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5G+智能创伤急救信息平台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304040000464891 文档页数:82页 所需下载券:10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5G+智能创伤急救信息平台项目

 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1.项目标的及最高采购限价

标的名称

数量

最高采购限价

5G+智能创伤急救信息平台

1项

人民币237.564万元

详细技术规范以用户需求书为准。投标人必须对本项目的全部内容进行投标报价,如有缺漏或超出最高采购限价,将导致投标无效。

2.服务时间:采购人指定时间

3.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4. 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财库[2006]90号)、《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财库[2004]185号)、《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等。

5.供应商提供《中小企业声明函》内容不实的,属于“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资料的”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采购包1(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5G+智能创伤急救信息平台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合同签订后,自签署开工报告之日起90个日历日内完成

标的提供的地点

 采购人指定地点

付款方式

 1期:支付比例30%,支付比例30%,合同签署生效后,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开具的发票1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

 

2期:支付比例60%,支付比例60%,在采购人指定地点完成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安装部署,并通过验收合格后,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开具的发票1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60%。

 

3期:支付比例10%,支付比例10%,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满一年后,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开具的发票1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10%。

验收要求

 1期:1.项目工期:合同签订后,自签署开工报告之日起90个日历日内完成所有采购内容的供货、安装、调试,并交付给采购项目采购人正常使用。如不能按时交付,须取得采购人同意并提交延期报告经采购人签署后执行。 2.验收地点:按采购人指定地点。 3.验收标准:由双方在项目启动后,10个工作日内形成项目验收标准,依据形成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4.验收方法:在系统稳定一个月后的15个工作日内由采购人组织专家进行系统验收。

履约保证金

 不收取

其他

 

 

其他商务需求

参数性质

编号

内容明细

内容说明

 

1

售后服务

1)自最终验收之日起,中标人应当为本项目提供1年的免费维护服务。 2)系统故障的响应时间:系统维护响应时间为1个小时,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热线电话(固话、手机),在电话支持无法确定或无法解决问题时,维修工程师在12小时内到达现场维修。一般性故障解决时间为半个工作日,如遇特殊故障,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维护工作,则应将原因及时知会给采购人,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采购人的损失并尽快予以解决。

 

2

培训服务

在项目交付使用前,中标人应按培训计划安排的时间,负责对采购人指定的适当人员进行免费的技术培训,以帮助采购人的工作人员尽快全面掌握系统和设备的功能、操作。

 

说明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响应)无效。
打“▲”号条款为重要参数(如有),若有部分“▲”条款未响应或不满足,将根据评审要求影响其得分,但不作为无效投标(响应)条款。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品目名称

标的名称

单位

数量

分项预算单价(元)

分项预算总价(元)

所属行业

技术要求

1

行业应用软件开发服务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5G+智能创伤急救信息平台

1.00

2,375,640.00

2,375,640.00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详见附表一

 

附表一: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5G+智能创伤急救信息平台

参数性质

序号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1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原因导致的创伤发生率逐渐增高,创伤已成为我国人群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在45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首位。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落实诊疗规范。完善急救网络,建设实时交互智能平台,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提升抢救与转运能力,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我院急救水平,借助5G移动通信技术,建设5G+智能创伤急救信息平台,实现覆盖院前、院中、专科、院后一体化管理的协同救治模式。

 

3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以急诊急救为中心的创伤急救网络救治体系,实现协同救治。打造出“以患者为中心”的高效、快速救治、多学科协作的急危重症救治的急救网络。实现“平急结合”,实现“互联网+急救”可视化系统;同时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建立创伤急救大平台信息系统,实现院前急救、转运、院内诊疗信息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最终迎来创伤救治等急危重症救治死亡率下降的“拐点”到来,最大程度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4

