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项目技术和商务要求
一、采购需求和技术要求
(一)需求清单
序号 |
名称 |
内容 |
一、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PC端建设) |
||
1 |
账号管理 |
账号管理:分配市、县、乡河长制办公室管理人员账号与管理范围;分配市、县联络员单位分配账号与管理范围;分配市、县成员单位账号与管理范围。不同账号对应各自管理权限与管理范围。 |
2 |
接口开发 |
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开发,用于对接省级共享交换系统、区县业务信息系统,能集成环保、水利(水务)、国土、住建、林业、农业等委办局业务信息及涉河涉水信息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北斗定位、无人机、无人船等新型监测监测数据。 |
3 |
河流信息“一张图” |
以省河长制“一张图”为基础并完善基础信息展示。包括河湖名称、长度(里程桩)、水域岸线、集雨面积、水功能区划、监测断面、河长制公示牌、排污口、监测站、水库、重要渠道、塘坝、污水处理厂、泵站、河流堤防等基础信息,并提供搜索查询功能。将我市各部门、各行业涉河涉水信息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北斗定位、无人机、无人船等新型监测监测数据接入“一张图”的河流信息,方便河长及管理部门实施查看实时查看所辖河流动各类态信息。 |
河流结构化展示。将“一张图”河流按市、县、乡三级进行全面分级、分段管理,区分每一位河长(包含村级)的管理范围,河长通过结构化管理了解自己的河流(段)信息,并能查看所管理河流(段)所有河长信息(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管理范围、管理标准、治理情况、管理方式等信息进行公示显示。 |
||
4 |
信息管理 |
包含与“一张图”相对应的基础信息、动态信息、河长树状图及河长信息。 |
5 |
巡河管理 |
将河长巡河APP数据接入巡河管理,用于查看所服务(管理)河长的巡河情况。 |
6 |
河流事件 |
将河长巡河发现上报的河流事件、微信公众号的群众反映问题、以及其他渠道接收的河流问题接入河流事件,形成上报-受理-交办-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处理流程,并提供通向相关人员发送手机信息提示功能 |
7 |
文件信息 |
可以发布(上传)、接收、查阅河长制管理平台发送的“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年度“四张清单”、规范性文件、工作信息动态等。提供向APP“信息查阅”发送功能。并提供通向相关人员发送手机信息提示功能 |
8 |
统计分析与查询 |
包含河流信息统计、河长信息统计、河流事件统计、河长巡河统计、基础信息查询、河长信息查询、文件信息查询、河流事件查询等,对省上要求的专项整治及常规报表系统,并在统计基础上添加智能排序及人工分析功能生成分析报告(报表、图表),并能生成可以生成明细表、汇总表,方便工作人员为领导提供各类信息的统计报表。 |
9 |
河长工作考核管理 |
包含考核考核办法、考核统计、绩效考核、考核打分(包含总河长、河流、河长制办)、考核查询; |
10 |
综合查询 |
包含基础信息查询、文件信息查询、河流事件查询等功能。提供统计功能能生成可以生成明细表、汇总表,方便河长掌握各类信息的统计报表 |
二、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端(移动端建设) |
||
1 |
接口开发 |
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开发,用于连接市河长制平台PC端,为APP平台提供河流信息“一张图”及河流事件,并能接收平台PC端发送的文件信息。 |
2 |
系统门户 |
快速进入河流信息“一张图”、巡河管理、河流事件、文件查阅、辖区河流概况 |
3 |
巡河应用 |
日常巡河:自动记录巡河人员、巡河起讫点、起讫时间、巡河轨迹,巡河中如发现问题,可连接巡河事件。巡河结束能将自动记录上传至平台供PC端使用。巡河统计:河长可查看自己和下级河长的巡河明细、巡河统计,对于巡河次数不足的系统应与预警,上级河长也可以通过查看巡河统计对巡河次数不足的下级河长发出预警通知,督查其完成巡河任务。 |
4 |
河流事件 |
形成上报-受理-交办-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处理流程,并将处理流程自动上传河长制平台PC端 |
5 |
移动会商 |
河长在工作过程中,可与该河流的其他河长进行即时沟通,实现在线会议 |
6 |
文件信息查阅 |
可以接收、查阅上级或同级河长制管理平台PC端发送的文件、通知、信息等。 |
7 |
综合查询 |
包含基础信息查询、文件信息查询、河流事件查询等功能。提供统计功能能生成可以生成明细表、汇总表,方便河长掌握各类信息的统计报表 |
8 |
公众微信端 |
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上报发现的河流事件至平台供PC端 |
三、其他 |
||
1 |
系统维护费 |
维护期共计三年,中标供应商完成当年维护及培训任务后,采购人按中标供应商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PC端建设)部分投标报价+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端(移动端建设)部分投标报价合计金额的5%支付当年系统维护费。(系统维护包含,运行中系统问题的解决处理、系统补丁、系统的升级以及人员培训。) |
2 |
终端机及配套设备 |
4台终端机:处理器性能相当于Inter i5以上;内存8G以上;硬盘:120GB/128GB SSD+1TB hdd以上;独立显卡;23寸以上液晶显示器,能匹配东芝2000AC型号的输稿器1套
|
3 |
展示屏一套 |
LED室内全彩显示屏(含电源)11.7平米:1.室内表帖全彩屏: P2;2.像素间距:≤2mm;3.单元尺寸:约256mm×128mm;4.像素密度:≥250000点/㎡;5.单元像素:128×64;6.室内三合一表帖(为确保屏体使用寿命、信号稳定性,灯珠封装要求铜线铜支架);7. PCB要求使用采用四层线路板,消鬼影电路设计及节能设计,供电元器件、信号分层布置无电磁干扰;8.专用LED显示屏驱动;9.静态恒流驱动1/4扫;10.刷新率:≥1920Hz,画面无抖动、频闪等不良现象;12.屏体视角、灰度及均匀度::水平:170°垂直:160°,灰度等级达到16Bit,均匀度达99% ,提供第三方出具的灰度等级、均匀度、水平/垂直视角检测报告复印件盖生产厂家鲜章;13.亮度:≥800cd/㎡;14.平均不间断工作运行 60000H, 15.平整度:单元板拼接间隙≤0.05mm;16.防护功能:符合高低温、盐雾、噪音检测、阻燃、紫外线老化等相关行业标准及技术要求。
|
视频控制器1台:1、多画面漫游/叠加:单机支持4个画面同时显示超越物理通道的限制,画面在显示时不再受到输出通道的边界限制和影响。2、窗口开启不受输出通道的限制:所有输入源均可显示在任意输出通道上,每路输出所能显示的窗口数量无限制(所有输入源均可显示)。各个窗口的层次关系与布局位置均可任意自定义,不受彼此和图像空间大小的约束,可任意调整每个画面的叠放层次。3、纯硬件FPGA架构:无CPU、无内核、无中毒与崩溃风险,系统运行稳定。平均故障时间MTBF>30,000小时,稳定性高,支持365×24小时的连续运行,能够适应控制室、调度中心、监控中心等场所对系统性能日益严格的要求。4、高帧率处理:内部运算处理设计采用的是60HZ高帧率模式,而非常规拼接器的30HZ。5、EDID配置管理:支持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识别数据)的读取、修改、自定义。6、单网口带载657260像素,宽度可达到3840点,高度可达到1536点,单机具有双网口。7、设备自带编程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可实现不同信号源音视频同步切换的效果。8、 设备可以一键恢复接收卡,更换接收卡不用重新调试;
