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 标 需 求
项目名称:宁波市海曙区GQ03-03、HS08、HS09-04等地块可研编制项目
采购单位:宁波市海曙区旧村改造管理服务中心
一、项目背景
宁波中心城区已进入功能转型、存量优化与品质提升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产业转型创新、第二产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等新的需求与挑战。因此,推进实施宁波旧城区有机更新、加快土地供给结构改变、整合提升存量发展空间、再造发展新优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持续提升宁波城市的品质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海曙区GQ03-03—GQ03-04、HS08、HS09-04—HS09-05、HS03-01、HS13-01地块的功能急需进行规划调整,在开展片区更新改造工作前,需要对上述地块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二、研究范围
宁波市海曙区GQ03-03—GQ03-04、HS08、HS09-04—HS09-05、HS03-01、HS13-01地块面积约427.6公顷。
三、研究内容
通过梳理片区内土地利用、建设状况、用地权属、建筑质量等现状情况,详细了解近期建设范围现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以及自身发展需求,明晰片区发展策略和功能定位,提出用地优化方案与空间设计方案,测算相应经济效益,并给出下一步规划优化调整、征拆时序、过渡利用等相关建议。地块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可研范围内及周边情况,根据上位相关规划的解读研究、区域现状的调研分析,挖掘潜力,优化布局,提出合理可行的土地利用方案。
2.调查可研范围内的现状情况:地块内各企业、各单位、设施和住宅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质量、建筑层数、空间与环境风貌、产权情况、资金补偿要求等)。
3.对范围内现状建筑、现状用地、现状权属分析,进行征收成本评估和测算(包括但不限于征地成本、住宅与非住宅拆迁成本、供地成本、设施配套成本等内容),得出现状建设内在问题和外部制约因素。
4.做好拟研究地块原规划设计条件的分析论证工作,挖掘潜力,优化方案,合理布局集约利用土地,提出规划调整的意见与建议。
5.对规划调整进行分析论证,并作多方案比较,提出各自的规划控制指标及设计要求;对规划调整前后的方案作出相应的评估与比较。
6.结合现状情况、征收成本以及规划优化调整方案,提出该区域分步征拆与实施时序。
7.对规划调整后的地块作出空间布局、设计引导及交通影响分析;通过区域分析、周边配套设施分析以及相关规划相应政策解读,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分析,明晰片区发展策略和功能定位。围绕片区问题和未来发展导向,对原控详方案进行论证与优化调整,提出用地与空间设计方案(包含方案演变、功能结构、用地规划、城市设计、地下空间利用与日照分析等内容),并落实相应市政、交通、教育等配套设施。
8.做好该片区用地规划,明确安置地块的位置、规模及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相关规划控制指标。
9.分析宁波市及地块周边区域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开发情况,对土地出让提出合理化建议。
10.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评估和资金测算,得出相应资金平衡方案,并提出下一步规划调整、征收时序、过渡利用等相关实施建议。
11.其他内容及要求。
四、进度及工作要求
1.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踏勘、相关部门访谈、相关基础性资料收集,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各地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分别达到以下深度要求)
(1)HS08片区可行性项目研究
—— 深入分析现状空间利用情况及其潜力,结合地段的资源禀赋及周边发展条件,
—— 深入分析国外国内对标案例,并梳理可资借鉴与启示的内容。
—— 对地段的用地功能进行策划,深化地段的用地布局,确定地段的功能构成和空间结构。
—— 根据地段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加强空间形态与高度控制,协调地段内建筑群体与开敞空间之间的关系,并对各类建筑空间、开敞空间、城市界面和建筑高度提出设计控制要求。
—— 重要节点地块予以项目策划和形象展示。
—— 分析并落实安置地块的规模与建设强度等,予以多方案比较。
(2)GQ03-03—GQ03-04片区
—— 详尽的现状分析( 梳理片区内土地利用、建设状况、用地权属、建筑质量等现状情况),梳理存在的问题等。
—— 通过区域分析、周边配套设施分析以及相关规划相应政策解读,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分析,明晰片区发展策略和功能定位。
—— 围绕片区问题和未来发展导向,对原控详方案进行论证与优化调整,提出用地与空间设计方案(包含方案演变、功能结构、用地规划),并落实相应市政、交通、教育等配套设施。
(3)HS09-04—HS09-05、HS03-01、HS13-01片区
—— 现状及其相关规划分析
—— 功能策划:结合地块及周边地区的发展特征,进一步细化地块的用地功能,对地块内建筑空间的使用进行项目策划。
—— 空间形态:设计及布置地块内建筑形体、高度和群体形象,合理有效组织场地的室内外空间,确定建筑退界、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地块出入口、场地空间以及交通空间。
2.根据要求和需要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稿;
根据初稿和相关部门意见作出调整,在一个月内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稿。
五、服务成果要求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采购人及相关监管部门无异议或相关意见。
六、付款方式
1.完成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后支付合同价的40%;
2.完成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后支付合同价的50%;
3.验收通过并提交正式成果稿1年后,支付至合同价的100%。
七、其他要求
1.采购人向供应商提供的有关现场的资料和数据,是采购人现有的能提供供应商利用的资料,采购人对供应商由此而做出的推论、理解和结论概不负责。
2.采购人提供的全部资料及成交供应商生产的全部成果资料(包括中间资料)其版权归采购人所有,成交供应商不得自留使用或以任何方式转让或提供给第三方使用。
3.本次项目不组织集中现场踏勘,供应商可自行对项目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踏勘,以便获取须自己负责的有关编制投标文件和签署合同所需的所有资料。供应商应对由此次踏勘现场及作业而造成的死亡、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损害以及任何其它损失、损害和引起的费用和开支承担责任。
4.成交供应商不得转包、分包,若经采购人发现,采购人可终止合同,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法律责任均由成交供应商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