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磋商要求
1.磋商说明
1.1 供应商必须对本磋商文件中的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响应,不能拆分或少报。否则,磋商无效。
1.2 磋商报价应包括完成本服务内容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如人员工资、交通、设备、税金、采购代理服务费以及所有有关的管理成本和其他不可预见费等全部费用。若磋商报价不能完全包括上述内容,该磋商将被认为非实质性响应。
2.报价说明
本次磋商文件中规定的采购预算控制额度为招标最高限价,供应商的磋商报价不得超出此额度。否则,磋商无效。
3.重要指标
磋商文件在技术要求中列出了采购人可以接受的最低技术指标,供应商必须对技术要求表中各项指标进行实质性响应,所提供的每一项技术指标不能低于所列的各项指标。
4.商务要求
4.1.服务期:30个日历日
4.2.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4.3.付款方式:详见“第三部分 青海省政府采购项目合同书”中的规定
(二)技术参数和要求
一、服务范围
完成海西州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初步设计的编制。
二、服务内容
对青海省海西州市场监管现状与需求进行调研,编制海西州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初步设计。
1、建设目标
围绕分析智能化、应用一体化、监管精准化、管理闭环化的要求,完成海西州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的初步设计。
纵向:通过与省局以及海西州各市县行委监管数据对接,必须完成与省市场监管局商事注册登记平台、信用中国(青海)平台、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食品经营行政许可平台、食品小作坊小摊贩许可登记平台、药品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医疗器械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特种设备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计量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知识产权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广告发布登记行政许可平台等平台的数据对接,以实现数据接口交换和对接,进而强化数据的应用和共享。其中各市县行委监管部门视频数据通过专线传输至海西州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中统一归集。
横向:在未来海西州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的过程之中,“纵向”产生的市场监管各类数据量已经非常的庞大,可直接对接其他部门,实现横向与州属各局、委、办信息化平台 数据对接共享,为后期建设海西州政务大数据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系统建设内容设计为四大部分:市场主体信息库建设、九大监管应用系统建设、两个公众服务系统、大数据指挥中心建设。
3、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6 个月。
4、效益与风险
需设计包含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5、主要结论与建议
需设计本项目结论及建议。
6、需求分析
需提出设计社会目标,政务目标,信息量,数据量、运行环境、系统性能指标等分析。
7、总系统设计要求
(1)基于J2EE平台或.NET开发平台。
(2)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3)系统部署运行在海西州的电子政务云平台。
(4)通过跨平台设计,支持Windows、Linux,符合J2EE或.NET规范的各类应用服务器、数据库。
(5)符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技术标准、数据标准。
(6)具备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具备多种开发工具接口,支持用户定制功能。接口模块的增加、系统升级以及系统的扩容,保证系统架构技术五年之内满足州局发展要求。
(7)网站页面的布局开发完全按照W3C标准,兼容IE、Firefox、Chrome、Opera、Safar等主流和非主流浏览器访问以及WAP访问。
(8)应用支撑平台要求能用于开发、集成、部署和管理大型分布式Web应用、网络应用和数据库应用的Java应用服务器;支持主流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支持主流的数据库:mysql、oracle、ibm db2、sybase、sql server等;
需设计提出平台容量和吞吐量、PC端平均响应速度、移动端平均响应速度等平台性能的需要。
需设计提出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和安全管理层等几个方面,主要设计包含:物理安全风险分析、网络攻击安全风险分析、应用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数据安全风险分析、安全管理风险分析、安全等级评测。
需设计提出本次监管平台托务云平台资源的性能、选型、云服务器数量等分析。
横向调研海西州政府所属各个局委办信息化建设现状,围绕市场主体信息库设计相应的数据对接方案,纵向调研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化应用建设现状,海西州所属7个市县行委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建设现状,分别设计横向与纵向的数据对接方案。
(1)市场主体信息库
市场主体信息库是海西州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的数据核心,在市场监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海西州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项目功能设计中,要集中设计市场主体信息库的作用,分别设计市场主体信息库横向与纵向的数据对接方案。
(2)信用监管系统
设计市场监管部门间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企业信用监管系统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设计海西州市场监管各部门涉企信息交换及共享机制,设计系统中各部门关于同一企业的信用信息归集至该企业名下,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实现联合奖惩,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共享。
