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仅供参考,具体以采购文件为准)
本说明中提出的技术方案仅为参考,如无明确限制,供应商可以进行优化,提供满足用户实际需要的更优(或者性能实质上不低于的)服务方案,且此方案须经磋商小组评审认可。
一、采购需求前附表
序号 |
条款名称 |
内容、说明与要求 |
1 |
付款方式 |
合同签订后,2022年开始每季度支付合同金额的25% |
2 |
服务地点 |
长丰县境内 |
3 |
服务期限 |
合同生效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 |
4 |
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二、项目概况
为合理使用财政资金,满足县级政务机关网络互联、统一规范互联网接入,本着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选择通信运营商提供长丰县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县政务外网”)租赁服务。
县政务外网是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按照国家政务网络相关标准、要求建设的全县统一公共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是国家、安徽省、合肥市电子政务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覆盖县- 乡镇(街道)-社居委(行政村)统一的电子政务专网,与县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推动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县电子政务外网始建于2007年,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丰分公司建设,县政府租用。县政务外网通过合肥电信钟楼、五里墩核心网与合肥电子政务网直连。县政务外网城域网骨干由电信长丰县局机房、双凤核心机房、县信息中心机房3个核心节点组成,节点间采用双万兆光纤互联,形成双环结构,具有故障自愈能力,减少故障;接入层采用光传输网技术,全网设计可接入能力达500 个光纤点,合同约定租赁80 个接入点。一百多家单位接入县政务外网,覆盖县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的信息高速公路。长丰县部分网站群、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平台项目、合肥市统一政务处理平台、合肥市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协税护税信息系统等全市性政务系统依托县政务外网运行。县政务外网采用统一、集约化建设的模式,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资源,同时又保证了应用的安全性和独立性,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服务要求
(一)县政务外网租赁模式、建设目标与原则
县政务外网租约即将到期,需要提前重新租赁,租赁仍将采用“以租代建”模式,成交供应商承建县政务外网网络(含设备及光纤链路等),承担在服务期内的网络维护、安全管理等工作,保证其正常、稳定运行。
1、目标
充分利用成交供应商公用基础通信设施,整合网络资源,完成县直部门的横向连接,市、县、乡镇(街道)、村居纵向连接,建设结构合理、边界清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县政务外网,为县级政务信息门户提供网络支撑,为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通过县政务外网平台,促进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服务质量与政务信息化水平,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2、原则
(1)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县政务外网建设充分利用各单位已有的局域网络、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2)统一标准、保障安全。遵循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保证系统的标准性、规范性和安全可靠运行。
(3)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县政务外网纵向覆盖市、县(市、区)、市辖区内街道(乡镇) 和社居委(行政村)四级,横向覆盖县级所有县直部门(含二级机构等)。
(4)突出应用,强化服务。立足我县实际,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紧扣政府业务和社会公众的需求,突出应用,务求实效。
(二)租赁需求
为保证县政务外网的现有应用不受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和满足近期业务应用需要,本次的县政务外网租赁应满足网络结构基本不变,接入点、接入网络带宽适当扩容的租赁需求。
1、网络架构
