新城。按照绿色、低碳、智能要求,优化落实区内供水、供电、排水、防洪、燃气、防灾等重大设施和重大基础设施走廊的布局和规划控制要求,建设绿色智慧新城。

(7)制定近期行动计划和规划实施政策。提出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片区开发模式和开发时序建议,明确近期建设的范围与重点,制定重大近期行动计划,制定相关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总体城市设计

从建筑密度、建筑高度、视线廊道、开放空间、主要界面、天际轮廓线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明确整体形态的总体骨架,划定规模适度、紧凑集约的强度分区,构建功能明确、连续贯通的公共空间体系,提出需要重点研究的节点和片区,塑造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空间意象。加强城市设计定量化分析、评价及设计方法的运用,提高城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城市设计导控体系研究,强化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提高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3、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以维护生态安全为目标,以生态空间连接为手段,合理安排各类绿地布局,确定主要绿地位置、范围、面积等;提出绿地功能导向以及绿地系统分区,完善绿地系统网络,提出绿线管理要求。

五、时间进度

1、前期准备阶段(2021年9月)

组织编制单位赴项目基地及相关部门开展现状调研,收集规划编制所需基础资料,搭建基本信息数据库。

2、成果编制阶段(2021年11月)

根据现状调研的问题及重点,明晰承接上位规划的要求,深入推进初步成果与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淮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对接,充分衔接相关规划内容、落实总体空间布局、协调重

3、专家评审阶段(2021年12月上旬)

在专题会议意见基础上,对成果进行修改完善,按照成果要求编制完成规划成果,并组织高规格的专家评审会议,并提交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审查。

4、成果提交阶段(2021年12月下旬)

广泛听取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提交市规委会审议通过后,形成规划最终成果。

六、成果要求

1、2035发展战略规划

(1)说明书

包含但不局限于发展战略规划要求中的全部内容。

(2)规划图纸

本次规划图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区域关系图、规划范围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用地布局现状图、重大交通设施现状图、重大市政设施现状图、河流湖泊水系现状图、生态绿地现状图、总体布局结构图、用地布局规划图、产业布局规划图、公共设施规划图、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综合交通规划图、公共交通规划图、慢行系统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其他有助于说明规划设计意图的图纸等。

2、总体城市设计

(1)说明书

包含但不局限于总体城市设计要求中的全部内容。

(2)设计图纸

本次城市设计图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城市风貌分区图、城市设计功能分区图、建筑高度分区控制图、城市天际轮廓引导图、城市设计总体鸟瞰图、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图、其他有助于说明规划设计意图的图纸等。

3、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成果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专项规划编制要求,形成文本、说明书及规划图纸等独立完整成果。

4、成果形式

包含上述所有文字说明和图件内容的缩印本各8套,规格统一为文字为A4格式,图纸为A3格式,文本封面应采用软装。包含上述所有文字说明和图件内容的电子备份文件各2套,文本为DOC格式文件,图纸为DWG格式文件,汇报文件为PPT格式,另提供规划基础信息数据库。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