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采购需求及技术要求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综合型、复杂性的工作,各项管理工作在借助于大量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源,并随城市发展保持动态更新和持续累积的趋势。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目前已经完成了规划管理业务审批系统以及漯河市规划“一张图”(以下简称“一张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解决了网上高效管理的问题,有效提升了规划管理效能。随着漯河市规划“一张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一张图”已在漯河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城乡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审批及成果建库利用三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有助于实现全过程的数字规划, 有效促进规划审批的透明与公开。
规划成果数据库作为“一张图”系统的基础,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建立起运转流畅的动态更新维护机制,保证“一张图”数据的日常即时更新, 才能有效地保证“一张图”的现势性、权威性与可靠性。由于规划编制采用的软件平台与“一张图”系统平台不一致,规划成果更新入库时需要进行数据格式及相关属性结构的转换,处理成符合入库标准的“一张图”数据,并对变更的规划成果进行数据更新和数据备份。日常规划业务中会不断产生各种新的规划成果数据,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数据更新到“一张图”系统中,会导致系统逐步失去其应用功能和作用。因此, 建立漯河市规划“一张图”数据库的日常动态维护与入库机制,可以有效地整合各层次、各类型的规划成果,使规划成果数据库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漯河市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及维护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快进”的原则,以下述各具体原则为实施准绳:
漯河市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应在参照已有的国家、省、市级标准,同时应提供符合规划局日常业务的数据标准;
系统数据更新成果能够满足当前业务工作需求,适应各业务角色的工作特点,易于使用及维护。
系统运行、响应速度快,各类数据组织合理,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加以及新的数据类型的不断呈现,要灵活的制定数据规则以服务与全局的业务。
应确保数据可靠、数据的实时性,提供 7 天×24 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在数据更新过程中,与外网和内网之间共享数据时,需要按照严格技术规范和程序,数据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分级联网及与外网衔接中的应用操作与信息访问等安全问题。
按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数据的维护工作。
按照漯河市“一张图”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保密规定的原则下,对漯河市城乡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库、规划审批成果数据库、基础地理成果数据库等进行动态维护与更新入库,并完成相关档案成果的入库和历史数据的备份,以满足规划“一张图”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该项目涉及的数据类型与相关的地理范围如下表所示:
建设内容 |
数据类型 |
项目范围 |
工作量 |
|
规划数据 |
1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规划区范围 |
约 60 平方公里 |
2 |
专项规划 |
规划区范围 |
约 5 项,每项约 120 平方公里 |
|
规划审批数据 |
3 |
建设用地规划 |
规划区范围 |
约 125 件 |
4 |
建设工程规划 |
规划区范围 |
约 75 件 |
|
5 |
选址意见书 |
规划区范围 |
约 30 件 |
|
6 |
规划设计条件 |
规划区范围 |
约 55 件 |
|
规划核实数据 |
7 |
规划核实 |
规划区范围 |
约 40 件,约 50 幅 |
其他
相关内容 |
8 |
相关数据标准的更新、
数据符号的制作等 |
/ |
/ |
说明:上述工作量是根据往年的历史规划数据成果数量情况估算得到,与实际工作量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最终工作量以实际工作量为准。
依托于规划一张图信息管理系统,对中心城区 2019 年报批的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
专项规划、审批数据实时入库,对 2019 年建设项目竣工的地形图数据入库,以保证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规划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对采购人移交的各类规划成果严格按照漯河市规划成果汇交制度相关规定进行接收和归档处理,并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规定对成果进行数据质检和核实工作,达到要求后进行流程批转及转交下一步数据规整。
数据质检和核实主要包括成果管理和 AutoCAD 制图规范两部分。其中,成果管理包括成果内容、文件组织、文件格式、文件命名等方面的要求;AutoCAD 制图规范包括图件数学基础、图层管理、图形规范、属性规范和整饰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对经过质检符合“一张图”成果提交标准的规划 CAD 成果,进行规整入库,并对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备份。主要工作包括:坐标系统统一、数据格式转换、属性信息转换、图形拓扑关系处理等。
具体规整内容
相关属性信息如下列表所示。其它各类数据的属性内容具体按照漯河市规划一张
图数据库规范标准要求执行。
ESRI ArcGIS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将 FeatureClass 分为点、线、面、注记四种类型。不同的图层具有一些共有的属性结构,同时部分图层还具有其本身特有的属性。
①图层公共属性
序 号 |
字段名称 |
中文说明 |
字段类型 |
长度 |
1 |
GeoCode |
地物代码 |
text |
20 |
2 |
KGCode |
所在控规编号 |
