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说明、采购内容
一、项目概况
1. 本项目为宁津县 2023 年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共 12 个批次。
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为有效规避、预防、控制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 为更好的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
二、采购内容
A 包(6 个批次)、B 包(6 个批次):
1. 制定评估工作方案
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进度、工作方法与要求、拟征询意见对象及方法、风险评估报告大纲等事项。
2. 收集和审阅相关资料
全面收集并审阅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征地事项资料;国家和地方相关注律、法规和政策;征地事项前期审批相关文件,包括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出具政府征收拟公告、勘测定界图等文件;相关规划与标准规范等。
3. 开展调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征地事项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调查,核实相关意见。
4. 人员访谈
针对项目内容开展针对性人员访谈,包括政府相关工作人员,项目内容涉及的相关人员、周边群众等。
5. 公示
公示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域内及周边可能受项目建设影响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等。6.全面评估论证
梳理各方意见,参考相同或类似事项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情况,重点围绕征地事项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估论证;对征地事项所涉及的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评判等内容逐项进行评估论证。
7. 确定风险等级
按照《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稳发〔2014〕3 号)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对征地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作出判断,确定征地事项社会稳定风险等级。
8. 编制评估报告
根据收集的资料及调查,全面梳理和汇总有关评估资料,对征地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编制评估报告。
9. 评估方法
风险调查的方法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调查的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等。可根据征地事项的特点及征地事项所在地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用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查。
风险识别的方法:风险识别一般可选用对照表法、专家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参照法、项目类比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的风险估计的方法: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找出主要风险因素,并对每个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和估计,层层剖析引发风险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预测和估计可能引发的风险事件,分析其引发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估计发生的概率,分析影响程度,判断其风险程度。
(1) 单因素风险估计
(2) 综合风险指数法10.提交成果
提交形成的征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及风险评估结论。
11.评估备案
评估报告经过评估主体审核后,由评估主体建立专项档案。
12.工作要求
(1) 预防社会稳定风险是一个系统、细致的工作,需要决策单位、相关人民政府部门及基层协同配合。另外对于个人或局部群体的小事件应提早发现、提前处理,以免事件越闹越大。
(2) 一旦出现群体性事件,决策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事态、稳定人心,与居民代表进行沟通、对话,说明情况,以平等的姿态和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对于群众合理的诉求,一定要敢于公开承诺、表态,以平复群众情绪、控制事态发展。在做到及时排解群众怨气、努力满足群众要求、科学安抚群众情绪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法律的正确适用。切忌随意执法、不当用法、曲解法律。既不能对参与违法人员一律“从重从快”,更不能随意从宽,姑息违法乱纪行为。应严格依法处理,要严格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维护法律的神圣尊严。
(3) 决策单位应根据征地事项特点,成立风控领导小组,及时处理在征地事项实施期间出现的问题,人民政府和决策单位对该征地事项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应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决策单位应加强对社会稳定风险应急预案的管理,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增强相关人员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处置能力,以便发生社会稳定事件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理,使事件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危害降至最低。
三、其他要求
1、供应商应当在响应文件中列出完成本包并通过验收所需的所有各项服务等明细表及全部费用。成交供应商必须确保整体通过用户方及有关主管部门验收,所发生的验收费用由成交供应商承担;供应商应踏勘现场,如供应商因未及时踏勘现场而导致的报价缺项漏项废标、或成交后无法完工,供应商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2、如对本磋商文件有任何疑问或要求澄清,请按本磋商文件的规定提出,否则视同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