|
||
数据发送卡3张:1、最大输入分辨率 1920*1200@60Hz,支持分辨率任意设置;2、最大带载 500 万像素,最宽或最高可达 8192 像素;3、支持视频源任意切换,可根据显示屏分辨率对输入图像进行拼接、缩放;4、支持 5 画面显示,位置、大小可自由调节;5、支持 16 种预置模式,可根据需求随时加载保存的预置参数;6、双 USB 2.0 高速通讯接口,用于电脑调试和主控间任意级联;7、支持亮度和色温调节;8、支持低亮高灰;
|
||
数据接收卡120张:1.单卡输出RGBR’数据16组,可扩32组;2.单卡输出RGB数据20组;3.单卡输出串行数据64组可扩展至128组; 4.单卡带载像素为256×128,200×200; 5.支持绝大多数芯片高灰度高刷新;6.支持接收卡预存画面设置;7.支持连接监控卡;8.单卡12个标准接口,输出24组RGB数据,最大带载98K像素;9.支持高灰高刷、低亮高灰显示;10.细节处理更完美,可消除某行偏暗、低灰偏红、鬼影等细节问题;11.支持亮度、色度逐点校正,提供校正低灰补偿,保障低灰显示效果;12.无信号时接收卡显示保留最后一帧,避免显示黑屏。
|
||
配电柜1套:定制,15KW |
||
钢结构:定制 |
||
出风/进风百叶窗:各6台 |
||
安装调试及辅材 |
||
4 |
无人机一套 |
可变形无人机四轴航拍飞行器,最大水平飞行速度90km/h,最大下降速度9m/s,最大上升速度6m/s,单轴2kg推力,0-80km/h加速时间小于5秒,红外感知系统能探测到30米范围障碍物及上方5米物体。TB50电池支持无人机(含相机)续航25分钟以上。专业高清航拍器支持最大4.44Gbps码录制6K的cin3maDNG以及2.08Gbps码录制5.2k的Apple ProRes,并能以100Mbps码录制H.265和H.264视屏。具备高速连拍功能,支持JPEG+DNG10张连拍,以及单张2400万像素20帧/秒无限连拍。遥控图传系统,支持2.4/5.8Lightbridge高清图传系统,最大有效传输距离7公里可在4km内实现稳定10Mbps码流的高画质图像传输,可将控制距离提升到10km。可实现兴趣点环绕、制定飞行、智能跟随、聚焦功能、智能返航。支持双电池、双信号冗设计确保飞行安全。机身更换计划、云台更新计划、遥控器、7.85寸高亮显示屏。
|
(二)技术要求
1.总体要求:
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统一平台建设,环保、水利等单位相关数据、视频信息整合,包括公务人员版应用软件和公众版手机应用软件建设,主要实现以下总体目标:
面向政府工作人员通过政务外网或VPDN网络访问,并且向公众开放事件上报等功能,支持工作终端、电脑等多种终端访问,同时完成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包括应用程序接口标准、数据规范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内容。
建设统一平台,整合水利、环保等部门治水相关数据和视频;结合群众通过APP的举报,各级河长巡河工作,按业务需求形成“上报—派发—处理—反馈”的闭环处理流程。
实现河流网格化管理的日常工作,实施指导、监督、协调、考核等管理工作,监督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河长制巡查人员还增加网格地图查看、照片视频查看、事件查阅批注、统计报表查询等功能。实现巡查人员负责处理和核实事件信息,需要准确及时地上报问题、核实问题,满足照片上传、河流巡查、事件上报、位置上报、核实反馈、日常管理等日常工作要求。
2.建设内容:
(1)软硬件支撑平台建设
依托于宜宾政务云计算中心为本次建设的应用系统提供软硬件支撑环境,包括虚拟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设施。
(2)应用系统建设
①业务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主要建设河流信息展示、河流事件管理和考核评价、统计分析等三部分,可实现对河流湖泊水库基础信息、河流网格化管理、河流监测站点信息、河流工程信息、河长制工作信息、水资源污染信息、河流事件信息等内容的“一张图”展示;各级河长巡河和公众微信号上报的河流事件,形成“上报(举报)—受理(添加时限)—交办(转办)—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处理流程;建立河长绩效考核办法管理机制,根据考核办法对系统各级用户进行绩效考核,通过统计分析,查看河流事件统计、河流事件评价统计等。
②系统数据与交换
本次项目主要涉及新建系统与已有系统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数据共享交换是保障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与持续运维的重要任务,按平台数据交换共享接口规范要求,建立全市层级的数据共享交换系统。
数据共享交换应具备向上对接省级共享交换系统、向下对接区县业务信息系统,并横向能集成环保、水利(水务)、国土、住建、林业、农业等委办局业务信息及涉河涉水信息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北斗定位、无人机、无人船等新型监测监测数据。
③对接方式
纵向,省级“一张图”数据服务基于数据表现形式分为空间数据服务和属性数据服务。河湖及水利专题空间数据以切片地图服务(Web Map Tiles Service, WMTS)方式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河湖及水利专题属性数据及关联河长信息以应用程序接口(Web API)方式提供数据查询服务。
横向,根据各委办局信息系统已有API接口或新开发数据API接口方式,获取市各委办局业务信息及涉河涉水信息数据。
④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内容包括河流标绘、名称赋值及河长管辖段分段三部分内容。收集整理现有纸质电子资料,对地图上的线、面状河湖进行内业补充标绘并录入原始数据,找出现有数据中名称缺失或者名称错误的河流数据,并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河流名称重新赋值。同时对对用户提供的含有经纬度坐标及位置描述的监测站点、污染源等信息进行上图和位置纠正。最后按照区(市、县)管辖范围、乡镇(街道办)管辖范围、村(社区)管辖范围对河流进行分段,明确每一个管理单位的河流管辖范围。
3.系统需求
3.1系统边界和对象
系统支持宜宾市辖区内市、区(县)、街道(乡镇)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各级河长(巡河员)用户接入使用。根据日常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类单位的功能权限可由系统管理单位自定义分配,各单位业务职责遵照河长巡查督办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定。同时为公众开放了河流问题上报功能。
3.2总体流程
系统融合网站、微信、APP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多渠道采集河流问题,集中受理解决河流问题,统一分派解决河流问题,市级、区县、乡镇、村级四级部门办理解决,市级部门办理解决,形成了纵向四级横向两级的结构化闭环式河流问题管理流程。
