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潮南区2024年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405090001352522 发布时间:2024-05-09 文档页数:63页 所需下载券:10
潮南区2024年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

 

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完成全区3.99万亩松林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和防治及薇甘菊防治600亩。

采购包1(潮南区2024年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在2024年5月下旬至2024年11月底前完成。6月上旬完成全部诱捕器悬挂,5~7月完成春季普查枯死松木消杀;10月底完成秋季普查并消杀处理枯死松木;薇甘菊除治的时间为6~9月;2024年11月效果检查;2024年12月项目竣工交付验收。

标的提供的地点

汕头市潮南区

付款方式

1期:支付比例30%,合同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合同价款的30%给响应供应商。

2期:支付比例20%,项目完成诱捕器悬挂、春季枯病死松木除治,根据监理部门出具的项目支付证明,付还项目20%费用。

3期:支付比例50%,余款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凭检查验收合格证进行项目价款结算。 注:1、本项目款项以人民币转账方式支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款项。 2、因甲方使用的是财政资金,甲方在收到乙方开具的发票、请款书、合同等资料后,双方约定的付款时间为向政府财政支付部门提出办理财政支付申请手续的时间(不含政府财政支付部门审核的时间),款项的到位时间具体以财政部门支付的办理时间为准,乙方不得以此为由进行索赔。

验收要求

1期:1、本项目实行监理制,严格检查验收,采购人委托监理公司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采购人对成交供应商在施工期间的各项作业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采购人应按照项目相关设计书和有关合同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自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省下达的任务;林业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相关设计文件;概算调整及其批准文件;招投标和建立文件(书);承包合同及项目结算等有关资料。

履约保证金

不收取

其他

其他,响应供应商需根据采购需求中的“六、响应报价表”的内容进行分项报价,格式仅供参考。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品目名称

标的名称

单位

数量

分项预算单价(元)

分项预算总价(元)

所属行业

技术要求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

潮南区2024年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

1.00

1,377,500.00

1,377,500.00

农、林、牧、渔业

详见附表一

附表一:潮南区2024年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

参数性质

序号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1

一、项目概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潮南区位于广东省南部、汕头市西南面,东临南海,西接普宁市,南邻惠来县,北与潮阳区接壤。区域总面积596.42平方公里,海岸线14.7公里,城区峡山街道距离汕头市区30多公里。

2、地形地貌

地处多属丘陵山地,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和砂岩,自然植被属南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属地带性分布,由于长期人为干扰和破坏,原始植被已不复存在,原始次生植被也少见。乔木建群树种主要有樟科的樟属和桢楠属、五茄科的鹅掌秋属、山茶科的木荷属和大头茶属、金缕梅科的枫香属、壳斗科的栎属和青冈属等。灌木常见有桃金娘、岗松、野牡丹、山芝麻等,草本多为芒箕、鹧鸪草、红裂孚草、乌毛蕨等。林地人工植被多为马尾松、湿地松、相思类、桉类和木本果树。沿海沙滩地营造有木麻黄纯林和木麻黄与相思类混交林。

3、气候条件

潮南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长冬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21.6℃,日照时数219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雨季多集中在4至9月。

4、土壤条件

山地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和砂岩,自然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土壤类型除地带性的赤红壤外,还有沿海滨海沙土。由于原生植被破坏严重。土壤长期受热带风暴吹袭和雨水冲刷,有机质含量少,土层薄,石质含量高。

5、交通状况

潮南区以324国道、和惠路省道、深汕高速公路、揭惠高速公路、陈沙公路、峡新路、北环路等为主骨架形成四纵六横路网。公路总里程500公里,高速公路49公里。深汕高速公路在田心设有出入口,揭惠高速公路在司马、两英、雷岭设有出入口。区内镇镇村村通汽车,主干道全面实现水泥化。

(二)森林资源情况

据2021年森林资源档案资料,辖区总面积5964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4939.23公顷,占总面积的41.81%;按森林类别分,全区现有生态公益林面积12972.6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2.02%,商品林11966.9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7.98%。

全区森林覆盖率为34.05%,林木蓄积量73.16万立方米。

潮南区松林分布面积2659.9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10.67%, 其中纯松林面积为 291.89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1.17%。

(三)2023年潮南区松材线虫病与薇甘菊发生及防治情况

2023年潮南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区(核心区)面积3835亩,重点预防区面积7068亩,松林监测区小班面积39899.2亩;薇甘菊防治面积600亩。项目总体除治效果良好,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的发生与扩散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二、设计方案

