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的服务需求为符合性审查中的实质性要求,若不满足按无效投标处理。
名称 |
数量/单位 |
备注 |
2024年重庆市城市黑臭水体及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水质监测巡查项目 |
1项 |
|
(一)服务范围:重庆市范围内(重庆市城镇排水事务中心指定地点)。
(二)服务要求:按招标项目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三)服务标准:提供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优质服务。
根据历史监测巡查情况对监测巡查目标水体进行分类分级,制定针对性监测巡查方案,确保每轮次水质监测巡查精准高效开展;采取人工实地巡查、无人机航拍、公众问卷调查并辅以必要的水质取样检测等方式,对48段黑臭水体(见表3)和20条“清水绿岸”河流(见表4)全线巡查,共巡查4轮,48段黑臭水体全年检测水样不少于185个(中心城区110个、区县75个),20条“清水绿岸”河流全年检测水样不少于65个;开展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和巡查情况总结,编制水质监测巡查报告,更新排口档案库。
1.制定监测巡查方案
1.1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历史水质检测数据和前一轮次水质检测数据,对监测巡查目标水体进行分类分级,制定针对性监测巡查方案,调整、明确水质检测取样点位,确保每轮次水质检测精准高效开展。
1.2工作要求
每轮次水质监测巡查开始前编制形成本轮次监测巡查方案并报甲方审查,经甲方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
2.巡查
2.1频次:按照巡查计划,共巡查4轮。
2.2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对污染源进行走访和调查,包括点源、面源、内源等;二是对周边环境现状进行走访和调查,包括水体周边建筑群特征、水深、流速、气味、感观、岸线情况等;三是巡查和河流相连的湖库水体状况、排口情况;四是开展公众问卷调查,以现场问卷或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城市水体周边社区居民、商户或随机人群开展调查问卷,询问其对水体环境满意度、是否发现排污、是否有黑臭现象等情况。
2.3工作要求
2.3.1环境条件调查
采取人工巡查为主,辅以无人机航拍方式对水体排口进行现场走访、调查,同时对水体感官和周边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人工巡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周边环境现状,岸线硬化类型、范围,岸边垃圾倾倒情况,周边点源或面源污染的来源、排口位置、排口管径、排口排放量初判;二是水体调查,水体颜色、嗅味、水深、流速快慢等特征;三是开展公众问卷调查,以现场问卷或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城市水体周边社区居民、商户或随机人群开展调查问卷,询问其对水体环境满意度、是否发现排污、是否有黑臭现象等情况,形成书面调查记录。针对河道岸线复杂、植被茂密等人工巡查存在困难的河段宜采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并拍摄影像资料。无人机巡查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河流沿线建成情况、无人机飞行许可,开展2轮次无人机巡查,不少于30km河段,巡查时间涵盖雨季、旱季,对沿河排口进行定位,对河道周边环境进行记录调查。
2.3.2现场巡查记录
针对现场各段水体的总体情况和突出问题做好现场巡查记录,包括现场情况、存在问题、解决建议,提供可以佐证巡查记录的现场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
