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标要求
1.投标说明
1.1投标人可以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包号选择投标,但必须对所投包号中的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标,不能拆分或少报。否则,投标无效。
1.2“投标产品技术参数、指标”必须与投标文件中提供的产品相关支撑材料的实质性响应情况相一致。若在评标环节发现该项与投标文件中提供的产品相关支撑材料等证明材料的实质性响应情况不一致或直接复制招标文件“采购需求技术参数、指标”内容的,按无效投标处理。填写此表时以招标项目参数要求为基本投标要求,满足招标项目参数要求的指标需列出“0”;超出、不满足招标项目参数要求的指标需列出“+”、“-”偏差,并做出详细说明;如果只注明“+”、“-”或未填写,将视为该项指标不响应。
1.3所投产品或其任何一部分不得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和工业设计权等知识产权。
1.5项目中标后分包情况:不允许。
2.重要指标
2.1招标文件中凡需与原有设备、系统并机、兼容、匹配等要求的,请主动和采购人联系,取得原有设备、系统相关资料,相关接口费用包含在投标报价中。若有招标文件未提及或变更内容的,请及时与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联系。
3.商务要求
3.1.交货时间:自合同签订后45个日历日。
3.2.交货地点:甲方指定地点。
3.3.质保期:3年。
3.4.付款方式:按合同约定执行。
4.技术参数要求
采购内容及技术参数
2024年教学实训设备更新项目(医学系) |
||||||||||||||||||||||||||||
品目 |
台(套)数 |
总投资 (万元) |
备注 |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室设备(酶标仪、血细胞分析仪等) |
1 |
80 |
明细如下 |
|||||||||||||||||||||||||
包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室设备(酶标仪、血细胞分析仪)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数量 |
单位 |
||||||||||||||||||||||||
1 |
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检测原理:有形成分采用数字成像自动识别原理,流式及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识别技术。 2.干化学检测项目:干化学测试项目≥14项,并提供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参数(ACR比值)和蛋白质与肌酐比值参数(PCR)。 3.有形成分检测项目:有形成分自动识别测试项目≥25项。 4.理学检测项目:颜色、浊度、比重、电导率、渗透压。 5.红细胞形态学项目:≥4项报告参数。 6.干化学测试模式≥300个/每小时;有形成分测试模式≥119个/每小时;联合测试模式≥119个/每小时。 7.智能审核:能对检测结果智能审核,自动提示异常结果样本。 8.自动对焦:可自动校对成像系统焦距。 9.密闭样本采样:支持密闭标本的直接采样(穿刺采样),无需人工开盖。 10.试剂用量自动提示:自动提示试剂使用情况,可无线自动激活试剂用量。 11.样本放置位:可放置60个样本,可扩展不少于200个样本。 12.试纸仓容量:≥300条试纸。 13.拍图帧数:每个样本的有形成分拍图帧数达2000帧以上。 14.原始视频:可显示并存储有形成份的真实全景图片及原始视频。 15.样本量检测:具有液面感应功能,当测试样本量不足时有报警提示。 16.数据存储:≥20万个结果。 17.识别率:有形成分识别率红细胞≥92%、白细胞≥88%、管型≥85%。 18.假阴性率:有形成分检测结果的假阴性率应≤3%。 19.联机测试功能:可联机组成模块化流水线进行测试。 20.配置:配备品牌电脑且电脑配备仪器操作系统以及激光打印机。 (二)电脑配置:
(三)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
1 |
台 |
||||||||||||||||||||||||
2 |
全自动血液细胞学分析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仪器描述:供临床检验中作血液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浓度测量、C-反应蛋白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测量;仪器为血常规、CRP、SAA检测一体机。 2.检测方法及原理:血液分析采用半导体激光法、鞘流电阻抗法、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原理。 3.血常规报告参数≥32个(不含直方图、散点图),散点图≥2个。单机检测速度:CBC+DIFF≥80个样本/小时。 4.末梢血进样方式及用血量:末梢血可实现自动批量进样或手动进样;末梢全血检测CD+CRP用血量≤37μl。 5.标配自动进样器,自动进样器内轨标配回退功能。 6.仪器具备网织红细胞检测功能。 7.具有全自动体液(含胸水、腹水、脑脊液和浆膜液等体液)细胞计数和对体液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的功能。 8.具有低值白细胞检测功能,如遇白细胞低值时可通过增加计数颗粒数量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9.仪器数据结果储存量≥13万条。 10.血液分析线性范围(静脉血):白细胞:(0-500)´109/L,红细胞:(0-8.6)´1012/L,血小板:(0-5000)´109/L,血红蛋白:(0-260)g/L。 11.CRP检测线性范围0.2mg/L~320mg/L 12.SAA线性范围:5mg/L~300mg/L 13.提供有溯源性的有证血液校准物,并有配套有证的高、中、低3个水平血液和体液质控物。同一管血液质控品可以覆盖全部报告项目进行质控,满足各等级评审及ISO对质控的要求。 14.具有低值血小板检测功能,如遇血小板低值时可通过增加计数颗粒数量来保证血小板检测精度。 15.全血CRP检测时可校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体积的干扰(提供证明文件) 16.具有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标本的“自解聚”功能,如遇血小板聚集时可自动加测光学血小板,光学血小板对聚集血小板的解聚率≥80%(提供数据证明材料)。 17.仪器带有血沉检测功能,一管血可同时满足血常规、CRP、SAA的检测需求。 18.仪器检测SAA项目可设置HOOK效应报警,触发报警仪器自动回退重新吸样检测。 19.仪器带有彩色可触摸屏幕,屏幕显示界面设置有悬浮窗可实现不同检测模式下快速切换。 (二)电脑配置:
(三)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
1 |
台 |
||||||||||||||||||||||||
3 |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测试方法:光学散射凝固法。 2.测试速度:≥120项测试/小时。 3.检测通道:≥7个,包含凝固法、免疫比浊法、发色底物法三种检测通道。 4.检测项目:PT、APTT、TT、FIB、PLG、α2-AP、PC、Heparin、D-Dimer、FDP、各项凝血因子等。 5.线性:r≥0.975。 6.样本位:≥27个,均可作为急诊位。 7.试剂位:≥23个,均具备冷藏功能。 8.样本量:4—120μl。 9.试剂量:4—200μl。 10.混匀方式:旋涡式振荡混匀,以保证反应充分和结果准确性。 11.反应杯:可同时装载>70个反应杯。 12.试剂预热:具备。 13.打印:内置。 14.操作方式:触摸屏操作,一体机,不需要外接电脑控制,节约实验室空间。 15.耗水量:≤0.5 L/小时。 16.纤维蛋白原(FIB)测定:PT演算法和clauss法。 17.定标方法:“折线回归”、“线性回归”、“双对数直线回归”、“双对数折线回归”。 18.试剂量监测:对测试过程中试剂用量的实时监测,当试剂用余量较少时,系统将报警。 19.质控判别规则:具备质控控制限和多规则质控等多种判别规则。 20.样本管规格:支持标准试管、原始采血管和微量样本杯。 21.自动重测功能,依据测试结果和多种预设条件,系统可自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样本重稀释及测试,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二)电脑配置:
(三)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
1 |
台 |
||||||||||||||||||||||||
4 |
酶标分析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波长范围(nm):400-800。 2.检测范围(A):0.000~4.000;检测光道:8通道。 3.滤光片配置(nm):标准配置4片:405、450、492、630,在400-800范围内最多可选配10个滤光片。 4.读板速度:5秒/96孔(单波长);10秒/96孔(双波长)。 5.波长特性:分析仪配置的滤光片中心波长准确度应不超过±2nm;波长半宽度(nm):7±2。 6.吸光度准确度(A):±0.005(当吸光度范围在0.000~≤0.500之间)。 7.线性误差:线性相关系数(r)≥0.995(在吸光度值为0~3.000范围内)。 8.仪器的吸光度重复性:CV≤0.5%。 9.仪器的吸光度的稳定性(A):≤±0.005。 10.吸光度的分辨率(A):0.001。 11.通道间差异:≤0.02(以空气为参比,测量仪器通道间吸光度差异)。 12.操作方式:仪器采用≥8英寸彩色触摸屏操作方式,同时可输入中文、英文及数字。 13.振板功能:仪器具有振板功能。 14.检测功能:具有吸光度检测、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功能;可视化布板及单板不少于12个检测项目的功能。 15.检测输出:定性:样本吸光度、S/CO值、临界值及阴阳性判定结果;定量:样本吸光度、样本浓度值、正常参考值及检测判定结果;输出为96孔整板检验结果;同时可以打印病人的中文综合检验报告。 16.计算方式:直线法、点对点法、线性回归法、半对数回归法、指数回归法、全对数回归法、比值回归法、比值半对数回归法、二次方曲线、Logit-Log曲线。 17.质控功能:可输出质控数据和L-J质控图Westgrad多规则判定。 18.存储功能:≥200个项目程序及定标参数、存储≥105板检测结果。 19.仪器测量准确,重复性好,具有质控功能,能做吸光度、定性、定量检测。 20.仪器具有开机自检功能、可即时监测光源信号。 21.仪器具有单波长和双波长、单孔和双孔两种检测方式可供选择。 22.仪器光源灯采用12V/20W石英卤钨灯,使用寿命≥3000h,同时具有休眠功能。 23.仪器可以连接电脑和软件,做个人跟踪报告、综合报告、统计报告、数据处理等功能。 (二)电脑配置:
(三)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
2 |
台 |
||||||||||||||||||||||||
5 |
采血手臂 |
配置要求: 1.模拟亚洲成人手臂,外形逼真,手感柔软,具有逼真的皮肤纹理、血管走形等特征。 2.手臂上分布的二条主要静脉血管系统,可进行静脉的注射、输液(血)、抽血等穿刺训练功能。 3.可进行三角肌部位的肌肉注射。 4.进针有明显的落空感,正确穿刺有明显的回血产生。 5.静脉血管和皮肤的同一穿刺部位可以经受几百次反复穿刺且不渗漏。 |
3 |
个 |
||||||||||||||||||||||||
合计 |
80万元(捌拾万元整) |
|||||||||||||||||||||||||||
2024年教学实训设备更新项目(医学系) |
||||||||||||||||||||||||||||
品目 |
台(套)数 |
总投资 (万元) |
备注 |
|||||||||||||||||||||||||
康复实训室教学设备(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下肢康复训练器等) |
1 |
698.93 |
明细如下 |
|||||||||||||||||||||||||
包二:康复实训室教学设备(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下肢康复训练器)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数量 |
单位 |
||||||||||||||||||||||||
1 |