详细流程:
1、河长巡河事件处置流程
流程说明:
(1)上报
市级、县级、乡镇级和村级河长在巡河过程中,发现河流问题事件,通过移动端APP提交自己的问题,系统进行受理,并记录上报和受理信息。市级河长只有上报问题功能。
(2)办理
本级河长及河长办收到派发到的河流问题事件,若本级本部门可以办理处置问题,启动办理,并记录办理信息。
(3)移办
本级河长及河长办收到派发到的河流问题事件,若本级本部门无法办理处置问题,移动给市级相关部门或者同级河长办公室处置办理,并记录移办信息。
(4)交办
本级河长及河长办收到派发到的河流问题事件,若需下级河长或河长办办理处置问题,交办给下级相关部门处置办理,并记录交办信息。
(5)评价
各级河长巡河发现的问题,在处置完结后,以评价作为本次发现河流事件问题的闭环和结束条件,问题提出方作为评价的反馈终点,凡河流问题处置经过的各级各部门,均有权查看该事件的处置评价。
2、公众举报事件处置流程
流程说明:
(1)上报
公众通过访问微信公众号方式提交自己的河流问题,由系统进行自动处理,分派给辖区所在的区县级河长或河长办公室,并记录上报信息。
(2)办理
区县级河长及河长办收到派发到的河流问题事件,受理该河流事件问题,并记录受理信息。
(3)交办
区县级河长及河长办收到派发到的河流问题事件,若需下级河长或河长办办理处置问题,交办给下级相关部门处置办理,并记录交办信息。
(4)移办
区县级河长及河长办收到派发到的河流问题事件,若本级本部门无法办理处置问题,移动给市级相关部门处置办理,并记录移办信息。
乡镇级河长收到区县河长派发到的河流问题时间,若需乡镇河长办处理的问题,移办给乡镇级河长办,并记录移办信息。
(5)评价
公众举报发现的河流问题事件,在处置完结后,以评价作为本次发现河流事件问题的闭环和结束条件,举报问题事件的公众作为评价的反馈终点,凡河流问题处置经过的各级各部门,均有权查看该事件的处置评价。
帮助市、县、乡(镇)各级河长了解所辖河湖基础信息,包括所辖河湖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和进展,“一河一档”、“一河一策”治河策略、水库大坝、水雨情、水资源水量、取水口、水厂、山洪灾害、河湖水域岸线、重点监控企业按照直排和入污水处理厂分类分布、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水质现状简报、河长指示牌分布等情况。及时掌握所辖河湖事件处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进展、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交接断面水质等各种统计分析报表。
根据年度治理目标,将各级治水牵头部门研究确定的各河湖年度治理任务录入系统,并通过建立河湖档案和治河策略,形成“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年度四张清单”。各级河长可以通过浏览系统中的年度治理任务对所辖河湖的治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同时上级河长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网上监督,加强对下级的指导。
通过在重点河段和敏感区域布设视频监控探头,各级河长可以通过系统对全市流域市控以上排放废水的重点监控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尤其是废水直排环境的企业和涉及危化品的企业进行监控,从而采取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尽可能避免发生水质异味等污染问题,同时还可以帮助河长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河湖水面的保洁情况(动物尸体、生活垃圾、漂浮物的打捞)、河湖内的采砂情况(偷采、滥采影响堤防安全)、河湖堤防和水利设施的巡查养护情况、水政执法情况、洪水期水位变化及预警情况,督促属地认真履行河湖建设和管理职责,强化河湖保护和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
依托全市统一的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受理、管理、监督、考核四个机制,形成受理和处置相分离、主动发现和及时处置相结合的河湖结构化管理。通过开放群众举报途径,大力畅通民意渠道:发现问题后,群众既可以通过举报热线,也可关注本河长制微信公众号上报问题,加强排查分析,扩大群众参与;主动倾听民诉民求。通过河长制管理信息的闭环处置流程,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群众,做到处置公开透明,通过群众监督,有力推动问题的解决,最终发挥为管理服务的作用。
根据全市“河长制”方案,全市“河长制”实施工作实行分级考核。市负责对县 “河长制”工作实施情况的考核管理。各县负责对乡(镇)的考核管理,如此类推。另外,各级河长制办公室应结合实际制订相应的考核细则。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水环境质量、推进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污染减排、消除黑臭垃圾河和落实“河长制”等情况,考核结果纳入各级生态建设考核体系,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可通过全市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通报,配合问责和奖惩机制,严格督查考核,帮助有效全面落实考核制度。
系统管理模块由系统管理员使用,实现对平台各类用户的创建、权限分配、系统参数设置、流程设置、用户信息管理、系统维护、操作日志查询等。
河流信息“一张图”,系统建设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河流信息“一张图”,展示和分析河流综合情况,对河流湖泊水库等基础信息、河流结构化管理信息、河流监测信息、河流工程信息、河长制工作信息、水资源水污染信息、河流事件等信息进行综合的展示和数据分析。
宜宾市河长制管理系统移动端涉及市级、区县、乡镇、村四级河长用户共计3350人,PC端涉及各级河长制办公室、联络员单位、各相关部门,用户约600人,系统用户数量估算达4000人左右,日均处理100件河流事件。系统并发性能要求峰值达到100,并发响应时间小于5秒。单项业务请求响应时间小于2秒,复杂的数据查询与地图等功能响应时间应少于15秒。
数据存储要求至少满足2T存储空间。
系统所有数据和功能应进行授权访问,并具有相关授权管理功能。
系统能保证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可用率达到99.9%以上。
宜宾市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总体框架必须既满足当前的应用需求,又面向未来业务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标准化和开放性
总体框架的各部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信部部颁标准、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要具备较好的开放性,保证采用相关技术的软硬件能够随时、无障碍地接入,实现系统和数据的集中运行和统一维护管理。
2、适用性和先进性
充分考虑宜宾市河长制管理业务的现状和发展,采用成熟、稳定、完善,并符合业界主流发展趋势的产品和技术,既满足当前应用需求,也满足未来的业务和管理的需要。