编制每日现场巡查报告,即时发送给甲方,包括水体情况、排口、污染源(点源、面源)、突发情况等。发现污水直排、水质恶化、河面垃圾等突发问题及时反馈在现场巡查报告中。
2.3.3黑臭水体问题梳理
根据现状情况、排口调查,总结梳理每条河流存在问题。
3.水质检测
3.1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监测巡查方案,重点对排口、跨区断面、暗涵出口处、湖库连接处等进行必要水质检测佐证判断。48段城市黑臭水体全年检测不少于185个(中心城区110个、区县75个)水样,20条“清水绿岸”河流全年检测不少于65个水样。
3.2.1黑臭水体检测要求:根据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将黑臭水体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水质检测与分级结果可为黑臭水体整治计划制定和整治效果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1)检测采样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开展现场水样采集工作。
(2)分级标准与测定方法
城市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共4项指标,分级标准见表1,相关指标测定方法见表2。
表1 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
特征指标(单位) |
轻度黑臭 |
重度黑臭 |
透明度(cm) |
25~10* |
<10* |
溶解氧(mg/L) |
0.2~2.0 |
<0.2 |
氧化还原电位(mV) |
-200~50 |
<-200 |
氨氮(mg/L) |
8.0~15 |
>15 |
注:* 水深不足25 cm 时,该指标按水深的40%取值
表2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序号 |
项目 |
测定方法 |
备注 |
1 |
透明度 |
黑白盘法或铅字法 |
现场原位测定 |
2 |
溶解氧 |
电化学法 |
现场原位测定 |
3 |
氧化还原电位 |
电极法 |
现场原位测定 |
4 |
氨氮 |
纳氏试剂光度法或蒸馏-中和滴定法 |
|
注:相关指标分析方法参见《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3.2.2“清水绿岸”检测要求
(1)监测采样:水体采样采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水瓶、直立式采水器或自动采样器,采集瞬时水样。采集水样数量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要求,并按照各水质指标保存要求及时加入相应的保存剂,同时填写现场采样记录。
(2)检测指标:清水绿岸检测指标应涵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环办〔2011〕22号文附件)中用于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水质指标。检测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共3项指标。
表3 已发现48段城市黑臭水体
序号 |
区位 |
城市黑臭水体名称 |
长度(公里) |
|
1 |
主 城 区 |
江北 |
盘溪河(大庆村-盘溪河入口) |
3.6 |
2 |
肖家河(双龙桥-入长江口) |
2.64 |
||
3 |
溉澜溪(鲁能星城九街区A区-江北嘴入长江口) |
1.5 |
||
4 |
沙坪坝 |
跳蹬河(杨梨沟污水处理站-沙坪坝区-九龙坡区交界处) |
1.3 |
|
5 |
清水溪(重师后门-清水溪入江口) |
4.4 |
||
6 |
凤凰溪(69中-入嘉陵江口) |
0.8 |
||
7 |
詹家溪(双碑-嘉陵江) |
2 |
||
8 |
九龙坡 |
桃花溪(彩云湖-动物园老大门段) |