心肺耐力测试训练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功率可调,调节范围:0~450 W,步进≤1W。 2.配备心率模块、血压模块,实时监测体征数据。 3.具有≥3种功率自行车控制模式,至少包括:功率控制、心率控制、阻力控制。 4.具有≥4种心肺负荷测试,可覆盖不同受试者进行负荷测试。 5.具有≥3种心肺训练方案,至少包括:减脂训练、有氧间歇训练、无氧持续训练,可自动将测试报告数据导入至训练方案,快速开始针对性训练。 (二)硬件配置要求: 1.系统由至少1台测试训练系统、至少1台立式功率车、至少1台卧式功率车组成,可供≥3名患者同时进行训练 2.立式功率车的座椅高度可电动调节,调节范围:0~130mm;卧式功率车的座椅可前后向调节,调节范围:0~180mm。 3.配备≥11.6英寸触控显示屏,至少具有数据库管理功能、节拍器功能、人脸识别摄像头、感应磁卡,可查看、保存、导出测试及训练报告。 4.最大承重:≥150kg。 5.配备≥55英寸高清显示器,允许连接任一测试训练系统或功率车的训练界面进行投屏,配遥控器。 6.配备训练地垫,尺寸:≥6平米。 (三)软件配置要求: 1.可实时显示测试及训练过程的运动数据,至少包括:心率、转速、血压、心率与功率变化曲线、功率、阻力、能耗、脂耗、做功、最大脂肪氧化等。 2.可自动生成心肺功能测试评估报告,可显示用户的有氧能力评价、最大摄氧量强度、无氧阈强度、最大脂肪氧化强度等数据。 3.可自动生成心肺功能训练报告,至少可显示:能耗、糖耗、脂耗、做功、功率、心率等数据。 |
1 |
组 |
||||||||||||||||||||||||
2 |
磁控划船运动器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阻力系统:采用磁控阻力技术,支持手动或电子无级调节,阻力档位至少15级,调节过程平稳无顿挫。 2.运动监测:实时显示运动数据,包括时间、距离、速度、卡路里消耗、划桨频率(SPM)、心率(需支持手握式或无线心率监测)。 (二)硬件配置要求: 1.最大承重:≥150KG 2.材质:铝合金轮盘(厚度≤5mm),搭配高强度磁力板组件,减少惯性干扰,确保阻力均匀性。 3.轴承:采用高精度密封轴承,确保轮轴双向转动顺滑,噪音≤50分贝。 4.主体框架采用高强度钢材,表面经磷化处理及静电喷涂,耐腐蚀、防刮擦。 (三)软件配置要求: 1.显示屏:≥7英寸LCD或LED屏幕,支持蓝牙连接健身APP(如Zwift、Kinomap),内置预设训练程序(如间歇训练、目标心率模式)。 2.数据存储:支持用户数据存储及历史记录查询,可导出至Excel或PDF格式。 |
2 |
部 |
||||||||||||||||||||||||
3 |
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具备蓝牙连接功能。 2.训练架采用双轴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安全稳定。 3.训练架在竖直方向摆动角度分为3档可调,分别是0°、6°、11°,实现静态与动态平衡训练。 4.训练架的摆动阻力分5档可调,实现动态平衡进阶训练,满足不同阶段的患者的治疗需求。 5.训练架垂直方向高度可调,调节范围为0~33cm。 6.训练架的高度调节方式为气弹簧调节。 7.训练架的承载能力:脚踏板承重≥2000N;腰部固定带的承重≥1000N。 8.训练架的脚部固定装置使用弹簧开关设计,一踢一踩即可开关该装置。 (二)硬件配置要求: 1.由软件、传感器及训练架组成。 2.配备≥55寸一体机; (三)软件配置要求: 1.软件可对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推荐适宜的平衡训练角度,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2.软件中有多种游戏类型可选,每种游戏类型可根据患者的平衡能力选择适当的难度。 |
1 |
组 |
||||||||||||||||||||||||
4 |
平衡踏板系列 |
配置要求: 1.配备≥4种平衡板,至少包含:大平衡板、小平衡板、大圆平衡板、小圆平衡板。 2.配有用于平衡板收纳的基座。 3.外形尺寸: 大圆平衡板:直径:≥430mm。 小圆平衡板:直径:≥350mm。 大平衡板(L*W*H):≥600mm*400mm*90mm。 小平衡板(L*W*H):≥350mm*350mm*70mm。 基座(L*W*H):≥470mm*300mm*170mm。 |
2 |
组 |
||||||||||||||||||||||||
5 |
站立平衡训练支具 |
配置要求: 1.配有平衡训练板、综合训练台和本体感觉训练器,可进行静态、动态平衡功能训练。 2.平衡训练板设有≥6个弹力装置,可改变弹力作用形式。 3.综合训练台具有≥4种平衡训练板,至少包括:单轴训练板、双轴训练板、扭转训练板、多轴训练板。 4.本体感觉训练器具有≥4个弹力调节装置,可改变支撑面的稳定性以便调整训练难度。 5.配有≥5条训练用弹力绳,具备多节段握带式设计,便于调节阻力。 6.配有训练图谱,方便患者按照图示指导训练。 7.配有收纳架,方便存储摆放综合训练台各个配件。 |
2 |
组 |
||||||||||||||||||||||||
6 |
上肢训练与评估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自动换臂功能:系统预设换臂程序,可一键切换左右训练臂,无需治疗师拆卸结构或者繁琐手动操作。上肢训练与评估系统可用于肌力等级≥0的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2.评估功能:针对肩关节内收外展、肩关节前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伸等动作进行评估。 3.四种训练模式:被动训练、主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处方训练。多种模式能够满足不同Brunnstrom上肢分期的患者需求,为患者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功能恢复。 4.处方训练:处方训练模式包括单关节训练和多关节训练两种预设方案。 5.设备角速度不少于五档位可调:慢速、慢中速、中速、中快速和快速。 6.速度等级:具有-5、-4、-3、-2、-1、0六个级别;可延长0%~100%的运行时间。 7.上肢外骨骼评估\训练范围:肩关节外展活动角度范围;0°~75°;肩关节内收活动角度范围;0°~45°;肩关节前屈活动角度范围:40°~130°(以机械臂垂直向下为0°基准);肘屈曲活动角度范围:0°~100°;腕关节掌屈活动角度范围:0°~60°;腕关节背伸活动角度范围:0°~60°。 8.上肢外骨骼硬件参数:肩关节高度范围:80cm~120cm;肩关节高度可调范围:0cm~40cm;上臂长短范围:25.5cm~31.5cm;上臂长度可调范围:0cm~6cm;前臂长短范围:22cm~28cm;前臂长度可调范围:0cm~6cm;握力值设置范围:0~10kg。 (二)硬件配置要求: 1.上肢外骨骼机械臂:以人体解剖学设计,具有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前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伸等五个关节自由度,每个活动动作都具有独立伺服电机,共有不少于4个伺服电机及不少于4个高精度传感器,能辅助患者完成主动、被动主被动等模式的上肢评估及训练,配备≥55英寸液晶电视互动训练。 2.前臂环状弯轨:设备前臂部分可以通过插拔插销切换三种前臂状态进行上肢训练,分别可以固定为“前臂中立位”、“前臂旋前位”、“前臂旋后位”的姿势,以诱发不同Brunnstrom上肢分期患者的原动肌群主动收缩模式的产生。 3.急停延长按钮手柄:系统同时具备两个急停装置,分别位于悬梁臂和中部的扶手处,其扶手处的急停为伸缩延长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调节急停按钮长度,方便治疗师与患者控制训练情况,双重保护患者安全。 4.一体嵌入式升降按钮:快速调节设备升降柱高度,匹配患者不同坐高的上机使用。 5.外骨骼置入式点光源激光定位器:配备≥3个激光定位器,波长为≥650;最大输出功率≤0.4mW(单个激光器)。 6.治疗时间可调节:1~60分钟,步进为1分钟 7.设备安全使用功能环境:可承受≥500N的轴向静拉力,持续1min;额定功率:350VA;额定电压:a.c.220V,50Hz;环境要求:5℃~40℃、相对湿度:≤80%;设备运行噪声:≤60dB 8.机械臂,最大载荷不可超过140N,经久耐用可满足不同患者训练的需要。 (三)软件配置要求: 1.虚拟情景游戏:≥共48款游戏。分别为被动模式≥4款、主被动模式≥5款、主动模式≥32款、处方训练≥7款。 2.信息管理功能:患者档案数据和治疗信息的存储和查看功能。训练或评估结束后,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及储存训练\评估信息报告,并支持导出为Excel表格报告,支持打印或传真。信息查询功能支持快捷查询,包括编号查询、用户名查询和单字模糊查询等。 3.软件升级:软件界面及游戏数量在线升级。 4.痉挛灵敏度:低、中、高三个级别触发的值分别为15.6Nm、26Nm、36.4Nm,安全保护性强,四组伺服电机具有独立的痉挛监测,训练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全方位地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造成运动过程中的损伤。 (四)电脑配置:
(五)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
1 |
组 |
||||||||||||||||||||||||
7 |
手部持续被动训练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软件自动识别左右手连接状态。 2.用户信息可添加、修改、删除、查找,方便医生对患者信息的管理。 3.训练功能:带动患者进行被动训练,适用于完全没有主动收缩能力的患者,并可选择单手指训练、单手腕训练、手指与手腕协同训练; 4.治疗时间1~30分钟可设置,步进为1分钟。 5.抓握间隔1~5s可设置,根据患者情况设置抓握和伸展的间隔休息时间。 6.虚拟游戏功能:具有游戏互动场景,增强训练趣味性,增强了患者训练的积极态度,提高了患者对康复的信心。 7.查询打印信息功能:可查询患者训练信息,方便医师和患者了解目前康复状态,支持打印功能。 (二)硬件配置要求: 1.系统具有左手和右手分别独立配置。 2.系统材料主要采用优质铝合金AL6061,表面喷砂阳极氧化,具有耐候性好(高低温差、潮湿或干燥气候)、不导电、硬度好、耐腐蚀性优等特点。 3.手托底座:具有多功能的手托底座,可实现不同高度训练位的调节,以及前臂不同关节位训练的角度调节。 4.控制主机:控制主机采用与机械手一体的设计,与电脑之间无线连接。 5.急停开关,发生紧急状况时,可用于紧急停止设备,确保安全。 (三)软件配置要求: 1.系统可实现每个手指的抓握训练,可实现单指屈伸和多指混合屈伸,屈伸角度范围是:掌指关节活动范围:0°~50°;近端指间关节活动范围:0°~50°;大拇指对指活动范围:0°~50°;握拳活动范围:0°~90°;腕关节伸展/弯曲活动范围:-40°~40°;手指移动角度步进为1°,手指移动的初始角度应在0°~30°区间内可设置,结束角度应在10°~50°区间内可设置;腕部角度步进应为1°,腕部移动的初始角度应在-40°~20°区间内可设置。 (四)电脑配置:
(五)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
1 |
组 |
||||||||||||||||||||||||
8 |
关节康复器(手指) |
配置要求: 1.仪器由主机、关节固定机构、支撑机构、调节杆、手持操作器组成。 2.输入功率:≤60VA。 3.角度范围:指关节、腕关节动作角度为0~90°。 4.角速度:角速度分1至9档可调,步长为1档,连续可调。 5.最大角速度:≤5°/s。 6.痉挛保护:大,中,小3个等级,分别为45N、30N、15N,误差范围为±20%。 7.调节杆的调节范围:0~140mm,误差±10%。 8.工作噪音:≤60dB。 9.最大承重载荷:20N。 10.治疗时间:1~240分钟,步长为1分钟,连续可调,误差±10%。 11.工作模式:正常模式、速度模式、角度模式。 |
1 |
组 |
||||||||||||||||||||||||
9 |
无轨迹肌力评估与训练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系统内置康复评估软件,包含评估、训练及报告输出等功能。 2.具有≥3种测试模块,至少包括:单关节测试、多关节测试、自由组合测试。 3.可输出测试报告,至少包含:向心收缩与离心收缩最大输出功率、平均最大输出功率、平均运动速度、峰值力、重复次数等数据。 (二)硬件配置要求: 1.配备≥5米长的训练绳索,可自由拉出,方便受试者做出各种活动动作。 2.具有≥10档阻力可调,调节范围:0~43kg。 3.滑轮高度可调,调节档位:≥29档。 4.配有多种可替换配件,便于完成头颈部稳定性训练、上肢力量与协调训练、躯干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和下肢爆发性训练、平衡协调功能训练等全身各大关节训练动作。 5.配有专用训练凳,可在坐姿下进行训练。 6.配有站位坐标地贴,用以定位训练位置。 7.独立底座安装,免打孔。 8.系统配备≥19英寸一体机。 9.主机尺寸(L*W*H):≥1250mm*770mm*1900mm。 (三)软件配置要求: 1.可生成测试报告图表,具有≥8种显示形式,至少包括:速度与时间、速度与重复、速度与位置、位置与时间、功率与位置、牛顿与位置、功率与时间、牛顿与重复等。 |
1 |
组 |
||||||||||||||||||||||||
10 |
智能阶坡步行训练系统 |
系统功能要求: 1.至少具备平行杠、斜坡、阶梯三种训练状态,可进行步行、上下斜坡及阶梯等训练。 2.系统具有处方保存功能,可自定义并存储≥4个处方。 3.系统高度采用数控显示,显示精度≤1mm。 4.配有≥2台电机,电机最大推力:≥4000N。 5.动态下最大承重:≥200kg,静态下最大承重:≥300kg。 6.外形尺寸(L*W*H):平置状态:≥4150mm*1037mm*1035mm,升起状态≥3945mm*1037mm*1505mm 7.阶梯间高度可无级调节,调节范围:0~160mm,用于训练不同功能状态的患者上下楼梯。 8.阶梯和斜坡最大宽度:≥746mm,斜坡最大坡度:≥18°,阶梯级数:≥4级,阶梯最大深度:≥300mm,扶手高度:≥850mm,可辅助进行患者步行训练。 |