(一)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

巩固前1年的防治效果,控制增量,消减存量。采用多种预防与除治措施相结合,通过为期1年的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除治工作,逐步拔除松材线虫病疫点,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点数量和面积能明显下降,松材线虫病及薇甘菊扩散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加强对疫区周边实施重点预防保护,加大未发生疫情的区域的监测,有效保护潮南区林分健康。

(二)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任务

根据2023年林业有害生物专项普查结果、全年监测和往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发生规律预测,潮南区2024年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任务如下:

1、松材线虫病防控任务

松材线虫病监测全区松林面积39899.2亩,防治(核心区)面积3612亩、重点预防区(原疑似发生及发生区周边区域)面积5808亩;松树打孔注药面积787亩。

2、薇甘菊防控任务

薇甘菊除治面积600亩,均采用化学除治。

(三)设计布局

1、松材线虫病防控

本次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针对潮南区39899.2亩松林划分三个区域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除治和预防。防治区(核心区)小班面积3612亩,分布在陇田镇8个村18个小(细)班;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小班面积5808亩,分布在两英、雷岭等4个镇13个村29个小班;监测区面积为39899.2亩,监测范围为潮南区全区松林。详见表1。

表1:松材线虫病防控布局

序号

小班

面积(亩)

类型

1

两英

禾皋

Ⅰ-00103

46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2

两英

古厝

Ⅲ-00101

419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3

两英

新寮门

Ⅲ-00401

620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4

两英

仙斗

Ⅰ-00602

83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5

两英

仙新

Ⅰ-00400

190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6

两英

仙新

Ⅰ-00504

440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7

两英

仙新

Ⅰ-00600

221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8

两英

仙新

Ⅰ-00601

75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9

两英

仙新

Ⅰ-00701

111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①两英镇小计

 

2205

 

10

雷岭

龟山

Ⅰ-00101

194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11

雷岭

龟山

Ⅰ-00300

230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12

雷岭

龟山

Ⅰ-00301

58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13

雷岭

龟山

Ⅰ-00400

294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14

雷岭

龟山

Ⅰ-00501

279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15

雷岭

松林

Ⅰ-00100

281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16

雷岭

松林

Ⅰ-00300

250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17

雷岭

麻埔

Ⅰ-00700

152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18

雷岭

麻埔

Ⅰ-00801

205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19

雷岭

麻埔

Ⅰ-00707

55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20

雷岭

麻埔

Ⅰ-00803

27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21

雷岭

麻埔

Ⅰ-00804

47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22

雷岭

麻埔

Ⅰ-00702

75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②雷岭镇小计

 

2147

 

23

胪岗

新联

Ⅱ-00100

272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③胪岗镇小计

 

272

 

24

陇田

东波

Ⅰ-00500

133

核心区

25

陇田

东仙

Ⅰ-00100

256

核心区

26

陇田

华瑶

Ⅲ-00100

83

核心区

27

陇田

华瑶

Ⅲ-00300

161

核心区

28

陇田

东波

Ⅱ-00200

134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29

陇田

东波

Ⅱ-00100

187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30

陇田

兴陇

Ⅱ-00200

151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31

陇田

兴陇

Ⅱ-00300

278

核心区

32

陇田

溪西

Ⅰ-00100

300

核心区

33

陇田

浩溪

Ⅰ-00102

92

核心区

34

陇田

浩溪

Ⅰ-00301

79

核心区

35

陇田

浩溪

Ⅰ-00300

232

核心区

36

陇田

浩溪

Ⅰ-00200

53

核心区

37

陇田

浩溪

Ⅰ-00101

182

核心区

38

陇田

西湖

Ⅰ-00100

139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39

陇田

东仙

Ⅱ-00101

235

核心区

40

陇田

兴陇

Ⅰ-00301

578

核心区

41

陇田

兴陇

Ⅰ-00400

56

核心区

42

陇田

兴陇

Ⅰ-00401

153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43

陇田

田三

Ⅰ-00300

192

核心区

44

陇田

田三

Ⅰ-00100

264

核心区

45

陇田

华林

Ⅰ-00100

420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46

陇田

华林

Ⅰ-00200

237

核心区

47

陇田

华林

Ⅰ-00201

201

核心区

④陇田镇小计

 

4796

 

总计

9420

 

防治区(核心区)

3612

 

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

5808

 

根据《汕头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行动目标指示,到2025年末,潮南区减少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0.0200万亩,消减存量,实现“控制一批、压缩一批、拔除一批”。