4.79 |
|
9 |
跳蹬河(玉清寺派出所-石龙村) |
14.15 |
||
10 |
南岸 |
苦溪河(雷家桥水库-乐天大桥段) |
10.4 |
|
11 |
白沙河(东西大道河段) |
3.82 |
||
12 |
纳溪沟(黄山-长江) |
1.92 |
||
13 |
北碚 |
山王溪(庆铃铸造厂-入嘉陵江口) |
8.2 |
|
14 |
马鞍溪(红熙山寨-龙滩子水库入口) |
2.5 |
||
15 |
双凤溪(48中-梁滩河入口) |
3.5 |
||
16 |
马河溪(蔡家中央广场-嘉陵江入口) |
4.7 |
||
17 |
渝北 |
盘溪河(盘溪河公园箱涵处-盘溪河公园(红岩水库)大坝处) |
2 |
|
18 |
盘溪河(红岩水库大坝处-大庆村) |
2.13 |
||
19 |
肖家河(陡溪大桥-双龙桥) |
4.5 |
||
20 |
肖家河(回兴街道白鹤村1社村污水处理厂-创新经济走廊长河溪箱涵入口处) |
2.7 |
||
21 |
溉澜溪(新华水库箱涵处-鲁能星城九街区入江北断面处) |
1.5 |
||
22 |
中央公园镜湖 |
1 |
||
23 |
巴南 |
花溪河(老龙洞-入长江口) |
22.3 |
|
24 |
一品河(职教城-鱼洞入江口) |
5.1 |
||
25 |
黄溪河(凯川.大江东岸-黄溪口入长江口) |
5.7 |
||
26 |
两江新区 |
盘溪河(茶坪水库出口-川剧院) |
1.4 |
|
27 |
盘溪河(五一水库出口-红岩水库入口) |
1 |
||
28 |
盘溪河(人和丽景小区(汪家桥)-五一水库) |
2 |
||
29 |
肖家河(高石水库-陡溪大桥) |
2.41 |
||
30 |
跳墩河(康庄美地-入江口) |
4.79 |
||
31 |
肖家河(金鹏.两江时光附近-陡溪大桥) |
2.4 |
||
32 |
远 郊 区 县 |
铜梁 |
巴川河(明月寺-双河口) |
6 |
33 |
长寿 |
桃花溪(范家桥水库-河街新桥出口) |
10.03 |
|
34 |
綦江 |
沙溪河(高速大桥下-入河口) |
4.23 |
|
35 |
通惠河(邓家河大桥-龙角桥) |
1 |
||
36 |
荣昌 |
池水河(万福寺水库泄洪闸-濑溪河入口) |
6.96 |
|
37 |
荣峰河(东湖水库泄洪闸-濑溪河入口) |
7.94 |
||
38 |
永川 |
红旗河(文化艺术中心-双河2号桥) |
3.496 |
|
39 |
胜利河(普渡桥-红旗小学桥) |
1.2 |
||
40 |
萱花河(蚂蝗桥路口旁的涵洞-文曲桥) |
1.28 |
||
41 |
玉屏河(辛河桥-三岔河) |
2.8 |
||
42 |
跳蹬河(东南桥上游200米闸坝-三岔河) |
2.859 |
||
43 |
潼南 |
潼南新城鹿鼎湖(鹿鼎湖进水口-鹿鼎湖出水口) |
0.26 |
|
44 |
黔江 |
黔江河(金港桥-盛黔污水处理厂排水口) |
1.6 |
|
45 |
梁平 |
喜雀河(城区段) |
2.5 |
|
46 |
垫江 |
桂溪河(牡丹湖-塔坝桥) |
6.3 |
|
47 |
万州 |
龙宝河(河口-水产所) |
6.7 |
|
48 |
五桥河(沱口养老院-庙坝) |
7.7 |
||
|
|
合计 |
|
204 |
表4 “清水绿岸”20条河流
序号 |
流域名称 |
全流域水体长度 (km) |
1 |
清水溪 |
15.9 |
2 |
凤凰溪 |
7.1 |
3 |
花溪河 |
66.3 |
4 |
苦溪河 |
29.0 |
5 |
盘溪河 |
21.2 |
6 |
肖家河 |
31 |
7 |
溉澜溪 |
10.7 |
8 |
中央公园镜湖 |
1.0 |
9 |
跳蹬河 |
33.5 |
10 |
詹家溪 |
10.8 |
11 |
桃花溪 |
20.5 |
12 |
白沙河 |
13.1 |
13 |
纳溪沟 |
5.3 |
14 |
马鞍溪 |
10.5 |
15 |
马河溪 |
16.3 |
16 |
双凤溪 |
8.5 |
17 |
山王溪 |
13.5 |
18 |
一品河 |
87.0 |
19 |
黄溪河 |
18.5 |
20 |
跳墩河 |
7.3 |
合计 |
|
427 |