1 |
组 |
||||||||||||||||||||||||
11 |
全地形模拟步行训练套件 |
功能要求: 1.配有多种采用实木材质的训练配件,可模拟不同的地形,提高本体感觉输入,用以训练患者步行功能。 2.配有高弹橡胶的平衡垫,可模拟不稳定路面,尺寸(L*W*H):≥1920mm*170mm*62mm 3.配有≥2块模拟半球板,可模拟高低不平的路面,尺寸(L*W*H):≥600mm*300mm*32mm 4.配有≥2块横纹竖纹板,可模拟行进式盲道,尺寸(L*W*H):≥600mm*300mm*16mm 5.配有≥4块倾斜地板,可模拟带倾斜角度的路面,尺寸(L*W*H):≥600mm*300mm*61mm 6.配有≥2块小圆点盲道板,可模拟提示性盲道,尺寸(L*W*H):≥600mm*300mm*18mm 7.配有≥2块泥地模拟垫,可模拟泥地路面,尺寸(L*W*H):≥200mm*200mm*15mm。 8.配有≥2根圆形木棍,可模拟障碍物路面,直径:≥30mm,长度:≥240mm。 9.配有≥4块跨越障碍物,可模拟障碍物路面,尺寸(L*W*H):≥600mm*50mm*130mm。 10.配有放置架,用于收纳配件,尺寸(L*W*H):≥559mm*550mm*1050mm。 |
1 |
组 |
||||||||||||||||||||||||
12 |
佩戴式足下垂康复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具有三大治疗模块:评估模式,训练模式,步行模式。 2.具有开路报警提示,过电保护确保治疗安全。 3.具有低电量报警提示功能。 4.具有输出提示灯,具有待机状态、蓝牙连接时状态、正常输出状态、充电中和充满电等各种状态显示。 (二)硬件配置要求: 1.超小型便携主机,可重复充电使用,充分保证一天≥8小时的工作需求。 2.可以搭配安卓系统等移动端软件使用,也可软件调节完成之后,脱离软件,独立主机也可使用。 (三)软件配置要求: 1.输出强度:0mA~100mA内可调,步长1mA。 2.脉冲频率:1Hz~120Hz可调,步长1Hz。 3.脉冲宽度:50μs~500μs可调,步长10μs。 4.脉冲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0.5-5s范围内可调,步长0.5s。 5.脉冲的保持时间:1-30s范围内可调,步长1s。 6.脉冲的间歇时间:2-60s范围内可调,步长1s。 |
1 |
部 |
||||||||||||||||||||||||
13 |
椭圆式天轨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移动主机 手控器控制主机上下移动,可设定训练参数,定点刹车;最大升降承载≥200kg;最大行程(上升/下降):≥2400mm;上升速度:≥4.5cm/s(空载);≥3.8cm/s(载重≥100kg);≥3.3cm/s(载重≥200kg);移位机主机蓄电池充电器输入AC100-240V,50/60Hz,输出DC28V,1A;内部电源:蓄电池24V,5Ah;充电站可在轨道任意位置安装主机于充电站充电;系统具有智能电池管理模块,省电又安全。 待机时长(满电):6~7天载重50kg可用次数:可上下运行≥220次电池可放置时间:3~4个月常规充电时长≤7小时,主机需具有双重安全保护功能,一重电磁保护,二重机械锁保护;主机需具有缓起缓停功能,保证使用舒适性;双屏显示功能:操作方便;噪声:运行时,噪声≤65dB(A计权)。外形尺寸:移位机主机尺寸:≥420 mm(L)×266 mm(W)×192 mm(±5%);移位机主机净重:约13.5kg;训练参数设置:可以设定训练时间(1min-90min),步长为1min;或训练距离(1m-400m)设定,步长为1m(<100m时)或5m≥100m时),进行量化运动训练。刹车锁定功能:能在轨道上单点进行刹车锁定,确保机头能固定于轨道某一位置,进行定点安全训练。 2.轨道长度≥12米 减重系统:具有动态减重和跌倒保护功能:采用特殊动态减重设计,根据患者情况设定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减重支持训练,跟随人体重心转移实时小范围自动调整负荷,给予患者更舒适的步态训练体验;可在患者步行不稳时,自动给予患者更多合适范围的减重支持以供患者调整躯干稳定性,并在极限范围拉住患者,确保患者不会跌倒。可选配减重显示器; 3.手控器 可以用手控器控制上升和下降高度,更好满足临床使用环境;具有液晶屏幕显示板块,显示电池电量状态、电池充电状态、运行次数故障类型、寿命提醒等信息;同时配备主机液晶屏幕同步显示模块。 4.安全保证 需具有低电量报警指示灯;需具有紧急停止安全装置;需具有过载、过热保护功能;需具有主机寿命提示功能;需具有仪器故障提醒功能;需具有手动紧急下降安全装置。 |
1 |
组 |
||||||||||||||||||||||||
14 |
台式助行器 |
配置要求: 1.手板高度可调,调节范围:0~220mm,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行走需求。 2.配有万向轮,允许患者自由地进行直行、倒行和转向等训练。 3.配有≥2个刹车装置。 4.最大承重:≥100kg 5.外形尺寸(L*W*H):≥837mm*773mm*(1140~1360)mm。 |
4 |
件 |
||||||||||||||||||||||||
15 |
OT综合训练柜 |
配置要求: 1.柜体采用复合实木设计。 2.具有训练物品收纳和分区整理功能,包含≥7个单元的功能模块。 3.文娱训练单元包括≥5种训练用具:围棋、飞行棋、跳棋、象棋、棋盘。 4.认知训练单元包括≥4种训练用具:认知卡片(六件套)、拼图(六件套)、图形认知套件(八件套)、七巧板。 5.手上肢任务训练单元包括≥6种训练器具:立式套圈、上螺丝、上螺母、滚筒、木插板、组合套圈。 6.渐进式手肌力训练单元包括≥3种渐进式阻力训练器具:握力圈、握力球、泥胶。 7.手功能运动训练单元包括≥4种训练用具:木方、木珠、玻璃珠、杯状抓握套件。 8.ADL训练单元包括≥5种训练用具:助食筷、助食勺子、助食碗、毛巾、训练夹子。 9.辅助训练单元提供作业治疗必备的辅助训练用具,包括≥3种训练器具:垫子、收纳篮(五色装)、收纳盒(四色装)。 |
2 |
组 |
||||||||||||||||||||||||
16 |
数字磨砂桌 |
(一)功能要求: 1.至少提供视觉轨迹和声控传递智能引导训练模式,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自定义设置各种训练轨迹。 2.提供≥24种常用砂磨板训练轨迹,包括单方向、往返方向、多方向组合、直线、折线、规则曲线等轨迹,训练轨迹可放大、缩小、上下左右移动位置,且各种轨迹可以随意组合和设定训练时间及次数。 3.多种训练模式互相组合,满足手眼协调、活动度、整体肌力等多功能训练。 4.提供≥6种情景互动训练游戏,可自由设置≥4种训练难易等级、重复时间、重复次数、休息时间等。 5.六种光点颜色选择,记忆适合用户视觉的光点颜色配置,且可自定义设置混合显示,可自定义起点、轨迹、终点颜色。 6.训练过程中提供光点轨迹方向提示,指引用户按照特定方向训练。 7.根据用户需求设置训练轨迹的大小及位置,提供≥17种表情、≥26个英文字母、≥18个拼音、≥37个数字等上百种训练轨迹,满足不同用户训练需求。 8.提供绑带固定式、单手握柱式、双手抓握式、双手握柱负重式≥4种智能训练磨具及≥3种阻力辅具。 9.可以自由设置训练方案,一键生成训练方案,一键调用训练方案。 10.自动记录训练轨迹及活动范围,训练结束后自动计算得分情况,训练数据实时反馈,自动生成训练报告。 11.支持大量的用户的数据记录,一个用户一个数据库,无纸化管理。 12.系统自动保存测试训练报告,提供直观的测试与训练结果显示,支持测试、训练报告导出功能。 (二)配置要求: 1.设备由≥49英寸电容多点触控屏、移动台车、电动升降翻转支架、智能磨砂面板、智能磨具组成。 2.支架:全钢结构移动台车,电动调节面板高度和倾斜角度,高度900mm~1190mm,面板倾斜角度0~80°。 3.显示器支架:整体化工业设计台车式结构,带万向移动刹车轮。 4.面板:由384个光点阵列组成,间距≤40mm。 |
1 |
张 |
||||||||||||||||||||||||
17 |
站立架(多功能) |
配置要求: 1.采用液压助力装置,辅助患者进行站立高度调节,调节范围:0~140mm。 2.座椅角度可通过摇动控制杆调节,座椅角度调节范围:0°~90°,摇杆朝向可根据患者功能情况进行切换。 3.扶手在坐位状态时可抬起,抬起角度范围:0°~90°,便于患者转移。 4.餐板高度、前后位置可调,高度调节范围:0~460mm,前后位置调节范围:0~195mm。 5.膝关节固定装置可多维调节,前后调节范围:0~50mm,左右调节范围:0~60mm,上下调节范围:0~120mm,角度调节范围:0°~95°,以便不同身高的患者固定使用。 6.足部配有固定带,以防足部移动。 7.采用无源式设计,无需连接电源即可使用。 8.外形尺寸(L*W*H):≥1318mm*1258mm*750mm。 |
1 |
副 |
||||||||||||||||||||||||
18 |
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 |
(一)功能要求: 1.设备有开机自检功能 2.电池电量提醒功能:当电量低于50%时有语音提醒;当电量低于20%时有语音和视觉提醒电池可从设备主机上手动分离,电量不足可随时更换,无需停机充电。 3.用户再次使用设备,登录后设备大腿、小腿长度会按照用户初次使用的数据自适应调节,无需再次手动调节。 4.医生登录:屏幕提示医生登录时,需要医生刷卡或扫码登陆。登陆成功,屏幕显示当前医生姓名,设备背包电量等信息。 5.患者登录:屏幕提示患者登录时,需要患者刷卡或扫码登陆。登陆成功,屏幕显示对应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大小腿长度等。 (二)配置要求: 1.设备主机由控制背包、腿部总成、人机交互屏幕、电池、电池充电器组成。 2.主机背包上配有人机交互屏幕,屏幕上可显示设备电量、日期、时间、患者姓名、训练模式、训练时间等信息。 3.设备配有可充电锂电池。 4.主机内存≥8GB 5.设备可活动关节≥6个,带独立电机关节≥4个。 6.设备各关节机械运行角度可电动调节,髋关节机械转运角度≥148°;膝关节机械转运角度≥108°;踝关节机械转运角度≥19°。 7.设备大腿和小腿长度可通过人机交互屏幕触屏操作,电动调节。 8.设备大腿可调长度≥128mm;小腿可调长度≥128mm。 9.设备胯部宽度可调节范围≥110mm 10.电池容量≥6Ah,电池充电时间小于4小时。 |
1 |
部 |
||||||||||||||||||||||||
19 |
康复跑台训练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具备用户管理和计划管理,可添加、删除、编辑用户信息,且允许用户自定义添加训练计划,制定阶段性训练方案。 2.具备调查问卷,可自动生成运动建议,运动建议可自动导入训练计划。 (二)硬件配置要求: 1.配有≥32英寸触屏一体机,可直接在控制屏上设置目标心率、时间、速度和坡度等训练参数。 2.跑台双侧具有加长安全扶手,为患者上下跑台及训练时提供支撑。 3.最大承重:≥200kg 4.跑道尺寸(L*W):≥1500mm*520mm (三)软件配置要求: 1.具有≥3种训练模式,至少包括:自由、用户、医师模式。 2.跑台速度调节范围:0.5~10Km/h,步进≤0.1Km/h。 3.跑台坡度调节范围:0~15段。 4.配备≥5种训练监测模块,至少包括:心电、心率、呼吸、血氧、血压模块,便于患者开展有氧耐力运动康复训练。 5.训练过程中,可实时显示心率动条、当前心率、平均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训练时长、跑台坡度、跑台速度、训练里程、热量消耗卡路里值等参数。 6.可随时查看患者历史训练记录,至少包括:静息心率、靶心率、静息血氧、静息血压、最大心率、平均血氧饱和度、平均心率、热量消耗卡路里值等数据。 7.训练结束后生成的数据分析,可显示训练过程中速度、坡度、心率、血氧数据的变化曲线,方便治疗师调整训练计划。 |
1 |
组 |
||||||||||||||||||||||||
20 |
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系统采用智能关节识别技术,可对用户≥32个关节点快速识别,可对四肢和躯干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评估。 2.系统具有≥6个评测功能模块,至少包含:躯干平衡、肩膀协调、单脚站立、功能性举手、从坐到站、上肢活动范围,可自动形成X-Y轴象限图表评测报告。 3.系统支持录入诊断信息,便于治疗师做前后对比,支持报告打印输出。 4.训练报告可以柱形图、象限图、数字记录等形式显示历史数据,至少包含:训练项目、完成次数、得分情况、时间统计、动作统计、训练详情等。 5.系统提供≥66个康复训练模块:上肢协调动作≥16个,至少包含:综合训练、肩部推举、水平外旋、斜向外展、斜向内收、水平外展、抱手上举、手臂划船等训练模块;下肢动作训练≥13个,至少包含:髋关节屈曲、髋关节外展、提膝、弓箭步、屈膝、站坐转移、侧跨步等训练模块;躯干动作≥14个,至少包含:躯干前屈、躯干侧屈、手臂外展、躯干转体等训练模块;手眼协调≥7个,至少包含:随机方向、整圆、上下、伸够、8字形、三角形等训练模块;躯体平衡≥5个,至少包含:随机方向、X形、十字形、左右等训练模块;动态平衡≥11个,至少包含:原地踏步、X形、走与跳、原地跑、原地跑与跳等训练模块。 6.系统提供≥240种动作训练游戏及传统中医八段锦运动训练方式,可设置训练难度、训练组别、训练时间等训练参数。 7.系统内置多种应用场景,可设置反应时间、控制时间、反应模式、反应姿势等,健侧与患侧同步协调训练、正手训练、反手训练、交叉训练等多模式;颜色、图形、智力等多种训练游戏。 8.系统具有≥3种操作方式,至少包含:无线键盘鼠标操作、触摸屏操作、手势控制操作,方便治疗师临床使用。 9.系统提供≥2个模拟虚拟环境功能,支持≥6人同场竞技游戏训练,实现单人或多人同时训练。 10.主界面菜单采用呼吸圈功能设计,同一个界面即可设置各层菜单项目内容,简化操作步骤。 11.系统具有坐姿、站姿、步态、感统等训练方案,至少包括:单部位训练、综合训练、多人综合训练,可进行上肢、下肢、躯干等关节的肌力、ROM、平衡、协调、认知等功能训练。 12.训练处方支持编辑、储存、修改等操作,可设置训练难度、训练次数、训练时长和训练内容等参数。 13.系统具有切换肢体的识别有效状态功能,系统可对单个或多个肢体的识别与否进行选择,做健患肢对比训练。 14.系统可显示训练时用户四肢动作匹配度的百分比例,有利于提高训练者康复的精准度。 15.系统内置3D动态画面及图文帮助系统,可指导用户进行标准化操作。 16.系统设置至少包括:语言、主题、手势控制和显示匹配率。 17.系统提供中/英文切换,三种背景主题一键切换功能。 (二)硬件配置要求: 1.系统配备≥49英寸电容多点触摸钢化防爆显示屏。 |
