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服务、商务及其他要求
本项目行业属性:服务
项目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为:农、林、牧、渔业
一、项目概述
1为维护会理市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省林草局印发《四川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以初步掌握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名单为基础,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查清我县森林、草原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的基本情况工作目标:一是以初步掌握的凉山州会理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名单为基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查清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的基本情况。二是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风险和危害评估,提出外来入侵物种预防及治理策略,为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防治规划,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安全,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基础数据信息。
二、服务内容
1.按照省林草局印发的《四川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规程》中规定的“四川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名单(70种)”为普查对象,结合本县实际发生情况,形成本县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名单。
2.普查范围:全县辖区内所有陆地国土上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重点区域:自然保护地、受人为和自然干扰严重的林草生态系统、经济贸易往来和人类活动频繁地区等外来入侵物种重点分布区。
三、服务要求
1.普查任务:重点调查新发外来入侵物种的发生地点、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传播途径等,结合地理数据网络化,明晰全县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重点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各乡镇及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等基础信息;
(2)采集外来入侵物种的标本、样品、种质资源等实物资料;
(3)采集外来入侵物种的照片、影音(陆生脊椎动物)等资料;
(4)总结分析基础调查数据,分析研判外来入侵物种的扩散机制和入侵趋势,制定风险分级区划,提出预防治理策略。
2.普查技术和方法
2.1基本思路
本次普查以信息化调查系统支撑的地面调查为主。结合踏查、标准地调查、走访调查、场地调查等规范开展外业调查,然后利用信息化系统支撑开展内业数据及标本整理,提出最终普查成果。
2.2前期准备
2.2.1文献调研
通过搜集、鉴定、整理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已知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历史、危害现状和生态影响等,明确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域,确定开展野外调查的重点区域和主要对象。
2.2.2走访及问卷调查
对林区区基层从业人员及居民进行调查,了解本地重点入侵物种的发生地点、发生范围、危害特性等本底信息,确定重点调查路线和重点调查区域。
2.3野外调查
在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盛期或表现症状期,采取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
2.4预期成果会理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风险评估及治理策略报告。
四、商务部分(实质性要求)
1、服务时间及地点及范围
(1)服务时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
(2)服务地点:凉山州会理市。
2、付款方式:
1.完成外业调查,并提供相关依据给采购人确认后,达到付款条件起7日内,
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0.00%;
2.完成会理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风险评估及治理策略报告等相关资料,并提交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审核后,达到付款条件起7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0.00%。
3、验收方式和标准
(1)验收方式: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行业规定、技术规范和要求、《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号、磋商文件、成交单位的响应文件及政府采购合同约定标准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按照要求完成本项目全部工作,项目成果满足现行国家、省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备注:其他未尽事宜,由采购人与中标人另行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