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商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名称:《瓯海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项目
三、规划设计内容、形式和要求
一)项目背景
为加快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依据《浙江省市、县(市、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导则(试行)》文件精神,结合瓯海区实际,拟进行《瓯海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项目采购。
(二)采购内容
1、瓯海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
2、风貌样本区申报方案的编制
1、编制原则
1.1规划引领,整体协调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注重规划谋篇,坚持三生空间共融、自然人文共生;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不标新立异、贪大求洋。注重设计引导,因地制宜,打造美美与共的浙江大美画卷。
1.2特色彰显,文化传承
注重挖掘和传承浙江文化的历史基因、红色基因和时代基因,坚持文化为魂,体现文化自信,严格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遗产资源。注重浙派建筑地域特色彰显,突出文化传承和现代营造的有机统一,着力增强“重要窗口”的风貌辨识度,展现浙江特有的气质。
1.3未来导向,系统治理
注重以未来社区理念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注重与功能完 善、产业升级、生态提升、治理优化紧密结合,注重与未来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三改一拆、“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等工作的深度融合和集成推进,避免大拆大建,结合微更新手法提升城乡品质。
1.4全域统筹,全面提升
注重城镇村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协调整体空间关系。注重城市与乡村景观风貌统筹营造,分类引导,系统谋划,结合城乡有机更新推动城乡风貌全面提升。
2、编制依据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应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总体城市设计为指导,与其它专项规划相衔接。
3、服务内容
3.1编制内容
规划根据《浙江省市、县(市、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导则》进行编制,具体涉及以下几点内容。
(1)现状基础与风貌评估;
简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概况,描述地方在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人文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特色。重点调查城区及其周边山体、水系、植被等生态本底条件,明确城市自然生态格局和城市建设格局,提出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2)总体风貌特色框架;
提出风貌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形象定位。基于对城市风貌特色认知和长远发展规划,结合相关规划, 提出城市风貌总体格局,包括城市自然格局保护和优化,城市风貌框架和特色体系的构建。
(3)城市风貌整治提升;
应对自然风貌格局、城市重点节点、重要路径、重点区域,提出整治提升方向。
(4)实施保障:
根据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结合瓯海区发展实际,制定相应实施保障机制,包括工作推进机制、风貌管控机制、要素保障机制等具体内容。
(5)项目库
①重点项目库
根据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结合“十四五”重点项目,分门别类提出近期重点实施的项目清单,包括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设期限、拟投资金额、责任主体等信息。涉及拟建设城市风貌样板区和县域风貌样板区的,要将样板区范围内的重点项目按区域归类统计。
②年度推进计划
对近五年实施内容按年度进行清单化管理,提出实施举措,制定建设项目分布图。
3.2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
①为采购人提供城乡风貌提升技术咨询服务
按照《浙江省市、县(市、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导则(试行)》文件的总体要求,对瓯海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的重要项目和试点项目进行项目前期技术建议、建设过程指导。
②协助完成瓯海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考核
协助采购人完成省厅关于瓯海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考核相关工作,如资料整理、项目评估、答辩材料编制、辅助答辩、协助现场考察等。
5、成果要求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的成果由方案文本、图集、项目库表以及采购人要求的其他成果资料组成,提交纸质成果文件和所有电子成果文件,具体份数按采购人及评审要求提供。方案文本应当规范、准确、含义清晰,与图纸内容相一致。图集可结合文本配置,图集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图件:
(1)特色资源分布图:表达全域范围内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环境、空间环境等各类特色资源分布。
(2)综合现状图:综合反映城乡现状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及城镇村分布等内容。
(3)风貌结构规划图:表达城乡总体景观风貌格局的优化意图和布局结构。
(4)城市风貌整治提升重点项目分布图:表达城市风貌整治提升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位置、范围以及控制要求等。
(5)城市风貌整治提升重点区域规划图:表达城市风貌整治提升重点区域分布,重点区域风貌提升措施和建设指引等。
四、▲时间安排
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天内完成初步方案调研;
2、完成初步调研后,15内提交初步方案;
3、完成初步方案后,10日内提交中间成果审查;
4、中间成果审查后,根据会议纪要,15日内完成正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