1 |
组 |
||||||||||||||||||||||||
21 |
简易运动训练套装 |
配置要求: 1.配有层板组合式收纳隔板,复合实木材质,可任意调节层板高度,隔板栏位:≥4个。 2.收纳柜配有自锁脚轮,方便移动位置。 3.设有专用的哑铃放置位,放置孔位:≥20个。 4.设有专用的弹力带放置位,具有保护及收纳作用,放置孔位:≥6个。 5.配有组合式悬挂装置,可用于悬挂沙袋、训练垫、弹力管等物件,悬挂孔位:≥54个。 6.配有20个哑铃,哑铃重量范围:0.5~5kg。 7.配有14个绑式沙袋,沙袋重量范围:0.25~2.5kg。 8.提供折叠式体操棒,体操棒数量:≥3件。 9.提供平衡软垫,平衡软垫数量:≥2件。 10.提供弹力带,弹力带数量:≥6件,弹力带弹力范围:10~25lbs。 11.提供弹力绳,弹力绳数量:≥5件,弹力绳弹力范围:10~30lbs。 12.提供弹力球,55cm、65cm、75cm各1件。 13.提供瑜伽垫,瑜伽垫数量:≥3件。 14.提供泡沫轴,泡沫轴数量:≥1件。 15.提供按摩球,按摩球数量:≥2件。 16.提供普拉提圈,普拉提圈数量:≥2件。 17.提供瑜伽小球,瑜伽小球数量:≥3件。 18.提供软式重力球,软式重力球数量:8件,软式重力球重量范围:1~5lbs。 19.提供药球,药球数量:≥5件,药球重量范围:1~5kg。 20.提供瑜伽球固定圈,数量:≥3件。 21.提供半球,半球数量:≥1件。 22.外形尺寸(L*W*H):≥896mm*502.5mm*1843mm |
2 |
组 |
||||||||||||||||||||||||
22 |
零惯性运动训练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采用液压阻力系统,运动阻力恒定且无噪音,确保复位动作不发生被动牵拉,有效避免运动损伤。 2.零惯性运动训练系统(上肢前推)外形尺寸(L*W*H):≥800mm*800mm*1170mm,具有自动回弹功能,提供0°~25°的活动范围。 3.零惯性运动训练系统(上肢内外展)外形尺寸(L*W*H):≥875mm*1200mm*1285mm,具有双向阻力功能,提供0°~100°的活动范围。 4.零惯性运动训练系统(躯干屈伸)外形尺寸(L*W*H):≥955mm*710mm*710mm,具有自动回弹功能,提供0°~60°的活动范围。 5.零惯性运动训练系统(下肢内外展)外形尺寸(L*W*H):≥1180mm*715mm*1230mm,具有双向阻力功能,提供0°~120°的活动范围。 6.零惯性运动训练系统(下肢深蹲)外形尺寸(L*W*H):≥1520mm*665mm*1275mm,具有自动回弹功能,提供0~320mm的深蹲活动范围,角度范围:0°~30°。 (二)硬件配置要求: 1.采用医用PVC皮革,对皮肤安全无害。 (三)软件配置要求: 1.阻力可调,调节档位:≥10档,调节范围:100~1000N。 |
1 |
组 |
||||||||||||||||||||||||
23 |
医用诊疗床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床面分为头板和尾板两部分,头板角度可调,调节范围3°~63°。 2.采用中控式脚轮固定装置,一步操作即可锁定/解锁床体固定状态。 3.床体最大承重≥175kg。 4.电机数量≥1个,床体电机负载最大≥8000N。 5.床面高度调节范围:500~820mm。 6.配有紧急开关,在紧急情况下按下可以停止设备工作。 (二)硬件配置要求: 1.床体加宽设计,便于患者在床上进行训练。 2.床体采用钢材烤漆材质,结实耐用。 3.床面采用医用PVC皮革。 |
4 |
张 |
||||||||||||||||||||||||
24 |
超声及电疗治疗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输出通道:电疗模块:2通道;超声模块:2通道;负压模块:2通道。 2.电疗模块:具有干扰电、直流、低频、调制中频、TENS、高电压和微电流等多种电流输出波形和参数变量可供医师进行选定,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3.负压模块:两组负压输出通道;吸附式电极与电疗模块相连使临床治疗更便捷。 4.电流类型:预调制电流、干扰电、俄式刺激、微电流、高压电、间动电、直流电、感应电、经皮神经电刺激约28种电流类型。 5.超声模块:超声频率:1MHz和3MHz;超声输出模式:持续和脉冲;脉冲频率:16、48、100Hz占空比:5%、10%、20%、33%,50%、80%、有效声强:持续模式:0-2W/cm2;脉冲模式:0-3W/cm2;自动报警功能:6.超声探头接触控制阈值小于70%,设备会发出声音信号提示操作者,同时探头四周具有指示光环,光环发亮超声强度会自动减弱,治疗时间停止。 (二)硬件配置要求: 1.彩色TFT液晶触摸液晶屏,屏幕尺寸:≥5.7英寸。 2.内置约69个可循证的临床处方,且治疗处方中附有人体解剖图、彩图和文字信息治疗指南。 3.临床治疗模式:电疗+超声联合治疗模式,结合两种物理因子,缓解肌肉痉挛,强化止痛作用。 4.配置电池槽,既可连接电源,也可选配装电池作为内部电源。 |
1 |
部 |
||||||||||||||||||||||||
25 |
手部功能评估箱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电子握力计:配有显示屏,可显示电池状态;具有握力测试功能,量程范围0~90kg,可自动保存每次测量的最大握力值;可设置目标握力值,计算平均握力值及达标锻炼次数;可查询不同用户号的最近一次数据,包括测量模式的最大握力值,锻炼模式的平均握力值、达标锻炼次数;具有手柄宽度调节旋钮,电子捏力计具有捏力测试功能,量程范围0~27.3kg,可储存和浏览≥100条测量记录。 2.数显触觉测量卡尺具有≥3个刺激点,具有显示屏,屏幕可同步显示测量数值,量程范围0~150mm。 3.数显围度尺:具有≥2种测量模式,至少包含:围度测量、长度测量,具有一键锁紧按钮;围度测量模式下,可保存≥9个数据,可对比两次测量的差值,围度测量范围0~1500mm;长度测量模式下,可测量读数。 4.手部屈伸测量卡可用于测量各手指的最大屈度和拇指,可测量拇指和其余手指之间的最大伸展度。 (二)硬件配置要求: 1.配备≥11件评估器具,至少包括:电子握力计、电子捏力计、数显触觉测量卡尺、指关节量角器、数显关节角度尺、神经触针、数显围度尺、手部屈伸测量卡、多功能巴克锤、不锈钢瓦针轮、不锈钢三角锤。 2.指关节量角器采用PVC材质,由动尺和刻度盘组成,测量范围0°~150°。 3.数显关节角度尺具有数显功能,屏幕可同步显示测量数值,量程范围0°~180°。 4.神经触针具有≥3种直径的尼龙单丝,至少包含:0.4mm、0.5mm、0.7mm,可进行精细的触觉检查,用于测定从轻触觉到深压的感觉。 5.多功能巴克锤由金属手柄和锤头组成,顶部可旋出钢针,尾部可旋出棕刷。 6.不锈钢瓦针轮由不锈钢手柄和尖刺状滚轮组成。 7.不锈钢三角锤由不锈钢手柄和高弹性橡胶制成的锤头组成。 8.收纳箱采用铝合金材质,配有专用防震海绵。 |
6 |
组 |
||||||||||||||||||||||||
26 |
多关节等速训练与测试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具有等速的:向心/向心、向心/离心、离心/向心、离心/离心;持续被动;渐进持续被动的:速度渐进、范围渐进;等长模式的:向心/离心、离心/向心;等张模式的:向心/向心、向心/离心、离心/向心;本体感觉的:角度测试、速度测试;弹性阻力模式;游戏模式,共计≥16种运动模式。 2.动力头最大力矩≥200Nm,测误差应不大于±1%,保证精确度。 3.最低速度≤0.05°/s,最高速度≥120°/s可调,满足临床评估训练需求。应能显示角度监测值,测误差应不大于±1°,保证精确度。 4.动力头可通过按钮或软件系统操作,进行电动升降调节,使用防护带的器械,其防护带应能承载1000N,应提供适宜的患者扶手,以供抓握,应能承受任意方向100N外力而不发生明显位移。 5.配置彩环显示,可显示当前运动状态,当前活动范围,当前活动范围限制等。 6.动力头整机具有移动及固定两种模式,在测试训练过程中使用固定模式,在进行动作更换和设备转移时,可使用移动模式。配置电动支撑架和万向轮,可电动、一键控制以切换两种模式。 7.座椅采用抗菌耐磨高弹力皮革,高阻燃性、抗菌、耐温、防划、床体弹力好、舒适。 8.系统为治疗师和患者各配置了一个急停按钮,确保在测试评估或训练时,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停止动力头的运转。 9.测试评估或训练准备阶段能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置个性化关节运动范围,并自动进行软件限位保护。在软件限位确定之后,软件系统会自动给出硬件限位的具体位置。硬件限位可以放置至任意特定位置,起到安全保险的作用。 10.系统具有开机自检功能,在为患者治疗之前进行系统、硬件相应的自检,以确保使用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11.配置患者数据库管理功能,能够对患者数据库进行新建、修改、删除等操作,并可通过软件自带的语音识别系统,通过治疗师说出患者名字,软件系统即可找到对应的患者,提高治疗效率。 12.具有测试、训练方案编辑功能,能够进行动作模式、运动模式、速度、阻力矩、组数、次数、离心力矩阈值及限制等参数进行编辑。 13.配置简单易操作的关节活动范围设置模块,能够对患者肢体的解剖零度位、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设置,并能够有系统自动存储记忆活动范围,并在以后的测试训练中,使用与第一次相同的活动范围。具有活动度复制功能,能够在进行一侧关节测试训练之后,将当前运动范围自动应用到另一侧关节。 14.系统能够实时反馈患者当前的测试训练状态,包括力矩曲线、力矩、次数等信息。 15.内置≥14种不同的报告模板,包括:报告中能够体现详细的报告数据,可在系统中为报告添加评估结果和康复意见,可对报告进行打印及导出操作,具有肌力图像分析功能。 (二)硬件配置要求: 1.座椅配备固定绑带,确保患者在测试和训练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电脑配置:
(四)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五)软件配置要求: 1.软件系统配置0重力功能,及重力校正功能,能够去除重力影响。 2.可进行≥2大类,≥17种评估或训练:上肢训练动作(10种):肩关节:伸展/屈曲;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90°位);肩关节:外展/内收;肩关节:水平外展/内收;肩关节:PNF D1;肩关节:PNF D2;肘关节:伸展/屈曲;腕关节:伸展/屈曲;腕关节:桡偏/尺偏;前臂:旋前/旋后;下肢训练动作(7种):髋关节:屈曲/伸展;髋关节:外展/内收;髋关节:内旋/外旋;膝关节:伸展/屈曲(坐位);膝关节:伸展/屈曲(俯卧位);踝关节:跖屈/背屈(仰卧位);踝关节:跖屈/背屈(俯卧位)。 3.配置计算机操作平台:由平板电脑和可调支架组成,方便医师操作及患者观看。应能设定初始角速度百分比和步进次数。初始角速度百分比设定范围为1~100%,步进次数设定范围为1~100次。 4.系统软件具备智能痉挛检测功能和痉挛保护功能,最大程度降低肌张力异常患者在训练中的风险。监测到痉挛发生时,设备缓慢反转至关节活动范围末端并停止;痉挛保护激活时伴有声音提示信号;若反转后再次监测到痉挛发生,重新激活痉挛保护。 5.软件系统具有在线升级功能,能够随时检查软件系统是否为最新版本,并可进行在线更新操作,设备性能效率;软件登录的时间不大于10秒,搜索用户的响应时间不大于5秒,调节动力头、座椅位置响应时间不大于5秒,报告打开的时间不大于5秒。 6.软件配置情景互动游戏,可让提高康复训练中的趣味性,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7.标配关节配件及其他配件,至少包括:膝关节/髋关节配件、对侧肢体稳定配件、踝关节配件、大腿/前臂固定配件、大腿固定垫、脚踏、肩关节配件、肘/肩关节配件及软垫、腕关节配件、肘关节固定垫、前臂固定垫、激光定位器、神经康复训练用手套、本体感觉测试用眼罩。 8.设备内置激光器确保每次评估准确性参数:波长:650nm±10nm;输出功率:0.4~1.0mW;光束发散角:0.5~2mrad。 |
1 |
组 |
||||||||||||||||||||||||
27 |