根据省、市今年下达潮南区防控目标任务,要求拔除陇田镇疫点,全区实现无疫情。本项目松树打孔注药面积787亩,分布在陇田镇发生疫情小班及周边松树分布区域。详见表2。

表2:松树打孔注药(预防松材线虫病)作业小班

作业小班

小班

面积(亩)

松树株数
(株/亩)

松树总株数
(株)

平均
胸径
(厘米)

平均树高(米)

陇田1

陇田

兴陇

Ⅰ-00301

410

10

4100

9.9

5.4

陇田2

陇田

兴陇

Ⅰ-00301

168

4

672

8.5

3.9

陇田3

陇田

兴陇

Ⅰ-00400

56

8

448

9.6

4.9

陇田4

陇田

兴陇

Ⅰ-00401

153

5

765

9.1

4.4

合计

 

 

 

787

 

5985

 

 

注:作业小班调查松树株数采用角规绕测法进行调查,在各小班远离林缘的林内选定6个以上具有代表性点,记录角规绕测断面数及胸径、树高,并推算各小班松树的每亩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等。

每亩平均株数=15×{(40000*平均角规断面)/(3.14159*平均胸径²)}。

2、薇甘菊除治

薇甘菊发生面积总计600亩,分布于仙城、红场、胪岗、陇田等镇,共15个作业小班,具体详见表3。

表3:薇甘菊防控位置

作业小班

面积(亩)

1

仙城

梅径

32

2

仙城

新星

16

3

仙城

金溪

17

4

仙城

金溪

72

5

仙城

金溪

47

6

仙城

金溪

96

①仙城镇小计

280

7

红场

迭石

64

8

红场

苏林

27

9

红场

大輋

57

②红场镇小计

148

10

胪岗

新中

36

③胪岗镇小计

36

11

陇田

兴陇

15

12

陇田

葫芦

25

13

陇田

浩溪

51

14

陇田

田一

30

15

陇田

田一

15

④陇田镇小计

136

合计

600

(四)防控技术措施

1、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

1.1疫情监测

日常监测和专项普查结合,实时掌握潮南区39899.2亩松林的松材线虫病疫情动态。

(1)日常监测

日常监测按每两个月1次来执行(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12月),共4次。主要是以定期踏查的方式,查看所辖范围内松林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在非疫情区域,如果发现有新的异常现象,应取样检测是否为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应高度重视,需立即进行详查(内容包括发生地点、发生面积、寄主种类、病死树数量、林分状况、发生原因等),对已确认疫情的小班进行详查,以松林小班为单位统计病(枯)死木数量,绘制疫情发生分布图。并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

(2)专项普查

专项普查,秋季(9~10月)进行1次,方法同日常监测;对已经确认疫情的小班直接详查。专项普查可在日常监测的时间来进行。

(3)取样送检

抽取10%(不足10株的全部取样)的病枯死松树,每株树按照上中下三个部位取样,取样送检,鉴定是否为松材线虫病。

1.2病(枯)死木除治

(1)枯死松树伐除、伐桩处理

①枯死松树伐除:在疫情普查后,根据监测结果,按技术要求全面及时清理项目区(防治区和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松阔混交林的枯死松树(枯死、濒死、衰弱松树以及风折木、人为致死木,下同),以减少病源、清除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孽生场所。监测发现的松材线虫病病死树须在1个月内进行除害处理。

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病死树的伐除要从外向内逐一伐倒,病死树伐倒后,主干及枝桠锯成多段(每段长度≦1.5m),并集中在空旷地方进行烧毁、粉碎(削片)和套袋消杀处理。

伐倒的病死树主干及直径1cm以上枝桠要按照“当日伐除当日除害处理完毕”的要求进行除害处理。

②伐桩处理:将枯死松树全部伐除,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严禁在媒介昆虫羽化高峰期内(5~7月份)大规模伐除枯死松树。

枯死松树伐倒后,首先进行伐桩剥皮,然后在伐桩上打纵横线后喷内吸性杀虫剂至伐桩湿透,并在伐桩上放置磷化铝片1~2粒,最后用0.1毫米以上厚度的塑料薄膜覆盖整个伐桩,绑紧后用土将塑料薄膜四周填压实覆盖,以清除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孽生场所,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

(2)疫木处理

疫木采取烧毁、粉碎(削片)和套袋消杀进行综合处理。本年度疫木处理在防治区和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实施,根据疫木发生地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①烧毁:有条件的可采取烧毁,将病死树主干及枝桠全部采取火烧方法烧毁,要确保用火安全。

