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规范和服务要求
一、项目基本情况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根据“多规融合”要求,建设杭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系统。对全市所有全域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进行一张图展示,并与省厅系统对接项目基本信息和进度数据,通过项目前后照片、全景收集整理,上级考核指标展示,废弃矿山全流程管理等,辅助全域整治与生态修复监督工作。土地整治等可形成矢量数据的项目,制定国土基础信息录入标准,及时动态更新。将创新管理应用纳入“空间智治”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空间落图。收集整理全市全域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范围矢量数据,基于政务外网,叠加电子地图、影像地图,进行项目一张图展示。
2、市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全流程跟踪管理。对于市级全域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其基本信息等数据无法从省厅系统获取,发文由各区县市按月填报,并与省级及以上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和展示。对所有纳入市级平台的项目采用赋码机制,通过“一码”贯穿项目从立项、报批、监管、验收、管理等的全流程,实现对项目的实时追踪。
3、搭建驾驶舱指标展示平台。利用统计图展示(柱状图、折线图、南丁格尔图等)、指数表盘、数字指标、表格、地图等数据可视化方式对省厅的考核指标进行自动计算和图表化展示,并可定位到指标关联的具体项目进行详情查看。
4、整治修复成效可视化。对项目整治修复成果采用整治前后图像对比和360全景技术进行立体、直观地展示,辅助项目整治成效评估。
5、省厅系统数据对接关联。对接省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监管系统”,获取项目数据,包括区县市填报的项目基本信息、子项目信息、进展情况等,与空间数据进行关联,通过专题图方便直观的展示不同年份、不同类型、不同进度的项目,并能通过地图直接查询项目具体信息。
6、建立废弃矿山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与预算、实施、竣工验收和后期管理进行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上级监管单位可实时查看项目各阶段信息。
7、支持废弃矿山治理“回头看”。利用多源、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监测废弃矿山区域地表变化,制作多期修复情况对比图,实现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的过程追溯。
8、移动应用。将项目基本信息、进度信息、照片、全景等脱敏处理后,推送到互联网,通过权限控制,为市局和区县市局提供随时随地查看项目情况的功能。
9、统计分析。按项目阶段、类型等进行个数、投资额、规划情况、现状情况等数据的统计,按季度出统计分析报告。
二、项目实施要求
(一)项目实施期限要求
2021年12月底完成。
(二)质量维护期
在项目开发期间驻场实施人员不少于5人。项目验收合格后,提供至少为期3年的免费维护服务,并在维护期内至少安排1名参与项目建设的研发人员驻场,在驻场维护人员无法解决问题时,投标人2小时内响应快速派出人员现场支援解决问题。
(三)实施单位要求
1、项目团队:项目负责人须经验丰富,项目组成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对规划资源部门核心项目或者业务熟悉。
2、项目团队专业组成合理,有类似项目实施经验。
(四)服务要求
1、对项目现状、目标、任务、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分析,提出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
2、提供优质的质量保证服务及后期服务。
3、工作计划安排科学合理。
(五)成果提供要求
完成杭州市全域整治与生态修复创新管理应用要求的所有建设。提供应用管理体系的相关文档资料,所有权归属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六)培训
为了让应用软件系统项目的相关技术人员更好地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项目中标单位需要负责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通过对系统软件的性能、结构原理、维护管理技术以及上网实际操作等内容培训,使之掌握用户配置,运营,故障处理及日常测试维护,从而确保系统能正常安全的运行。除现场授课方式、现场指导等培训方式外,也可通过电话指导等方式,至熟练操作为止。
(七)安全要求
1、系统开发必须符合国家和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系统安全相关管理规定,遵守数据资料保密要求。此约定不因项目结束而终止,一直有效。
2、系统需要有严格的用户和使用权限要求。
3、要求具备完备的日志功能。
4、本项目开发完成后,需满足网络安全等级测评和密码安全评估要求。
(八)预留项目预算经费的20%用于项目宣传,在市级或以上主流纸媒等媒体平台对本项目建设意义、创新成果等进行提炼宣传,包含但不限于宣传视频、媒体报道、物料设计制作,新媒体宣传、公众参与等,扩大平台应用及政务发布平台影响力。具体宣传方案经采购人确认后实施。
三、商务要求
(一)支付方式:合同签订后20日内支付50万元;项目实施完成后通过验收支付剩余尾款。
(二)项目须委托第三方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项目监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和监理单位由采购人按相关采购规定产生。
(三)验收标准:由招标人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合同要求组织验收。因非采购人原因造成项目履约验收不通过,再次组织验收的费用由中标供应商承担。
(四)主要合同条款:详见招标文件第四部分。