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李强总理考察广西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关于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的相关工作部署,开展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便有效落实自治区相关规划及政策要求,迅速推进钦州产业园区高质量开发建设。
(二)规划范围
规划编制范围为钦州全市产业园区,包括: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钦州市钦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南区临港工业区、灵山工业区、广西浦北经济开发区等,规划面积约448.6平方公里。
因本项目规划范围涉及的部分园区还在整合,本次招标技术方案以已批复的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范围为例开展编制。
(三)工作内容
本次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总体发展规划,第二部分:专题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总体发展规划
通过全方位调研,在了解钦州市全市产业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新要求,对全市产业园区进行科学规划,明确产业总体发展定位及目标、提出产业协同发展策略、构建总体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明确园区细分产业方向及空间布局、构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完善实施措施保障等。规划重点内容包括: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围绕广西自治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经验,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了解钦州全市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发展现状,研判全市产业园区产业和空间发展的优势与问题。结合国际国内双循环、西部陆海新通道、平路运河、钦州国际门户港等重大战略,从国际、全国、广西、钦州、园区五大层面,全面剖析钦州市产业园区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发展挑战。
二、总体发展要求
研判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重点机遇,分析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政策背景,围绕全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本次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思路,明确钦州片区的总体发展定位,制定全市产业园区的近、中、远期发展目标。
三、总体产业发展方向
以“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优化提升为目标,链接东盟市场及原材料基础,协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围绕北钦防区域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命题,把握西部陆海新通道、钦州国际门户港、平陆运河等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钦州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突破钦州产业发展短板,研判北海、防城港等地区产业协同要求,建设重点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条关键环节,做强支柱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钦州产业体系。同时,结合钦州市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空间布局及功能要素,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钦州产业空间格局。
四、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依托钦州港区、钦北经开区、钦州高新区三大“城市级园区”及钦南区临港工业区、浦北经开区、灵山工业区三大“县域级园区”发展基础,在明确区域产业集群方向的前提下,发挥园区协同效应,研判园区产业优势与发展问题,以明确各园区主导产业为方向,以产业“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关键企业”三大发展关键为牵引,提出各园区产业延链强链补链方向,培育各园区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出钦州各园区产业发展目标、细分方向,结合园区产业体系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五、产业园区支撑体系
围绕保障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要求,提升产业发展空间、优化物流交通体系、完善生活服务配套、夯实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构建钦州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高水平的设施配套、高融合的产城布局,为钦州产业园区发展提供坚实空间支撑。
六、保障措施
围绕园区深化改革,提出体制机制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管理运营水平提升的策略建议,制定全面精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才战略、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相关措施。
第二部分:相关专题研究报告
通过全市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研究、全市产业园区空间布局研究、全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布局研究等专题研究,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支撑。
专题一、全市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研究
研究要点:把握西部陆海新通道、钦州国际门户港、平陆运河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优化提升为目标,协同北海、防城港、崇左等延边临港城市,研判钦州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中的重要使命和重点领域。在全面调研全市园区及相关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梳理园区现状概况,明确全市产业园区定位、目标和发展路径。
专题二、“十五五”规划思路研究
研究要点:充分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紧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以国家战略为牵引,对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地区“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定位和目标。以定位和目标为指引,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提出促进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任务、基础工程,重大项目等。进一步,从支撑地区“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举措落地的相关组织、体系、政策、机制等维度出发,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专题三、全市产业园区空间布局研究
研究要点:以国际国内双循环、西部陆海新通道、钦州国际门户港、平陆运河等重大战略布局,梳理全市重要产业集群在园区的产业集聚情况和空间分布,研究与北海、防城港等城市的区域协同关系,分析钦州港区、钦北经开区、钦州高新区、钦南区临港工业区、浦北经开区、灵山工业区等产业园区发展优势及发展短板,把握优势赛道,突破发展瓶颈,确定各园区主导产业方向及培育支撑产业方向,结合产业方向优化园区总体空间布局,落实空间要素支撑园区产业发展,提出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确保产业集聚与功能分区合理,实现产业链与空间的紧密耦合。
专题四、全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布局研究
研究要点:系统梳理全市产业园区在道路交通、能源供给、给排水、安全防灾等基础设施的现状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自治区提出的高标准园区建设要求,依据各园区产业配套需求,明确各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的要点,提出明晰可操作的实施计划。
(四)总体发展规划成果大纲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总体发展规划大纲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1.发展概况
2.发展优势
3.发展问题
(二)发展形势
1.面临机遇
2.发展挑战
二、产业赛道筛选
(一)全市产业基础分析
(二)全市产业链研究
(三)自身资源禀赋分析
(四)国家战略要求分析
(五)东盟市场需求分析
(六)东盟资源优势分析
(七)市场潜力风口分析
(八)东部产业转移分析
(九)先进地区经验借鉴
(十)产业体系构建
三、总体定位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定位
(三)发展思路
(四)发展目标
(五)发展路径
四、总体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集群建设
1.区域支柱产业集群
(1)产业发展目标
(2)产业发展方向
(3)产业发展策略
2.新兴先导产业集群
(1)产业发展目标
(2)产业发展方向
(3)产业发展策略
3.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1)产业发展目标
(2)产业发展方向
(3)产业发展策略
(二)总体空间布局优化
1.现状空间要素分析
2.优化产业空间格局
3.统筹产业园区布局
4.保障产业用地规模
5.强化枢纽交通建设
6.推进港产城园融合
7.完善市政基础配套
五、各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
主要包括钦州港区、钦北经开区、钦州高新区、钦南区临港工业区、浦北经开区、灵山工业区六大园区,结合“沿边”“临港”等关键要素,围绕发展实际,用好国家政策,对钦州沿边临港产业园各园区的产业体系及细分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各产业园区产业细分方向、发展目标及空间格局。
(一)园区基础研究
1.园区概况总结
2.园区产业优势分析
3.园区发展短板研判
(二)园区产业链研究
1.产业链全景图
2.现状产业链分析
3.延链补链强链分析
4园区主导产业分析
5.园区培育及支撑产业分析
6.园区产业体系构建
(三)园区发展目标
1.园区产业发展总目标
2.园区各产业产值目标
3.园区用地目标
(四)园区空间布局
1.构建园区空间结构
2.完善园区产城布局
3.建设高效交通体系
4.构筑基础设施支撑
六、重点任务指引
(一)深化内外开放
(二)产业提档升级
(三)培育企业生态
(四)完善服务配套
(五)提升土地效率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实施人才战略
(三)加强政策保障
八、附件
(一)任务责任清单
(二)项目清单建议
(三)招商清单建议
(四)规划图纸
1.片区部分:
全市产业园区分布图
片区现状要素图
片区重点产业链现状图
片区国土空间控制线衔接图
片区空间结构图
片区重点产业链全景图
片区总体产业布局图
片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片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图
2.园区部分:
园区现状要素图
园区重点产业链现状图
园区空间结构图
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图
园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园区公服设施布局图
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