烧毁作业要求:在周边空旷地等场所就地烧毁伐除清理的疫木及直径超过1厘米的枝桠,焚烧现场要实行全过程旁站式监管,确保用火安全。在防火期内和可能存在火灾隐患的区域,要在严格遵守当地森林防火有关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烧毁处理。

烧毁的适用范围:伐除的病死树及查获疫木的除害处理,但需具备可实施烧毁处理的场所和能防止火情扩散的设施、设备。

②粉碎(削片)处理:

作业要求:将各防治小班内林下植被稀疏、距离林区道路150米以内的病死、枯死松树采用粉碎处理,使用粉碎机对病死树主干及直径1cm以上的枝桠进行粉碎(削片),粉碎物粒径不超过1厘米(削片厚度不超过0.6厘米)。

疫木粉碎(削片)处理应当全过程摄像并存档备查。粉碎之后的剩余物用薄膜收集装袋,搬运到路边集中堆放、集中处理。

疫木粉碎(削片)物可在本省市区范围内用于制作纤维板、刨花板、颗粒燃料,以及造纸、制炭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病死、枯死松树以及查获疫木的处理。

③套袋消杀:将病死树主干及枝桠截成长度小于60厘米的木段,然后连同直径1厘米以上的枝桠全部收集放入密封长方体形绿色塑料袋中加放磷化铝进行除害处理。选择(或清理出)地势较平、地下没有尖锐物的区域作为堆放区,将消杀袋平铺放置,依次将木段、枝桠、磷化铝放入袋中。装袋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防止消杀袋弄破漏气。

长方体形绿色塑料袋建议尺寸为100×80×60厘米,长方体型,顶面开口,表面印“除害疫木”字样和“有毒有害”等警示标识等,膜厚度大于0.08毫米。塑料袋要求:密封性好不透气、韧性好不易破、较环保能降解。质量要求:牢固度≥6 个月。

每袋放入‘56%磷化铝丸剂’或‘56%磷化铝片剂’,按20~30克/立方米投放。投放磷化铝后立刻封口。封口材料:尼龙扎带或封口胶带(要求:防水、不易老化、耐高温、耐腐蚀等)等。

适用范围:高山陡坡、林密或林下草灌丰富、林间通行困难,且使用粉碎(削片)、烧毁措施难度较大区域的病死树除害处理。

④喷药防治:对项目区内无法烧毁、粉碎(削片)或套袋消杀、直径小于1cm的枯死松树枝条就地归堆,淋喷联苯菊脂或联苯噻虫嗪进行杀虫处理。

(3)病(枯)死木除治原则

①及时原则。监测发现的松材线虫病病死树(含病死、枯死、濒死松树,下同)须及时进行除害处理。伐倒的病死树主干及枝桠要求24小时内除害处理完毕。

②就地原则。病死树主干及枝桠原则上须就地处置,烧毁处理原则上不能搬运出镇,粉碎(削片)和套袋消杀处理要就近伐桩处理。

③彻底原则。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及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病死树要全部伐除,并将主干及枝桠全部进行除害处理。

(4)建档记录

对所清理的枯死松树,记录所在镇、村、小班信息、清理时间、作业公司等相关信息,对伐桩、消杀袋、粉碎机械等进行拍照存档。

施工单位要加强除治工作的管理,做好拍照存档工作:一是拍摄病死树伐除前和处理后的伐桩、消杀袋和疫木粉碎(削片)物等照片(建议使用“水印相机APP”拍照,照片上显示时间、天气、地点、海拔、经纬度等信息,下同);二是在病死树烧毁、粉碎(削片)和套袋消杀等处理过程中,准备好必要的防护工具,做好人身安全、防火安全等措施,同时将处理前、中、后期等关键环节拍摄照片或录像留存。

1.3诱捕器诱杀防治

(1)诱捕时间

潮南区3~11月皆有松褐天牛(又名松墨天牛)成虫活动,因此每年3~11月为使用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时间。

(2)诱捕地点

本次诱捕器诱杀防治(引诱剂防治),选择在松材线虫病发生的疫点小班(防治区)、疑似发生小班(疑似发生、重点预防区)及其周边需要重点保护的松林来进行,以控制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种群密度。本年度诱捕器诱杀防治(引诱剂防治)应用面积为9420亩。

(3)设置密度

综合《松褐天牛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LY/T 1867-2009)》要求,同时考虑潮南区地理、气候因素、诱捕地点虫口密度、林分状况等因素,项目诱捕器诱杀防治每30亩挂设1个诱捕器,需挂设314个。

