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需求
社区工作站
社区工作站是社区工作的一项改革和创新,是按照“议行分设”的原则和思路设立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能有区别。
一般地讲,社区工作站是街道办事处派驻到社区的工作机构,承担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的各项工作和公共服务。
设立目的
设立社区工作站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一支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通过社区内组织、功能和资源的整合,通过开展社区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保证社区居民的诉求有专人受理和服务,保证政府的工作有专人落实。
通过“议行分设”,把不属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的行政性工作分离出来,使社区居民委员会真正履行依法自治职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抓好社区自治管理,形成行政管理、民主自治、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从而走出一条“民办公助”、“议行分设”的社区建设新路子,进一步理顺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工作性质
社区工作站是社区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工作要求,上为政府分忧,下为居民群众办事服务的新型社会组织,其工作性质是承担政府下移到社区的有关管理服务职能,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一门式”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区工作站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领导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下开展工作。
主要职责
社区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有三项:
1、行政性服务。主要是协助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好下列工作:办理失业卡、待业卡;失业人员就业安置;残疾证和残疾人家属农转非的申办;社区内失业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居民收养证明;居民身份证和老年卡申领;直系亲属公房卡过户申办;外来人员暂住证申办;规划杂项工程申办;居民占绿手续申办及宠物类管理申办;事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申办;《失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办、生育审批及《生殖健康服务证》申领;流动和失业人员计生申请等。做好社区公益性资产管理工作,完成其它由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
2、福利性服务。主要是协助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好下列工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金申办、失业人员失业金救济金申办;民政对象、退休人员房租减免申办;特困对象家庭子女就读学杂费减免申办;社会救济对象的送养申办以及其它需要提供福利性服务的工作。
3、社会化服务。主要是老年休养院、老年活动室、托幼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物业服务、社区志愿者服务以及辖区内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的协调管理;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协调管理;开展其它便民利民服务工作。
4、服务内容
(一)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协助民政部门和社会救助机构开展对象排查、受理评估、家计调查、需求分析、政策宣传、绩效评价等事务,并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照料护理、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
(二)养老服务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对特困供养老年人、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巡访关爱、健康服务、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社区参与、权益保障等服务。统筹链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涉老社会组织和服务性企业等资源,开展为老助老服务。
(三)儿童福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配合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走访核查、家庭探访、督导检查,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开展政策宣传、监护评估、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隔代教育能力建设等,重点解决服务对象在监护管理、心理慰藉、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四)社区治理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推进“三社联动”“两工”互动,根据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承接和实施服务项目,促进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和各类社区主体有序参与。在社区照顾、社区参与、社区融合、社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对有需求的辖区群众提供情绪引导、心理辅导、资源链接、困难纾解、社会支持等服务。
(五)社会事务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宣传婚姻政策法规、婚俗改革、新时代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开展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咨询和辅导等服务。宣传殡葬政策法规,引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提供丧葬需求咨询服务。对残疾人开展家庭排查、需求评估、心理辅导、康复训练、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服务,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返乡和易走失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教育矫治等服务。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重点服务内容,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未经省级民政、财政部门批准,基层不得自行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事项。
二、商务要求
服务期限:三年
服务地点:永宁街道,永盛街道,伊通镇,西苇镇,河源镇,营城子镇,二道镇,伊丹镇,新兴镇,景台镇,莫里镇,马安镇,靠山镇,黄岭子镇,小孤山镇,三道镇,大孤山镇
服务方式:成交供应商负责保证所提供的所有服务验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