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
(二)项目预算:最高限价(预算总金额):¥12500000元(大写:人民币壹仟贰佰伍拾万元)。
(三)采购需求清单
序号 |
片区名称 |
项目面积 (公顷) |
预算 (万元) |
备注 |
采购包1 |
荔湾区花地河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192.70 |
145 |
具体项目面积和费用以实际完成的为准。 |
采购包2 |
荔湾区花地河中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129.36 |
97 |
|
采购包3 |
荔湾区东沙商贸港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53.42 |
40 |
|
采购包4 |
天河区创新轴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173.71 |
130 |
|
采购包5 |
白云区医药基地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566.3 |
200 |
|
采购包6 |
白云区食材之都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235.91 |
177 |
|
采购包7 |
白云区白云新城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99.48 |
75 |
|
采购包8 |
黄埔区镇龙枢纽西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160.21 |
120 |
|
采购包9 |
花都区广州北站西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62.97 |
47 |
|
采购包10 |
番禺区大夫山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124.01 |
93 |
|
采购包11 |
增城区增城广场西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81.53 |
61 |
|
采购包12 |
广州空港委临空产业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86.70 |
65 |
|
合计 |
1250 |
|
1.本项目共12个包组,评审时采用允许“兼投兼中”的原则,即:投标人可以选取一个或同时选取多个包组进行投标,每个投标人可以被确定为1个或者多个包组的中标候选人。本项目评审时,将按采购包1至采购包12的顺序先后完成各包组的评审,每个包组按照评标总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若评审结束后,由于某个包组的第一中标候选人放弃该包组中标资格或因故被依法取消该包组中标资格等原因,导致该包组中标候选人资格发生改变时,不影响其他包组的中标结果。
2.投标人必须对所投包组的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任何只对所投包组其中部分内容进行投标的都被视为无效投标。
采购包1(荔湾区花地河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广州市。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本合同生效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本合同总额的30%作为首期款,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2期:支付比例20%,中标人向采购人提交前期研究方案中期成果,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本合同总额的20%,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3期:支付比例30%,中标人根据采购人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提交终期成果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30%作为进度款,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4期:支付比例20%,终期成果经采购人验收通过,结算经市财政局或甲方审核后视财政资金到位情况付清合同结算尾款。 注:中标人在请求采购人付款前需向采购人提供合法有效的等额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采购人有权延期付款。因采购人使用的是财政资金,采购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政府财政支付审核部门提出支付申请手续后即视为采购人已按期支付,因实际财政支付延误不视为采购人违约。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工作阶段:前期调研及资料收集。时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15天内。工作内容:收集基础资料,明确改造范围。 2期:工作阶段:形成中期成果。时间:自上一工作阶段完成之日起30天内。工作内容:开展初步方案编制工作,形成初步成果。 3期:工作阶段:形成终期成果。时间:自上一工作阶段完成之日起30天内。工作内容:对初步成果进行补充完善,形成终期成果。 4期:工作阶段:验收通过。时间:在本合同履行期限结束前。工作内容:终期成果经采购人验收通过,并按相关规定办理结算。 验收要求(本项目周期预期为270天。自合同生效起至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完成(若项目受不可控因素影响,则顺延)。 1.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标准:依据采购需求,并符合采购人最终成果的档案归档和上报审批要求。 2.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方法:通过甲方审查验收后,由采购人出具同意结题函并归档。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合同分包,不允许合同分包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
荔湾区花地河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项 |
1.00 |
1,450,000.00 |
1,45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荔湾区花地河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第一条 项目背景 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同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指导意见》和我市有关城中村改造工作部署,为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在各区选取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综合论证其经济条件、法治条件、社会条件等,评估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大项目储备力度。 第二条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加强政府主导,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用好用足城中村改造政策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条 工作内容 (一)区位和编制背景。 1.区位分析 说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地理位置,分析其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关系、交通联系、空间关系。 2.项目背景 阐述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编制依据 说明城中村改造方案所依据法律、法规、政策,上位规划、技术规范等依据文件。 (二)现状分析。 1.改造范围划定 改造范围划定应明确四至及用地规模。 2.用地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改造范围内现状土地利用情况。 (2)土地权属 分类说明改造范围内土地权属情况。 3.建筑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地上建筑情况,包括建筑规模、建筑质量、建筑权属等。 4.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现状。 5.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改造范围内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保护对象的现状及保护情况。 6.留用地、飞地情况 说明改造范围内留用地、飞地情况。 (三)相关规划。 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生态保护廊道、工业产业区块等要求。 (四)改造方式。 根据相关规划和计划要求,明确城中村改造方式。 (五)发展定位。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区域发展情况,提出城中村发展定位。 (六)改造建设方案。 1.拆迁规模 根据基础数据调查情况和相关政策标准,说明项目的现状拆迁量、拆迁范围面积等情况。 2.用地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市区工作部署,提出复建安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复建安置用地和征收储备用地布局等。 3.复建安置 复建安置住宅及物业的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4.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配置比例、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5.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根据详细规划、《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等相关政策及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要求,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停车等市政基础设施,并明确配套设施的种类、数量等。 6.土地整理与供应方案 评估土地资源潜力,划定拆除新建范围。提出土地征收、置换等整备方式的具体范围和实施路径建议。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改造成本测算 按相关规定和标准,测算城中村改造成本,包括前期工作费、征收补偿费、安置房项目建设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费,并结合项目情况合理测算改造主体服务费用。 2.改造收益测算 结合城中村改造项目周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情况、产业运营情况等,测算可产生收益。 3.资金筹措建议 提出改造资金筹措建议,包括专项补助、专项借款、专项债券、自有资金及社会资金等。 (八)研究结论与改造建议。 结合前期研究方案,提出城中村改造范围、改造方式、改造计划的建议。 第四条 工作成果 (一)成果构成。 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方案及相关附件。 (二)成果要求。 成果内容必须符合本采购项目内容的要求,清晰完整地表达研究思路。研究报告应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所提到的相关内容。 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所有成果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研究报告在能充分和清晰地表达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手绘等各种手法,做到清晰、完整,尺寸齐全、准确。 成果文件应当以纸质文件(打印装订文件)和电子文件(电子光盘)两种方式表达。纸质文件要求做到,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采用A4规格打印装订。电子文件要求提供刻录光盘,文件格式采用Microsoft Word 2003的*.doc格式文件,或PDF格式。研究成果文件须满足档案归档要求。 第五条 人员技术力量要求 鉴于本项目实施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经验,且工作过程中相关数据保密及专业性和综合专业能力要求高,人员需求如下。 (一)项目负责人具备城乡(城市)规划专业副高级或以上职称或者具有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证书。 (二)项目团队配备(除项目负责人):配备项目开展所需城乡(城市)规划、测绘、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副高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专业人员。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
采购包2(荔湾区花地河中片区改造前期研究)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广州市。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本合同生效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本合同总额的30%作为首期款,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2期:支付比例20%,中标人向采购人提交前期研究方案中期成果,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本合同总额的20%,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3期:支付比例30%,中标人根据采购人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提交终期成果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30%作为进度款,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4期:支付比例20%,终期成果经采购人验收通过,结算经市财政局或甲方审核后视财政资金到位情况付清合同结算尾款。 注:中标人在请求采购人付款前需向采购人提供合法有效的等额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采购人有权延期付款。因采购人使用的是财政资金,采购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政府财政支付审核部门提出支付申请手续后即视为采购人已按期支付,因实际财政支付延误不视为采购人违约。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工作阶段:前期调研及资料收集。时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15天内。工作内容:收集基础资料,明确改造范围。 2期:工作阶段:形成中期成果。时间:自上一工作阶段完成之日起30天内。工作内容:开展初步方案编制工作,形成初步成果。 3期:工作阶段:形成终期成果。时间:自上一工作阶段完成之日起30天内。工作内容:对初步成果进行补充完善,形成终期成果。 4期:工作阶段:验收通过。时间:在本合同履行期限结束前。工作内容:终期成果经采购人验收通过,并按相关规定办理结算。 验收要求(本项目周期预期为270天。自合同生效起至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完成(若项目受不可控因素影响,则顺延)。 1.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标准:依据采购需求,并符合采购人最终成果的档案归档和上报审批要求。 2.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方法:通过甲方审查验收后,由采购人出具同意结题函并归档。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合同分包,不允许合同分包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