诱捕器应当垂直悬挂,下端距地面1.5米左右,相邻诱捕器间距约130~150米。诱捕器应尽量挂靠近疫区周边松林且通风的位置,选择山顶、山脊、林道旁、林间空地或空气流通处,设置后不得随意变动,每20~30天可定期移动1次以充分发挥引诱剂的作用。

(4)检查和换药

使用国家、省推荐的松褐天牛专用引诱剂(以APF-I 例)进行防治,每30天检查诱捕器并更换药剂和诱芯,收集到的天牛全部带回,用75%的工业酒精进行浸泡保存,用于宣传和科普展示。

1.4检疫封锁

加强辖区内经营、加工、使用松木的企业及个人的检疫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加工和使用疫木的行为,严防松材线虫病疫木流失。

加强电缆盘、光缆盘、木质包装材料等松木及其制品的复检,严防松材线虫病疫情传入。

1.5、松树打孔注药(预防松材线虫病)

(1)钉标识牌、记录档案

按表4要求,将作业小班内的松树进行统计、分类,记载松树编号,按照编号(从1开始编号),建立松树档案(档案模板见表5)。确保标识牌方向统一,所钉高度距离地面180厘米左右。

表4 标识牌分类

松树编号

品类编号

品类

长势

松针颜色

打孔松脂分泌

...

A

优势木

旺盛

浓绿

旺盛

...

B

弱势木

一般

浅绿

很少流出

表5 松树及用药档案记录(模板)

地点

 

松树总株数

 

死亡株数

 

防效(%)

 

编号

品类编号

胸径(cm)

打孔

数量(个)

注射药剂成分含量

注射药剂量

作业时间

作业人员及联系方式

普查时间

品类编号

普查人员及联系方式

备注

1

 

 

 

 

 

 

 

 

 

 

 

...

 

 

 

 

 

 

 

 

 

 

 

(2)松树钻孔

①钻孔工具及方式:使用专用木工钻头钻孔(钻头与注射药剂的瓶嘴大小保持一致),钻头与松树树干成35~45度的倾斜角向下钻孔。钻孔采用螺旋排列上升方式,各注入孔的距离不少于20厘米,注入孔均匀分布在松树周边,避免在同一高度集中钻孔。

②钻孔位置:为保障药剂注射质量,避免在松树死结、受伤、坏死部位及枝桠下部钻孔。

钻孔的位置距离地面30~80厘米,注入孔直径为0.5~0.8厘米,孔深一般为5~10厘米,保证注入孔到达木质部。

③钻孔数目:根据松树胸径确定钻孔数目。胸径5厘米以下可钻1~2个孔,胸径5~10厘米可钻2~3个孔,胸径10厘米以上可钻3~5个孔,注入孔的数量最多不超过7个。

(3)药剂注射(药瓶直接注药方式或注药机注药方式)

A药瓶直接注药方式:插瓶→拔瓶→塞孔。

适用于小瓶(净含量≤20毫升)甲维·吡虫啉药瓶直接注药或大瓶(净含量≥500毫升)甲维·吡虫啉药液倒入小瓶进行注药。

①插瓶:按螺旋规律和钻孔带出的木屑寻找注入孔,打开容器瓶注入口,将注射头插入注入孔,轻击容器底部,然后用打孔针打通容器底部空气孔,开始注入药液,注入方式为自然滴入,插入时确保瓶层与树干贴合,保证药液渗入到松树木质部,避免漏药。

建议使用药剂:甲维·吡虫啉、松线光或其它,每瓶净含量≤20毫升。

注药时间:药液1-2天时间流完为宜。

②拔瓶:注药后根据药剂的性质(不同的药剂渗入时间有差异)注意查看观测线(观测线为瓶子标签交接处的白色透明部位),判断药液是否完全渗入,若其他注入孔同类药剂完全渗入的情况下发现有残留药剂的药剂瓶,则按住其底部通气孔,拔出药瓶并挤出瓶口内部的松脂,重新打孔或插入其他拔瓶的注入孔至药液完全渗入。

拔瓶后空药瓶须用密封性良好的编织袋回收,禁止随地丢弃污染环境。

③塞孔:拔出空瓶后用浸泡过杀菌剂的愈合材料(木塞或凡士林)堵孔,使用羊角铁锤将愈合木塞敲平,防止孔内渗漏雨水或感染其他病菌,对松树造成损伤。愈合木塞尺寸与钻头、注射药剂瓶嘴大小保持一致。