4.1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对水体现场巡查情况、排口情况、现状问题梳理总结,结合各轮次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编制水质监测巡查报告,提出分析建议;二是对48段黑臭水体、20条“清水绿岸”河流沿线排口进行排查后同步更新排口档案库并体现在巡查报告中。
4.2工作要求
4.2.1水质监测巡查分析报告编制
完成当轮河流水质监测巡查后中标人应在10日内向甲方提供编撰完成的水质监测巡查分析报告。
4.2.2排口档案库更新
开展沿河排口的排查梳理,结合2023年已建排口档案库数据,如发现新增、封堵及排口性质改变等情况,及时更新排口档案库并体现在巡查报告中。
(二)2024年全市建成区不少于40条河流水质监测巡查
结合2023年梳理的《全市建成区河流名录》和44条河流水质监测巡查情况,对其余易发黑发臭的建成区河流(表5)开展水质监测巡查,总量不少于40条河流(巡查里程不少于500公里),采取人工实地巡查、无人机航拍、公众问卷调查并辅以必要的水质取样检测等方式开展,共巡查2轮,全年检测水样不少于320个。
1.巡查
1.1频次:按照巡河计划,共巡查2轮。
1.2主要工作内容
结合2023年梳理的《全市建成区河流名录》和44条河流水质监测巡查情况,对其余不少于40条(巡查里程不少于500km)易发黑发臭河流开展全线巡查,初步摸清底数,识别黑臭风险。
1.3工作要求
1.3.1环境条件调查
采取人工巡查为主,辅以无人机航拍方式对水体排口进行现场走访、调查,同时对水体感官和周边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周边环境现状,岸线硬化类型、范围,岸边垃圾倾倒情况,周边点源或面源污染的来源、排口位置、排口管径、排口排放量初判;二是水体调查,水体颜色、嗅味、水深、流速快慢等特征;三是开展公众问卷调查,以现场问卷或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城市水体周边社区居民、商户或随机人群开展调查问卷,询问其对水体环境满意度、是否发现排污、是否有黑臭现象等情况,形成书面调查记录。针对河道岸线复杂、植被茂密等人工巡查存在困难的河段宜采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并拍摄影像资料。无人机巡查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河流沿线建成情况、无人机飞行许可,开展2轮次无人机巡查,不少于30km河段,巡查时间涵盖雨季、旱季,对沿河排口进行定位,对河道周边环境进行记录调查。
1.3.2现场巡查记录
针对现场各段水体的总体情况和突出问题做好现场巡查记录,包括现场情况、存在问题、解决建议,提供可以佐证巡查记录的现场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
编制每日现场巡查报告,即时发送给甲方,包括水体情况、排口、污染源(点源、面源)、突发情况等。发现污水直排、水质恶化、河面垃圾等突发问题及时反馈在现场巡查报告中。
1.3.3现场巡查问题清单
在2024年建成区40条河流巡查过程中,对沿线污水直排口、溢流口、面源污染等其他突出问题进行记录并形成现场巡查问题清单。内容包括:巡查时间、问题类型、问题描述、具体位置,针对沿线问题排口,明确排口位置、管径及排污去向。
1.3.4问题梳理
根据现状情况、排口调查,总结梳理每条河流存在问题。
2.水质检测
2.1主要工作内容
按照检测计划,根据实际需求对排口、水体等进行必要水质检测,全年检测不少于320个水样。
2.2布点方案
建成区河流布点:水质取样检测点位设置于巡查河流上、中、下游,每轮巡查取样检测1次,全年开展2轮巡查,合计检测240个水样;结合现场巡查情况,对水质存在问题点位开展动态水质取样检测,全年检测水样不少于80个;40条建成区河流全年水质检测不少于320个水样。
2.3检测要求
2.3.1检测采样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开展现场水样采集工作。
2.3.2分级标准与测定方法
城市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共4项指标,分级标准见表1,相关指标测定方法见表2。
