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内容
(一)红旗路历史文化街区申报文本及附件编制
(1)主要工作内容
按照广东省申报历史文化街区的要求,编制系列文本及附件,包括:全面系统阐述红旗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历史沿革、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等,形成完整的申报文本书面报告以及附件包括佐证材料(图册)和申报表格等。具体内容包括:
(2)申报文本:《茂南区红旗路申报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文本)
1、街区概况、历史沿革梳理研究。通过统计数据、历史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式,系统梳理红旗路的发展概况及历史沿革等。
2、历史文化价值及特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的提炼和论证是专家评审的重要内容。通过现场踏勘、文献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系统总结红旗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脉络,并针对性地提炼和论证红旗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和特色。
3、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梳理。全面梳理红旗路域范围内的各类文化遗产,具体包括历史街巷、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尚未登记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各类文化遗产的等级、规模、区位、保存状况等进行系统地梳理和评述。
4、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概要。提炼红旗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特色、保护体系及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与发展措施。
5、保护管理工作情况。分别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关的地方法治建设、多样化的保护利用方式、多元化的保护资金投入以及专家与公众参与保护工作等方面,全面阐述红旗路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6、条件标准符合情况。对照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条件标准,阐述红旗路的历史文化价值、相应的物质载体和空间环境等情况。
7、保护管理工作情况。对照工作要求,阐述保护对象数字档案和管理平台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地方保护法规制定、保护管理机制完善等情况。
8、重要图表。包括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等各类保护对象清单,与保护清单相对应的保护对象空间分布图、保护规划相关重要图纸等。
(3)佐证材料:《茂南区红旗路申报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图册)
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公布文件,以及与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文件等,即: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历史名人资料图册》;
《重点文物资料图册》;
《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资料图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图录》等。
(4)申报表格
包括《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申报表》、《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评价指标表》、《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基础数据表》。
(二)《红旗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1.规划主要内容
(1)进一步梳理挖掘红旗路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入梳理红旗路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结合现场定点及线索摸查,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以及自然遗迹等在内的保护名录和空间数据库。
(2)划定保护控制线,实现法定性保护内容全覆盖。系统划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控制线,明确空间管控要求,完善城市紫线体系,并传导落实到详细规划层面。
(3)提出保护整治与活化利用的策略。对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分类分级地提出保护传承工作指引、措施与建议等,有效指导下一步的详细工作。针对性地提历史文化街区土地使用与规划控制、设施与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规划方案,同时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效应,提出街区业态活化策略,使街区功能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
(4)健全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实施落地与日常管理的措施。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指导详细规划并落实城市紫线及保护利用要求的规划传导体系,确保保护规划的有效实施。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落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成果数据入库,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管理的信息化。
2.成果组成。
包括规划文本、图纸、附件(含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GIS数据库等
(1)文本:总则、历史文化价值、特色与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及保护控制措施、建(构)筑物与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与整治、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土地使用与规划控制、设施与环境改善规划、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利用与街区业态活化策略、建筑物功能兼容性分类管控及改造利用指引、分期规划与规划实施措施、附则