Int |
4 |
3 |
CadLayer |
CAD 图层 |
text |
100 |
4 |
CadColor |
CAD 颜色 |
Int |
4 |
5 |
CadStyle |
CAD 样式 |
text |
100 |
6 |
CadSize |
CAD 线宽 |
Double |
8 |
② kg_land_bound 地块图层特殊属性
序 号 |
字段名称 |
中文说明 |
字段类型 |
长度 |
1 |
YDCODE |
地块编号 |
text |
20 |
2 |
YDTYPE |
地块代码 |
text |
20 |
3 |
CAPABILITY |
容积率 |
double |
8 |
4 |
BLDHLIMIT |
建筑限高 |
double |
8 |
5 |
BLDDENSITY |
建筑密度 |
double |
8 |
6 |
GREENRATE |
绿地率 |
double |
8 |
7 |
GEOCODE |
地理编码 |
text |
20 |
8 |
YDNAME |
用地名称 |
text |
20 |
9 |
ELECTCAP |
用电容量 |
double |
8 |
10 |
FAMILYNUM |
总户数 |
Int |
4 |
11 |
POWERINDEX |
用电指标 |
double |
8 |
12 |
BICINDEX |
非机动车位 |
double |
8 |
13 |
YDMTYPE |
用地主代码 |
text |
20 |
序 号 |
字段名称 |
中文说明 |
字段类型 |
长度 |
14 |
AREATOTAL |
总面积 |
double |
8 |
15 |
AREAYD |
用地面积 |
double |
8 |
16 |
COMPAT |
用地兼容性 |
text |
20 |
17 |
GHCODE |
控规代码 |
text |
20 |
18 |
FLOORNUM |
建筑层数 |
Int |
4 |
19 |
BICYCLENUM |
非机动车位 |
Int |
4 |
20 |
MOTORNUM |
机动车位 |
Int |
4 |
21 |
MARK |
备注 |
double |
8 |
数据维护内容包括:
对于不同的专项规划项目,可能同时包括用地及点状、线状、面状的专项规划, 也可能只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由于不同的专项规划项目其属性信息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数据库中点状、线状、面状的专项规划空间数据中只存储共性的基本信息, 其他差异属性信息按各自项目特点分别存储到相应的点状、线状、面状的扩展属性表中。
数据维护内容包括:
规划总平范围、建筑基底进行空间建库,录入必要的属性信息。
用地红线各地块用地范围,相关的属性信息。
建筑红线与建筑基底范围,相关的属性信息。
选址红线范围及选址意见书,相关的属性信息。
规划设计条件红线范围,相关的属性信息。
数据维护内容包括:
建设项目核实范围、建设项目分期核实范围、各建筑物基底进行空间建库,录入必要的属性信息,并更新维护与入库与规划核实相关的其他信息。
依据地形图数字化规范标准进行维护更新,包括满足规划要求的建筑物的相关属性的录入。
依据拟定的数据标准规范,结合漯河市规划及相关数据的实际情况,对新类型的规划数据符号进行绘制及对符号库进行实时更新,以达到入库数据与实际数据保持一致性。
在完成各类数据的规整工作后,进行相关成果的入库质检工作。对符合入库要求的数据进行数据库更新与入库。在入库时必须做好数据的图形数据与相关属性数据的挂接、历史数据备份与数据库更新日志管理等工作。
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库建设标准主要依据:基于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现状, 以及未来数据应用可能情况,全面保障漯河市规划一张图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及应用需要,以 SQL server 关系型数据库和 ArcSDE 空间数据引擎为依托,通过采用 ArcSDE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建立 ArcSDE 地理数据库,实现基于 ArcSDE+SQL 方式下的各类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基础地理数据)空间建库、存储、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ArcSDE 地理数据库,采用数据库-要素集-要素类-要素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首先根据不同类型的专业数据划分各个专题库,分别为地形空间库、影像空间库、
规划审批空间库和规划编制成果空间库。然后,在各个专题库下根据管理需要,划分
为现势库和历史库。
(7)《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17160-2008
采用 CGCS2000 坐标系。高程基准
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按制定的标准对规划数据要素进行分层,数据必须按照规范细分点、线、面。
各类数据必须严格按照数据标准和入库要求,进行必要的属性数据的采集和转换, 同时属性数据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对于数据入库的成果精度应与原 DWG 数据精度一致,特别是用于计算面积进行统计的数据如:规划区域、地块等,必须入库后的区域面积与 DWG 数据保持一致,数据不能有丢失、重复。
为保持与原有“一张图”数据成果的一致性,动态维护过程中新增或变更数据建库必须按照漯河市规划一张图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已制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输入和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处理,数据采用 ESRI 的数据格式,数据
以图层为单元组织,各类编码按照标准规范进行。
项目实施要求必须有严格的时效性,因此针对每一项数据成果的动态维护与入库必须按照采购人的时间要求,按时完成,并及时将维护结果信息反馈给采购人,服务期一年。
项目完成后,需向采购人提交有关项目成果,方可组织项目验收,包括数据标准和最终数据成果。
项目验收需经采购人认可后,与合同的技术指标一起作为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应符合中国有关的国家、地方、行业的标准。采购人对最终数据成果验收合格后,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验收中如发现达不到验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中标人须修改相应数据成果,直到验收合格为止。
“一张图”系统数据涉及保密数据,因此在数据维护与入库工作中需要考虑到数据安全问题,有完备的数据保密措施。
注:本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为满足采购人所需产品的最低要求,投标人必须完全满足或优于招标文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