3、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要求并结合宜宾市河长制信息管理应用的特点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具有一定的防病毒、防入侵能力。具备有效的认证、授权和审计机制,在权限分级和数据分级的基础上,能够对关键操作、敏感数据进行重点防护,同时对内外部攻击和滥用具备一定的检测和防御能力。
软硬件资源需要保障宜宾市河长制业务应用的5×9(部分关键业务7×24)小时不间断、可靠运行,因此必须配备完善的可靠性措施设计,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度可靠,包括数据库、主机、应用部署、网络等关键环节配备高可用性方案。在出现异常时,应用系统应有人性化的异常信息方便用户理解原因,或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案。
4、高性能和高负载能力
必须能够承载较大的应用运行负载,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和应用响应能力,确保各类应用的高效运行。
5、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要能够根据信息化不断发展的需要,方便地扩展系统容量和处理能力,具备支持多种应用的能力。同时可以根据应用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快速的调整,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
6、经济性与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系统,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护系统运转,达到高效能与高效益的要求。尽可能保护已有系统投资,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
建设遵循有关的规范、标准,提供完整统一的基于面向服务的SOA架构应用平台,支持应用的快速开发、集成、部署、运行和维护。
系统架构基于J2EE标准的三层实现方式,中间层为主流J2EE标准应用中间件。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数据库管理平台,开发的软件是基于J2EE标准规范和中间件技术构建系统总体架构,采用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无线接入+后台服务等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并且所选用的开发运行平台及应用模块均须支持UTF-8、GB13000编码规范;支持数字证书企业权限验证方式。
在应用系统建设中采用中间件技术,将会得到诸多的益处::
中间件是用于开发、集成、部署和管理大型分布式Web应用、网络应用和数据库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拥有处理关键Web应用系统问题所需的性能、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中间件选型应保证具备以下特点:
1) 多标准兼容
对业内多种标准的全面支持,包括EJB、JSB、JMS、JDBC、XML和WML,以使Web应用系统的实施更为简单,并且保护了投资,同时也使基于标准的解决方案的开发更加简便。
2) 无限的可扩展性
具备高扩展的架构体系,包括客户机连接的共享、资源pooling以及动态网页和EJB组件群集。
3) 快速开发
基于开放性标准,可简化开发,并可发挥已有的技能,迅速部署应用系统。软件基于JFinal急速WEB+ ORM开发框架,开发迅速、代码量少、易扩展、Restful。
4) 部署更趋灵活
与领先数据库、操作系统和Web服务器紧密集成。
5) 关键任务可靠性
其容错、系统管理和安全性能在全球数以千记的关键任务环境中得以验证。
6) 体系结构
Web应用系统需要快速开发,要求服务器端组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支持关键任务所必需的扩展、性能、和高可用性。中间件简化了可移植及可扩展的应用系统的开发,并为其它应用系统和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互操作性。
凭借群集技术,中间件拥有最高水平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对于web应用系统所要求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Java EE规范的多层体系结构,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进行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可摆脱面向技术的解决方案的束缚,集中精力于构建业务模型,从而提高软件复用、加快应用软件的实施。
本系统逻辑上分为Web表示层、业务构件层、基础服务层、数据访问层(DAO)、JavaEE层、存储层。
各层之间定义公开、固定的接口,做到不同层次的开发人员关注分离,各司其职。熟悉业务的人员可以专心对数据模型与流程模型进行形式化的描述;而精于代码编写的技术人员可以按照统一的规范编写各种通用构件,在通用构件层进行注册,由业务流程执行引擎统一调用;集成开发商则针对具体业务需求提供各种标准成熟的产品,在基础服务构件层提供通用的基础服务。
每一次的业务开发都可能利用到以前的开发成果,也有可能成为下一次开发的基础。在这种模式下,开发活动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在充分利用现有成果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和流程的共享。
系统需要建立多个子系统并进行数据交互,在涉及对外服务的业务构件开发中,采取Web Service这一访问服务做为对外联系的接口。
用 Web 服务技术,应用程序可以与平台和编程语言无关的方式相互通信。Web 服务是一个软件接口,它描述了一组可以在网络上通过标准化的 XML消息传递访问的操作。它使用基于 XML 语言的协议来描述要执行的操作或者要与另一个 Web 服务交换的数据。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中,一组以这种方式交互的Web服务定义了特定的Web服务应用程序。
在 Web 服务出现之前,在大多数系统上,采用的是固定的接口,但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或需求,这样做缺乏灵活性或适用性。Web 服务所使用的 XML 可以用真正与平台无关的方式来描述任何(所有)数据,以跨系统交换数据,因此转向了松耦合应用程序。而且,Web 服务可以在较抽象的层面上工作,较抽象层面可以按照需要动态地重新评估、修改或处理数据类型。所以,从技术层面上讲,Web 服务可以更方便地处理数据,并且允许软件更自由地进行通信。
XML 即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平台无关的表示数据的方法。简单地说,使用 XML 创建的数据可以被任何应用程序在任何平台上读取。甚至可以通过手动编码来编辑和创建 XML 文档。其原因是,XML 与 HTML 一样,都是建立在相同的基于标记技术基础之上。
XML 的用途:
显而易见,XML 可用于存储数据。在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比如在某个数据库查找到的数据)和以文档的中心的信息(比如将数据存储在 XML 中,以便在不同的环境中显示出来)这两个方面,XML 都有自己的优势。