二、项目建设清单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软件部分

1

院前急救信息系统

院前移动协同工作站软件

2

2

院前电子病历

1

3

院前急救告知

1

4

生命体征信息传输

1

5

移动会诊

1

6

救护车定位与跟踪

1

7

院前急救质控管理

1

8

院前协同救治管理

1

9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急诊数据集成管理

1

10

急诊预检分诊管理

1

11

创伤中心信息系统

创伤绿色通道管理

1

12

创伤协同救治管理

1

13

创伤急救电子病历

1

14

创伤质控管理

1

15

创伤中心数据上报管理

1

16

创伤急救电子看板

1

硬件部分

1

院前急救系统配套硬件

车载5G平板电脑

2

2

车载5G路由器

2

3

车载流媒体传输套件

2

4

移动耳麦

2

5

急救设备套装

2

6

车载触摸电脑一体机

2

7

指挥中心大屏套装

1

8

创伤中心时间采集配套硬件

有源腕带

10

9

腕带标签发卡器

1

10

定位传感器

8

11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配套设备

分诊台电脑

1

12

身份证读卡器

1

13

分诊条打印终端

1

14

腕带打印终端

1

15

扫码枪

1

16

分诊台监护仪

1

17

其他

系统服务器

3

18

硬件配套辅材

1

19

安装服务

1

 

5

三、技术部分要求

 

6

1、院前急救信息系统

 

7

1.1院前移动协同工作站软件

 

8

1)首诊救护车医生建档后,系统支持自动生成急救的病历模板,自动记录和采集各时间节点,同时同步至病历库,避免重复录入。

9

2)▲支持协同APP患者救治工作组实时聊天窗口功能:支持拍照、小视频、语音、文字记录聊天窗口,群组成员可实时获取。(提供软件证明材料及系统界面截图)

 

10

3)支持患者基本信息的录入:支持录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基本信息。

 

11

4)支持患者体征信息的智能化录入:支持自动获取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体征数据。

 

12

5)支持主诉等病历信息语音录入;

 

13

6)支持院前急救病情评估:支持采集患者院前病情评分,包括GCS评分、FAST评分、ISS评分。

 

14

7)支持院前症状和急救处置记录:可通过语音或者点选记录患者症状、急救处置以及各时间点信息。

 

15

8)能够记录急救的关键时间点及救治过程,节点包括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诊断时间等,并能够自动生成时间轴。

 

16

9)支持快速获取和调阅最新病例信息。

 

17

10)支持心电图报告、生化报告、影像报告、辅助检查报告的快速调阅和上传功能。

18

11)▲支持一键呼叫,可及时呼叫各科室。(提供软件证明材料及系统界面截图)

 

19

12)支持急救类型的快速切换功能。

 

20

13)转诊转归管理:支持院前急救患者交接功能,实现电子化交接。

 

21

1.2院前电子病历

 

22

1)支持标准院前急救一体化电子病历模板和结构化病情记录单功能。

 

23

2)支持快速录入患者急救电子病历数据,主要包括患者信息、患者病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诊断与处理、救治结果和交接记录内容。

 

24

3)支持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和初步诊断信息按照模板快速录入功能。

 

25

4)支持移动会诊、语音录入病历。

 

26

5)支持院前急救等评估功能。

 

27

6)支持院前急救过程各类情况完整时间节点记录和全程时间轴显示功能。

 

28

7)支持知情同意书填写、签署、打印以及与院内交接记录功能。

 

29

8)支持查看历史的患者急救电子病历,并提供急救电子病历补录功能。

30

9)▲院前急救患者身份信息智能识别功能:支持通过OCR扫描自动获取患者证件信息。(提供软件证明材料及系统界面截图)

 

31

1.3院前急救告知

 

32

1)能够整合院前系统相关功能,支持在大屏显示。

 

33

2)支持在大屏幕上显示车牌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初步诊断、预计到院时间等;

 

34

3)支持院前救护车的视频,定位信息的展示。

 

35

4)支持院前监护仪,心电图机信息的展示。

36

5)▲支持大屏查看患者生命体征、诊疗和车辆情况,包括车辆视频、车辆定位、实时体征、患者病情、患者救治时间轴轨迹等信息,支持每个模块全屏功能。(提供系统界面截图)

 

37

6)支持展示院前统计数据相关信息。

 

38

7)能够院前告知相关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推送数据对接院内系统。

 

