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体实施方案
应依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协助管理部门以属地管理为原则,优化建立“全面覆盖、层层履职,发现及时、处置迅速,上下联动、横向协同、责任到人”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机制, 对污染源精准锁定、科学研判空气质量状况。
专家团队入驻后根据深泽县本地污染源特征情况,科学制定综合性、可实施的治理方案, 顺应目前省市下发的考核目标。
1、常规咨询服务内容
1.数据分析及专家保障服务
根据深泽县各项监测参数变化,实施精准的数据分析及专家保障服务。
开展污染来源解析、特征因子分析,针对性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编写各类空气质量专报。
数量:每日 1 期,于每日下班前提供,365/份(年);
1)昨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主要污染物排名;
2)昨日乡镇综合指数排名;
3)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污染成因,提出管控建议;
4)24 小时数据监控,对县域内各类污染源进行常规监测,统计省控点位数据情况,进行同比环比深入分析,找出近期排名提升突破点;
5)汇总日常及特殊污染事件巡查情况,并记录、应对、整改、落实情况。
数量:每周 1 期,于每周结束后 2 日内提供,52/份(年);
1)汇总分析本周我县环境空气质量,统计各类空气监测指标排名;
2)汇总分析网格化设备空气质量数据变化情况;
3)通过收集的监测数据分析污染物时间和空间分布,对污染来源、成因进行分析,锁定重点污染源;
4)下一周管控措施及建议;
5)与竞争县、市、区对比分析,找出不足并制定下周控制指标。
数量:每月 1 期,于每月度结束后 3 日内提供,12/份(年);对本月空气质量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包括:
1)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月分解任务完成情况;
2)与历史同期空气质量对比情况;
3)在全省城市中排名及同比变化情况;
4)本月度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问题及下月管控建议;
5)本月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找出不足并制定下月控制指标。
数量:每季度 1 期,于季度结束后 7 日内提供,4/份(年);对本季度空气质量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包括:
1)空气质量改善完成情况,
2)与历史同期空气质量的对比情况;
3)在全省城市中排名及变化情况;
4)本季度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问题及下一季度靶向治理措施;
5)本季度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找出不足并制定下季度控制指标。
数量:2/份(年)半年度、对半年度空气质量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包括:
1)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
2)省市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3)与历史同期空气质量的对比情况;
4)在全省城市中排名情况;
5)重污染过程分析;
6)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存在问题、治理成果及下一步的管控重点。
数量:1/份(年)年度、年终提供,对全年度空气质量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包括:
1)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
2)省市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3)与历史同期空气质量的对比情况;
4)在省城市中排名情况;
5)重污染过程分析;
6)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存在问题、治理成果及下一步的管控重点。
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分析突发环境空气污染事件分析及管控建议。
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对重污染天气应对提供针对性管控措施。
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利用网格化数据及气象等数据,对造成点位数据异常升高的污染源进行确定。
数量:根据实际需要,依据预测预报系统,预报未来 3 天的空气质量状况。
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分目标,并根据管理经验动态调控分目标,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总结大气污染防治情况,通报目标完成情况,并对近期大气污染成因进行系统分析。
须每月定期开展专家研判。总结上月大气污染防治情况,通报月目标完成情况,并对上月大气污染成因进行系统分析。
驻场服务团队 24h 实时监控省控、乡镇点位六项参数数据情况,对每日发现的异常数值进行汇总。
协助建立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机制,利用现有空气质量管控平台,分析研判重污染天气期间空气质量情况,给出具体管控建议。
对每次重污染过程和污染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我县在应对重污染天气时的薄弱点。