智能全身姿势评估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关节点捕捉功能:可自动识别人体的32个关节点(双侧眼睛、鼻尖、双侧耳垂、甲状软骨、双侧肩峰、双侧肘横纹中点、双侧虎口、剑突下5CM、双侧髂前上棘、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双侧髌骨中点、双侧胫骨粗隆、双侧距骨中点、髂棘最高点、外膝关节中点、外踝、C7棘突、双侧肩胛下角、L5棘突、双侧小腿下1/3中点、双侧跟腱中点、双侧跟骨中点)。 2.全方位分析:从三个方向(正立位、侧立位、后立位)对患者解剖位站姿、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稳定性、骨盆稳定性、身体平衡性等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3.逐帧分析:摄像机每秒可进行约30次的自动分析,从而精确定位患者的关节点,客观严谨的获取正确数据。 4.肌肉波纹分析:具备肌肉波纹分析功能,可从三个体位(正立位、侧立位、后立位)对患者进行数据采集,根据成像色彩交替变化,色彩间隔间隙,分析患者如高低肩情况、骨盆稳定性情况、脊柱生理曲度,及异常姿势对应肌肉相对状态的影响情况等。 5.重心偏移检测:静态站姿平衡能力评估,重心偏移测绘,预防跌倒风险 6.测量工具丰富:丰富的手动测量工具,包括量角器、直尺、拖动、镜像、截取、标点、垂线、水平线、垂线夹角、水平夹角。 7.特殊检测:颈部负重分析,重心情况检测。 8.脊柱侧弯检测:脊柱侧弯检查模块、亚当测试、脊柱生理曲度评估、四横一竖脊柱侧弯趋势评估,脊柱曲度走势检测,分坐姿、站姿和亚当测试。 9.声音提示:约3秒取平均值,声音反馈提示。 10.个性化报告:根据数据采集结果,实时自动生成精细化身姿评估报告、身姿骨骼模拟图。 11.报告内容全面:报告包含头部眼睛倾斜、水平、头部位置;双肩水平;躯干倾斜、骨盆的水平位和前后倾位、双膝关节的水平位、膝关节的过伸过屈、踝关节的水平;脊柱侧弯检测、Q角检测、足部内外翻检测等。 12.肌肉分析:可自动分析患者肌肉状况,红色代表紧张,绿色代表松弛。 13.报告可预览:报告可打印,可以生成PDF,以及数据化表格。 14.远程操控:支持远程帮助,工作8小时在线远程解决产品使用等问题。 15.实时分析:实时显示动态生物力学数据,可配合动作及肌筋膜分析系统进行实时数据分析。 16.辅助检测:配备蓝光光源补充姿势镜,附带网格参考线。 17.报告输出:报告可预览打印,导出PDF。 (二)电脑配置:
(三)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
1 |
组 |
||||||||||||||||||||||||
28 |
足底压力步态评估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数据实时显示:支持采集足底压力数据,分析左右脚数据并实时显示。 2.数据库功能:可以建立新患者数据、编辑旧患者、删除患者、开启档案、删除档案、搜寻数据、打印测试报告。 3.设定功能:相机设定、背景设定、屏幕动画设定、网络连接设定。 4.快速测量:在≤5s的时间内进行患者双足支撑的记录,分析足底支撑的变化和足压中心的位移。 5.足弓类型分析:可以显示测试者在静态或动态行走时的重心分布、重心偏移、重心位置。 6.静态量测模式:采取双脚站立并拍照的模式,用来评估患者的足型、足底分区压力、显示3D模式、重心轨迹显示、高压点;饼状图与柱状图结合分析,可精细分析高压点、平均压力、接触面积;可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足弓类型,可显示足弓指数,并提供正常足弓值范围 7.平衡量测模式:采取双脚站立并录像,用来评估患者的平衡状况、重心晃动等;精确到0.1s,对足压、前掌受力、后跟受力分别进行百分比分析;重心速度分析中可对前、后、左、右进行平均值、最大值的详细 8.动态量测模式:采取左/右各走一步的录像方式,用来评估患者行走时的步态曲线、重心轨迹等;可精细掌握受试者的压力中心实时变化情况,对压力中心轨迹移动动态分析;数据与图像结合,对左右足的中心轨迹、高压点、时间等进行精细分析,掌握患者的足底情况的实时变化;支持左右足合并分析和分别分析;时间分析中可对足底进行分区压力测量,结合线型图,并给出标准范围。 9.影像回放:可撷取当下的屏幕画面,并会显示在撷取列表中,步态周期足底压力逐帧回放。 10.校正功能:双脚踩在足压板上,点开「校正」,可调整「灵敏度」、「偏离值」 11.相机功能:相机的画面使用「亮度」、「对比」、「饱和度」进行调整。 12.静态量测:「测量功能」、「影像同步」、「足型分析」、「四象限分析」、「十区分析」。 13.平衡量测:「测量功能」、「影像同步」、「四象限分析」、「重心位置」、「重心速度」 14.动态量测:「测量功能」、「影像同步」、「足型分析」、「重心位置」、「步态曲线分析」、「时间分析」 15.游戏功能:配备游戏功能,可以通过控制重心转移达到目的,提高趣味性。 16.分区分析功能:压力板保证评测和训练足够的尺寸;提供完善整足分区分析功能,独立提供十分区数据,同时提供足趾区、跖骨区、足弓区和足跟区等独立计算推进力分析。 17.可显示足底各区域压力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各区域接触面积。 18.报告打印:数据打印输出中文报告,同时支持测试分析页面的打印输出。 19.可以采集足底压力参数,供矫形鞋垫进行设计。 (二)电脑配置:
(三)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
1 |
组 |
||||||||||||||||||||||||
29 |
远红外按摩理疗床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微电脑控制。 2.轻触键设置功能,滚动,震动,程序按摩,红外热疗,磁疗。 3.输入功率:0.8KVA。 5.滚动按摩范围(L×W):≥1600mm×380mm。 6.滚动按摩周期:≥40s。 7.滚动按摩定时:a)定时范围:1min-90min任意设定,步长≥1min;b)定时误差:±5%。 8.振动按摩:a)振动按摩范围(L×W):≥800mm×200mm;b)振动负载:当床面均匀承载≥135kg时,应不停振;c)振动频率:≥50Hz±3Hz。 9.热疗:a)温度控制范围:30℃-65℃;b)温度控制误差-5℃~+8℃;c)升温时间:从23℃升温到35℃的时间≤20min;d)温度均匀性:≥1600mm×380mm范围内,温度均匀性应≤6℃; 10.磁感应强度:≥300mT。 (二)硬件配置要求: 配备LCD液晶显示屏。 |
1 |
张 |
||||||||||||||||||||||||
30 |
医用电动诊疗床(整脊床)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床体尺寸:≥长1905mm*宽615mm。 2.床面采用易于护理、经久耐用、生物兼容性的聚氨酯发泡工艺。 3.头部垫的软硬度比其它区段的床垫更软。 4.诊疗床具备2个推杆电机,双推杆电机采取专用逻辑算法、相互协调共同控制床体联动。 5.床体升降及倾斜角度调节通过脚踏开关进行调节,解放双手,调节方便。 6.诊疗床具备休眠功能,若长时间停止使用,设备自动锁定,激活需轻踩两下脚踏开关,可防止患者及无关人员的误操作。 7.诊疗床采用底盘支撑脚设计,增加床体的稳定性,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效果。 8.诊疗床具备可锁式脚轮,方便床体移动。 9.诊疗床胸部段位采用全新的两片式设计,成为胸椎活动及治疗的独特工具。 10.诊疗床具备“震颤”功能,采用“震颤”技术,产生一个同步的、轻度的腰骶关节的牵引,使关节松动效果最优化。 11.床体可电动升降,床体高度调节范围500mm-1060mm。 12.床体可电动前后倾斜,调节范围电动-30°/50°。 13.床体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具备头部段位、双扶手段位、上胸椎段位、下胸椎段位、腰部及下肢段位及脚踏板7个段位,且每个段位可自由移动。 14.头部段位设有呼吸孔,增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15.头部段位调节范围,上折角度≥20°,下折角度≥35°。 16.头部段位水平方向可调节(头部段位左右摇摆功能),调节角度≥15°。 17.头部段位软垫角度调节,最大角度≥50°。 18.头部段位具备颈部牵引功能,牵引范围0-65mm。 19.扶手段位上下方向高度可调节,调节行程:≥240mm。 20.为完成肩关节侧屈训练及方便患者手臂摆放,扶手段位可水平方向摆动,水平方向摆动范围≥155°。 21.上胸椎段位可水平方向摆动,摆动范围≥15°。 22.胸椎段位具备三维旋转调节功能。 23.上胸椎段位可上下调节,上折角度≥10°,下折角度≥10°。 24.腰部及下肢段位可上下调节,上折角度≥10°,下折角度≥40°。 25.腰部及下肢段位可水平方向摆动,摆动角度≥15°。 26.腰部及下肢段位具备三维旋转功能。 27.腰部及下肢段位具备腰椎牵引功能,牵引调节范围≥82mm。 28.脚踏板可上下调节,可倾斜角度调节,上下调节角度≥90°,倾斜调节角度≥90°。 29.诊疗床具备安全报警功能,床体下降过程中,患者手臂粗碰安全胶条,床体立刻停止下降并开始上升,同时发出报警提示音。 30.设备承重:≥180kg |
2 |
张 |
||||||||||||||||||||||||
31 |
脊柱脉冲治疗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治疗模式:自动模式、手动模式。 2.脉冲力:具有三个脉冲力,1档为60N、2档为120N、3档为200N,脉冲力误差:±15%。 3.脉冲频率范围:5Hz-12Hz,误差±12%。 4.预压:具有预压功能,当预压到一定程度,功能指示灯变绿。 5.脉冲频率指示灯具有≥3种颜色的提示功能。 6.治疗头:通用治疗头、颈椎治疗头、腰椎治疗头。 7.安全中断治疗功能:设备脱离病人时,自动中断输出电流,停止工作。 8.高温报警:可实时检测内部使用温度,提前发出预警。 9.具有智能提示音:当设备治疗时激起共振,治疗结束发出一声提示音;当设备未激起共振,治疗结束发出两声提示音;如果提示音持续,则需要检查该设备。 |
2 |
部 |
||||||||||||||||||||||||
32 |
温热电灸综合治疗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输出通路:12路温热艾灸(10路单灸头+2路灸头组合垫),4路温热电针,4路吸附式点刺激。 2.各路艾灸治疗头可以独立启动和停止,可同时使用24个艾灸治疗头。 3.艾灸温度调节的范围为30℃~70℃,步长为1℃,误差为±3℃;默认温度为50℃。 4.温热电针具有加热功能,开启15min后温热电针夹的温度为75℃±10℃。 5.电针波形:连续波、疏密波、轻锤波、按摩波。 6.温热电针最大输出电流有效值不超过10mA。 7.吸附式点刺激功能:输出负压可调范围0~30kPa,步长为1kPa,最大负压值误差为±10%。 8.吸附式点刺激最大输出电流有效值不超过50mA。 9.电极的导电阻抗不大于50Ω。 10.治疗温度超过60℃时,高温输出指示灯闪烁。 11.灸头加热面的直径为25mm±0.5mm。 12.隔热垫的外径直径为36mm±0.8mm。 13.温度检测:单一灸头温度可以进行独立检测、独立调节,调节步长为1℃;也可总体调节艾灸头温度。 14.超温保护:当灸头温度超过自身的报警值,超温保护装置自动切断输出,并在界面中跳出警示弹窗。 15.时间范围为1min~60min;单步长1min;治疗时间默认为20min。 16.加热方式:陶瓷片加热;用10K热敏电阻采集温度。 17.定时提醒:定时时间到后有声音提示功能。 18.显示方式:液晶触摸屏显示,旋转编码器调节。 (二)硬件配置要求: 1.设备由主机、灸头、隔热垫、灸头组合垫、电针夹、吸附式点刺激电极组成 2.搭配灸头组合垫(灸头为圆形、中空柱体结构,外直径约50mm,厚约19mm)。 |
1 |
部 |
||||||||||||||||||||||||
33 |
吸附式低频电刺激仪(无创针灸)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12组电路输出,最多可治疗24个治疗点。 2.脉冲频率范围:1Hz~999Hz。 3.治疗结束输出强度自动归零并声音提示。 4.负载为500Ω时,仪器最大输出电流有效值应不大于50mA。 5.脉冲宽度:SSP电极时为50µs,普通电极时为150µs。 6.治疗时间:1min~99min可调,步长约1 min。 7.采用特殊的中央圆锥体、底部圆盘和周围密封硅胶式镀金属电极。 8.负压性能,工作压力设置范围在5KPa-40KPa内可调。 9.多种操作模式可供选择,包含无创针灸、低频电疗等模式可选,也可选择自由设置各类参数。 10.提供内置治疗处方,内置建议穴位点及取穴图示。 11.八种治疗模式:连续、间歇、扫引、主副、混合、1/F低、1/F高、1/F广域。 12.一体式悬挂网架,便于电极的放置。 (二)硬件配置要求: 配备≥10.4英寸彩色液晶触摸显示屏。 |
1 |
部 |
||||||||||||||||||||||||
34 |