39

1.4生命体征信息传输

 

40

1)能够运用5G/4G/wifi网络通讯技术把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血压、血氧、体温、心率等传送到医院,急救科专家根据此数据,并通过音视频系统对现场医生进行远程指导,进而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院前急救治疗服务。

 

41

2支持)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传输,传输载体上保存传输的数据内容。

42

3)▲支持生命体征波形实时显示功能,并能一键切换普通监护模式和12导联心电模式,满足不同的监测场景。(提供软件证明材料及系统界面截图)

 

43

4)支持历史波形数据回顾功能。

 

44

5)支持自动绑定和手动绑定设备,最大程度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45

1.5移动会诊

 

46

1)支持在患者救治群众随时随地发起会诊。

 

47

2)支持急救运送途中的即时移动会诊与记录功能;

48

3)▲支持远程视频监控,随时随地发起移动会诊等过程,以及结合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传输系统相关信息进行远程监护和指导。(提供证明材料及系统截图)

 

49

4)支持移动终端与急救指挥中心的会诊通讯功能。

 

50

5)支持移动会诊系统与移动协同工作站的融合,实现单点登录,统一入口。

 

51

1.6救护车定位与跟踪

 

52

1)系统应支持医院辖区内电子地图的精细化显示,车辆定位功能。

 

53

2)具有车辆轨迹回放功能。

 

54

3)支持中心能够实时监视前方路况、救护车行驶情况、车内伤者患者状况。

 

55

4)系统至少能支持本地存储一周内的救护车驾驶舱和医疗舱视频信息,供需可以查看。

 

56

5)医护人员通过语音将伤者患者情况与医院沟通,使医院能够根据伤者患者情况及时安排相关医疗人员及诊治方案。

57

6)▲支持在PC工作站和移动工作站查看个人救护车的定位和路径,以及救护车驾驶舱和医疗舱视频。(提供证明材料以及系统界面截图)

 

58

1.7院前急救质控管理

 

59

1)能实现质量目标可测量,而且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可量化,以便比较实施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60

2)能实现急危重症数据的采集、传递、存储和使用管理,促进信息共享,使医护人员、决策者、管理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其所需信息,提高工作质量。

 

61

3)能通过质控优化和整合医院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化医院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质量。

 

62

4)加强救治时间窗过程监控,帮助管理者和决策者实时了解医院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63

5)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帮助医生进行基于循证的医疗决策和医疗计划的制定,支持临床应用科研的开展,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

 

64

6)支持采集急救过程中的时间节点和医疗数据,支持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65

7)▲院前急救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支持集成救治诊疗数据,支持自定义查询、统计和分析。(提供证明材料及系统界面截图)

 

66

8)支持进行关键医疗时间的追踪和分析,可以定位到具体的处置人、时间和操作等。

 

67

9)支持院前和常规的急救质控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68

10)支持图表、趋势图等多种数据展现方式。

 

69

11)能够按需提供系统使用过程中所需的质控信息。

 

70

1.8院前协同救治管理

 

71

以服务器端软件系统运行,建设院前急救协同救治平台,

72

1)▲提供统一的区域协同救治平台,能够支撑急危重症患者的协同急救管理。(提供证明材料及界面截图)

 

73

2)通过创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急救群组,支持上传患者的心电、监护、影像等数据,支持开启视频、语音、图文沟通功能等,实时推送患者信息,共享医患数据,进行急救协同。

 

74

3)支持上传患者的心电、监护、影像等数据到协同救治平台;

 

75

4)系统支持实时推送患者信息,共享医患数据,进行急救协同;

 

76

5)支持以患者为中心,首诊救护车出诊医生建档,建档完成后根据急救类型将医院的所有相关医生自动默认进入到工作组,工作组里的医生都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完善其病历信息。

 

77

6)首诊医生建档后,系统能自动生成急救的病历模板,自动记录和采集各时间节点,避免重复录入。

 

78

7)支持主诉等病历信息语音录入;

 