表5 2024年城市建成区河流水质监测巡查名录
序号 |
河流名称 |
区县 |
序号 |
河流名称 |
区县 |
1 |
转转沟 |
万州区 |
109 |
三星河 |
璧山区 |
2 |
东桥沟 |
万州区 |
110 |
瀚林河 |
璧山区 |
3 |
陈家沟 |
万州区 |
111 |
大溪沟 |
潼南区 |
4 |
长生河 |
万州区 |
112 |
杨家沟 |
潼南区 |
5 |
落凼河 |
万州区 |
113 |
胜利堰河 |
潼南区 |
6 |
向家沟 |
万州区 |
114 |
谢家沟 |
潼南区 |
7 |
鹿山沟 |
万州区 |
115 |
胡家沟 |
潼南区 |
8 |
杨柳河 |
万州区 |
116 |
洗布潭河 |
荣昌区 |
9 |
驸马河 |
万州区 |
117 |
玉带河 |
荣昌区 |
10 |
白水溪 |
万州区 |
118 |
跳蹬子河 |
荣昌区 |
11 |
后溪沟 |
万州区 |
119 |
竹溪河沟 |
开州区 |
12 |
密溪沟 |
万州区 |
120 |
三升河沟 |
开州区 |
13 |
团结河 |
黔江区 |
121 |
谭家沟 |
开州区 |
14 |
李家溪 |
黔江区 |
122 |
平桥河沟 |
开州区 |
15 |
南沟 |
黔江区 |
123 |
观音桥河沟 |
开州区 |
16 |
金桥河 |
黔江区 |
124 |
驷马河 |
开州区 |
17 |
大庄河 |
黔江区 |
125 |
笕槽沟 |
开州区 |
18 |
双石河 |
大渡口区 |
126 |
明远河 |
开州区 |
19 |
双石河支沟 |
大渡口区 |
127 |
张家沟 |
开州区 |
20 |
陈家湾河 |
大渡口区 |
128 |
天星河 |
开州区 |
21 |
李家湾河 |
大渡口区 |
129 |
白沙河 |
梁平区 |
22 |
芭蕉沟 |
沙坪坝区 |
130 |
张星桥河 |
梁平区 |
23 |
大屋基沟 |
沙坪坝区 |
131 |
窝子溪 |
梁平区 |
24 |
高桥河 |
沙坪坝区 |
132 |
黄家沟 |
武隆区 |
25 |
黄家河沟 |
沙坪坝区 |
133 |
罩子沟 |
武隆区 |
26 |
况家坝沟 |
沙坪坝区 |
134 |
上南溪 |
武隆区 |
27 |
亮沙湾沟 |
沙坪坝区 |
135 |
苏家河沟 |
武隆区 |
28 |
青木溪 |
沙坪坝区 |
136 |
冲溪沟 |
武隆区 |
29 |
石堡沟 |
沙坪坝区 |
137 |
史家沟 |
武隆区 |
30 |
水桩沟 |
沙坪坝区 |
138 |
沱溪河 |
城口县 |
31 |
苏家桥河 |
沙坪坝区 |
139 |
跳蹬河(湛普-三合) |
丰都县 |
32 |
田家院沟 |
沙坪坝区 |
140 |
铁炉沟 |
丰都县 |
33 |
伍家河沟 |
沙坪坝区 |
141 |
干河沟 |
丰都县 |
34 |
熊家院沟 |
沙坪坝区 |
142 |
玉溪河 |
忠县 |
35 |
杨家沟 |
沙坪坝区 |
143 |
郭家沟 |
垫江县 |
36 |
尹家湾沟 |
沙坪坝区 |
144 |
迎春河 |
垫江县 |
37 |
紫金沟 |
沙坪坝区 |
145 |
陈家沟 |
垫江县 |
38 |
含湖支沟 |
九龙坡区 |
146 |
柴家沟 |
垫江县 |
39 |
宋家沟 |
九龙坡区 |
147 |
潭子沟 |
垫江县 |
40 |
黄桷堡沟 |
九龙坡区 |
148 |
松林沟 |
垫江县 |
41 |
黄金沟 |
九龙坡区 |
149 |
盐井沟 |
垫江县 |
42 |
净慈溪 |
九龙坡区 |
150 |
裴家沟 |
垫江县 |
43 |
盐井河 |
九龙坡区 |
151 |
白龙沟 |
垫江县 |
44 |
黄家河沟 |
九龙坡区 |
152 |
浆洗沟 |
云阳县 |
45 |
麻柳沟 |
九龙坡区 |
153 |
核桃沟 |
云阳县 |
46 |
电机厂沟 |
九龙坡区 |
154 |
紫金沟 |
云阳县 |
47 |
下桥湾沟 |
九龙坡区 |
155 |
薛家沟 |
云阳县 |
48 |
桐子沟 |
九龙坡区 |
156 |
板栗树湾沟 |
云阳县 |
49 |
响水沟 |
九龙坡区 |
157 |
水井沟 |
云阳县 |
50 |
梨子园河 |
南岸区 |
158 |
石堰沟 |
云阳县 |
51 |
兰草溪 |
南岸区 |
159 |