荔湾区花地河中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项 |
1.00 |
970,000.00 |
97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荔湾区花地河中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第一条 项目背景 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同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指导意见》和我市有关城中村改造工作部署,为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在各区选取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综合论证其经济条件、法治条件、社会条件等,评估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大项目储备力度。 第二条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加强政府主导,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用好用足城中村改造政策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条 工作内容 (一)区位和编制背景。 1.区位分析 说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地理位置,分析其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关系、交通联系、空间关系。 2.项目背景 阐述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编制依据 说明城中村改造方案所依据法律、法规、政策,上位规划、技术规范等依据文件。 (二)现状分析。 1.改造范围划定 改造范围划定应明确四至及用地规模。 2.用地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改造范围内现状土地利用情况。 (2)土地权属 分类说明改造范围内土地权属情况。 3.建筑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地上建筑情况,包括建筑规模、建筑质量、建筑权属等。 4.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现状。 5.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改造范围内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保护对象的现状及保护情况。 6.留用地、飞地情况 说明改造范围内留用地、飞地情况。 (三)相关规划。 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生态保护廊道、工业产业区块等要求。 (四)改造方式。 根据相关规划和计划要求,明确城中村改造方式。 (五)发展定位。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区域发展情况,提出城中村发展定位。 (六)改造建设方案。 1.拆迁规模 根据基础数据调查情况和相关政策标准,说明项目的现状拆迁量、拆迁范围面积等情况。 2.用地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市区工作部署,提出复建安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复建安置用地和征收储备用地布局等。 3.复建安置 复建安置住宅及物业的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4.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配置比例、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5.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根据详细规划、《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等相关政策及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要求,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停车等市政基础设施,并明确配套设施的种类、数量等。 6.土地整理与供应方案 评估土地资源潜力,划定拆除新建范围。提出土地征收、置换等整备方式的具体范围和实施路径建议。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改造成本测算 按相关规定和标准,测算城中村改造成本,包括前期工作费、征收补偿费、安置房项目建设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费,并结合项目情况合理测算改造主体服务费用。 2.改造收益测算 结合城中村改造项目周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情况、产业运营情况等,测算可产生收益。 3.资金筹措建议 提出改造资金筹措建议,包括专项补助、专项借款、专项债券、自有资金及社会资金等。 (八)研究结论与改造建议。 结合前期研究方案,提出城中村改造范围、改造方式、改造计划的建议。 第四条 工作成果 (一)成果构成。 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方案及相关附件。 (二)成果要求。 成果内容必须符合本采购项目内容的要求,清晰完整地表达研究思路。研究报告应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所提到的相关内容。 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所有成果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研究报告在能充分和清晰地表达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手绘等各种手法,做到清晰、完整,尺寸齐全、准确。 成果文件应当以纸质文件(打印装订文件)和电子文件(电子光盘)两种方式表达。纸质文件要求做到,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采用A4规格打印装订。电子文件要求提供刻录光盘,文件格式采用Microsoft Word 2003的*.doc格式文件,或PDF格式。研究成果文件须满足档案归档要求。 第五条 人员技术力量要求 鉴于本项目实施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经验,且工作过程中相关数据保密及专业性和综合专业能力要求高,人员需求如下。 (一)项目负责人具备城乡(城市)规划专业副高级或以上职称或者具有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证书。 (二)项目团队配备(除项目负责人):配备项目开展所需城乡(城市)规划、测绘、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副高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专业人员。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