依据监控平台,开展污染物来源解析、特征因子分析,针对性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
配合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做好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技术服务, 提供未来 3 天的精准预报和 7 天趋势预报。
从生产源、生活源多方面深入调研,结合我县臭氧污染防治实际情况,针对性给出管控治理建议。
指挥调配保洁车,科学精准安排清扫重点,最大程度发挥设备作用。
结合深泽县服务需要,须派驻专业服务团队一组,共 4 人,提供数据分析、污染事件研判、重污染过程咨询等技术支撑工作。
项目经理 1 人,配合县政府组织参加大气污染防治研判及专家讨论等会议。
提供数据分析人员 1 名,为深泽县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 24 小时数据监控与分析服务。
提供气象专家 1 名,实时跟踪深泽县气象形势变化情况,并提前评估气象条件对本地空气质量影响,进而为深泽县制定环境管控措施提供建议。
提供专职污染排查员 1 名,针对深泽县内主要污染源每日进行巡排查服务,帮助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1)无人机监测
对辖区黄土裸露、突发污染源进行高空溯源。
精确识别各段道路积尘负荷值对监测县域站点周边以及重点路段开展走航监测。
利用便携式油烟速测仪对涉餐饮油烟排放行业达标情况进行检测。
精准判定污染来源、判定污染源外界输送与本地生产相关比例。
对污染物异常排放区域开展定点和绕厂监测,锁定可疑污染来源,助力环保部门现场监管, 提升检查效率,实现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管理。
对监测点位颗粒物各粒径段质量浓度、数浓度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同一站点不同粒径段数据,分析不同粒径段数变化趋势及占比情况,精准锁定污染来源。
1、日常巡查
派遣现场巡查人员对异常点位周边进行现场排查并对污染来源进行定位,由县大气办督促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及时对污染事件进行处理。其次对重点县监测点位周边进行日常重点巡查, 寻找可能影响空气点位的各类污染源。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需求,开展针对重点企业、建筑工地、垃圾焚烧、餐饮油烟、道路扬尘、机动车和散煤燃烧等问题进行专项巡查,确定重点污染县域及时反馈环境问题。
运用知识和经验,结合已有管控机制,建立本地化“大气污染工运行保障管理”机制体系, 并逐步调整与改善。
在现有网格化监测设备的基础上,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网格化监管工作体系。
通过网格化平台,发现数据异常及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微信群指挥调度,并对现场管控措施及效果进行全程监控。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部门接收到监测数据报警信息或发现管理问题后,通知责任人,及时使用照片、文字等信息反馈现场处理情况。
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对各部门检查、执法情况进行核查。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需求,协助各职能部门开展针对扬尘、机动车、散煤、无组织排放等污染源的联合督查行动。
通过移动走航监测手段查找重点污染县域,确定各类扬尘源的日常防尘措施落实情况,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
针对深泽县所有餐饮单位和露天烧烤摊点进行重点管控,制定专项行动方案。
1、数据保障方案特殊服务
定期协调检查深泽县省控站仪器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进行沟通,保障监测设备各项参数正常运行。
24 小时监控省控点位数据,发现异常、离群、超高数据,及时与上级沟通剔除;每月度、年度数据审核时积极与上级沟通,争取边缘值剔除。
及时与上级部门对接,实时掌握阶段性审核后数据,为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支撑。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应根据服务需要,设置服务管理工作标准、安全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奖惩管理制度等。
在应急管控期间,跟踪解读污染过程,分析导致污染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管控建议,包括重点源、重点区域、重点方向,及时开展研判和应急排查,实施走航等强化监测,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基于污染源清单数据和小尺度溯源模型,快速锁定潜在污染源,并对污染源贡献大小进行定量和排名,自动生成每日管控清单,评估污染来向,助力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对目标区域空气质量运营态势全面感知、科学管理,实现精准管控。
专家团队负责本项服务内容,根据污染预报,与区监测站和气象局进行实时会商,并给出未来五天的气象信息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建议。
预报会商:建立每周一与气象局、环境监测站会商机制,任何一方预测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即发起三方应急会商。经三方会商后,若三方达成应启动预警的一致建议时,立即制作《深泽县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报告》,并上报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