黄岭溪 |
云阳县 |
52 |
大沙溪 |
南岸区 |
160 |
铧厂沟 |
奉节县 |
53 |
芭茅滩 |
渝北区 |
161 |
孙家沟 |
奉节县 |
54 |
马甲塘 |
渝北区 |
162 |
李家沟 |
奉节县 |
55 |
黄泥函 |
渝北区 |
163 |
甘溪沟 |
奉节县 |
56 |
桥溪 |
渝北区 |
164 |
杨家沟 |
奉节县 |
57 |
新隆湾 |
渝北区 |
165 |
石板沟 |
巫溪县 |
58 |
碳石沟 |
长寿区 |
166 |
干溪沟 |
巫溪县 |
59 |
和尚沟 |
长寿区 |
167 |
龙洞沟 |
巫溪县 |
60 |
窑子沟 |
长寿区 |
168 |
门前沟 |
巫溪县 |
61 |
二坨沟 |
江津区 |
169 |
刘家沟 |
巫溪县 |
62 |
涧槽沟 |
江津区 |
170 |
北门沟 |
巫溪县 |
63 |
蒲家河 |
合川区 |
171 |
焦石溪 |
石柱县 |
64 |
冷沟湾 |
合川区 |
172 |
银子洞溪 |
石柱县 |
65 |
黄家湾 |
合川区 |
173 |
桥沟 |
石柱县 |
66 |
小河沟 |
合川区 |
174 |
锯子溪 |
石柱县 |
67 |
董家沟 |
合川区 |
175 |
半沟河 |
石柱县 |
68 |
宣花河 |
永川区 |
176 |
石界溪 |
石柱县 |
69 |
七一水库支沟 |
永川区 |
177 |
鸭冲溪 |
石柱县 |
70 |
杨湾河 |
永川区 |
178 |
小溪沟 |
秀山县 |
71 |
青峰河 |
永川区 |
179 |
螳螂沟 |
秀山县 |
72 |
小桥子河 |
永川区 |
180 |
杨梅沟 |
秀山县 |
73 |
长河堰河 |
永川区 |
181 |
马蹄溪 |
秀山县 |
74 |
烟厂沟 |
南川区 |
182 |
白鹿河 |
酉阳县 |
75 |
董家沟 |
南川区 |
183 |
小坝河 |
酉阳县 |
76 |
响水沟 |
南川区 |
184 |
张家坪河 |
酉阳县 |
77 |
西城河 |
南川区 |
185 |
小河坎河 |
酉阳县 |
78 |
王家沟 |
南川区 |
186 |
刘家河 |
酉阳县 |
79 |
彭家沟 |
南川区 |
187 |
九曲河 |
彭水县 |
80 |
陈家沟 |
南川区 |
188 |
中嘴河 |
两江新区 |
81 |
两板桥河 |
大足区 |
189 |
大溪沟 |
两江新区 |
82 |
刘家坝河 |
大足区 |
190 |
两岔河 |
两江新区 |
83 |
土竹沟 |
大足区 |
191 |
九曲河 |
两江新区 |
84 |
龙塘沟 |
大足区 |
192 |
柳吊溪 |
两江新区 |
85 |
沿井河 |
铜梁区 |
193 |
龙凼子河沟 |
两江新区 |
86 |
双滩河 |
铜梁区 |
194 |
河水沟 |
两江新区 |
87 |
双龙河 |
璧山区 |
195 |
跃进河 |
两江新区 |
88 |
穿心沟 |
璧山区 |
196 |
小溪沟 |
两江新区 |
89 |
南门溪 |
璧山区 |
197 |
廖家溪 |
两江新区 |
90 |
二喜沟 |
璧山区 |
198 |
沙湾河沟 |
两江新区 |
91 |
芋荷沟 |
璧山区 |
199 |
凤溪沱 |
两江新区 |
92 |
双凤溪 |
璧山区 |
200 |
肖家沟 |
高新区 |
93 |
仇家河 |
璧山区 |
201 |
大河沟 |
高新区 |
94 |
苏家沟 |
璧山区 |
202 |
曾家场沟 |
高新区 |
95 |
菜子溪 |
璧山区 |
203 |
石板河 |
高新区 |
96 |
桥沟溪 |
璧山区 |
204 |
曹家沟 |
高新区 |
97 |
左家溪 |
璧山区 |
205 |
真武支流 |
高新区 |
98 |
新河 |
璧山区 |
206 |
白龙沟 |
高新区 |
99 |
棕树河 |
璧山区 |
207 |
田坝子沟 |
高新区 |
100 |
冷家河 |
璧山区 |
208 |
钟家园河 |
高新区 |
101 |
林家沟 |
璧山区 |
209 |
观音凼沟 |
双桥经开区 |
102 |
中兴河 |
璧山区 |
210 |
秦家沟 |
双桥经开区 |
103 |
野鸡沟 |
璧山区 |
211 |
厚皮沟 |
双桥经开区 |
104 |
王家沟 |
璧山区 |
212 |