79

8)院前急救病情评估:支持采集患者院前病情评分,其中包括GCS评分、FAST评分、ISS评分、NIHSS评分。

 

80

9)院前症状和急救处置记录:可通过语音或者点选记录患者症状、急救处置以及各时间点信息。

 

81

10)急救患者轨迹跟踪:可记录急救的关键时间点及救治过程,节点包括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诊断时间等,自动生成时间轴。

 

82

11)支持快速获取和调阅最新病例信息。

 

83

12)支持心电图报告、生化报告、影像报告、辅助检查报告的快速调阅和拍照上传功能。

 

84

13)支持急救类型的快速切换功能。

85

14)▲转诊转归管理:支持院前急救患者交接功能。(提供证明材料及系统界面截图)

 

86

2、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87

2.1急诊数据集成管理

88

1)▲支持监护数据集成:自动采集床边监护设备的数据,服务器同步数据存储,自动记录期间所有体征趋势。能够提供多种设备接口的内置支持,支持网络、串口等多种数据采集方式,支持二次开发。(提供IHE测试通过证书复印件)

 

89

2)支持信息系统集成网关:采用独立信息系统集成网关,以存储过程、视图、WebService及其他数据同步机制,按需访问HIS、PACS、RIS、LIS、EMR等服务器,选择性的同步患者基本信息、住院信息、医嘱信息、检查信息、检验信息、病历等数据到数据库服务器。支持HL7等多种标准和非标准接口,支持二次开发。

 

90

2.2急诊预检分诊管理

 

91

1)支持分诊基本信息登记功能,包含:病人ID、患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电话、地址、联系人、电话、发病时间、民族、国籍等;

 

92

2)支持初诊患者分诊建档/登记;

 

93

3)支持通过刷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方式快速获取身份信息;

 

94

4)支持先分诊后挂号,先挂号后分诊,双流程操作与把控;

 

95

5)支持患者到院方式的登记,包括步入、轮椅、推床、的士、120、110、私家车、直升机等方式,选择110时,需要记录警车号;

 

96

6)支持患者陪送人员的登记,包括自入、家人、朋友、警察、路人、安全中心、院内其他科室转入、其他等,选择院内其他科室转入,可以录入具体的转入科室。

 

97

7)支持患者类型登记,包括三无人员、路倒、发热、腹泻、门诊转急诊输液、常用分诊、中暑等,选择具体类型时,能够与主诉知识库联动。

 

98

8)支持无名氏登记,能够针对三无病人,自动分配预检号进行登记,后期可与挂号信息进行匹配。

 

99

9)支持绿色通道登记,允许标识绿色通道病人如胸痛、卒中、创伤、高危孕产妇、新生儿等。

100

10)▲支持绿色通道类型(胸痛、卒中、创伤等)选择与主诉的联动、智能确定分级,其中选择创伤时,需要支持弹窗显示高危险受伤机制供护士选择判定分级。(提供软件截图)

 

101

11)支持群伤、批量抢救病人登记,提供单独的群伤事件管理模块,管理群伤患者。

 

102

12)支持内嵌病情分级知识库,提供常用主诉、判定依据集合;能够支持医院授权人员能够对分诊知识库进行自定义配置与维护,不断完善知识库内容;

 

103

13)能够根据主诉及主诉判断依据,系统自动推荐分诊级别及去向,分诊人员做最后判断;

 

104

14)支持评分管理,系统通过评分自动对病人病情按轻重缓急做系统分级,评分能够根据医院的需求灵活配置;

 

105

15)系统默认提供的评分包括疼痛评分、GCS评分、MEWS评分、创伤评分和REMS评分,其中疼痛评分需要支持周边疼痛和中枢疼痛的区分,帮助医护人员准确判定分级。

 

106

16)能够支持体征数据自动采集、上传,具有数据输出协议及接口的监护仪、臂式血压计等设备实现体征数据的自动采集,依据采集的生命体征进行判定分级;

107

17)▲生命体征采集的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SPO2、体温,同时支持选择意识状态,若患者拒测或已无体征,需要支持选择拒测TPRBP和无生命迹象。(提供软件截图证明)