Web 服务最初用于在 HTTP 上传递非 HTML 信息。它们如今已成为通过 Ajax 获取字段的基础,用于向 Web 站点、如今的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和复杂的基于消息的应用程序添加交互性。XML 是 Web 服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Web 服务中的所有主流方法,如 SOAP、REST 甚至 XML-RPC,都是基于 XML 的。尽管可以使用许多技术来实现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不过最常用的还是使用 Web 服务,这意味着要使用 XML。SOAP 和 REST 是实现 Web 服务最流行的两种方法,这两者都基于 XML。
系统架构将采用B/S架构。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浏览器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传统的短信群发平台是基于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直接提供的短信端口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与客户指定号码进行短信批量发送和自定义发送的,短信平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要下载安装到本地的软件版,一种是通过浏览器登录的网页版短信平台。
仅从短信平台的特殊要求来看,短信平台可以是通用短信平台和定制开发的短信平台。有的行业和部门因为长期使用短信发送,按照其正规性的要求,会要求短信公司为其定制开发满足其特定要求的短信平台。
该平台是针对物理隔离的状态下,通过短信平台将短信发送到指定的手机上,使用户及时收到最及时的消息。
本次项目建设将依托于宜宾市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支撑平台,增加完善信息展示、控制终端以及数据采集功能,具体内容如下:
1、需要宜宾政务云计算中心配备的资源
序号 |
名称 |
配置 |
数量 |
1 |
应用服务器(虚拟机) |
8核(2.1GHz)/16GB内存/600GB硬盘 |
3套 |
2 |
数据库服务器(虚拟机) |
16核(2.1GHz)/16GB内存/600GB硬盘 |
2套 |
3 |
操作系统 |
Windows2012企业版,64位 |
5套 |
4 |
数据库软件 |
支持oracle数据库软件及MySQL企业版,64位 |
1套 |
5 |
存储 |
|
2TB |
2、需要宜宾市移动政务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的接口和服务
用户手机终端通过互联网接入本平台,提供设备及用户认证、APN白名单控制等安全保障服务及应用开发接口。
3、需要增加完善信息展示、控制终端以及数据采集功能设备需求
序号 |
设备名称 |
技术要求 |
备注 |
终端机及配套设备 |
4台终端机:处理器性能相当于Inter i5以上;内存8G以上;硬盘:120GB/128GB SSD+1TB hdd以上;独立显卡;23寸以上液晶显示器,能匹配东芝2000AC型号的输稿器1套 |
|
|
2 |
展示屏一套 |
LED室内全彩显示屏(含电源)11.7平米:1.室内表帖全彩屏: P2;2.像素间距:≤2mm;3.单元尺寸:约256mm×128mm;4.像素密度:≥250000点/㎡;5.单元像素:128×64;6.室内三合一表帖(为确保屏体使用寿命、信号稳定性,灯珠封装要求铜线铜支架);7. PCB要求使用采用四层线路板,消鬼影电路设计及节能设计,供电元器件、信号分层布置无电磁干扰;8.专用LED显示屏驱动;9.静态恒流驱动1/4扫;10.刷新率:≥1920Hz,画面无抖动、频闪等不良现象;12.屏体视角、灰度及均匀度::水平:170°垂直:160°,灰度等级达到16Bit,均匀度达99% ,提供第三方出具的灰度等级、均匀度、水平/垂直视角检测报告复印件盖生产厂家鲜章;13.亮度:≥800cd/㎡;14.平均不间断工作运行 60000H, 15.平整度:单元板拼接间隙≤0.05mm;16.防护功能:符合高低温、盐雾、噪音检测、阻燃、紫外线老化等相关行业标准及技术要求。 |
提供参数佐证材料 (注:提供参数佐证材料加盖投标单位电子签章) |
视频控制器1台:1、多画面漫游/叠加:单机支持4个画面同时显示超越物理通道的限制,画面在显示时不再受到输出通道的边界限制和影响。2、窗口开启不受输出通道的限制:所有输入源均可显示在任意输出通道上,每路输出所能显示的窗口数量无限制(所有输入源均可显示)。各个窗口的层次关系与布局位置均可任意自定义,不受彼此和图像空间大小的约束,可任意调整每个画面的叠放层次。3、纯硬件FPGA架构:无CPU、无内核、无中毒与崩溃风险,系统运行稳定。平均故障时间MTBF>30,000小时,稳定性高,支持365×24小时的连续运行,能够适应控制室、调度中心、监控中心等场所对系统性能日益严格的要求。4、高帧率处理:内部运算处理设计采用的是60HZ高帧率模式,而非常规拼接器的30HZ。5、EDID配置管理:支持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识别数据)的读取、修改、自定义。7、单网口带载657260像素,宽度可达到3840点,高度可达到1536点,单机具有双网口。8、设备自带编程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可实现不同信号源音视频同步切换的效果。9、 设备可以一键恢复接收卡,更换接收卡不用重新调试; |
|||
数据发送卡3张:1、最大输入分辨率 1920*1200@60Hz,支持分辨率任意设置;2、最大带载 500 万像素,最宽或最高可达 8192 像素;3、支持视频源任意切换,可根据显示屏分辨率对输入图像进行拼接、缩放;4、支持 5 画面显示,位置、大小可自由调节;5、支持 16 种预置模式,可根据需求随时加载保存的预置参数;6、双 USB 2.0 高速通讯接口,用于电脑调试和主控间任意级联;7、支持亮度和色温调节;8、支持低亮高灰; |
|||
数据接收卡120张:1.单卡输出RGBR’数据16组,可扩32组;2.单卡输出RGB数据20组;3.单卡输出串行数据64组可扩展至128组; 4.单卡带载像素为256×128,200×200; 5.支持绝大多数芯片高灰度高刷新;6.支持接收卡预存画面设置;7.支持连接监控卡;8.单卡12个标准接口,输出24组RGB数据,最大带载98K像素;9.支持高灰高刷、低亮高灰显示;10.细节处理更完美,可消除某行偏暗、低灰偏红、鬼影等细节问题;11.支持亮度、色度逐点校正,提供校正低灰补偿,保障低灰显示效果;12.无信号时接收卡显示保留最后一帧,避免显示黑屏。 |
|||
配电柜1套:定制,15KW |
|||
钢结构:定制 |
|||
出风/进风百叶窗:各6台 |
|||
安装调试及辅材 |
|||
3 |
无人机一套 |
可变形无人机四轴航拍飞行器,最大水平飞行速度90km/h,最大下降速度9m/s,最大上升速度6m/s,单轴2kg推力,0-80km/h加速时间小于5秒,红外感知系统能探测到30米范围障碍物及上方5米物体。TB50电池支持无人机(含相机)续航25分钟以上。专业高清航拍器支持最大4.44Gbps码录制6K的cin3maDNG以及2.08Gbps码录制5.2k的Apple ProRes,并能以100Mbps码录制H.265和H.264视屏。具备高速连拍功能,支持JPEG+DNG10张连拍,以及单张2400万像素20帧/秒无限连拍。遥控图传系统,支持2.4/5.8Lightbridge高清图传系统,最大有效传输距离7公里可在4km内实现稳定10Mbps码流的高画质图像传输,可将控制距离提升到10km。可实现兴趣点环绕、制定飞行、智能跟随、聚焦功能、智能返航。支持双电池、双信号冗设计确保飞行安全。机身更换计划、云台更新计划、遥控器、7.85寸高亮显示屏。 |