采购包3(荔湾区东沙商贸港片区改造前期研究)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广州市。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本合同生效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本合同总额的30%作为首期款,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2期:支付比例20%,中标人向采购人提交前期研究方案中期成果,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本合同总额的20%,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3期:支付比例30%,中标人根据采购人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提交终期成果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30%作为进度款,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4期:支付比例20%,终期成果经采购人验收通过,结算经市财政局或甲方审核后视财政资金到位情况付清合同结算尾款。 注:中标人在请求采购人付款前需向采购人提供合法有效的等额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采购人有权延期付款。因采购人使用的是财政资金,采购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政府财政支付审核部门提出支付申请手续后即视为采购人已按期支付,因实际财政支付延误不视为采购人违约。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工作阶段:前期调研及资料收集。时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15天内。工作内容:收集基础资料,明确改造范围。 2期:工作阶段:形成中期成果。时间:自上一工作阶段完成之日起30天内。工作内容:开展初步方案编制工作,形成初步成果。 3期:工作阶段:形成终期成果。时间:自上一工作阶段完成之日起30天内。工作内容:对初步成果进行补充完善,形成终期成果。 4期:工作阶段:验收通过。时间:在本合同履行期限结束前。工作内容:终期成果经采购人验收通过,并按相关规定办理结算。 验收要求(本项目周期预期为270天。自合同生效起至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完成(若项目受不可控因素影响,则顺延)。 1.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标准:依据采购需求,并符合采购人最终成果的档案归档和上报审批要求。 2.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方法:通过甲方审查验收后,由采购人出具同意结题函并归档。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合同分包,不允许合同分包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
荔湾区东沙商贸港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项 |
1.00 |
400,000.00 |
40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荔湾区东沙商贸港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第一条 项目背景 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同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指导意见》和我市有关城中村改造工作部署,为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在各区选取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综合论证其经济条件、法治条件、社会条件等,评估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大项目储备力度。 第二条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加强政府主导,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用好用足城中村改造政策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条 工作内容 (一)区位和编制背景。 1.区位分析 说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地理位置,分析其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关系、交通联系、空间关系。 2.项目背景 阐述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编制依据 说明城中村改造方案所依据法律、法规、政策,上位规划、技术规范等依据文件。 (二)现状分析。 1.改造范围划定 改造范围划定应明确四至及用地规模。 2.用地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改造范围内现状土地利用情况。 (2)土地权属 分类说明改造范围内土地权属情况。 3.建筑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地上建筑情况,包括建筑规模、建筑质量、建筑权属等。 4.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现状。 5.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改造范围内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保护对象的现状及保护情况。 6.留用地、飞地情况 说明改造范围内留用地、飞地情况。 (三)相关规划。 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生态保护廊道、工业产业区块等要求。 (四)改造方式。 根据相关规划和计划要求,明确城中村改造方式。 (五)发展定位。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区域发展情况,提出城中村发展定位。 (六)改造建设方案。 1.拆迁规模 根据基础数据调查情况和相关政策标准,说明项目的现状拆迁量、拆迁范围面积等情况。 2.用地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市区工作部署,提出复建安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复建安置用地和征收储备用地布局等。 3.复建安置 复建安置住宅及物业的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4.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配置比例、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5.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根据详细规划、《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等相关政策及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要求,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停车等市政基础设施,并明确配套设施的种类、数量等。 6.土地整理与供应方案 评估土地资源潜力,划定拆除新建范围。提出土地征收、置换等整备方式的具体范围和实施路径建议。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改造成本测算 按相关规定和标准,测算城中村改造成本,包括前期工作费、征收补偿费、安置房项目建设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费,并结合项目情况合理测算改造主体服务费用。 2.改造收益测算 结合城中村改造项目周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情况、产业运营情况等,测算可产生收益。 3.资金筹措建议 提出改造资金筹措建议,包括专项补助、专项借款、专项债券、自有资金及社会资金等。 (八)研究结论与改造建议。 结合前期研究方案,提出城中村改造范围、改造方式、改造计划的建议。 第四条 工作成果 (一)成果构成。 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方案及相关附件。 (二)成果要求。 成果内容必须符合本采购项目内容的要求,清晰完整地表达研究思路。研究报告应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所提到的相关内容。 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所有成果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研究报告在能充分和清晰地表达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手绘等各种手法,做到清晰、完整,尺寸齐全、准确。 成果文件应当以纸质文件(打印装订文件)和电子文件(电子光盘)两种方式表达。纸质文件要求做到,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采用A4规格打印装订。电子文件要求提供刻录光盘,文件格式采用Microsoft Word 2003的*.doc格式文件,或PDF格式。研究成果文件须满足档案归档要求。 第五条 人员技术力量要求 鉴于本项目实施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经验,且工作过程中相关数据保密及专业性和综合专业能力要求高,人员需求如下。 (一)项目负责人具备城乡(城市)规划专业副高级或以上职称或者具有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证书。 (二)项目团队配备(除项目负责人):配备项目开展所需城乡(城市)规划、测绘、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副高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专业人员。 |