 

108

18)能够提供三区四级、新五级分诊模式,病情等级筛选,遵循卫生部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2011征求意见稿)》,分诊人员将病人分配到适当的治疗区;

 

109

19)支持二次分诊,不同级别患者超过规定时间内未接诊,自动提醒;

 

110

20)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分级、每个级别有颜色管理,选择病人流向;允许分诊护士对自动分级信息进行修正,修正分诊级别需要选择修改理由;

111

21)▲提供单独的院前患者管理界面,支持与院前急救系统对接,实现院前患者的快速分诊。(提供软件截图证明)

112

22)▲系统提供分诊统计功能,支持分诊准确率统计、三无人员统计、预检分诊分级统计、分诊去向统计等,支持按照科室的统计需求定制化,支持饼图、柱状图、表格等形式展现数据。(提供软件截图证明)

 

113

3、创伤中心信息系统

 

114

3.1创伤绿色通道管理

 

115

系统需满足创伤中心规范对院内绿色通道的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实现创伤绿色通道抢救资源高效调配、各个流程关键事件时间点自动客观标记和全流程质控管理,规范创伤急诊救治流程。

 

116

1)支持与院内急诊相关系统、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对接,能够录入患者基本信息,自动获取院前急救数据,创建创伤专科病历资料;

 

117

2)支持角色分级对应权限分配,支持实现创伤院前急救与绿色通道流程无缝衔接,数据实时共享;

 

118

3)支持绿色通道抢救自动定位及患者就诊轨迹自动记录和回溯功能,结合创伤专科电子病历中获取关键抢救节点时间(至少包含但不限于院内生命体征采集开始时间、采血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诊断时间、CT检查时间、检验结果时间、家属谈话开始时间、知情同意书签署时间、手术开始时间和手术结束时间等关键时间节点数据),生成绿色通道抢救全流程时间轴;

 

119

4)支持创伤救治绿道数据统计分析与质量控制功能,提供包括绿色通道抢救效率的多指标统计分析,人员通知及到位时间统计,患者医疗数据归集与统计、分析等功能,提供包括图表、柱状图、曲线趋势图、报表等多种数据呈现方式,便于进行总结、病情分析、质量控制与流程优化。

 

120

5)支持创伤患者病案管理,提供关键数据项的完整性、合规性校验,病历查阅、修改、归档、打印等功能;

 

121

3.2创伤协同救治管理

 

122

1)通过创建以创伤患者为中心的急救群组,支持上传患者的心电、监护、影像等数据,支持开启视频、语音、图文沟通功能等,实时推送患者信息,共享医患数据,进行急救协同。

 

123

2)支持创建以创伤患者为中心的急救群组,配合处理急救群组所需信息的处理;

 

124

3)支持上传创伤患者的心电、监护等数据到协同救治平台;

 

125

4)系统支持实时推送患者信息,共享医患数据,进行急救协同;

 

126

5)实时聊天窗口:支持拍照、小视频、语音、文字记录聊天窗口,群组成员可实时获取的相关信息传递。

127

6)▲支持创伤急救病情评估:包含GCS、TI、ISS等结果的存储和分析。(提供证明材料及系统界面截图)

 

128

7)支持点选记录患者症状、创伤急救处置以及各时间点信息。

129

8)▲支持创伤人体图快速识别创伤部位。(提供系统界面截图)

 

130

9)支持心电图报告、生化报告、影像报告、辅助检查报告的存储和调阅。

 

131

10)转诊转归管理:支持创伤急救患者交接功能。

 

132

3.3创伤急救电子病历

 

133

为实现创伤患者救治的PDCA闭环管理,系统具备创伤专病数据库管理功能。对接院内系统自动获取患者的创伤救治诊疗数据、支持已有创伤患者病案查询、创伤患者信息补录、创伤专病病历归档等功能,形成以创伤患者为中心的救治全过程的完整档案。

 

134

1)创伤急救列表可查看最新的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危重情况

 

135

①支持通过患者病种、姓名等信息快速定位患者;

 