由于国家和省电子政务外网均采用MPLS/BGP VPN 和千兆以太网络技术,与现有县政务外网网络技术架构相同,且安全可靠,为便于县政务外网与国家、省、市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因此,此次租赁继续沿用现有县政务外网网络架构。
2、接入数量
为保证现有县政务外网的应用,租赁不少于80条光纤接入点(以实际接入数为准)。
3、互联网出口
县政务外网要求提供不少于2个互联网出口,带宽各不低于2G,各条主备用。互联网出口至少分别提供16个NAT 互联网地址和64个DMZ 区互联网地址。 (根据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4、县政务外网广域网
县政务外网要求分别至少提供2条市到县广域骨干网链路,各条主备用,实现市与县MPLS/VPN 互联,形成统一完整、功能完善、安全可靠、上下贯通、覆盖广泛的市政务外网网络体系。
5、县政务外网与国家、省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
要求县政务外网纵向上能够实现与省、市政务外网的对接,实现与国家、省政务外网MPLS/VPN 对接互通。
6、VPN远程登录
建立电子政务统一VPN通道,实现在县政务外网之外的单位、工作人员通过VPN登录县政务外网,可以随时随地、安全可靠地实现对县政务网内的应用系统等相关资源进行快速访问、远程管理、资源共享等功能。
(三)网络架构及性能要求
从规模上看县政务外网是一个典型的大型城域网,网络应用主要以基于IP 的应用为主。因此要求:
(1)基础网络系统应进行合理清晰的层次划分和设计,建立合理的网络结构。
(2)除了设备本身具有的高可靠性以外,对骨干层网络建立相应的备份光纤链路和自动迂回通路,网络拓扑合理以保证路由协议的快速收敛,对重要的设备全部配置可更换备件,并将做好应急通信调度预案。
(3)支持综合业务(语音、视频、流媒体组播)能力。
(4)每个接入点上下行速率恒定,速率不低于100兆,其中重要网络节点不低于1000兆。基础网络核心层、汇聚层设备性能、接入层设备性能应具备弹性扩展能力,支持板卡、链路带宽升级,一旦设备性能、带宽不能满足要求时,在不影响现有接入应用和网络质量的情况下免费升级。
(四)接入要求
乡镇(开发区)、县直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及其下属机构、事业单位和部分重点企业统一接入县政务外网。县直各部门(乡、镇、开发区)先将各直属单位、分支机构、下属机构等汇聚接入本单位后,统一接入县级政务外网。
(1)光纤网覆盖全县,不得有盲区;
(2)所提供的县政务外网网络光纤链路上下行速率恒定;
(3)接入县政务外网网络可用率承诺不低于99.9%;
(4)县政务外网链路必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确保满足将来因业务发展而产生的升级扩展需求;
(5)提供的电路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电信业务规定,租用期内,需免费提供线路两端的光电收发设备;
(6)每接入点可免费迁移。
(7)异地办公单位应接入本单位后,统一接入县级政务外网。
(8)成交供应商免费提供专用线路组网所需核心、汇聚等网络联通所需的相关设备。
(五)互联网出口要求
成交供应商应至少提供2个2 Gbps互联网出口,每个出口分别提供16个NAT 互联网地址和64个DMZ 区互联网地址。成交供应商应有独立的国际出口,要求直接接入成交供应商的城域网骨干网络,并用拓扑图的形式画出骨干网络,指出本次租用的接入点,标明各骨干路由的带宽和设备型号。
(1)每个互联网出口应提供 2 条不同路由的光纤,两条互为冗余备份,任意1 条链路出现中断事故时,不影响网络访问。
(2)建立完善的巡检制度,监控互联网出口状态,及时发现网络中断故障。
(3)所提供服务的每条链路独占上下行速率恒定 2 Gbps,平均丢包率不高于 0.1‰,可用率承诺不低于99.99%。
(4)每条链路提供的互联网IP 地址,除TCP80、8080、443 端口外,根据要求指定开放端口,无任何限制,不再另外收取IP 地址费用。如果运营商变更,需要协助相关网络备案变更工作。
(5)必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确保满足将来因业务发展而产生的升级扩展需求,免费提供升级。
(6)IP 宽带业务网络传输时延:接入设备端口到国内大型网络媒体网站(新浪、网易)的传输时延≤10ms;点到点的丢包率:接入设备端口到国内大型网络媒体网站(新浪、网易)的丢包率≤ 1‰。
(六)县政务外网与国家、省、市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要求
(1)与省政务外网平台的互联互通要求。按以下要求实现省直厅局与合肥市、县(市、区)对应部门的业务贯通:
a、跨自治域的路由信息交换问题。采用静态路由方式向对端发布 IPv4 /IPv6路由,通过子接口互联,因市政务外网与省政务外网分别处于不同的自治域内,省政务外网放置在合肥市的接入节点路由器是省政务外网的边界路由器,国家和省补助的路由器将作为市政务外网的边界路由器,故它们之间需要交换不同自治域的路由信息。
b、VPN 跨域问题。采用VRF to VRF 的方式解决VPN 跨域实现,由于市政务外网与省政务外网分别处于不同的MPLS 域内,PE 设备在不同的MPLS 域内。要实现纵向VPN 从省到市、县(市、区) 之间的贯通,需解决VPN 跨域的问题。
(2)完成市政务外网与国家、省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所涉及的路由器参数、配置调整。