(3)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设计对涉食生产经营单位的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管工作的系统,需包含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预警追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索证索票电子台账、食品经营单位的评定等级及明厨亮灶情况,企业诚信体系数据、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追溯、食品召回、食品监管移动执法、日常检查、行政执法、以及网络餐饮监管,食品经营许可证、两小许可证办理等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4)药品安全监管系统
设计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等进行日常监督检查;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追溯体系建设和问题产品召回处理体系建设;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相关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到处理全流程监管的系统。同时需设计系统将所有涉药企业(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批发、配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药房、仓库;化妆品生产企业和经营户信息归结到市场主体信息库中。
(5)特种设备监管系统
设计对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以及检查全过程的文书,执法记录等进行实时统计的系统;同时设计特种设备的设备信息库(对接青海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平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对接青海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管理平台);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管理;移动式压力容器(对接全国移动式压力容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气瓶充装单位许可等进行监管的系统。以及对特种设备相关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到处理全流程监管的系统设计。电梯应急管理系统(可设置在指挥中心系统内)。
(6)工业产品监管系统
对工业产品质量实行分类监管。系统模块应包括:基础信息、质量提升工作考核(业务办理)、产品召回、监督抽检信息管理、监管预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系统、质量分析、统计分析、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行政执法系统(APP)。主页上包括:企业信息和系统通知公告。预留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认证行政监管系统、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平台、中国电子质量监督(e-CQS)模块接口。
(7)互联网商品交易监管系统
设计对互联网商品交易活动及互联网广告等各类信息的监测和违法线索信息的流转管理,对互联网商品交易及互联网广告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主体比对、线索研判、线索落地的系统。
(8)知识产权综合管理系统
设计包含知识产权信用信息共享,知识产权领域社会信用记录的内容,对各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中产生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完善、整合,实现信用记录的电子化存储的系统。同时设计系统利用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加强专利、商标代理机构失信行为公开力度,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及时公开知识产权局对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商标代理机构做出的惩戒决定,以及专利、商标代理机构设立、变更审批工作中发现的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的情况的系统。
(9)价格监管系统。
设计对价格收费监督管理(涉企、物业等)和价格监测信息采集管理内容。
(10)非现场电子监管系统
设计对海西州各市县行委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含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托幼机构、午托班)、“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等进行全流程非现场电子监管的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抓拍,并可通过系统及时警示。设计非现场电子监管系统数据为互联网数据传输,设计将监控数据展示在建设的海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指挥中心和公众端APP中,同时还可将前端视频图像上传到市场主体信息库,监管部门可实现对数据共享、调看、控制、管理的系统。
(11)大数据应用分析系统
设计对市场监管信息的主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展示在指挥中心大屏上,可围绕市场监管的重点业务、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和初创企业发展的的分析,以各业务专题为划分,进行专题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的系统。
(12)公众服务系统
设计系统消费者可通过公众服务系统提供的多种查询方式,查看企业的证照信息、信用监管,以及涉案信息和检查记录信息进行实时查看,同时可通过“海西市场监管通”公众APP进行在线投诉举报的系统。建立消费者投票评价系统,设立曝光台。
(13)应急事件处置系统。
针对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突发事件,设计应急事件管理处置系统。
需实地调研海西州市场监管局指挥中心建设场地改造、配电等情况,根据实际场地大小等因素设计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包含实际场地的平面结构设计图。同时需根据实地情况规划机房建设,并设计相关建设方案。
三、服务时效及响应时间
合同服务期限内,采购人有沟通交流需求时,30分钟内电话或邮件方式响应;必要时,安排设计人员24小时内现场服务响应。
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承建单位对方案设计中的疑问,2小时内电话或邮件方式响应;必要时,安排设计人员48小时内现场服务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