136

②支持展示患者设备绑定情况;

 

137

③支持快捷方式,可快速查看患者的病历、设备、二维码等信息;

138

2)▲支持创伤急救一体化电子病历模板,支持病历基于院内工作站或移动客户端的创建、修改、记录、查阅、维护、归档、打印等功能;(提供证明材料及系统界面截图)

 

139

3)支持结构化病情记录单功能,医护人员通过创伤急救电子病历即可完成病情记录、体征记录、创伤诊疗、治疗记录信息,还需同时支持手工录入补充信息功能;

 

140

4)支持通过对接医疗设备、第三方系统自动获取生命体征、检查检验数据、影像数据、心电图数据功能,可随时调阅、查看,检验检查的数据可分享至微信,在不具备对接条件情况下,需同时支持手工数据录入和上传,并提供既往史和用药史记录功能;

141

5)▲支持创伤急救过程各类情况完整时间节点记录,支持自动获取当前时间,对接获取自动采集时间节点数据;支持病程及救治过程关键节点时间记录功能,时间轴管理,救治登记表生成及打印功能;(提供软件界面截图)

 

142

6)体征记录可记录患者的意识、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可记录瞳孔情况。

 

143

7)支持救治关键节点体征和评估数据的连续记录功能;默认为15分记录,并标记异常数据。支持自动获取设备数据,支持体征数据以曲线展示。

 

144

8)治疗记录记录在急救过程中,相关患者情况以及给与的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45

8.1)创伤原因记录;

 

146

8.2)创伤类型记录;

 

147

8.3)创伤部位记录,包括颅脑;颅面及颈部;胸部;腹部;骨盆及会阴部;手部周围血管及神经:手创伤;脊柱及脊髓;四肢骨关节等;

 

148

8.4)生命体征记录:意识、呼吸、脉搏、血氧、体温、血压、心率;

 

149

8.5)气道信息;

 

150

8.6)呼吸情况;

 

151

8.7)出血情况;

 

152

8.8)循环情况;

 

153

8.9)清除气道堵塞物:用手,吸管,其他器械;

 

154

8.10)人工气道处置记录: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155

8.11)氧疗记录:如有,给氧条件(低流量给氧、中流量给氧、高流量给氧、呼吸机辅助);

 

156

8.12)有效止血措施记录;

 

157

8.13)药物止血记录;

 

158

8.14)缺血治疗措施记录

 

159

8.15)包扎处理记录和固定处理记录;

 

160

8.16)抗休克措施记录:周围静脉、中心静脉、骨通道、药品名称、剂量,药品种类等。

 

161

9)检查检查报告,对于创伤救治院前接入检验设备,比如血气,支持检验数据报告的查看;对于院前心电图上传,院内医生书写心电图报告,实时查看心电图报告。

 

162

10)时间节点记录

 

163

①支持自动感应、语音录入、手动快速点击记录等多个方式记录时间;

 

164

②支持自动计算已执行过的时间节点的时间差值,定位耗时长的点位,优化医疗流程;

 

165

③支持多种查看模式,已执行、未执行、全部等查看方式;

 

166

④支持发病、呼叫、进入急诊室时间、出急诊室时间、首份心电图、进入放射科时间、出放射科时间、进入CT室时间,出CT室时间,进入超声室时间,出超声室时间,首次进手术室时间、首次手术开始时间、手术结束时间等关键时间节点记录;

 

167

11)患者转归

 

168

①支持不同的转归方式,如救治中、出院、转送其他医院、终止急救、转送其他科室、死亡

 

169

②支持选择出院,记录患者出院诊断、住院天数、费用、出院带药等信息

 

170

③支持转送医院,医院名称,转出时间、转出科室、接诊医生、接诊护士

 

171

④支持转送科室,科室名称、转出时间、接诊科室、接诊时间

 

172

⑤支持记录死亡情况、时间、地点等情况

 

173

⑥支持终止急救情况记录

 

174

12)一键呼叫和通知,支持与院内微信公众号对接,接收患者后,可一键通知到创伤急救小组;

具体见招标文件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