子午流注穴位刺激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输出通道:≥16路输出,使用人数不限,根据通道数量自动分配。 2.通道独立控制:每个通道可独立调节治疗模式、输出频率、输出强度和设定治疗时间。 3.治疗参数设定:可单独设定已选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或者一键全选所有通道同步进行频率、强度等相关治疗参数的设定。 4.安全保护:开路和短路保护功能,治疗仪具有提示功能。 5.治疗时间定时范围为1min-60min,步进为1min,可快速拖动设定。 6.初始设置功能:可针对日期时间、当前地区、初始默认治疗时间、最大安全强度、初始音量及亮度进行初始默认设置。 7.脉冲强度:脉冲强度40档可调。 8.脉冲频率范围:1.25Hz~1000Hz。 9.脉冲频率:脉冲频率30档可调。 10.频率模式:支持≥5种组合频率选择。 11.具有快速开始治疗和病症处方治疗,两种治疗模式选择。 12.内置穴位查询系统及高清穴位图谱,支持穴位取穴位置、穴位主治、解剖位置、操作方法等内容查询。 13.穴位查询方式:可根据穴位名称、穴位功能、穴位主治、十四经络及身体解剖位置进行经外奇穴五种方式进行穴位查询。 14.具有开穴功能:支持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法三种开穴方法计算。 15.具有定时开穴显示功能:一次性计算并显示未来十个时辰开穴的所有穴位,并可根据选择穴位计算和显示该穴位未来十次开穴的时间。 16.真太阳时设定:可设定和显示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真太阳时,并能自动计算下一时辰和开穴穴位。 17.病症功能:根据病症分类不同科室的疾病列表,并具有该病症的概述、病症症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方义、处方及治疗操作方法等。 18.病症处方:根据不同病症具有推荐穴位处方功能。 19.自定义病症及处方:支持用户自定义编辑病症信息及对应的治疗穴位处方功能。 20.患者管理:具有医生账号注册登录功能,并建立患者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姓名、年龄、床号及病历号等信息。 21.自动存储诊断记录和治疗记录,并可根据患者对应历史病症治疗记录快速开始治疗。 (二)硬件配置要求: 配备≥13.3寸彩色触摸操作屏幕。 |
1 |
部 |
||||||||||||||||||||||||
35 |
光谱治疗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光谱范围:≥560~1400nm。 2.整机功率:≥350W。 3.光源功率:≥300W。 4.光斑直径:≥10cm。 5.光功率密度:≥230mW/cm2(距出光口15cm)。 6.工作模式:连续输出。 7.工作噪音:≤65db。 8.辐照不稳定度:Δp1≤10%。 9.主机外壳工作温度:≤41℃。 10.单次默认工作时间:≥20min。 11.光源类别:高分子卤素灯。 12.垂直移动距离:≥40cm。 13.俯仰调节角度:+180°~-115°。 14.计次功能:累积计次。 15.倾倒报警功能:有。 16.自动关机功能:有。 17.温度保护功能:有。 18.安全指示功能:声音+屏显。 19.输出窗口最高温度:≤115°。 20.升降方式:气动(液压)。 21.治疗部位(穿透深度):包括体表皮肤、体内组织(7~10cm)。 |
2 |
部 |
||||||||||||||||||||||||
36 |
微波治疗机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双微波源机型,两路输出完全独立,不存在相互干扰或影响。 2.微波工作频率:2450MHz±30MHz。 3.电源:220V±22V,50Hz±1Hz。 4.微波输出功率:理疗模式0-50W。 5.输入功率:≤1500VA。 6.预置工作时间范围:0~30min或0~99s,预置为30min时,其时间精度应为1min。 7.采用微电脑控制,输出功率更稳定。 8.理疗输出模式:连续波、脉冲波、集束波。 9.具有闭锁保护、过载保护等相关保护功能。 10.支撑臂具有多个自由度,可以进行高度和伸展长度的调节,可以使得治疗头可以在适当的治疗位置进行长时间的停留,不会出现支撑装置失效治疗头跌落的情况。 11.输出微波功率和治疗时间可预置并储存记忆。 (二)硬件配置要求: 显示方式:LED数码显示。 |
1 |
部 |
||||||||||||||||||||||||
37 |
吞咽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工作站式设备,每台主机配备四个子机,每个子机可以单独设置不同的治疗模式,可至少同时满足5名患者治疗。 2.主机设备具备舌压测量、手持式电刺激模式;子机设备具备手持式电刺激、固定式电刺激、舌压测量的功能。多种治疗模式相结合的治疗设备,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吞咽患者的舌功能提供有选择性的治疗方案。 3.设备舌压测量范围0kPa~70kPa,误差±20%或±5kPa取较大值。精确的舌肌压力测量,实现了0-70kpa的实时数值检测,为评价舌肌肌力提供了定量化的依据。 4.手持式电刺激模式,具有可移动性,治疗电极设计小巧具有治疗灵活性,能够突破传统电刺激局限于口腔外治疗的缺点,对舌肌、软腭等的改善迅速起效。 5.游戏训练模式,采用虚拟互动场景,去激发患者主动训练的动机与潜能,提高训练的趣味性。 6.特制双向脉冲方波,脉冲频率范围20Hz~100Hz,误差±10%。适用于吞咽相关肌群兴奋收缩。 7.采用微秒级脉宽,且脉宽在100μs~400μs范围可调,误差±20%。通过低脉宽的脉冲电流输入人体,有效刺激吞咽相关肌群收缩。 8.具有脉冲上升/下降时间自定义功能,提供肌肉生理性收缩的适应阶段,避免电流突变,使治疗舒适安全。 9.脉冲的通断时间分别可调,可调节输出与放松时间占比,预防肌肉疲劳,满足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需求。 10.治疗结束后有声音提醒功能,治疗时间调节范围:1min~99min。 11.具有专用的手持电极,可进行移动式口腔内/外电刺激,且可更换多种电极头(包括但不限于单球电极、双球电极、板状电极等),用于进行口面部不同部位及治疗面积的电刺激。 12.电刺激手柄供治疗师操作,可按治疗需求控制电流输出的持续时间,通过手柄上的按键掌控刺激时间。 13.可适配2组固定式贴片电极,且具有电极放置图示,用于进行面颌部及颈部的经皮电刺激。 14.设备需具备病例库管理功能,可以新建、编辑和删除患者信息,系统管理全科病人信息。 15.设备需具备自定义方案保存功能,能对自由设定参数的治疗方案进行存储,方便下次直接调用治疗。 16.设备需具有联网功能,能够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对多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
1 |
部 |
||||||||||||||||||||||||
38 |
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系统可提供主客观相结合的构音功能评估,包含构音器官评估、运动评估、发音评估和交谈评估,能分析出下颌距、舌距、舌域距、口腔轮替运动速率、浊音起始时间、音征长度、走势、送气时间比率、清浊音比率、语音类型和构音清晰度等语音学参数及相关的舌位图、声位图等。系统提供异常构音矫治、构音器官运动、构音运动训练、语音训练和绕口令5个有针对性的训练模块,设计了不同难度、灵敏度的趣味康复训练内容。此外系统提供语音库管理,便于收集管理不同方言人群的语音学参数,提高评估的准确度和训练的精准度。 2.双屏显示技术:系统依据独特的分屏功能设计,通过软件多窗口交互控制机制,实现了不同屏幕显示不同内容的双屏功能;其中老师为主控屏,受训者为带触摸功能的操控制屏。主控屏上提供监控窗口,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图像,方便老师实时观察受训者的反应并控制评估过程的进行,同时也可避免受训者因目光注视或观看到评估结果等产生的各种不利于评估进行的情绪,又可清楚地了解受训者的实时评估情况 3.评估模块:分为器官评估、运动评估、发音评估和交谈评估四种不同层次主观和客观结合的评估模式,方便老师对受训者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性评估 4.康复训练能开展异常构音矫治、构音器官运动、构音运动训练、语音训练、绕口令五个训练模块。能根据构音功能评估提供动态、难度不同、灵敏度不同的个体化康复计划 5.语音库管理:用户可自定义添加、修改、删除语音库的语音,亦可查看某一个人的语音特征原始参数信息和某一个子语音库的原始参数信息;该语音库还根据年龄和性别分为了四大语音字库:男成年、女成年、男儿童、女儿童。每个语音子库的语音又分别由四大部分组成:核心韵母、复韵母、鼻韵母和辅音 6.通过采集正常人的各种语音的特征,记录元音和辅音的语音特征的均值,标准差,均值加1.96标准差、均值减1.96标准差,为筛查评估和康复训练部分评估和训练提供标准的语音识别特征参数 (二)电脑配置:
(三)打印机配置: 1.打印速度:15-25页/分钟。 2.打印分辨率:标准为600x600dpi,追求高质量打印可选1200x1200dpi及以上。 3.纸张处理:纸盒容量一般250-500页,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4.处理器与内存:内存≥64MB。 5.接口:USB接口、有以太网接口,支持多人共享使用。 6.功能扩展:有扫描、复印需求,可选择多功能一体机;支持无线打印、云打印功能。 |
1 |
组 |
||||||||||||||||||||||||
39 |
生物刺激反馈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设备治疗和评估通道数量至少6个,其中,电刺激和生物反馈同步治疗通道数量4个,压力评估通道2个。 2.至少包括电刺激、反馈刺激、模板训练、多媒体场景动画生物反馈训练等多种方式。 3.4通道神经肌肉电刺激通道,可同时多部位或多患者同时治疗。 4.独立的治疗通道,可独立或同步调节刺激强度,互不干扰。 5.设备具有快速肌电评估、标准肌电评估、压力评估等评估方式,可供医生和患者根据临床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评估方式。 6.评估过程中,波形采集界面灵敏度和扫描速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滤除工频和通频带外的信号干扰,对盆腔Ⅰ类肌Ⅱ类肌的肌张力、肌耐力、肌肉协调性进行快速筛查检测,并自动计算检测项单项和总评估得分。 7.评估结果输出标准评估报告,包括多种评估指标数值、参考范围、盆底肌电图以及腹肌参与度、报告解读。 8.EMG检测范围:5-100000µV。 9.系统噪声:≤1µV。 10.通频带:20Hz~500Hz。 11.差模输入阻抗:>10MΩ。 12.共模抑制比:>120dB。 13.电刺激脉宽:50-1000us可调。 14.电刺激频率:1-250Hz可调。 15.电刺激强度范围:0-100mA可调。 16.系统内置十余种临床常用盆底康复治疗方案,不同方案对应不同的疗程及治疗方式,便于临床操作。 17.预置多媒体场景动画治疗方案,提高治疗过程趣味性与依从性;患者可直观看到实时的肌电值和训练得分,可对康复治疗进行自主评估。 18.至少有单向方波、双相方波和交替波三种电刺激输出波形。可自定义编辑电刺激治疗参数和方案,包括刺激波形、输出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频率、输出波形的上升下降时间、刺激时间、休息时间。 19.治疗方案提供治疗部位示意图,指导临床便于操作。 20.评估、训练具有语音提示功能,指导患者执行正确的肌肉收缩放松动作,实现准确评估与有效训练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医护人员干预,减轻工作负担,提高临床效率。 |
1 |
部 |
||||||||||||||||||||||||
40 |
高压低频脉冲治疗机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输出电压:0-2000V。 2.治疗频率:0.5-60Hz可调。3.脉宽:0.4-1.6ms连续可调。 4.自增幅度:初始电压值是本档非自增状态最大值的40%~100%,自增最大值是初始值的180%~220%。输出电压自动递增:每24秒自增设定值的1%。5.自增时间:全程自增时间为40min±5min。 6.治疗时间:5~60min。 7.治疗部位:头面、四肢、躯干。8.输出通道:5组10个独立通道。 9.治疗模式:模拟针灸、带电推拿。 10.浪涌:长浪、短浪。 11.工作电压:AC220V±22V、50HZ±1HZ。 12.最大功耗:<100VA。13.输出直流分量小于5V。14.输出波形:可控脉冲方波。15.连续工作时间:治疗仪最大输出时,连续工作时间≥8小时。16.具有超压供电、上电、断电、开关机等各种保护电路,工作安全可靠。17.按运行模式分类:连续运行。 18.安全类型:Ⅱ类BF。 19.仪器默认治疗时间:30分钟。 |
1 |
部 |
||||||||||||||||||||||||
41 |
漫游电治疗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设备顶部需具有独立的状态指示显示,在患者治疗时,可以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不同的状态报警指示,便于识别。 2.触摸式操作面板≥10.1寸,台式治疗设备,一键飞梭调节功能,方便医护人员高效便捷操作。 3.需具有隐藏式提拉装置,提携方便,简单易用。 4.需具有自动温热功能,可对电极进行加热,使患者体感舒适。 5.独立四通道输出,可单路、二维、三维漫游输出相互转换,每个通道治疗模式、强度、负压开关可分别选择。 6.调制波波形≥3种:正弦波、脉冲波、方波等,调制频率范围:0Hz~150Hz。 7.输出载波频率范围:2000Hz~12000Hz。 8.调制幅度:0%,33%,100%可调。 9.差频频率范围:1~150Hz。 10.差频变化周期:15s、30s。 11.动态节律:4s、5s。 12.定时时间:1~60min可调。 13.治疗模式:三种治疗模式,≥15种处方,独特的漫游波疗法,治疗体感舒适。 14.需具有单通道吸附电极关闭功能。 15.需具备电极脱落自动报警功能。 16.需具有过流保护及提示、强度自动归零的功能。 17.治疗范围:对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性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扭伤、挫伤、肌纤维织炎、肌肉劳损、狭窄性腱鞘炎、坐骨神经痛、周围神经伤病、关节挛缩具有镇痛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作用;对肌炎、骨折延迟愈合、雷诺病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作用;对瘢痕、瘢痕挛缩、狭窄性腱鞘炎具有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作用。对神经或肌肉伤病后肌肉功能障碍、废用性肌萎缩、具有兴奋神经肌肉作用。 |