|
4.6应用系统建设
根据需求,宜宾市河长制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议分为pc端、APP移动终端两类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功能划分如下:
需求 |
对应功能 |
PC |
移动 |
掌握河流基本信息、动态信息、河流结构化管理信息。 |
河流信息“一张图”综合展现(移动端可调用PC段相应信息) |
√ |
|
实现电子化巡河的全覆盖 |
移动巡河管理(巡河信息自动上传PC端平台) |
|
√ |
实现河流事件管理流程化 |
河流事件管理 |
√ |
√ |
实现“一河一策”模块化管理,实现文件、信息共享 |
文件管理 |
√ |
√ |
实现河长信息结构化管理、河长制工作督促考核 |
河长工作考核管理(移动端可以通过PC端查看) |
√ |
|
统计分析 |
统计分析 |
√ |
|
支持河长之间对河流事件即时沟通 |
移动会商 |
|
√ |
接受社会公众举报监督 |
公众号 |
|
√ |
AAP移动端的用户为各级河长,按河长树状图、河流结构化管理设置权限,分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账号3400个,不同账号对应各自管理权限与管理范围。
系统门户为系统登陆后门户界面、当前登录用户可以通过门户快速查看河流信息“一张图”,了解所辖河流基本信息、动态监控信息,河流的管理范围及该河流各级河长信息,概要性的了解辖区范围内的河流状况和工作情况。
门户自动推送河长制工作消息提醒,包括河流事件、通知公告等。
用户负责的河流摘要面板。系统根据每个河流河段支持自定义相关的监测对象、治理对象信息,并在摘要面板提示监测状态与预警状态。
紧急重要工作提醒,包括:任务进度更新汇报、河流巡查报告、我收到的新任务、群众新上报的信息等。系统根据用户的工作任务,自动筛选出今日必须完成的、紧急的、优先级高的工作任务在门户的工作面板置顶提醒。
系统门户为用户提供了友好、便捷的各功能入口:河流信息、巡河应用、河流事件、文件查阅、综合查询等。
系统可以加载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PC端的河流信息“一张图”,其信息内容与PC端同步更新,方便河长直观了解河流概况、所有基本信息、动态监控信息、河长管理范围,以及应用与河长巡河。
以河流、乡镇行政区域为河长责任范围划分的一个个单元网格,将各类河流事件的处置、管理划分到更具体的范围与责任人,做到河流事件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对河流污染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形成“上报(举报)—受理(添加时限)—交办—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处理流程。
移动巡查管理主要功能为实现州级河流主要河段的线上巡河和管理,主要包括例行巡查管理(“我的”和“下级”),移动巡河轨迹记录功能。
>河长可通过查看自己和下级河长的巡河明细、巡河统计,对于巡河次数不足的系统应与预警,上级河长也可以通过查看巡河统计对巡河次数不足的下级河长发出预警通知,督查其完成巡河任务。
> 系统提供了河流巡查项目配置管理功能,管理员可根据每条河的具体情况与管理要求,设定该条河流的巡查项目,河长在巡查过程中对要求的项目逐一检查并上报巡查结果。例如:排污口、杂物漂浮、河岸坍塌、污泥淤积、违章搭建、绿化损坏、河提坍塌、顺污寻源、违法采(洗)沙等项目。
> 巡查结果的上报,系统支持拍照、语音、文字、短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并且,系统提供了信息真实性保障的技术约束,可约束手机通过唯一的即时拍照方式上传照片,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拍照时刻所在地理位置与日期时间。
> 各级河长巡河时,须先点击“开始巡河”,到巡河结束时再点击“结束巡河”。系统实时记录河长巡河轨迹。
> 系统对河长巡河过程中的轨迹位置关联当时的时间,保障信息的真实有效,为工作管理与评估提供客观详细的参考依据。
> 河长在巡河过程中发现问题,上报的照片等信息,在巡河轨迹中关联对应的地理位置,为问题分析与处理提供直观高效的查询体验。
任务管理主要功能是为各级河长或河长制办公室提供线上任务派发和处理等功能,主要包括待办事项、跟踪事项、办结事项,任务流程日志查看等功能。
>在“待办事项中”中,可查看上级河长、河长制办公室派发的、上下游本级河长转发的、本级河长制办公室转发的、群众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举报的待处理的河流事件。
> 在“跟踪事项”中,可查看已处理、转办、派发的但尚未办结的河流事件列表,查看任务详情,了解该河流事项的处理进展情况。
> 在“办结事项”中,可查看历史已处理、转办、派发的且已办结的河流事件列表,可以了解河流事件的整个办理情况。
> 任务完成后,任务领头责任人上传完成情况,系统支持文字、照片汇报完成的结果。
> 系统智能化处理任务完成状态与情况,自动与考核评价模块关联生成评价结果。
河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突发或需要即时沟通情况下,可随时选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电话或视频沟通,实现在线会议;
各级河长制办公室可以向下(同)级河长发送“一河一策”、“年度四张清单”、文件、通知、信息动态等,方面河长了解、管理自己的河流。
建设“宜宾河长制”(拟称)微信公众号,社会公众只需要添加该微信公众号,即可进入宜宾市河长制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实现覆盖信息公开、便民服务、互动交流等各项河长制信息管理服务需求,建立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
公众号功能包括新闻动态、河流查询、投诉建议三个模块。
为河长提供基本信息查询、动态信息查询、河长查询、河道事件查询、河长巡河查询等,方便河长快速查询需要的信息。
PC电脑端平台的用户为各级河长制办公室、联络员单位以及河长制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
系统建设基于省河长制办公室提供的河流信息“一张图”,展示河流综合情况,展示信息包括:
包括河湖名称、长度(里程桩)、水域岸线、集雨面积、水功能区划、监测断面、河长制公示牌、排污口、监测站、水库、重要渠道、塘坝、污水处理厂、泵站、河流堤防等基础信息。
对河流进行结构化处理,按河长结构树状图,分级显示河流信息及河长信息。将“一张图”河流按市、县、乡三级分级、分段管理,区分每一位河长的管理范围,河长通过网格化管理了解自己的河流(段)信息,并能查看所管理河流(段)所有河长信息(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管理范围、管理标准、治理情况、管理方式等信息进行公示显示。
展示已有河流监测站点在线监测数据,数据包括:水位站、水文站、在线式流量站、在线式水质站。
展示当前河流所有河流工程信息,包括桥梁、提防、闸坝等。
展示水资源管理相关情况:取水户查询
展示水污染管理相关情况,包括:污染源,污染源水质、区间水断面水质查询。
> 用户所负责的河流,在地图上直观显著呈现。
> 地图展示该河流相关单位、治理对象、生态等相关图例,并可接入现有监控数据实时监测与预警;
> 系统对用户所负责的河流上下游交界断面进行地图定位、状态监控,可对接监测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关键信息。