(3)完成县(市、区)接入市电子政务市政务外网MPLS、VPN 业务所涉及路由器的参数、配置调整。
(七)安全服务要求
(1)成交供应商应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做好县电子政务外网(含互联网出口)安全管理、技术防护。每年免费配合采购人对县电子政务外网进行的整改、加固、等保测评等工作,并根据测评报告做好相关整改工作。
(2)成交供应商应根据采购人要求,对互联网出口指定的公网IP进行DDOS流量清洗服务。
(3)成交供应商应合理制定计划,承诺并确保试运行前,网络上所有设备,涉及的应用安全,网络稳定。
(4)成交供应商应根据采购人要求,对互联网出口指定的公网IP进行DDOS流量清洗服务。
(5)成交供应商应合理制定计划,承诺并确保试运行前,网络上所有设备,涉及的应用安全,网络稳定。
(八)运维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网络维护服务
服务内容包含县电子政务外网的运维(网络可用性监测、设备硬件和软件运行维护及故障修复、网络巡检)等。
(2)网络安全保障服务
对县电子政务外网进行安全运维,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安全运维、安全演练,网络安全策略梳理,提出并实施优化措施等,保障网络传输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机房运维服务
服务内容包含县政务服务中心二楼机房环境日常运维保障和故障处理等。定期应对机房进行现场巡检,记录机房环境(温度、湿度、强电、UPS 等)状况及机房内硬件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检查并解决,如属于机房内硬件设备(断路器、空调、UPS 等)故障应及时通知采购人,并在日常巡检单中记录。
(4)其它相关服务工作
包括技术支持、辅助故障定位、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方案、资产统计和管理等服务。
(九)其他服务要求
为县政务外网用户提供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服务,其中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开通7×24 小时故障受理电话,负责用户申告障碍的一点受理和一点管控。
(2)开通7×24 小时咨询热线及电子邮箱,负责实时解答用户的各种网络问题。
(3)负责VPN 业务的开通、迁移及撤销工作,并协助用户端调试、开通相关业务。
(4)负责 VPN 延伸业务的开通及撤销工作,配合县电子政务网络设备参数配置调整。
(5)收到客户的障碍申告后,综合监控人员将在 15 分钟内予以响应,并按“先抢通后修复” 的原则和相应的应急调度预案进行障碍处理。原则上县政务外网基础网核心层网络最长中断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汇聚层最长中断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接入层最长中断时间不得超过白天 6 小时、夜间10 小时。
(6)收到新增、迁移、撤销县政务外网光纤接入点公函后,应在 5 日内施工完毕,并将用户确认回执按时反馈采购人。
(7)提供县政务外网光纤接入管理系统供采购人使用,满足对光纤接入登记、迁移、报修、监管、数据统计、定制报表等服务功能。
(8)成交供应商应做好资产动态梳理、统计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工作。
(9)安全演练方案编制与演练服务。为保障网络可靠性,成交供应商须在采购人管理下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应急演练,并提交《应急演练报告》。
(10)接受采购人对县政务外网基础网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设备参数、配置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11)成交供应商应实时监控县政务外网骨干链路、汇聚链路及县到县(市、区)广域网链路的实际带宽使用情况,当带宽出现瓶颈时,应根据采购人要求对链路进行免费升级,确保市政务外网网络运行稳定。
(12)成交供应商应在每年度服务考核期届满后 5 个工作日内,提交运维总结文档,文档材料中应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内容:接入点开通清单、接入点服务确认单、DDOS 流量清洗服务攻击分析报告等内容。
(13)成交供应商应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县政务外网网络资源梳理、VLAN规划,IP实施科学划分、IPv6 改造等工作,并形成相关文档报县数据局备案,期间不得影响正常使用。
(十)监管
接受采购人对县政务外网网络链路质量、故障响应时间、排障效果、使用单位投诉处理等服务质量情况进行监管,服从采购人制定的服务质量考核办法,且考核结果作为季度费用支付的依据。
四、报价要求
本项目报总价。供应商的报价费用包括了服务及其配套的设计、采购、制造、检测、试验、运输、保险、仓储、税费以及现场落地、安装及安装耗损、调试、验收、培训、技术服务(包括技术资料、图纸的提供)质保期内的售后服务保障等所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