B注药机注药方式

①液压注药机注药:大瓶装的甲维·吡虫啉(总有效成分含量:10%)或其它药液每瓶规格≥500毫升,可采用液压注药机注药方式,直接把药液注入注入孔内。

注药量:每株松树1~2毫升/胸径厘米(即胸径10厘米应注药10至20毫升),并根据打孔数量平摊注药量,注入每个注入孔。

②塞孔:液压注药机注药后用浸泡过杀菌剂的愈合材料(木塞或凡士林)堵孔,使用羊角铁锤将愈合木塞敲平,防止孔内渗漏雨水或感染其他病菌,对松树造成损伤。愈合木塞尺寸与钻头保持一致。

(4)松树打孔注药注意事项

①科学用药

药液注射剂量根据胸径的大小以及药剂的性质分配注射药剂量;参考《农药安全使用规范(NY/T 1276—2007)》选用高效、低毒、药液可借助树液流动进行传导、对环境影响小的药剂品种。根据病害的抗性治理原则,应科学轮换或使用混配农药以减少抗药性。常用防治对象为松材线虫的农药有效成分包括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苦参碱,其他已登记松树线虫病害的药剂也可参考使用。

不要任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适时适量、对症用药。

②作业环境及时间

天气情况:避开雨、雪、雷电、大风及大雾天气作业;

作业温度:-10~30摄氏度;

作业时间:6月~10月。

③作业要求

A作业前

作业开始前应及时设立警告牌或警戒线,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后被误伤或拔掉注射药瓶。

施药场所应备有足够的净水、清洗剂、毛巾、急救药品及易损配件和必要的修理工具。

B作业时

施工人员作业前8小时内禁止饮酒。

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全程佩戴安全帽、高帮鞋、护目镜、带反光条的工作服、橡胶手套等,做好防护措施。

作业时禁止吸烟及饮食。

C作业后

作业结束后及时回收药剂空瓶,集中带回处理。

作业结束后完善松树档案。

2、薇甘菊防控工作

潮南区薇甘菊除治工作在省、市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2018~2023年薇甘菊除治工程取得一定成效,已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对散生或者不适宜使用化学药物的区域(如:果园、果树、苗圃地、房前屋后、粮食作物田等)及轻度发生区域,采取人工铲除的方式进行防治,采用镰刀、锄头等工具将攀援生长的薇甘菊藤蔓割除,要求在离地面0.5米处割断,并使用锄头挖出根部,人工铲根以距地面以下20厘米以下为宜,根部挖出后集中堆放和销毁。人工铲除的蔓藤可留在树上,任其干枯,也可将蔓茎先集中堆放,待晒干后销毁。而对于连片集中和危害较严重的区域则采取喷施化学药物的方式。

本项目薇甘菊防控使用药剂为紫薇清(24%滴酸·二氯吡水剂)或薇净。

一般在薇甘菊生长盛期,以6~11月为最佳施药期,于晴天(无风或微风无雨)喷施紫薇清(或薇净)1500倍液(66.7毫升药剂兑100升水)至薇甘菊茎叶完全湿透,见叶片有药液滴落为佳。

紫薇清(或薇净)1500倍液喷药量:120升/亩。

被薇甘菊浓密覆盖的树木,用喷枪从覆盖层由内向外喷洒在薇甘菊上,避免直接喷施在林木等其他植物的叶子上,以免出现药害。作业时避免中午时施药。

喷淋十五天后检查喷淋结果,如发现有错漏,及时补喷,连续2~3次,直到全部完成。补喷后防治区的薇甘菊覆盖率应≦5%,根部死亡率≥95%。

(五)防控期限

项目实施时间:在2024年5月下旬至2024年11月底前完成。6月上旬完成全部诱捕器悬挂,5~7月完成春季普查枯死松木消杀;10月底完成秋季普查并消杀处理枯死松木;薇甘菊除治的时间为6~9月;2024年11月效果检查;2024年12月项目竣工交付验收。

三、工程量

本项目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包括松材线虫病防控、薇甘菊防控。松材线虫病防控包括疫情监测39899.2亩、挂设诱捕器314套、疫木除治9420亩、松树打孔注药面积787亩;薇甘菊防控600亩,均为化学除治。详见表7。