|
2 |
第一条 项目背景 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同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指导意见》和我市有关城中村改造工作部署,为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在各区选取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综合论证其经济条件、法治条件、社会条件等,评估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大项目储备力度。 第二条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加强政府主导,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用好用足城中村改造政策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条 工作内容 (一)区位和编制背景。 1.区位分析 说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地理位置,分析其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关系、交通联系、空间关系。 2.项目背景 阐述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编制依据 说明城中村改造方案所依据法律、法规、政策,上位规划、技术规范等依据文件。 (二)现状分析。 1.改造范围划定 改造范围划定应明确四至及用地规模。 2.用地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改造范围内现状土地利用情况。 (2)土地权属 分类说明改造范围内土地权属情况。 3.建筑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地上建筑情况,包括建筑规模、建筑质量、建筑权属等。 4.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现状。 5.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改造范围内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保护对象的现状及保护情况。 6.留用地、飞地情况 说明改造范围内留用地、飞地情况。 (三)相关规划。 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生态保护廊道、工业产业区块等要求。 (四)改造方式。 根据相关规划和计划要求,明确城中村改造方式。 (五)发展定位。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区域发展情况,提出城中村发展定位。 (六)改造建设方案。 1.拆迁规模 根据基础数据调查情况和相关政策标准,说明项目的现状拆迁量、拆迁范围面积等情况。 2.用地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市区工作部署,提出复建安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复建安置用地和征收储备用地布局等。 3.复建安置 复建安置住宅及物业的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4.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配置比例、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5.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根据详细规划、《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等相关政策及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要求,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停车等市政基础设施,并明确配套设施的种类、数量等。 6.土地整理与供应方案 评估土地资源潜力,划定拆除新建范围。提出土地征收、置换等整备方式的具体范围和实施路径建议。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改造成本测算 按相关规定和标准,测算城中村改造成本,包括前期工作费、征收补偿费、安置房项目建设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费,并结合项目情况合理测算改造主体服务费用。 2.改造收益测算 结合城中村改造项目周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情况、产业运营情况等,测算可产生收益。 3.资金筹措建议 提出改造资金筹措建议,包括专项补助、专项借款、专项债券、自有资金及社会资金等。 (八)研究结论与改造建议。 结合前期研究方案,提出城中村改造范围、改造方式、改造计划的建议。 第四条 工作成果 (一)成果构成。 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方案及相关附件。 (二)成果要求。 成果内容必须符合本采购项目内容的要求,清晰完整地表达研究思路。研究报告应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所提到的相关内容。 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所有成果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研究报告在能充分和清晰地表达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手绘等各种手法,做到清晰、完整,尺寸齐全、准确。 成果文件应当以纸质文件(打印装订文件)和电子文件(电子光盘)两种方式表达。纸质文件要求做到,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采用A4规格打印装订。电子文件要求提供刻录光盘,文件格式采用Microsoft Word 2003的*.doc格式文件,或PDF格式。研究成果文件须满足档案归档要求。 第五条 人员技术力量要求 鉴于本项目实施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经验,且工作过程中相关数据保密及专业性和综合专业能力要求高,人员需求如下。 (一)项目负责人具备城乡(城市)规划专业副高级或以上职称或者具有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证书。 (二)项目团队配备(除项目负责人):配备项目开展所需城乡(城市)规划、测绘、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副高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专业人员。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