1 |
部 |
||||||||||||||||||||||||
42 |
交变磁场治疗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交变磁场治疗仪由磁环、温振磁导子、床体、主机等部分组成,集振动、温热、磁疗、音乐疗法于一体,多种疗法相辅相成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2.床体采用人体工学的曲线设计,凹凸部分在平躺时能够提供颈部、腰部、腿部床体支撑,使得治疗卧位更加舒适。 3.磁环由精密电机配合特制牵引链驱动,移动时安静匀速,可在床体范围内任意一处定位或床体间往复移动,根据患者需治疗的病灶选择局部定点治疗或全身大部位治疗。 4.内置≥十首与主机工作同步的纯音乐随机播放,通过波轮调节音量大小,结合音乐疗法缓解治疗时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5.3路独立输出通道,可共同作用治疗或互不干扰独立运行(双磁导子、磁疗床)。 6.系统处方:≥50个(正弦波≥35个,方波≥15个。 7.搭载手动编辑的用户处方:≥20个(正弦波不少于10个,方波不少于10个),治疗师可以手动输入自定义参数—如输出波形、治疗强度、温热强度、治疗频率及磁环的位置等参数,使得临床治疗更加个性化。 8.环形磁场强度:磁环≥25mT;温振导子≥25mT。 9.本仪器具有选择不同的波形生成磁场的功能,具有两种波形可供选择:校正正弦波(预制处方1-35、用户处方51-60)—方波(预制处方36-50、用户处方61-70)。 10.调制频率:正弦波≥2~100Hz(分8档调节:2Hz、4Hz、8Hz、15Hz、25Hz、30Hz、50Hz、100Hz);方波≥5~1000Hz(步进最低为5Hz)。 11.治疗时间:≥0~60min,调节步进1min。 12.搭配符合磁振热疗法收费标准的温热技术应用,温振导子温度分5档可调节:35℃、40℃、45℃、50℃、55℃。 13.搭配符合磁振热疗法收费标准的温振技术应用,振动强度3档可调节(弱、中、强)。 14.电源输入:a.c.220V 50Hz,最大功率:1400VA。 |
1 |
部 |
||||||||||||||||||||||||
合计 |
698.93万元(陆佰玖拾捌万玖仟叁佰元整) |
2024年教学实训设备更新项目(医学系) |
||||||
品目 |
台(套)数 |
总投资 (万元) |
备注 |
|||
包三.基础护理实训室教学设备(心电监护、雾化机等) |
1 |
120 |
明细如下 |
|||
包三:基础护理实训室教学设备(心电监护、雾化机)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数量 |
单位 |
||
1 |
空气循环机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采用1至13000V可调高压静电场吸附除尘、杀菌、消毒、除异味。 2.对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92.56%。 3.40min对空气中白葡萄球菌平均杀灭率≥99.97%。 4.具有消毒及风量加强功能。 5.消毒设置六个时间段,消毒时间可任意时间段设置。 6.风速高、中、低三挡可选,要求后下进风,前上三维立体出风,循环风量大。 7.初中效尘埃过滤网、活性炭网除臭等辅助消毒手段。 8.内置静态除臭因子,解决终末消毒。 9.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符合Ⅱ、Ⅲ类无菌环境标准,适用环境:人在动态环境及静态环境(医院病区)。 10.程控、遥控、按键多控消毒运行,按键采用实体红外线遥控操作,具有程控定时功能。 11.负离子清新空气,可净化、甲醛、吸烟、除尘、祛除PM2.5等功能。 (二)硬件配置要求: 1.移动式,外观尺寸:≥520×420×860mm。 2.适用体积:≤60m³。 3.循环消毒风量:≥600m³/h。 4.细菌总量109cfu/m3。 5.等离子体发生器和等离子体机芯使用寿命≥30000小时。 6.消毒时空气中臭氧浓度:≤0.16mg/m³。 7.等离子体密度值为1.28×1017~6.36×1017m³。 8.负离子发生量:≥2.15×107个/cm3。 9.额定电压:220V±22V,消毒功率:≤140W,额定频率:50Hz±1Hz。 10.噪音:≤55dB 11.采用主控制芯片,附带时钟计时芯片。 12.外设防滑扶手,推拉移动自如。 (三)软件配置要求: 1.微电脑程序控制,中英文背光液晶显示屏。 2.等离子发生器、电机、负氧离子故障自动检测故障提示。 3.等离子发生器为磁场极高的硅钢片冲压成型。 4.手动设置消毒时间自动记忆、具有工作时间累积计时功能。 |
9 |
台 |
||
2 |
治疗车 |
配置要求: 1.治疗车分为上下两层,均带有不锈钢护栏,上层带抽屉。采用静音滑轨,抽拉轻松灵活,可存放一次性输液器、棉签、纱布等。 2.外型平整、端正、四角平行,表面无锋棱、毛刺等明显缺陷,各焊接部件打磨平整光滑,抛光均匀。 3.配置静音脚轮,承重50kg重物时,推动轻松灵活,无蛇行行走及异常噪音。 4.规格:≥750×450×800(mm)。 5.不锈钢治疗车:整车≥25*25mm厚度为1.0mm。 6.优质不锈钢方管及不锈钢板经焊接组装而成,耐腐蚀。 7.材质:采用不锈钢材料进行弯折、压折、焊接成型。 8.面板、车身、层板、抽屉、门料厚度0.8mm。 9.采用3寸万向轮4只,高耐磨,无噪音,可带刹车,稳定性好。 |
20 |
辆 |
||
3 |
不锈钢担架车 |
配置要求: 1.尺寸:≥1950×600×800(mm) 2.担架车采用优质Φ32和Φ25不锈钢管精心加工而成,管壁厚度均达到实际厚度1.0mm。 3.大轮采用φ450mm摩托车充气铝合金轮,耐用可靠。两个125mm特殊人造胶轮,宁静耐磨、转向灵活、防缠绕、适用于各种不同路况。 4.担架车床面采用40*1.0mm不锈钢管,平整,透气。 5.两侧护栏上下翻动的关键部分弹簧,采用不锈钢专用弹簧,不生锈,能持久的保持弹性。 6.紧急情况下,担架车面可与车体分离,护栏可折放。 7.床面上有对角输液架插孔,为医护人员对病者进行急救提供方便。 8.不锈钢升降输液架,ABS紧固系统,内镶铜丝套,收放自如。 9.车体下面有一个置物筐。 10.选配防水无缝PVC床垫(5cm厚度海绵)。 |
10 |
辆 |
||
4 |
医用病床 |
配置要求: 1.规格:≥L2130×W900(不含护栏)×H500mm。 2.床头、床尾采用ABS高级工程塑料一次而成,装卸自如,具备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 3.床面采用优质冷轧钢带一次压制成型,厚度1.1mm,便于透气并具有防滑功能。表面无焊点,背部有钢管加强筋,采用双支撑结构,延长病床寿命。 4.床体骨架采用40*80*1.1mm,床腿采用50*50*1.2mm的成型方管焊接而成。焊接质量优质、床体坚固,可承载≥240kg。 5.整体床体采用酸洗、磷化、水洗、氧化等一系列工艺,全自动流水喷涂线,使用阿克苏粉末静电喷涂,色泽鲜亮,附着牢固。 6.配折叠式护栏,管材为优质铝合金材料,护栏立柱上下连接件坚固耐用,护栏操作手柄具防夹手设计,不使用时可折叠放于床框上,操作方便。 7.配置不锈钢隐藏式摇把,可以隐藏于床体,方便护理人员操作,具有双向极限保护设置。 8.丝杠采用20mm/40Cr材质,不变形,回旋体为锌合金压铸工艺,丝杠结合部采用铜棒加工制作的铜母,与丝杠密切咬合密切、有效地防止磨损、噪音小,寿命长。 9.配125mm豪华静音脚轮,转动灵活,稳定性强,无噪音,方便移动。 |
5 |
张 |
||
5 |
半身心肺复苏模型 |
(一)功能要求: 1.模拟标准气道开放。 2.模拟人工手位胸外按压。 3.按压强度正确(5-6cm区域)、错误(<5-6<区域)。 4.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吹入的潮气量500ml~1000ml。 5.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6.操作方式:训练操作。 7.检查瞳孔反应:模拟瞳孔由一只散大与一只缩小的比较认识。 (二)配置要求: 1.面部皮肤、颈部皮肤、胸部皮肤、头发采用进口热塑性弹性体混合胶材料,由不锈钢模具经注塑机高温压而成。 2.半身心肺复苏人体模型一具、超厚牛津袋一只、复苏操作垫一条、可换肺袋装置四套、可换面皮一只、便携式AED训练机(外箱尺寸:74*36*26cm,重量8kg)。 |
40 |
个 |
||
6 |
AED体外除颤仪 |
(一)系统功能要求: 1.开盖即开机功能:打开设备盖后,主机自动开机,采用开盖即开机方式,主机操作面板上按键3个。 2.从开机到200J放电准备就绪用时<7s;开始AED分析到200J放电准备就绪时间<5s;除颤后恢复时间<2s。 3.防尘防水级别IP65。 4.在适合条件下,工作时间不少于13小时,可提供480次150J除颤放电或360次200J除颤放电,210次360J除颤放电。 5.首次出现电池电量低报警时,主机至少还可以持续工作30分钟或至少提供10次200J的电击或8次360J的电击。 6.主机具有电量显示屏,在不开机不开盖的情况下能够识别设备电量。 7.主机具有电极片查看窗,在不开机不开盖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电极片上的失效日期。 8.设备每天、每周、每月都会进行自检。 9.主机具有3种不同颜色的状态LED指示灯,在不开机不开盖的情况下能够识别设备状态。绿色状态灯代表运行正常,红色状态灯代表系统故障或者电池电量低。蓝色状态灯代表主机正在进行自我测试。 10.数据存储:内存容量不少于16G,可存储1500条事件记录,≥2000份自检报告。 11.具有心电图波形记录,可记录不少于8h心电图波形记录。 12.具有心肺复苏记录功能,可保存至少8h心肺复苏数据。 13.具备录音功能,可保存大于72分钟抢救现场录音。 14.主机具有成人和儿童模式,可以通过病人类型一键切换按钮进行成人/儿童切换。 15.屏幕可显示操作步骤提示画面、按压提示次数、病人类型、电击次数、急救累计时长、CPR计时、网络类型、电池电量、病人的心电波形图。 16.一键切换语言,主机可以通过语音切换按键快速进行语言类型切换。 17.设备可根据周围噪音自动调节音量,可调范围:自动调节、高级音量、低级音量。 18.设备可根据环境光自动调整屏幕亮度。在自动模式下,设备可根据环境光自动调整屏幕亮度。可调范围:自动、1~5档。 19.设备在开启“语音指导模式”时提供语音指导提示。指导操作人员按照AHA/ERC推荐的频率对病人实施胸部按压并进行通气。 20.采用双相波技术,双相指数截断波形,波形参数可根据病人阻抗进行自动补偿。 21.输出能量:采用双相波技术,成人除颤最大能量可达360J,儿童除颤最大能量可达100J,能量可自动递增,首次除颤没有消除室颤时,第二次或后续电击使用更高级别能量。 22.电极片失效日期到期前3个月,设备会发送提醒信息,用户可通过显示屏界面、Web端查看到相关信息数据。 (二)硬件配置要求: 1.屏幕尺寸≥7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不小于800×480像素,支持动画指导用户执行急救操作。 2.设备配置了USB接口及蜂窝移动模块和Wi-Fi模块,可通过蜂窝移动网络和Wi-Fi网络接入设备管理系统。 |
4 |
个 |
||
7 |
女性导尿模型 |
配置要求: 1.模拟成年女性下半身,标准的导尿体位:仰卧双腿屈曲外展。 2.外生殖器和会阴均模仿真实成年女性大小及质地,使导管顺利插入。 3.可进行导尿、留置尿管和膀胱冲洗操作:常规的导尿练习,并有模拟尿液导出;采用单向阀技术保证导尿管拔出后不会漏液。 4.可连接外置储液袋提供不间断的尿液,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连续示教和回示。 5.模型内置弹性储水装置,可在导尿过程中模拟“膀胱逼尿肌”的功能,实现导尿操作不借助外接水袋提供压力即可完成。 6.可使用临床多种不同型号的双腔或三腔导尿管。 7.模型生殖器与后面板可拆卸,方便清洁维护。 |
40 |
个 |
||
8 |
男性导尿模型 |
配置要求: 1.模拟一成年男性下半身,标准的导尿体位:仰卧双腿屈曲外展。 2.外生殖器和会阴均模仿真实成年男性大小及质地,阴茎可以提起与腹壁可成60°角,使导管顺利插入。导尿时能体会尿道真实的狭窄与弯曲。 3.可进行导尿、留置尿管和膀胱冲洗操作:常规的导尿练习,并有模拟尿液导出;采用单向阀技术保证导尿管拔出后不会漏液。 4.可连接外置储液袋提供不间断的尿液,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连续示教和回示。 5.模型内置弹性储水装置,可在导尿过程中模拟“膀胱逼尿肌”的功能,实现导尿操作不借助外接水袋提供压力即可完成。 6.可使用临床多种不同型号的双腔或三腔导尿管。 7.模型生殖器与后面板可拆卸,方便清洁维护。 |
20 |
个 |
||
9 |
水银血压计 |
