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中山市岐江新城交通专项规划与地下空间详细规划
二、规划范围
岐江新城范围,约33.6平方公里。
三、规划背景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格局下,随着深中通道、深茂铁路、港珠澳大桥、广州地铁18号线等重要交通纽带建设项目的推进,中山市在珠江口西岸的中心区位日渐突出,区位条件和责任的变化不仅要求中山市转变自身发展模式、构建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更要求中山市承担推动深港澳合作、一体化发展、辐射和引领粤西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责任。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提出“一轴两带、一主两副、五组团”的城市发展框架,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带动作用,引导城市向东发展,一方面可保障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另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能级,也能更好地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中山市提出依托中心城区两个城际轨道站点打造“岐江新城”,最大限度的发挥站点的引擎作用,带动区域经济,支撑中山再出发。
岐江新城范围约33.6平方公里,东北向连接广州南沙,东南向则连接珠海与澳门,位于中山市“东进”和“北拓”两大发展轴线的交汇点上,处于中心城区东西带状的中心位置,是市域三条发展走廊中心。总体定位是以高端生产服务为核心功能,以高端生活服务、公共服务和总部型创智产业为基本支撑,以生态人文为建设指导,努力打造成引领全市转型升级发展的都市新中心。岐江新城作为中山市重要发展战略平台,要举全市之力将其建设成为中山的新都市中心,塑造成城市新名片、新亮点,干线公路、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等迫切需要进行资源整合,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明确不同设施的发展定位和建设时序,构建一体化的高效交通体系和地下空间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四、规划目标
(一)通过地下空间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有序的建设,建成轨道交通骨架,形成等级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体系,完善地下防灾系统,从而缓解土地与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岐江新城服务能力与防灾水平,打造中山的新都市中心。
(二)整合提升区域交通设施,打造珠江西岸枢纽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力;
(三)高效统筹道路、轨道等交通设施布局,引入重要区域交通设施,建立分层合理高效的交通体系,支持城市空间结构拓展;
(四)明确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制定一体化的交通目标、策略和实施方案;
(五)实现与湾区、国内主要城市快速联系目标,比肩深圳前海等地,强化与组团内组团间的快速通达,居民便捷出行。
(六)对地下交通、综合管廊、城市轨道、地下公共空间、重点地块地下空间开发等提出落实控规指标建议(如容积率、开发边界坐标、开发强度、竖向分层、开口设置等具体指标)
(七)明确近期行动计划以及重大行动,紧抓区域发展历史机遇,有序引导未来良性发展。
五、总体思路
规划分两部分内容交通专项规划与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其中地上交通做到专项规划深度,地下交通、地下空间开发等地下空间内容做到详细规划深度。本规划衔接《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和《中山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等规划,对道路、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等进行资源整合,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明确不同设施的发展定位和建设时序,缓解土地与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结构,为支持城市空间结构拓展构建一体化的高效交通体系和地下空间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重点解决地上地下交通的层次分级、地上地下交通联系,构建地上地下交通一张网。制定地下空间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地下空间需求规模预测、地下空间整体布局规划、各类地下空间设施详细布局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重点地块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规划控制导则,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具体指标落实到地块。
六、规划期限
近期:2020-2023年;中期:2024-2029年;远期:2030-2035年。
七、规划内容
第一部分:交通专项规划
规划范围为33.6平方公里,包括并不限于:现状分析和交通调查、相关规划解读、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交通需求预测、对外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静态交通规划、近期建设重点。对地下交通部分深入详细研究,结合工程可实施性妥善处理各类地下交通设施竖向平面关系、出入口设置、交通接驳、工程建设条件等,明确近期岐江新城交通建设重点,提出分期建设要求。
第二部分:地下空间详细规划
与中山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统筹推进并对既有规划深化研究,研究范围33.6平方公里。包括对地下空间现状分析(含地上及地下部分)、地下空间规划梳理,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地下空间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以及地下交通空间规划、地下公共空间规划、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地下综合防灾系统规划、地下仓储物流空间等规划深化优化。
根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对地下交通、管廊、重点开发区域(东区总部经济区、石岐区总部经济区、中山北站片区、中山站片区)开展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研究范围累计不低于4平方公里。结合片区地下空间具体开发规模、利用类型、总体布置、交通及市政设施、防灾及物资仓储需求,提出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公共空间等地下空间的规划控制范围、控制要求、控制指标和建设导引等。包括并不限于项目背景、基础分析、地质水文条件评估、既有地下空间利用评估、案例借鉴、研究定位及目标、地下空间详细规划、投资估算、实施建议等、以及包含必要的辅助性研究内容。成果内容应连贯表达、思路清晰,包含文字说明、数据表格、分析图、示意图、布局图、效果图、管理图则等。鼓励承接单位在规划分析和研究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
注:成果内容视具体情况,可根据需要,甲乙方协商一致后进行适当调整。
八、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5)《广东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设计规程》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7)《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报批版)
(8)《中山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2013-2020)》
(9)《中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16)》
(10)《中山市岐江新城•总部经济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报批版)
(11)《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12-2020)》
(12)相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3)《中山市中心城区路边停车规划》
(14)《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5)《中山市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
(16)《中山市综合管廊工程专项规划》(修编中)等相关专项规划
1).规划成果深度达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满足当地相关技术标准,切实指导岐江新城交通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
2).规划纸质成果由1个交通专项规划、1个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含总规和控规两部分内容)组成。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册。
1.《岐江新城交通专项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图册。
2.《岐江新城地下空间详细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图册。
3).电子文件包含所有规划成果的电子文件光盘,其中文本需提供WORD和PDF两种格式文件,图纸需提供cad和jpg两种格式文件。
十、进度安排
1,现状调研(1个月),完成上一版规划实施评估,现状调研报告;
2,初步方案(2个月),完成初步方案,并征求意见;
3,专家评审(0.5个月),完成规划草案,通过专家评审;
4,公示(1个月);
5,规委会审议(1个月),提请规委会审议;
6,报批(1个月),报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
十一、付款方式
1.合同签定后,采购人支付合同款的30%,用作项目前期调研、资料整理。
2.调整方案完成,并通过部门联合审查和专家评审时,支付合同款的40% 。
3.规划成果通过政府批准后,提供成果验收合格后,支付余下30%的合同款。
4.本项目总费用包括现场勘察费、调研费、资料费、设计费、方案修改费、公示费、评审费、车旅费、公布费及打印费等在内的含税价格。
十一、其它
1.要求中标人办理项目备案手续。
2.中标人需符合相关保密规定,方可取得采购人提供的相关材料。
3.本项目的所有中间成果、最终成果以及采购人提供的所有基础资料,其所有权均属采购人,未经采购人同意,中标人不得外泄,否则采购人有权追究中标人的责任。
4.因成果质量问题需进行技术修正的,中标人须无条件提供后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