采购包4(天河区创新轴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广州市。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本合同生效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本合同总额的30%作为首期款,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2期:支付比例20%,中标人向采购人提交前期研究方案中期成果,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本合同总额的20%,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3期:支付比例30%,中标人根据采购人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提交终期成果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30%作为进度款,即人民币(大写) 元整(¥ .00元)。 4期:支付比例20%,终期成果经采购人验收通过,结算经市财政局或甲方审核后视财政资金到位情况付清合同结算尾款。 注:中标人在请求采购人付款前需向采购人提供合法有效的等额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采购人有权延期付款。因采购人使用的是财政资金,采购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政府财政支付审核部门提出支付申请手续后即视为采购人已按期支付,因实际财政支付延误不视为采购人违约。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工作阶段:前期调研及资料收集。时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15天内。工作内容:收集基础资料,明确改造范围。 2期:工作阶段:形成中期成果。时间:自上一工作阶段完成之日起30天内。工作内容:开展初步方案编制工作,形成初步成果。 3期:工作阶段:形成终期成果。时间:自上一工作阶段完成之日起30天内。工作内容:对初步成果进行补充完善,形成终期成果。 4期:工作阶段:验收通过。时间:在本合同履行期限结束前。工作内容:终期成果经采购人验收通过,并按相关规定办理结算。 验收要求(本项目周期预期为270天。自合同生效起至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完成(若项目受不可控因素影响,则顺延)。 1.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标准:依据采购需求,并符合采购人最终成果的档案归档和上报审批要求。 2.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方法:通过甲方审查验收后,由采购人出具同意结题函并归档。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合同分包,不允许合同分包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
天河区创新轴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
项 |
1.00 |
1,300,000.00 |
1,30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天河区创新轴北片区改造前期研究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第一条 项目背景 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同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指导意见》和我市有关城中村改造工作部署,为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在各区选取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综合论证其经济条件、法治条件、社会条件等,评估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大项目储备力度。 第二条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加强政府主导,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用好用足城中村改造政策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条 工作内容 (一)区位和编制背景。 1.区位分析 说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地理位置,分析其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关系、交通联系、空间关系。 2.项目背景 阐述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编制依据 说明城中村改造方案所依据法律、法规、政策,上位规划、技术规范等依据文件。 (二)现状分析。 1.改造范围划定 改造范围划定应明确四至及用地规模。 2.用地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改造范围内现状土地利用情况。 (2)土地权属 分类说明改造范围内土地权属情况。 3.建筑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地上建筑情况,包括建筑规模、建筑质量、建筑权属等。 4.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现状。 5.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改造范围内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保护对象的现状及保护情况。 6.留用地、飞地情况 说明改造范围内留用地、飞地情况。 (三)相关规划。 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生态保护廊道、工业产业区块等要求。 (四)改造方式。 根据相关规划和计划要求,明确城中村改造方式。 (五)发展定位。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区域发展情况,提出城中村发展定位。 (六)改造建设方案。 1.拆迁规模 根据基础数据调查情况和相关政策标准,说明项目的现状拆迁量、拆迁范围面积等情况。 2.用地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市区工作部署,提出复建安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复建安置用地和征收储备用地布局等。 3.复建安置 复建安置住宅及物业的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4.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配置比例、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5.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根据详细规划、《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等相关政策及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要求,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停车等市政基础设施,并明确配套设施的种类、数量等。 6.土地整理与供应方案 评估土地资源潜力,划定拆除新建范围。提出土地征收、置换等整备方式的具体范围和实施路径建议。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改造成本测算 按相关规定和标准,测算城中村改造成本,包括前期工作费、征收补偿费、安置房项目建设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费,并结合项目情况合理测算改造主体服务费用。 2.改造收益测算 结合城中村改造项目周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情况、产业运营情况等,测算可产生收益。 3.资金筹措建议 提出改造资金筹措建议,包括专项补助、专项借款、专项债券、自有资金及社会资金等。 (八)研究结论与改造建议。 结合前期研究方案,提出城中村改造范围、改造方式、改造计划的建议。 第四条 工作成果 (一)成果构成。 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方案及相关附件。 (二)成果要求。 成果内容必须符合本采购项目内容的要求,清晰完整地表达研究思路。研究报告应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所提到的相关内容。 