表7 潮南区2024年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工程量表

项目

措施

内容

工程量

松材线虫病防控

日常监测

每两个月对全区林地进行常态化巡查监测,

共4次。

159596.8亩

专项普查

秋季普查1次

39899.2亩

诱捕器

防治

松褐天牛诱捕器

314套

松褐天牛专用引诱剂(以APF-I 例),有效期1个月(6包)

换药查虫(6次)

疫木除治

①烧毁:枯死松树伐除、伐桩处理、锯段、集材、烧毁;

②粉碎(削片)处理:枯死松树伐除、伐桩处理,疫木锯段、集材、粉碎(削片);

③套袋消杀:枯死松树伐除、伐桩处理、疫木锯段、装袋;

④喷药防治:直径小于1cm的枯死松树枝条淋喷联苯菊脂或联苯噻虫嗪。

9420亩

①烧毁:磷化铝、薄膜、燃料、防火设备;

②粉碎(削片)处理:磷化铝、薄膜、粉碎(削片)机器、机械折旧、动力费;

③套袋消杀:磷化铝、薄膜、消杀袋;

④喷药防治:联苯菊脂或联苯噻虫嗪。

松树打孔注药

钉标识牌、记录档案、松树钻孔、药剂注射

787亩

薇甘菊防控

化学除治

喷施

600亩

紫薇清(或薇净)1500倍液、电机、混合油等

四、项目管理

(一)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潮南区2024年森林灾害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顺利完成,同时用好、管好项目资金,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潮南分局项目质量管理小组和森防部门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监督,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资金管理

资金必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账册,设立总账和明细账,根据实施方案内容项目设置专栏,详细核算项目支出情况,有关会计凭证必须规范。所有支出都必须有合法票据并附施工合同和工程验收报告以及工程结算单据等。不允许出现白头单和不规范的支出单据。工程结算支付必须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执行,不得违规用现金支付工程款。

(三)档案管理

为了完善项目的后续管理,应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归档,建立项目管理的文件档案。包括:

1、项目实施文件、作业设计。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检查验收资料、照片等。

2、项目资金筹措和投入、支出等财务档案。

3、项目管理附件,如施工合同、施工监理、各道工序施工图片、施工台账、验收报告等。

(四)检查与验收

1、本项目实行监理制,严格检查验收,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公司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各项作业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项目相关设计书和有关合同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自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省下达的任务;林业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相关设计文件;概算调整及其批准文件;招投标和建立文件(书);承包合同及项目结算等有关资料。

3、检查与评价

3.1松材线虫病防控效果检查与评价

(1)监测准确率

随机抽取疫情监测39899.2亩中的20个村级单位,要求监测遗漏率小于10%,要求枯死树松材线虫病检测准确率达100%。

(2)枯死树清理效果

疫情涉及小班总数少于100个时,随机抽取作业小班数的5% 以上,涉及小班数100个以上部分,随机抽取作业小班数的1% 。

检查要求松树枯死树清除率达100%,所有伐桩离地面高度不超过5厘米、伐桩处理率 100%,病死树主干和直径1cm以上的枝桠除害率 100%。项目验收时项目区无病死树。

(3)引诱剂防治效果

在防治区内诱捕器挂放合格率为100% ,管理和维护率100% 。

随机抽取5%的诱捕器,检查挂设位置是否合理,分布是否均匀,诱芯是否定期更新,是否定期收集虫等。

(4)松树打孔注药效果

松树打孔注药作业小班范围内所有松树要实现无疫情发生,即所有松树都要打孔注药。

松树打孔注药效果检查与评价参照下表: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合格

不合格

钻孔方式

钻孔为螺旋上升方式,孔间距达到20 cm 以上

打孔位置选择

避开松树死结、受伤、坏死部位及枝桠下部等

药剂注入

药剂完全渗入到松科树木木质部,渗入过程无药液渗漏到松树表层

塞孔

浸药木塞头部与松科树木表面贴合,不凸起、

不凹陷、松科树木表层不留注入孔

整体状态

松树表层平整,未因作业出现损伤

3.2薇甘菊防控效果检查与评价

(1)检查时间:薇甘菊防控的时间为6~9月,在防控结束2~3个月后检查。

(2)防控效果指标:以薇甘菊的盖度或者根部死亡率作为防控效果评价指标

(3)防控效果评价:以盖度评价防控效果时,防控效果达90%以上为合格【防控效果=(防治前盖度-防治后盖度)/防治前盖度】;薇甘菊的盖度在5%以下的为合格,根部死亡率达到95%以上为合格。

