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实施背景
1、政策推动与耕地保护需求
1)、国家政策要求:
近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强化耕地红线意识。例如,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实行“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政策,旨在通过明确的奖惩机制,确保耕地保护的严格执行。
全面推行田长制,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确保耕地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政策导向。
2)地方政策响应:
山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2023年12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意见》,决定在全省推行田长制,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责任。
大同市及新荣区政府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决定实施田长制建设项目,以加强农田保护和管理。
中共大同市委办公室、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同市加强耕地保护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2、新荣区农业发展需求
1)农业资源现状:
新荣区作为大同市的重要农业区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田保护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2)农业发展需求: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荣区需要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
实施田长制建设项目,有助于构建覆盖全面、责任到人的农田保护和管理体系,为新荣区的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田长制建设的必要性
1)完善耕地保护机制:
田长制是一种创新的耕地保护机制,通过明确各级田长的职责和任务,形成覆盖全面、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占用农田行为。
2)提升农田管理水平:
实施田长制建设项目,可以推动农田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提高农田产出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
3)推动乡村振兴:
田长制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二、 田长制主要任务内容
1、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1)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明确耕地保护的具体目标和责任。
2).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对耕地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防止耕地被非法占用或改变用途。
3).严格规范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占用的同时,有相应的耕地得到补充,以保持耕地数量的稳定。
2、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1).规范永久基本农田生产活动:明确永久基本农田的用途,主要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2).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管理: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占用进行严格控制,并确保补划的耕地质量不低于原耕地。
3、巩固提升耕地质量
1).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的质量和产出水平。
2).有序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进行整治,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提高其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
4).推进轮作休耕制度:通过轮作休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4、加强耕地监测监管
1).建立耕地动态监测机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耕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构建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实现对耕地的精细化管理和监管。
3).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对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耕地保护的法律权威。
5、深化耕地保护改革创新
1).健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评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评制度:将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纳入党政同责考评体系,确保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责任。
2).探索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及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通过激励和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和相关部门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工作。
三、 田长制主要建设内容
1、组织体系建设
1).设立田长:
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田长,负责统筹协调本区域内的耕地保护工作。
逐级设置田长,形成覆盖全面、责任到人的耕地保护网络。
2).建立工作机构:
成立田长制办公室或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田长制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3).明确职责分工:
明确各级田长、工作机构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耕地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2、制度建设
1).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田长制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
2).建立巡查制度:
各级田长要定期组织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建立健全巡查记录、问题报告和整改反馈机制。
3).建立奖惩机制:
对耕地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田长和工作机构进行表彰奖励。
对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耕地保护监管
1).加强耕地保护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
2).开展耕地保护培训:
对各级田长、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进行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履职能力。
3).强化耕地保护监管: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对耕地进行实时监测和监管。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信息数据库,实现耕地保护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4、公众参与与监督
1.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鼓励公众参与耕地保护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平台,方便群众反映问题。
2.加强社会监督:
通过媒体曝光、社会监督等方式,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
四、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4.1田长制管理平台建设内容
序号 |
名称 |
数量(套) |
1 |
智慧田长制管理平台 |
1 |
3 |
智慧田长小程序 |
1 |
山西省新荣区共有行政村112个,乡镇7个,且每个行政村1块村级的牌子。
序号 |
名称 |
工作 |
数量(个) |
1 |
县区级公示牌 |
设计、生产 |
1 |
2 |
乡镇级公示牌 |
设计、生产 |
7 |
3 |
村级田长制公示牌 |
设计、生产 |
112 |
五、服务期限:120日历天
六、系统维护周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