配置要求: 1.双刻度显示,清晰读数。 2.表面喷塑处理,防腐、耐磨、美观 3.试管底部加阻汞纸,防止使用不当造成水银漏出。 4.可满足日常家用及专业医用测压需求,误差仅+3.75mmHg。 |
50 |
个 |
||
10 |
高级静脉输液手臂 |
配置要求: 1.具有逼真的皮肤纹理、血管走形等特征。 2.可以进行手背静脉网的穿刺、输液操作训练,可穿刺点多,至少具备4条以上可操作血管。 3.可进行肘部静脉的穿刺、采血、输液操作训练,具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可供穿刺等操作。 4.进行手背静脉穿刺和肘部静脉穿刺时,可以分别摆出正确体位。 5.手背静脉网和肘部静脉穿刺部位可以进行操作前消毒,消毒痕迹操作后方便去除,不留痕迹。 6.手背静脉网和肘部静脉穿刺部位血管可以触摸到。 7.进行手背静脉网和肘部静脉穿刺前,必须进行止血带结扎,止血带未结扎或位置不正确,穿刺后无回血;正确结扎止血带后,手背静脉可以弯曲手指,绷紧手背皮肤,穿刺成功,回血明显。 8.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可进行连续输液,液滴0~100滴/分连续可调,如未松止血带,无法进行输液。 9.输液器穿刺针可以使用贴敷牢固固定皮肤,不松脱。 10.血管耐穿刺,可反复使用;手臂外皮和内部血管可更换。 11.模型为手臂外形,无外接血袋、水袋或其他容器,方便移动和使用。 12.手臂可以连续输液或多个操作者间断输液至少200ml以上,不需要干预排液。 |
5 |
个 |
||
11 |
静脉输液手臂 |
配置要求: 1.具有逼真的皮肤纹理、血管走形等特征。 2.可以进行手背静脉网的穿刺、输液操作训练,可穿刺点多,至少具备4条以上可操作血管。 3.可进行肘部静脉的穿刺、采血、输液操作训练。 5.手背静脉网和肘部静脉穿刺部位血管可以触摸到。 6.进行手背静脉网和肘部静脉穿刺前,可进行止血带结扎。 7.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可进行连续输液,液滴0~100滴/分连续可调。 8.输液器穿刺针可以使用贴敷牢固固定,不松脱。 9.血管耐穿刺,可反复使用。 10.模型为手臂外形,可外接血袋、水袋或其他容器,方便移动和使用。 11.手臂外皮和内部血管可更换。 |
20 |
个 |
||
12 |
高级鼻胃管与气管护理模型(半身) |
(一)模型功能要求: 1.模型能满足鼻胃管插管、气管插管、吸痰护理等临床技能训练。鼻胃管插管功能:支持经鼻或经口鼻胃管插管操作;可模拟胃部充气,用于验证插管位置是否正确;胃部可注入液体,模拟胃内容物。气管插管功能:支持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可模拟气道开放、气道阻塞等场景;支持吸痰护理操作。气道管理功能:可模拟舌后坠、喉痉挛等气道异常情况;支持喉镜检查和气管切开操作训练。 (二)模型配置要求: 1.模型材质采用环保PVC材料,质地柔软,触感逼真,皮肤表面具有真实纹理,耐磨损、易清洁。 2.模型结构为男性上半身模型,包含头部、颈部、胸部。解剖结构包括:口腔、鼻腔、咽部、气管、食管、胃部等。 3.模型表面可擦拭消毒,内部结构可拆卸清洗。支持更换易损部件(如气管、食管等)。 4.配件要求:鼻胃管套装:提供不同规格的鼻胃管(如12Fr、14Fr、16Fr);气管插管套装:提供不同规格的气管插管(如6.0、7.0、8.0);吸痰管:提供一次性吸痰管;注射器与模拟胃液:提供注射器及模拟胃液(无毒、易清洗)。 |
20 |
个 |
||
13 |
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臂式) |
(一)设备功能要求: 用于测量血压和心率, 测量范围:血压测量范围:0 mmHg至300 mmHg。心率测量范围:40 bpm至180 bpm。 测量精度:血压测量精度:±3 mmHg。心率测量精度:±5%。 测量方法:采用示波法测量原理。支持自动加压和减压功能。 自动关机功能:无操作1分钟后自动关机,节省电量。 异常提示功能:支持心率不齐提示;支持袖带佩戴错误提示。 (三)设备配置要求: 1.设备尺寸:≤150mm(长)×100mm(宽)×50mm(高)。设备重量:≤500 g(不含袖带)。 2.显示屏幕高清LCD显示屏,带背光功能。显示内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测量时间等。 3.袖带规格:袖带尺寸:22 cm至32 cm(可适配标准成人臂围)。可选配大号袖带(32 cm至42 cm)和小号袖带(15 cm至22 cm)。 4.记忆功能:支持多组测量数据存储(≥100组),支持多用户模式,可区分不同用户数据。 5.电源要求:供电方式:4节AA电池或外接电源适配器(输入:100-240V,输出:6V/1A)。电池续航时间:≥500次测量。 6.收纳袋:提供便携收纳袋,方便携带和存放。 |
25 |
个 |
||
14 |
十二道心电图机 |
(一)设备功能要求: 1.用于采集、记录和分析人体十二导联心电图。 2.滤波功能:支持工频滤波(50 Hz/60 Hz)。支持肌电滤波(25 Hz/35 Hz)。支持基线漂移滤波(0.05 Hz/0.5 Hz)。 3.分析功能:内置自动分析软件,支持心率、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等参数自动测量。支持心律失常分析(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4.存储功能:内置存储器,支持≥1000份心电图数据存储。支持USB接口导出数据(PDF、DICOM格式)。 (二)设备配置要求: 1.导联数量:标准12导联同步采集(I、II、III、aVR、aVL、aVF、V1-V6)。 2.采样频率:采样频率:≥1000 Hz。 3.输入阻抗:输入阻抗:≥100 MΩ。 4.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120 dB。 5.频率响应:频率响应范围:0.05 Hz至150 Hz。 6.测量精度:时间精度:±1%。 7.幅度精度:±5%。 8.显示屏:高分辨率彩色液晶显示屏,尺寸≥10英寸。支持实时波形显示和冻结功能。 9.记录方式:支持热敏打印,打印速度:25 mm/s或50 mm/s(可调)。打印纸宽度:≥210 mm。 10.电源要求:供电方式:交流电源(100-240V,50/60 Hz)或内置锂电池。电池续航时间:≥4小时。 11.尺寸与重量:设备尺寸:≤350mm(长)×300mm(宽)×150mm(高)。设备重量:≤5 kg。 12.配件要求:导联线:标配12导联线,长度≥1.5米;电极片:提供一次性电极片(≥10片)。;打印纸:提供热敏打印纸(≥2卷);电源适配器:提供外接电源适配器(输入:100-240V,输出:12V/3A);收纳包:提供便携收纳包,方便携带和存放。 |
5 |
个 |
||
15 |
高级婴儿气道梗塞及CPR模型 |
配置要求: 1.正常的气道阻塞模拟。 2.可进行标准的CPR操作: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 3.气道贯通时的胸部扩张。 4.窒息、异物阻塞气道的模拟。 5.标准婴儿真人比列设计及准确的标准布局。 6.可触及胸骨和肋骨。 |
10 |
个 |
||
16 |
SMART心肺复苏模拟人(婴儿) |
(一)模型功能要求: 1.设备可模拟3个月大婴儿,可进行CPR训练、考核及数据统计。带有控制软件,与模拟人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实时显示操作数据。 2.根据婴儿真实人体数据设计,具有真实的解剖结构,可触及胸骨柄、剑突等骨性标志。 3.模拟人颈部和四肢关节可活动,四肢触感柔软。 4.可采用仰头举颏法、托颌法等方式打开气道,可检测气道是否打开。 5.可通过口对口、复苏气囊对口等方式完成人工通气,可检测人工通气潮气量,并自动判断潮气量是否正确。 6.可根据两乳头连线定位胸外按压位置,按压力度接近真人,手感真实。 7.可练习CPR操作,实时回传按压数据,检测按压深度、按压次数、按压位置是否正确等。 8.可手动模拟肱动脉搏动。 9.可使用真实骨穿针进行胫骨穿刺建立骨髓通路,可抽出或输注液体,胫骨穿刺部位可承受至少10次穿刺,胫骨穿刺部位可2分钟内快速更换。 10.可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训练,可检测拍背与腹部按压操作,并可自动记录操作组数。 11.内置锂电池,可连续工作不低于3小时。 12.全无线设计,模拟人与控制软件无线通讯,模拟人外部无任何线缆。 (二)硬件配置要求: 1.心肺复苏模拟婴儿1套:环保硅胶,质地柔软,触感真实,解剖结构精准:精确还原婴儿头颈部、胸腹部解剖结构,包括气道、胸廓、心脏等。 2.电源适配器1套:AC 220V/50Hz。 3.完整左腿替换件1套。 4.按压力度切换组件1套。 5.平板电脑1台: 操作系统:Android/iOS 屏幕尺寸:≥10.1英寸 屏幕分辨率:1920 x 1200 处理器:八核处理器 内存:≥4GB 存储空间:64GB 电池容量:7000mAh 功能特点:无线连接:支持Wi-Fi和蓝牙连接,方便数据传输和控制;提供APP,用于控制模拟人、设置训练参数、查看训练数据等;高清屏幕显示训练数据和操作提示,清晰直观;长续航大容量电池,支持长时间使用。 (四)软件配置要求: 1.软件采用B/S架构,可适配手机、平板、台式电脑等硬件设备,可适配主流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Android等,无需预先安装软件,使用方便快捷。 2.提供学员和导师两种使用模式:支持学员单人CPR全流程训练,提供训练过程实时指导和客观评估;支持学员进行单独按压、单独通气、按压与通气的专项步骤训练,并限定训练时间;学员自我测试训练可自定义时长;可实时看到模拟人的按压通气数据与图形,并以打点形式显示数据分布规律,可实时查看训练详情并自动完成客观化评分。 3.产品内置AHA心肺复苏评判标准,支持对评判标准进行编辑。 4.支持单人心肺复苏和双人心肺复苏,可切换30:2和15:2两种按压通气比。 5.以即时反馈的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训练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如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位置、气道打开等。 6.所有的训练和考核数据可自动保存,并区分训练/考核类型、时间及人员,可分类排序、查看。 7.可查看某一项训练成绩的详情,包括训练总成绩、总时长、循环组数、按压成绩;通气成绩、平均通气量、平均通气时长、气道开放正确率等信息。并以雷达图形式汇总展示各个方面分值分布情况。并能根据学生本次的操作特点自动生成评语供学生参考。 8.提供训练数据回放功能,可对整体数据自动划分循环组数,并按组分块处理和评价。可以回看单次按压通气的波形图及分组训练的质量评价。 9.提供成绩导出功能。 10.提供自动化时间校准功能,保证成绩列表时间与设备时间匹配。 |
4 |
个 |
||
17 |
手背静脉输液训练模型 |
配置要求: 1.模型模拟成人右侧前臂,与可替换模块配合使用。 2.模块的手背静脉完整,外观逼真,手感真实,设计了循环血泵和血管(两种不同难度),穿刺见回血。适用于静脉穿刺操作训练。 3.穿刺部位以正确进针角度及深度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可见回血。 4.血管耐穿刺,可反复使用。 |
10 |
个 |
||
18 |
着装式偏瘫护理模拟装置 |
(一)模型功能要求: 1.高级着装式老年偏瘫护理模拟体验服装置可穿着在学员身上,体验偏瘫病人的行动,理解偏瘫患者的不便。 2.偏瘫步态:通过膝部、踝部的特殊限制装置固定,练习者可体验由于偏瘫而导致的关节僵硬,通过使用粘贴带可调整松紧度模拟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 3.手部行动约束:通过前臂、腕部的特殊限制装置可体验偏瘫病人上肢活动受限。 4.通过膝部、踝部及手部的特殊限制装置,实现左右侧偏瘫。 5.拐杖:可以体验拐杖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的重要性。 6.防滑鞋:专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计的,轻便防滑。 (二)硬件配置要求: 配有:体验服:1套;体验鞋:3双;拐杖:1根;大腿约束装置:1个;手臂约束装置:2个;夹板:1副;手套:2双;创可贴:1包;手提袋:1个。 |
8 |
个 |
||
19 |
海姆立克马甲(成人) |
(一)模型功能要求: 1.室息急救、实训穿戴马甲满足防室息急救教育和实训,可穿戴在学员身上,针对异物造成的呼吸气道堵塞状况时,练习即海姆立克手法,做出正确步骤处理,挤出堵塞气道异物,直观的教学模式给学员带来自信和应用实效。 2.穿戴马甲的模拟者可采用站姿、坐姿、用教具或借助柜台、桌椅,达到体验窒息自救、急救的教学目的。 (二)硬件配置要求: 1.可穿戴马甲1件、异物塞1件操作指南1份、背包1件。 2.材质:潜水面料 3.净重:1.2kg |
2 |
个 |
||
20 |
海姆立克马甲(儿童) |
(一)模型功能要求: 1.室息急救、实训穿戴马甲满足防室息急救教育和实训,可穿戴在学员身上,针对异物造成的呼吸气道堵塞状况时,练习即海姆立克手法,做出正确步骤处理,挤出堵塞气道异物,直观的教学模式给学员带来自信和应用实效。 2.穿戴马甲的模拟者可采用站姿、坐姿、用教具或借助柜台、桌椅,达到体验窒息自救、急救的教学目的。 (二)硬件配置要求: 1.可穿戴马甲1件、异物塞1件操作指南1份、背包1件。 2.材质:潜水面料 3.净重:1.2kg |
4 |
个 |
||
合计 |
120万元(壹佰贰拾万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