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投标人可以按照磋商文件规定选择投标,但必须对所投项目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标,不能拆分或少报。否则,投标无效。
1.2 所投产品或其任何一部分不得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和工业设计权等知识产权。
1.3项目中标后分包情况:不允许。
2.2、服务地点:甲方指定地点
2.3、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40%,进度过半支付40%,验收合格后支付剩余的20%。
2.4、履约验收:按省级及州级绩效评价考核标准进行验收,中标供应商按招标人要求提供考核资料。
二、 项目概况及采购项目服务要求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培训高素质农牧民150人。其中: 1、经营管理型培训50人(包括高素质女农牧民培训、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者、村集体经济负责人、专业种养殖能手、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或产业发展带头人提高班、家庭牧场经营管理),2、自主培训100人(专业包括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农民教师型或产业扶贫巩固培训。类型为专业生产型藏羊养殖50人,技能服务型动物疫病防疫员50人)。
二、项目编制依据
根据《青海省财政厅关于下达(市州、县)2022年中央财政第二批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青财农字〔2022〕812号)、《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第二批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任务清单的通知》(青农财〔2022〕170号)、《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2年度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作方案的通知》(青农科〔2022〕155号 )、《海西州农牧局关于分解2022年中央财政第二批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任务清单及资金的通知》(西农〔2022〕178号 )、《天峻县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
三、高素质农牧民培训
1、培训机构
天峻县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无法独立完成2022年高素质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因此需和政府采购的第三方培训学校共同完成,培训的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观摩学习、跟踪服务、网上注册评价委托第三方培训学校在省内外完成。学员遴选、档案整理、资格认定、宣传教育等工作由县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协同第三方培训学校完成,同时监督第三方培训学校按项目《实施方案》严格实施。要求第三方培训学校具有固定的培训基地,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师资选用
委托培训的第三方培训学校聘请授课教师可在全省高素质农牧民师资库已注册的高等院校教授、中级职称或本科以上专业技术骨干,还可聘请农牧业“土专家”、“田秀才”,授课教师讲解要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新颖,确保培训效果。
3、学员遴选
学员遴选按照自觉自愿、按需培训的原则,由本人申请,各乡(镇)推荐,由县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审核后进行培训,培训对象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16-60周岁,热爱农牧业生产,有一定的种养规模,且主要收入来自农牧业,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牧业从业者。
4、培训形式及要求
根据培训目标和不同课程要求,以课程内容为核心,遵循成人学习规律和特点,要求中标培训学校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并举,教师授课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现场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灵活采取互动式、案例法、角色扮演法等,通过参与式教学增强培训吸引力,让参训者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实现自主、理性参与学习。丰富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4.1培训方式:
(1)经营管理型培训(包括高素质女农民培训、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者、村集体经济负责人、专业种养殖能手、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或产业发展带头人提高班)共培训50人次,理论课程48课时、实践操作8学时、观摩学习13天、48学时,后续跟踪服务2天、16学时;
(2)自主培训(包括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农民教师型或产业扶贫巩固培训)共培训100人次,理论课程24课时、实践操作8学时、观摩学习7天、24学时,后续跟踪服务2天、16学时。
天峻县2022年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由中标的第三方培训学校完成学员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观摩学习、网上注册评价和后续的跟踪服务等。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协同第三方培训学校完成人员遴选、资格认定、档案整理及培训宣传工作,并监督第三方培训学校按要求及时完成。
4.2、培训要求:
(1)课堂教学要求以辅导式教学为主,灵活采取集中授课、典型介绍、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避免单一的专家讲座授课。集中授课主要讲授课程内容规定的和学员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根据教学内容、学员和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学习要求或任务,引导学员加强自学;针对学员实际问题进行答疑辅导,也可引导学员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采取典型介绍,邀请学员、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等介绍经验,学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总结、借鉴;开展案例教学,组织学员对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在教学中提倡采用分组教学,运用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2)现场教学以学员实践为主,灵活采取实际操作、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现场教学,避免简单的参观考察。通过教师演示、学员操作,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组织学员到具有示范样板作用的新农村、现代化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企业等场所进行观摩考察和交流互动,了解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拓宽现代农牧业发展理念。
(3)跟踪服务为培训对象持续提供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依托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师资库,组建跟踪服务团队,对学员创业兴业过程中的生产经营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和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员跟踪服务支持平台,为学员提供远程学习、信息推送、沟通交流等服务。建立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服务长效机制,依托农技推广体系等公益性社会化服务资源,为学员开展经常性的技术知识更新、指导和服务。
5、培训内容、教材及班级管理
(1)培训内容及课程设置。今年我县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结合全县乡村战略示范试点和农牧产业发展的实际,以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农牧民教育培训规范确定的培训内容,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每个班以党史教育、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扫黑除恶、农牧民手机应用、农牧民素养与现代生活、农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农牧产品质量安全、美丽乡村建设等基础课程外,主要结合所培训专业开展防灾减损和重大病虫害防治、农业绿色发展“三品一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畜产品的加工与储存、肉牛羊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农村电子商务、农机操作、村集体财务管理等课程。
(2)培训教材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教材选用农业部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发布的以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央农广校编制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系列教材为主,单位所订教材为辅。教材在紧扣各课程内容的同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培训需求,选用适合于我县县情和不同专业的专用教材,保证学员人手一套。
(3)班级管理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每班按50人组班,成立班委会,并配上班主任管理日常事务,引导学员加强交流互动和自我管理,保证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四、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将培育出一批掌握种养殖技术及农牧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高素质农牧业人才,他们将成为天峻县种养殖业发展壮大的骨干力量,为天峻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进而推动全县农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尽快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