> 系统在地图对该河流所跨各行政区河长信息、最近巡查状况进行提示。
包含与河流信息“一张图”相对应的基础信息、动态信息、河长树状图及河长信息,为河流信息“一张图”提供数据支撑。
>提供新增、删除、修改信息的功能,并能通过信息录入来修改河流信息“一张图”上的相应内容。
>提供查询功能,通过查询功能找到相关信息。
将河长巡河APP数据接入巡河管理,用于查看所服务(管理)河长的巡河情况。
提供定期或不定对巡河次数不达标的河长发布巡河提示信息的功能。
提供查询功能,通过查询功能找到相关信息。
>包含所有河流基础信息统计,分区划、分河流对所有基础信息进行统计,并能生成相应的汇总表、明细表。
>可分区划、分河流对河长信息进行统计,并能生成相应的汇总表、明细表。
>可分区划、分河流、分时间段对河长信息进行统计,并能生成相应的汇总表、明细表。
>主要统计自选时间段内的河流事件总数和明细。统计条件包括河段、事件类型等,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使用多个查询条件。
>完成省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常规报表格式,接生成报表系统,实现报表系统省、市、县无缝对接。
>按省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专项整治报表格式,接生成报表系统,实现报表系统省、市、县无缝对接。
河长考核管理主要针对各级河长的绩效进行周期性考核,考核周期结束后,根据河长制考核办法及考核体系,系统自动计算河长绩效考核分。考核查询,当前登陆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各考核周期的绩效考核情况。
当前登陆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同级别的考核排名情况,上级河长可以查看下级的考核排名情况。
宜宾市河长制办公室可以设置考核周期,根据日常巡河情况、评价、河流断面水质等多个方面制定、修改绩效考核办法。
系统可以根据宜宾市河长制办公室制定的考核办法,自动对系统所有用户进行绩效考核,各级河长制办公室可以在PC端查看所有考核情况。
系统管理模块由系统管理员使用,实现对平台各类用户的创建、权限分配、系统参数设置、流程设置、用户信息管理、系统维护、操作日志查询等。
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开发,实现不同系统数据交换数据共享。用于连接河长制APP应用、省、县河长制信息系统、我市各部门、各行业涉河涉水信息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北斗定位、无人机、无人船等新型监测数据。已有河流监测站点的在线监测数据,包括水位站、水文站、在线式流量站和在线式水质站等数据对接。
系统初始化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和系统配置两个方面
(1)河流标绘和名称赋值
目前,充分利用省河长制办公室提供的四川省河长制“一张图”,并结合我市实际现状,找出现有数据中名称缺失或者名称错误的河流数据,并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河流名称重新赋值。
原始数据
标绘和名称赋值数据
(2)位置纠正
对用户提供的含有经纬度坐标及位置描述的监测站点、污染源等信息进行上图,并逐个点位分析、判读其空间位置的准确性,对偏移或不争取的点位数据进行空间位置纠正。
(3)河长管辖段分段
以现有河流为基础,按照区(市、县)管辖范围、乡镇(街道办)管辖范围、村(社区)管辖范围对河流进行分段,明确每一个管理单位的河流管辖范围。
实例样式:依据秀水河为例,在将其在锦江区范围的数据进行分段,并将管理者相关信息进行填报。如下图:
包括对系统用户、组织结构树、和功能权限等的统计,并且按照此统计内容分配系统用户。
目前主要包含如下表:
Employee |
|||
字段含义 |
字段名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工号 |
Employee_ID |
varchar(32) |
32 |
姓名 |
Employee_Name |
varchar(32) |
32 |
组织类型 |
Org_Type |
varchar(32) |
32 |
部门ID |
Dept_ID |
varchar(32) |
32 |
部门名称 |
Dept |
varchar(32) |
32 |
职务 |
Post |
varchar(32) |
32 |
电话 |
Tel |
varchar(32) |
32 |
River |
|||
字段含义 |
字段名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水系 |
River_System |
varchar(32) |
32 |
河流名称 |
River_Name |
varchar(32) |
32 |
别名 |
River_Other_Name |
varchar(32) |
32 |
河流干支级别 |
River_Level |
varchar(32) |
32 |
岸别 |
Blank_Level |
varchar(32) |
32 |
河流长度 |
River_Length |
decimal(16,4) |
16 |
流域面积 |
River_Square |
decimal(16,4) |
16 |
河口流量 |
River_Flow_Quantity |
decimal(16,4) |
16 |
流经省 |
River_Province |
varchar(32) |
32 |
流经市 |
River_City |
varchar(32) |
32 |
流经县 |
River_County |
varchar(32) |
32 |
流经乡镇 |
River_Country |
varchar(32) |
32 |
Reach |
|||
字段含义 |
字段名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河流GUID |
River_GUID |
varchar(32) |
32 |
河段名称 |
Reach_Name |
varchar(32) |
32 |
河段类型 |
Reach_Type |
varchar(32) |
32 |
乡内河段长度 |
Reach_Length |
decimal(16,4) |
16 |
乡镇与界河区位关系 |
Reach_Couty_Rela |
varchar(32) |
32 |
起止经纬类型 |
LStart_LEnd_Type |
varchar(32) |
32 |
经度 |
Longitude |
decimal(16,4) |
16 |
纬度 |
Latitude |
decimal(16,4) |
16 |
起止行政区划类型 |
OStart_OEnd_Type |
varchar(32) |
32 |
区县 |
District |
varchar(32) |
32 |
乡镇 |
County |
varchar(32) |
32 |
村 |
Country |
varchar(32) |
32 |
Reach Master |
|||
字段含义 |
字段名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河段GUID |
Reach_GUID |
varchar(32) |
32 |
河长级别 |
River_Master_Level |
varchar(32) |
32 |
姓名 |
Master_Name |
varchar(32) |
32 |
所属行政区划 |
Org |
decimal(16,4) |
16 |
电话 |
Tel |
varchar(32) |
32 |
职务 |
Post |
varchar(32) |
32 |
上级河长 |
