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淮安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评估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01050000134251 文档页数:60页 所需下载券:10
淮安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评估

项目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根据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环土壤〔2019〕25号),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20〕75号)等文件精神,要求2020年底前按照最新技术要求,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的防控为核心,在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及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土水污染协同防治和风险管控,全面打好地下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淮安市地下水安全,淮安市拟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提出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措施。

二、项目要求

1、总体要求

1.1工作范围

本次地下水污染区划分工作单位为淮安市区,包括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

1.2主要工作内容

综合考虑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脆弱性、地下水使用功能、污染状况和行政区划等因素,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体系,划定地下水污染保护区、防控区及治理区。其中,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防控区划分为优先防控区、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防控区;治理区划分为优先治理区、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

★2、技术要求

2.1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

2.1.1地下水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矿山开采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加油站、农业污染源、高尔夫球场和地表污水等。

2.1.2单个污染源荷载风险评估

(1)污染物毒性

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降解、迁移性等因素,评价污染物毒性,需要结合受体的致癌或非致癌风险。

(2)污染源释放可能性

结合污染源的防护措施,分析污染源释放的可能性。

(3)可能释放污染物的量

根据污染源规模、污染物排放量等因素,计算可能释放污染物的量。

(4)单个污染源荷载风险等级划分

将单个污染源风险进行合计,计算结果Pi值由大到小排列,根据取值范围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个等级,在GIS环境下计算得出每一类污染源的荷载风险等级分区图。

2.1.3综合污染源荷载评估

根据区域上各类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特性,评价综合污染源荷载等级,并依据各类污染源计算结果迭加形成污染源荷载等级图。

2.1.4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分结果及分区

对区域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分结果进行分级,按污染源荷载综合指数值PI由大到小依次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形成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分区图。

2.2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地下水脆弱性评估主要针对浅层地下水,与污染源或污染物的性质和类型无关,主要取决于地下水所处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2.1孔隙水/裂隙水脆弱性评估

采用模型对孔隙水/裂隙水脆弱性进行评估,在应用过程中可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予以调整。

2.2.2岩溶水脆弱性评估

采用模型进行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2.2.3地下水脆弱性评分结果及分区

对地下水脆弱性指数进行分级,一般按脆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在GIS环境下计算得出地下水脆弱性评估分区图。

2.3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针对不同的地下水使用功能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开展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评价指标主要为“三氮”、重金属和有机类等指标,其中,重金属和有机类评估指标至少要包括《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明确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扣除背景值的方式进行评估,直观反映人为影响的污染状况,根据评估指标超过地下水使用功能的程度进行分区。

2.3.1地下水使用功能分区

地下水的使用功能主要包括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对于其他不确定使用功能的地下水定义为“其他类”。通过对不同使用功能的调查,在GIS环境下编制形成地下水使用功能分区图。

2.3.2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参照GB/T 14848、GB 5084以及相关水质标准,分别对“三氮”、重金属和有机类等指标进行地下水污染分级。

2.3.3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结果及分区

根据地下水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编制地下水污染现状分区图件,反映地下水中“三氮”、重金属和有机类污染物在评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

2.4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

2.4.1计算地下水污染防控值

根据地下水污染源荷载(PI)、脆弱性(DI)的结果,计算得出不同区域的防控值。

2.4.2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

(1)保护区的划分

按照相应标准规范,将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2)治理区的划分

按照相应标准规范,将治理区划分为优先治理区、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

(3)防控区的划分

按照相应标准规范,将防控区分为优先防控区、重点防控区、一般防控区。

(4)区划结果修正

根据初步确定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结果,再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区划防控值的高低又得到不同优先等级的二级区划结果,结合淮安市区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一单”、行政区划等国土空间管控相关的制度规范性文件,调整各一级和二级区划分结果,力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结果贴合实际管理需求,能够真正地服务于地方管理。

三、成果要求及时间节点

1、中标人需提供淮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最终成果纸质版8套及电子版(包括但不限于报告和说明等)。

2、开展现场调研及走访座谈,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开始布点采样监测;完成采样监测工作,分析淮安市地下水污染源情况,提交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结果;分析淮安市地下水所处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提交地下水脆弱性评估结果(时间节点:合同签订后三个月内完成)。

3、针对淮安市区不同的地下水使用功能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完成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根据以上分析,分析不同区域的防控值,提交淮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最终成果(时间节点:合同签订后四个月内完成)。

★四、团队人员要求

1、投标人针对本项目须成立不少于6人的专业服务团队(含一名项目负责人)。

2、成员信息须报至采购人审核、备案,不得无故减员或兼顾其它项目,如出现因减员或人员变动情况严重影响项目服务质量,采购人有权扣除合同总额度的10%。团队人员必须专职为该项目服务至项目验收合格。

注:各投标人对本项目人员配置自行设定,但不得低于上述“四、团队人员要求”第一条中人员数量配置最低要求,未达到最低配置要求的作无效投标处理。

五、商务部分

(一)服务时间:合同签订后四个月内完成所有工作内容并提交成果资料。在此期限内,采购人按照招标及投标文件对所有需求内容进行验收,如有任何不满足项责令中标人在三日内整改,逾期未完成或未整改到位则视为违约。

(二)服务地点:淮安市。

(三)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并经见证后,实施团队人员到达服务地后10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第一次付款合同价的30%。
    (2)第二次付款额为合同价的60%,采购人在中标人完成调查、监测、分析工作以及地下水污染区划分方案并通过采购人组织的评审后10个工作日内付给中标人。
    (3)最后一次付款额为合同价的10%,采购人应在中标人递交了淮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最终成果纸质版8套及电子版(包括但不限于报告和说明等)并完全履行合同完毕,且通过采购人批准后10个工作日内付给中标人。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