(4)防控效果调查方法

盖度调查:在薇甘菊发生区域,选取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标准地,在标准地内采取对角线法布设样方,样方的设置点在每条对角线的1/4和3/4处,共设4个样方,测量样方中薇甘菊的盖度。

根部死亡率调查:在防控后的发生地,采取路线调查法,每隔20-50 m设置一个2 m×2 m的样方,在样方内检查薇甘菊根的死亡情况。每个防治地总抽查取样点数不少于10个,检查的薇甘菊根数不少于50个。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进行项目竣工验收:项目预防与除治规模和质量达不到批复的项目相关设计文件要求的;未经批准,擅自调整项目预防与除治规模、作业地点和实施内容的;财务管理混乱,未按要求做好资金核算,违规使用项目专项资金的;档案资料不健全的。

5、项目完成后,接受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核、核验。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地方政府防治主体责任,将防控成效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有害生物防治政府领导机构,加强部门协作和联防联治,做到疫情及时互通、防控协同联动、行动统一进行,从而形成防控合力。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队伍,充实专业人员,强化防控资金投入,将监测、检疫、除治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面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害生物危害性,取得广大公众对防治工作的支持,引导公众参与到防控工作中。同时,对于妨碍疫情防控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二)技术保障

在全面开展有害生物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其发生和危害规律,通过对现有科技成果总结、整理和筛选,组装配套,及时指导,开展科学防控。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智慧防控、成灾机理、抗性树种培育、营造林控制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无公害防控技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控技术、快速检验检测技术、空中和地面相结合的立体监测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技术研究。注重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高效防治器械及其运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开展防治技术创新和推广工作,大力开展防治减灾教育宣传和科普工作。加强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密切跟踪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关键岗位培训和技术培训,全面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安全保障

防治作业过程中,要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以下几点。

1、告示施工范围、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如遇业主阻挠,施工单位应及时与管理部门反应,并按管理部门意见作出相应调整;施工单位因强行施工造成赔偿纠纷的,后果由施工单位负责。

2、防治作业中所有用到的药剂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对应的操作规定使用;对药剂的购买、保管、使用按要求办理手续,严格管控,安全使用。

3、施工过程中要切实注意安全,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做到防伪、防毒、防蜂叮蛇咬,安全第一,确保无各类伤亡事故发生。

4、注意防火,不准在作业区抽烟生火,及时、全面清理森林扑火通道两侧5 米范围内的枯死树。

5、施工单位必须为作业工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6、为确保做到安全文明施工,避免纠纷,施工单位要与管理部门签订责任书;如果施工单位没有遵守责任书或安全文明施工规定,一切后果由施工单位负责。

(四)宣传保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宣传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良好机遇,增强全民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意识,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社会地位,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一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要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普法培训,宣传和普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知识,为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响应报价表

项目

措施

内容

数量、单位

单价(元)

合计(元)

 

松材线虫病防控

日常监测

每两个月对全区林地进行常态化巡查监测,

共4次。

159596.8亩

 

 

 

专项普查

秋季普查1次

39899.2亩

 

 

 

诱捕器

防治

松褐天牛诱捕器

314套

 

 

 

松褐天牛专用引诱剂(以APF-I 例),有效期1个月(6包)

 

 

 

换药查虫(6次)

 

 

 

疫木除治

①烧毁:枯死松树伐除、伐桩处理、锯段、集材、烧毁;

②粉碎(削片)处理:枯死松树伐除、伐桩处理,疫木锯段、集材、粉碎(削片);

③套袋消杀:枯死松树伐除、伐桩处理、疫木锯段、装袋;

④喷药防治:直径小于1cm的枯死松树枝条淋喷联苯菊脂或联苯噻虫嗪。

9420亩

 

 

 

①烧毁:磷化铝、薄膜、燃料、防火设备;

②粉碎(削片)处理:磷化铝、薄膜、粉碎(削片)机器、机械折旧、动力费;

③套袋消杀:磷化铝、薄膜、消杀袋;

④喷药防治:联苯菊脂或联苯噻虫嗪。

 

 

 

松树打孔注药

钉标识牌、记录档案、松树钻孔、药剂注射

787亩

 

 

 

薇甘菊防控

化学除治

喷施

600亩

 

 

 

紫薇清(或薇净)1500倍液、电机、混合油等

 

 

 

响应总报价

 

注:响应供应商需根据响应报价表的内容进行分项报价,格式仅供参考。

说明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打“▲”号条款为重要技术参数,若有部分“▲”条款未响应或不满足,将导致其响应性评审加重扣分,但不作为无效投标条款。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