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所有成果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研究报告在能充分和清晰地表达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手绘等各种手法,做到清晰、完整,尺寸齐全、准确。 成果文件应当以纸质文件(打印装订文件)和电子文件(电子光盘)两种方式表达。纸质文件要求做到,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采用A4规格打印装订。电子文件要求提供刻录光盘,文件格式采用Microsoft Word 2003的*.doc格式文件,或PDF格式。研究成果文件须满足档案归档要求。 第五条 人员技术力量要求 鉴于本项目实施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经验,且工作过程中相关数据保密及专业性和综合专业能力要求高,人员需求如下。 (一)项目负责人具备城乡(城市)规划专业副高级或以上职称或者具有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证书。 (二)项目团队配备(除项目负责人):配备项目开展所需城乡(城市)规划、测绘、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副高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专业人员。 |
|
2 |
第一条 项目背景 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同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指导意见》和我市有关城中村改造工作部署,为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在各区选取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综合论证其经济条件、法治条件、社会条件等,评估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大项目储备力度。 第二条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加强政府主导,强化城中村改造前期谋划,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用好用足城中村改造政策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条 工作内容 (一)区位和编制背景。 1.区位分析 说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地理位置,分析其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关系、交通联系、空间关系。 2.项目背景 阐述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编制依据 说明城中村改造方案所依据法律、法规、政策,上位规划、技术规范等依据文件。 (二)现状分析。 1.改造范围划定 改造范围划定应明确四至及用地规模。 2.用地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改造范围内现状土地利用情况。 (2)土地权属 分类说明改造范围内土地权属情况。 3.建筑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地上建筑情况,包括建筑规模、建筑质量、建筑权属等。 4.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现状 说明改造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现状。 5.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改造范围内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保护对象的现状及保护情况。 6.留用地、飞地情况 说明改造范围内留用地、飞地情况。 (三)相关规划。 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生态保护廊道、工业产业区块等要求。 (四)改造方式。 根据相关规划和计划要求,明确城中村改造方式。 (五)发展定位。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区域发展情况,提出城中村发展定位。 (六)改造建设方案。 1.拆迁规模 根据基础数据调查情况和相关政策标准,说明项目的现状拆迁量、拆迁范围面积等情况。 2.用地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市区工作部署,提出复建安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复建安置用地和征收储备用地布局等。 3.复建安置 复建安置住宅及物业的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4.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配置比例、建设主体、建设规模。 5.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根据详细规划、《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等相关政策及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要求,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停车等市政基础设施,并明确配套设施的种类、数量等。 6.土地整理与供应方案 评估土地资源潜力,划定拆除新建范围。提出土地征收、置换等整备方式的具体范围和实施路径建议。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改造成本测算 按相关规定和标准,测算城中村改造成本,包括前期工作费、征收补偿费、安置房项目建设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费,并结合项目情况合理测算改造主体服务费用。 2.改造收益测算 结合城中村改造项目周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情况、产业运营情况等,测算可产生收益。 3.资金筹措建议 提出改造资金筹措建议,包括专项补助、专项借款、专项债券、自有资金及社会资金等。 (八)研究结论与改造建议。 结合前期研究方案,提出城中村改造范围、改造方式、改造计划的建议。 第四条 工作成果 (一)成果构成。 城中村改造前期研究方案及相关附件。 (二)成果要求。 成果内容必须符合本采购项目内容的要求,清晰完整地表达研究思路。研究报告应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所提到的相关内容。 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所有成果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研究报告在能充分和清晰地表达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手绘等各种手法,做到清晰、完整,尺寸齐全、准确。 成果文件应当以纸质文件(打印装订文件)和电子文件(电子光盘)两种方式表达。纸质文件要求做到,准确、完整地阐述工作内容。采用A4规格打印装订。电子文件要求提供刻录光盘,文件格式采用Microsoft Word 2003的*.doc格式文件,或PDF格式。研究成果文件须满足档案归档要求。 第五条 人员技术力量要求 鉴于本项目实施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经验,且工作过程中相关数据保密及专业性和综合专业能力要求高,人员需求如下。 (一)项目负责人具备城乡(城市)规划专业副高级或以上职称或者具有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证书。 (二)项目团队配备(除项目负责人):配备项目开展所需城乡(城市)规划、测绘、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副高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专业人员。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
采购包5(白云区医药基地片区改造前期研究)1.主要商务要求
具体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