水井湾河 |
双桥经开区 |
105 |
石河 |
璧山区 |
213 |
四方井沟 |
双桥经开区 |
106 |
清明河 |
璧山区 |
214 |
杉树湾沟 |
重庆经开区 |
107 |
林口沟 |
璧山区 |
215 |
姜家沟 |
重庆经开区 |
108 |
白云河 |
璧山区 |
216 |
李家湾沟 |
重庆经开区 |
3.编制水质监测巡查报告
3.1主要工作内容
对水体现场巡查情况、排口情况、现状问题梳理总结,结合各轮次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编制水质监测巡查报告,提出分析建议。
3.2工作要求
完成当轮河流水质监测巡查后中标人应在10日内向甲方提供编撰完成的水质监测巡查分析报告。
(三)黑臭水体防治技术服务
1.对全市42个区县提供黑臭水体防治工作技术帮扶,实地查看调研整治河流的水质、地质等现场,对各地在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形成《42个区县水体治理技术帮扶汇编》;
2.开展黑臭水体防治技术研究,形成《黑臭水体防治技术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含:①对2023、2024年全市建成区河流水质监测、巡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2025年城市建成区河流重点监测巡查名录;②根据历史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梳理黑臭水体、“清水绿岸”河流问题发生规律及演变情况,形成2017-2024黑臭水体、“清水绿岸”河流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报告;③结合黑臭河段流域本底分析和水体黑臭影响因子识别,探索构建城市水体黑臭风险评价体系,划定城市水体黑臭风险等级,选取1条典型城市水体开展黑臭风险试评价;④开展跨区域城市黑臭水体横向生态补偿、城市水体生态功能评估和调整等联防联治机制体制研究探索。
(四)城市黑臭水体智慧监管技术研究及应用
1.探索建立水体管理信息(包括巡查河流水体水质、排口信息、水域岸线管理等)和巡查信息(包括网格管理划分、巡查人员轨迹定位、巡查记录等)为主的水体巡查信息管理系统(巡河水质监测管理APP),绘制2024年重庆市城市黑臭水体及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水质监测巡查信息一张图,配合做好数据与重庆市数字污水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
2.选择1条典型河流,开展无人机与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水体精细化巡查,研究利用数智孪生、AI智能算法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实时识别河流水质状况;
3.在前两项工作基础上,开展厂-网-河(湖)-岸智能监管技术路径研究,形成《城市黑臭水体智慧监管技术研究报告》。
※负责水质检测工作的单位须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在有效期内),具有《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的4项检测指标(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及具有CMA认证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环办〔2011〕22号文附件)中用于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的3项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的检验检测能力,且具备国家或省级质监部门颁发的实验室资质认定CMA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