(2)图纸:区域位置图、历史沿革图、保护范围划定图、保护对象分布图、传统格局保护结构图、景观风貌规划图、传统街巷保护规划图、建筑高度控制图、建(构)筑物分类保护整治规划图、建筑物功能兼容性分类管控图、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整治规划图、土地使用与规划控制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图、绿化系统规划图、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与利用规划图、近期行动计划图
(3)表格:保护要素一览表、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划定要素表、传统街巷统计表表、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一览表、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一览表、推荐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一览表、其它文物古迹(古驿道、工业、水利、农业等文化遗产)一览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览表、土地利用规划统计表、道路规划调整情况一览表、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一览表
(4)GIS数据库: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地下文物埋藏区、其它文物古迹等保护对象的历史文化保护范围线(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推荐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其它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历史环境保护要素等保护对象的位置点,以及对应的属性信息。数据坐标与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坐标一致
(三)茂南区历史建筑测绘建档成果资料
测绘成果内容
历史建筑测绘建档成果分为三级,成果应满足全面测绘成果规定:
全面测绘成果:应包含历史建筑的全面信息,且应满足历史建筑档案存储和管理,以及历史建筑全面修缮、核心价值要素复原修缮等工程的应用要求。完成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工作,并持续跟进后续上报的入库工作,直至完成入库。
测绘信息的成果内容如下:
表1测绘信息成果内容表
成果内容
|
测绘类型
|
成果项
|
子项
|
全面
|
原始测绘资料
|
技术设计书
|
◎
|
图像信息
|
●
|
图像信息附件:拍摄位置索引
|
◎
|
三维点云数据
|
●
|
三维点云数据附件:三维点云处理报告
|
●
|
测稿
|
—
|
数字断面
|
●
|
测绘图
|
—
|
●
|
倾斜模型
|
倾斜模型
|
◎
|
影像
|
◎
|
注:1.○表示成果可包含此项内容;◎表示成果宜包含此项内容;●表示成果应包含此项内容。
测绘成果技术要求
技术设计书
技术设计书应为历史建筑测绘建档项目委托方与受委托方双方审核确认后的版本,提交PDF格式的盖章扫描版。
图像信息
图像信息成果应满足《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成果标准》第6章“6.2 历史建筑图像信息成果”的规定。
三维点云数据
三维点云数据成果应满足《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成果标准》第6章“6.4 历史建筑三维点云数据成果”的规定。
倾斜模型数据
倾斜模型数据成果应满足《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成果标准》第6章“6.6 历史建筑三维模型成果”的规定。
测稿
采用测记法开展历史建筑测绘工作时,必须提供测稿成果,测稿包含总平面和建筑单体,且应反映核心价值要素,尺寸和标注完整。测稿应满足《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成果标准》第6章“6.3历史建筑测稿成果”的规定。
测绘图要求
测绘图包括总平面现状测绘图、平面现状测绘图、立面现状测绘图、剖面现状测绘图、典型构件大样图。测绘图的技术要求如下:
(1)测绘图绘制的内容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2)测绘图应满足《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成果标准》第6章“6.5 历史建筑测绘图成果”的规定。
(3)比例尺要求:
表2 测绘图比例尺要求表
图纸分类
|
图纸类型
|
绘图比例要求
|
全面测绘
|
总平面图
|
1:200或1:250
|
平、立、剖面图
|
1:100或1:150
|
详图
|
1:1、1:5、1:10、1:15、1:20、1:25、1:30
|
测绘信息成果格式及命名规范
表3 测绘信息成果格式及命名规范表
文件分类
|
格式
|
命名方式
|
备注
|
原始测绘资料
|
技术设计书
|
DOC、PDF 格式
|
测绘批次编号_测绘信息技术设计书
|
—
|
图像信息
|
JPG 或PNG 等常用格式
|
文件夹:编号_建筑名称_拍摄年月_拍摄部位
|
—
|
图像:编号_建筑名称_拍摄年月_拍摄部位_照片序号
|
照片序号采用4 位阿拉伯数字
|
三维点云数据
|
三维点云数据:TXT、E57、PLY 等常用格式
|
编号_建筑名称_三维点云数据
|
—
|
附件: PDF 格式
|
编号_建筑名称_附件名称
|
现场记录和三维点云处理报告
|
测稿
|
PNG、JPG、PDF 等常用格式
|
编号_建筑名称_测稿_完成时间
|
保存扫描文件;时间精确至天
|
数字断面
|
PNG、JPG 等常用图片格式
|
编号_建筑名称_平、立、剖面序号
|
包含剖切索引
|
测绘图
|
dwg、dxf、t3或pdf格式
|
图纸文件:编号_建筑名称_绘图时间
|
—
|
图纸图名:编号_建筑名称_图纸内容
|
—
|
倾斜模
型数据
|
倾斜模型
|
OSGB、OBJ、3DS 等常用格式
|
编号_MX
|
—
|
影像
|
JPG、PNG 等常用格式
|
编号_MX_影像编号
|
—
|
|
|
|
|
|
|
(四)《茂南区历史建筑保护图则》
1.图则主要内容
在针对茂南区的历史建筑开展测绘建档的基础上系统划定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明确空间管控要求,建立茂南区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完善城市紫线体系,并传导落实到详细规划层面。
2.成果组成
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应包括下列资料:
(1)基本属性:名称、编号、地址、保护区位(包括标明周边其它法定保护对象的航拍图,以呈现周边文物和其他历史建筑,及历史建筑与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历史地段保护范围的空间关系)、管理单元(选填,可填控规管理单元或城市更新单元等的编号);
(2)评估信息:年代、建筑风格、价值认定与现状评估;
(3)控制要求:保护要求分类、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保护要求、控规调整建议、禁止使用功能、合理利用建议等;
(4)保护范围图:核心保护范围、坐标等;
(5)价值要素信息图:包括总体类型特征和平面布局、立面、特色部位、材料、构造、装饰,以及历史环境要素等价值要素的图像,图像需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材料、工艺、技术、装饰等关键信息;以及建议补充的其他保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