Boss_Post_Name |
decimal(16,4) |
16 |
Order |
|||
字段含义 |
字段名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业务单据号 |
Order_ID |
varchar(32) |
32 |
单据类型 |
Order_Type |
varchar(32) |
32 |
单据状态 |
Order_Status |
varchar(32) |
32 |
创建人 |
Created_By |
varchar(32) |
32 |
创建时间 |
Created_Time |
timestamp |
|
修改人 |
Updated_By |
varchar(32) |
32 |
最后一次更新时间 |
Last_Updated_Time |
timestamp |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是验证信息系统是否满足相应安全保护等级的评估过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不同的安全保护能力,一方面通过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选用与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控制来实现;另一方面分布在信息系统中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不同的安全控制,通过连接、交互、依赖、协调、协同等相互关联关系,共同作用于信息系统的安全功能,使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功能与信息系统的结构以及安全控制间、层面间和区域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密切相关。
本系统设计须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三级标准。
二、商务要求
(一)签订合同时间:自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二)履约保证金
成交供应商在成交后、签订合同前向采购人支付成交价5%的履约保证金,本项目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PC端建设)、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端(移动端建设)及货物设备验收合格后采购方一次性无息退还。
(三)建设地点:宜宾市
(四)项目建设期:合同签订之日起四个月内完成项目建设
(五)货款支付方式及质保
1.系统软件采购部分: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PC端建设)+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端(移动端建设)验收合格后支付此两项投标报价合计金额的90%,剩余10%作为质保金在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PC端建设)、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端(移动端建设)验收合格之日起计,共1年(自验收合格之日起),期满后无服务质量问题,一次性支付。
2.货物设备部分:质保期在满足厂家质保时间的前提下,按供应商承诺年限计算。质保期满后采购人如需维修、保养及培训服务,中标供应商应按市场成本价进行服务。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采购方支付中标供应商货物设备(终端机及配套设备+展示屏一套+无人机一套)总价90%的款项,剩余10%款项作为质保金在生产厂家质保时间满后无质量问题一次性支付。
3.系统维护部分:维护期三年(自验收合格之日起),中标供应商完成当年系统维护任务后采购人按中标供应商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PC端建设)投标报价+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端(移动端建设)投标报价合计金额的5%支付当年维护费用,三年维护期满后中标供应商有效完成系统维护任务采购人全额无息返还质保金。
项目建设时成立工程实施小组,负责整个系统安装、部署、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实施与管理工作。承建单位项目经理由熟悉电子政务应用及软件工程项目的人员担任,技术负责人由善于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的软件工程师担任。
遵照“分级培训,全面覆盖”的原则,让用户将系统真正运行和应用起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才能得到体现、发挥和证明,系统的目标、效益才能得到实现。
(八)★本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完成后,中标供应商需要承担并确保完成与上级信息系统平台对接的任务。(投标时须单独提供书面承诺书)
三、验收标准和方法
(一)采购人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 号)、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论证和履约验收管理办法》(川财采〔2015〕32 号)的要求进行验收。
(二)中标方供货后,采购人视情况可以对本次采购货物进行检测,若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后符合或优于本次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验收合格,由采购方支付检测费用。如检测后无法达到本次采购要求,验收不合格,检测费用由中标方承担,履约保证金将不予退还,也将不予支付采购资金,还可能面临同级财政部门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四川省政府采购当事人诚信管理办法》(川【2015】33号)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或者以失信行为记入诚信档案。
四、违约责任
(一)中标供应商迟延交货或服务没有得到采购方书面同意,每延迟交货或服务1天收取合同总额千分之一的违约金,从履约保证金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如因此造成的损失大于履约保证金数额的,还应另行赔偿。
(二)中标供应商应保证所供货物达到招标文件技术参数要求及投标报价文件承诺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若验收过程中发现数量、质量、规格等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以及合同约定不符,须无条件于7日内调换或补足合格货物,超过此期间或补换后依然不符合要求的,视为中标供应商违约,除不予拨付货款外,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中标方还应承担造成损失的赔偿等全部经济责任以及其他可能的责任。
(三)中标供应商发生违约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后,采购方有选择要求中标方继续履行合同或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