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系统部署和有效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睢宁县国土空间生态品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 [2020]45号)、《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自然资发〔2020〕187号)文件要求,采购人组织编制《睢宁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规划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统筹谋划和总体设计,是一定时期内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活动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现对睢宁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编制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二、规划期限和范围
以202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规划范围为睢宁县行政辖区。
三、 规划目标
明确本辖区内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逐级分解落实省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确定本辖区内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和项目,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四、规划内容及要求
根据《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 年)》等相关要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应包括国土空间生态整治、退化土地生态修复等核心内容。综合考虑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主要目标与任务,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1)开展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和生态风险研判
综合评价本辖区生态系统功能,掌握国土空间生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评估本地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和恢复力水平,识别生态风险高、生态保护与修复需求迫切的重点区域。
(2)开展规划编制专题研究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要求,分析研判地区重大生态问题和生态风险,针对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治理,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3)落实上级目标任务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陆域海域、兼顾地上地下、协调时间空间,落实上级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引导和管控要求,落实上级下达的生态保护与修复面积、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新增耕地总面积等约束性或预期性目标任务。
(4)确定重大工程(项目)
明确本辖区内布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对工程目标、建设内容、预期效益、建设计划等做好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科学安排和合理布置。
(5)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
结合本辖区实际,提出实施规划的资金安排及筹资渠道,制定规划实施的激励政策,基于自然资源“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信息系统建设,并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衔接。
五、规划成果要求
1.成果内容
项目成果文件应完整、系统、有条理,充分反映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内容。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集、规划编制说明、专题研究成果以及数据库等相关成果。成果数量最终由采购人实际需求为准,中标人应配合。成果包含以下几项:
(1)规划文本
形成《睢宁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文本,重点阐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突出问题,形势与挑战,战略和目标,空间识别及分区导引,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项目,资金安排与效益分析,组织实施机制等。
(2)规划图集
在统一空间规划数据前提下,编制形成规划图集,包括规划成果图、基础分析图、评价分析图、重点区域分布图、重点项目分布图以及其他必要的图件。
(3)规划编制说明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规划编制背景;②规划基础;③目标体系与总体布局;④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任务与空间布局;⑤规划协调衔接;⑥规划实施影响评价;⑦其他。
(4)专题研究
注重国土空间生态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规划区内重大生态问题和生态风险研究、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策略分析、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路径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研究等,根据睢宁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专题成果的编制。
(5)规划数据库
规划数据库是规划成果数据的电子形式,包括规划图件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规划文档、规划表格、元数据等。规划数据库内容与纸质的规划成果内容一致,数据符合国土空间开发“一张图”系统的要求。
(6)部、省要求提供的其他规划成果。
2.成果要求
(1)规划设计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和国家、省、市相关法规、上位规划以及技术规范标准。
(2)设计单位应提供设计成果6套。
(3)提供电子成果2套(光盘装)。
全部设计成果均应制作计算机文件,图形、图则文件采用JPG、CAD格式文件(文本、导则及研究报告采用DOC的格式文件。三维模型、电脑渲染图的计算机文件应采用国内较为普及、通用的计算机软件,汇报文件采用PPT格式文件。
六、时间进度要求
项目时间进度安排严格按照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